许闫严,魏忠民
(武汉普爱医院西院,武汉435000)
锁定加压钢板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骨远端骨折20例效果观察
许闫严,魏忠民
(武汉普爱医院西院,武汉435000)
摘要: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85%,对照组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11.68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1例(5.0%),对照组6例(3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较佳,且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快,临床应用安全。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老年人
近年来,随着车辆日渐增多,交通事故频发。老年人多数存在骨质疏松,遭受高能量损伤易发胫骨远端骨折[1]。相关研究表明,胫骨远端骨折后,因胫骨下1/3缺乏肌肉附着,且血液供应较差,较易发生愈合迟缓,甚至不愈合;且胫骨远端骨皮质较薄,髓腔较大,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2]。锁定加压钢板系统为近年发展的新型技术,可被用作加压接骨板,产生轴向加压,对稳定骨折的胫骨具有重要价值。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可有效保护骨折端血液供应,降低软组织损伤,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3]。目前,锁定加压钢板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胫骨远端骨折的报道临床少见,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老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其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胫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4];患者均无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均为新鲜骨折且均未进行处理,存在手术治疗指征。4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配对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0~81(68.2±4.8)岁,体质量指数(22.9±2.4)kg/m2;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12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11例;胫骨远端骨折Muller AO分型:A1型7例,A2型6例,A3型4例,A4型3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1~78(68.9±4.6)岁,体质量指数(22.6±2.8)kg/m2;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11例,糖尿病8例,高血脂10例;胫骨远端骨折Muller AO分型:A1型6例,A2型7例,A3型5例,A4型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1.2治疗方法40例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卧床、患肢抬高位,并签署知情同意。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后患者被送入手术室,开通静脉通道,并行腰硬联合麻醉,行常规消毒、铺巾。观察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摆置合适体位,上止血带,并于C臂机透视下复位,术中根据骨折类型、骨折线长度选择适宜锁定加压钢板,并根据生理弧度预弯。选择内踝突出点向上作切口,逐步分离,显露胫骨远端内侧面,并逐步分离皮下深筋膜及骨膜之间皮下隧道,插入钢板,跨过骨折线,并尽量保持锁定孔位于骨折远近端各4颗,贴附于胫骨内侧骨皮质。经C臂机透视位置满意后,确定螺钉置入位置作小切口,采取螺钉固定。对于较大骨折块,则于透视下行拉力螺钉固定,固定完毕后逐步缝合,送返病房。 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以骨折断端为中心,作纵行切口,切开皮肤,逐层分离,显露骨折端,冲洗干净后将骨折端复位,选定适宜钢板进行固定,透视后骨折端位置满意后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送返病房。
1.3临床观察指标及踝关节功能评定观察两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根据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5]评估术后踝关节功能:优:患者骨折愈合,关节活动正常且可对抗力量,步态正常,无疼痛,且无成角畸形,短缩<5 mm,旋转<5°,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良:骨折愈合,关节活动超过正常75%,对抗力量稍微受限,步态正常,偶尔感疼痛,成角畸形<5°,短缩5~10 mm,旋转5°~10°,无感染,可伴轻度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中: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度超过正常50%,对抗力量受限,呈跛行步态,且有中度疼痛,成角畸形10°~20°,短缩10~20 mm,旋转10°~20°,无感染,可伴有中度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差:骨折愈合延迟或者骨不连,关节活动小于正常50%,不能对抗力量,明显跛行,骨成角畸形>20°,短缩>20 mm,旋转>20°,可并发感染,可伴有重度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钢板外露、感染、延迟愈合分别为0、1、0例,对照组分别为3、1、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
2.3两组术后踝关节功能比较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11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优3例,良5例,中6例,差6例,优良率40%;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1.682,P<0.05)。
3讨论
研究表明,随着高能量损伤(包括重物打击、交通事故、运动撞击等)日益增多,胫骨远端骨折发生率升高[5]。解剖学显示,踝关节由胫腓骨远端关节面与距骨关节面组成;胫骨远端骨折若未及时治疗,或者骨折延迟愈合、感染,均可影响踝关节功能恢复。通常高能量损伤部位多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远端骨折可呈螺旋形、横形、斜行等,部分骨折存在旋转成角移位。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稳定、确切,且保护血运效果显著,锁定加压钢板可使螺钉、钢板、骨骼更好的固定,并非像普通钢板需将钢板紧压在骨面上而达到固定目的,有助于降低骨膜血运损伤;锁定加压钢板具有较佳的骨把持力,可提供较佳稳定性,均匀分布应力,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更有优势。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相较于传统开放内固定方式,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张力小等优点。相关研究表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经皮下放置钢板固定,对保护骨膜具有重要价值,且有助于保持骨折块的生物学活性,并降低术后皮肤坏死、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生物力学分析,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可使钢板与胫骨远端解剖匹配,具有钢板厚度小,较易附着于胫骨外侧等优点。众所周知,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要求为内固定可达到钢板下缘至踝关节上缘,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效果较佳,其锁定结构可增加两者之间的轴向及成角稳定,且锁定钉稳定有利于稳定干骺端骨块,增加稳定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踝关节功能情况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提示锁定加压钢板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较佳,稳定性较佳,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快,临床应用安全。但值得指出的是,本研究周期较短,且所纳入病例数较少,尚需更多临床研究给予佐证。
参考文献:
[1] Eismann EA, Stephan ZA, Mehlman CT, et al. Pediatric Triplane Ankle Fractures:Impact of Radiographs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on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Planning[J].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5,97(12):995-1002.
[2] Gupta A, Anjum R, Singh N, et al. Outcome of Distal Both Bone Leg Fractures Fixed by Intramedulary Nail for Fibula & MIPPO in Tibia[J]. Arch Bone Jt Surg, 2015,3(2):119-123.
[3] Zhu QL, Yan MH, Zhao LL, et al. Analysis of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with th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J]. Zhongguo Gu Shang, 2011,24(5):378-381.
[4] 沈宁江,宋世锋,王广积,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0):914-916.
[5] 胡元武,杨华三,潘洪毅,等.PFNA、PF-LCP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0):955-956.
(收稿日期:2015-06-09)
中图分类号:R274.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01-0083-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