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梅,杨小义
隐性知识传承机制与共享管理模式研究
邓新梅,杨小义
为了克服隐性知识因高度个人化导致的难以规范、传承与共享问题,探讨了隐性知识传承机制的构建与共享管理模式创新。分析了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性,剖析了制约隐性知识传承与共享的因素与风险,探讨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换的过程。针对隐性知识疏于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传承机制构建与共享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隐性知识;传承机制;共享管理模式
知识共享既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知识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现实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财富分配格局,那就是谁创造了知识和掌握了知识,谁就可能获得更多份额的财富。“知识已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它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1]。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创新。研究发现,知识可划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知识[2-4]。前者通常可以数学公式、图表和书面文字等形式表达,它大约只占人类知识总量的10%左右;后者通常是指在行动中所蕴含的未被表述或难以表述的知识,这类知识称为隐性知识,大约占人类知识总量的90%。因此,研究隐性知识的传承机制构建,探索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隐性知识概述
隐性知识被认为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表的知识,一般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5]:第一类是能意识到,并可借助言语表达的隐性知识;第二类是能意识到,但还不能借助言语表达的隐性知识;第三类是虽然没有意识到,但是客观上确实是存在的隐性知识。上述分类涉及到对隐性知识内涵的理解[6],它包含:
(1)基于身体的隐性知识。如外科医生对病人实施手术的操作技能中,就存在大量难以言表的隐性知识,它凭借人类对于工具的使用,这类隐性知识只有经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才能获取。
(2)基于言语的隐性知识。是指两个主体借助言语(包括肢体语言)交互过程中所产生和运用的隐性知识。人类语义无论是在语境沟通背景中,还是在借助肢体语言交流中,都采用了大量难以言表的隐性知识。不了解相关主题的知识背景,缺乏共同语境是难以获取这类隐性知识的。
(3)基于认知个体元认知的隐性知识。这类隐性知识基本上体现在个体的心智模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因此其知识获取往往采用师徒传授方式进行。
(4)基于社会文化的隐性知识。如社会意识形态、个体的种族、历史以及元认知等在个体交互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社会文化的隐性知识只有在其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过长期持久的体验才能获取。上述表明,隐性知识有其深刻的内涵,它确实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表的知识。
(二)隐性知识的特征
(1)隐性知识具有自身的内在化特性。客观事物是借助感觉与知觉的感官在人脑中直接反应的,就像人们感官无法直接感觉到通信电磁波的存在一样,这已经变成了人们自然而然的行为或思考方式。因此,在感知层面,我们往往也意识不到自身所拥有的隐性知识。
(2)非语言的形式存在。例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大国工匠们,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从事的行业也不是很起眼,但他们却是真正的“国宝”级人物,有的手感堪比X光检测精准度,甚至仅凭手工作业就可将密封控制到2%头发丝的精度,要传承与共享这些难以言表的隐性知识存在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上述事例全面诠释了用语言难以表述的隐性知识的诀窍,因此人们很难领悟其中的奥秘。
(3)独特背景与价值表现。例如,由于聋哑人的手语没有考虑人的直觉、手势以及面部表情等在相互沟通、交流与语义理解中的影响,并由此往往导致歧义,直接影响隐性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因此对隐性知识要特别注意其产生的背景及其价值的表现形式。
(一)隐性知识传承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已变成了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与有形资产不同,若知识能实现共享,则其价值会呈指数增长,所获得的收益也将是巨大的;若知识得不到交流和利用,就有可能变得陈旧而失去其价值。因此,知识的传承与共享对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知识共享程度越高,其增值效果越好,对社会贡献就越大。知识本身就是通过交流与共享得到发展的。值得关注的是:文化心理因素与价值观往往制约着隐性知识的传承与共享[7-8]。
(1)隐性知识的垄断性。隐性知识一旦被传承共享就不再被隐性知识拥有者个人所独有,因此隐性知识的价值是与个人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例如,一个高明的酒楼厨师一旦将其精湛的厨艺传授给别人势必会增加竞争对手,而当徒弟的厨艺超过师傅时,师傅就有可能面临被解雇的风险。如果将精湛厨艺流传到社会,还有可能造成该酒楼的顾客减少,直接影响该酒楼的生存。由于隐性知识来之不易,其拥有者往往出于对所有权、特权地位、优势地位等的保护,通常是限制其流入社会公共领域的。
(2)知识接受方存在逆反心理。由于隐性知识形成的特殊环境,一方面是知识拥有者不愿主动传播与他人共享;另一方面是知识接受者由于逆反心理觉得别人也未必比自己高明多少而不愿接纳来自外部的知识,即使交流也可能是不充分的,而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又与其自身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有关。因此,隐性知识传承共享必须考虑价值观与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
(3)隐性知识传承需要诚信。隐性知识传承共享的重要准则是诚信,反对隐瞒欺诈是实现隐性知识传承共享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相互信任是传承共享隐性知识的前提与灵魂,而非金钱,这正是隐性知识传承共享的最大难题。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工作经验、对事物的认识以及态度总是有差异的,对隐性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也千差万别。如果人与之间缺乏诚信,那么知识拥有者是不可能将自己多年积累的隐性知识轻易奉献给他人分享的。
(4)组织体制制约隐性知识的传承与共享。个人与组织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受限于组织规定的范围工作,很难突破岗位对知识拥有者个人的约束。组织制度越完善、分工越细化,思维方式就越难超越禁锢的范围。由于隐性知识不能言传,只能意会,并且很难从书本上直接得到,因此其传播范围非常有限。事实上,除非直接接触实际工作,否则是难以获得隐性知识的。传统机构下的员工由于分工过于细致,相互接触交流机会极少,很难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正是这种组织体制的约束制约了隐性知识的传承与共享。
(二)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转换
显性知识相对是易于管理与接受的,因此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以更好地体现出隐性知识的价值[9-10]。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一般要历经社会化、外化、组合与内化等4个阶段,在隐性知识显性化转换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1)社会化是指将隐性知识从一个个体传递到另一个个体。在传递过程中,即使不使用语言也同样可获得隐性知识,如徒弟可从师傅那里学会手艺,这是一种最有效也是最古老的传承方式。在现代社会,可借助先进的视频影像技术将这类隐性知识显性化,再通过反复模仿和实践就可实现隐性知识的传承共享。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局限性,可能存在部分极具价值的隐性知识(如整体构思等)不经过长期的实践体验是难以实现转化的。隐性知识社会化有利于增强个体与组织的竞争能力,促进隐性知识的传递、共享及创新,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2)外化是指借助各种方式(如深度谈话、隐喻、倾听、类比和假设等)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个知识的创新过程。因为隐性知识是难以言表的,将个人的经验转化为可描述的语言,就是将经验转变为概念、将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知识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常规的知识更易于传播,深层次的知识往往很难传承和共享。
(3)组合是一个建立重复利用知识体系与从隐性到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理念、观点和信息,只有对其进行深度感知、消化理解和凝聚内化后,才能变成知识接受者自己拥有的新知识,因此这些新的理念、观点和信息在变成新知识之前,人们是难以直接共享它们的。要共享这些新知识,必须建立一个重复利用知识的体系,将个体的显性知识加工、整理成具有普世价值的显性知识,最终浓缩为核心知识才有利于人们对知识的传承共享。因此,组合阶段对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转换是至关重要的。
(4)内化意味着将新创造的显性知识转化为方便更多知识接受者可接受的隐性知识。内化的目的在于实现新创造的显性知识隐性化,从而促进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这正是知识管理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内化阶段可以体现出一个组织的竞争优势,谁能充分利用组织的知识,谁就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在激烈挑战的竞争社会中取得主导地位。
(三)隐性知识传承与共享的风险与规避
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个人体验与见解,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传承与共享是存在风险的[11-12]。
(1)隐性知识是竞争优势的源泉。由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后极易被竞争对手学习掌握,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或者保密措施,那么竞争对手很可能轻而易举地将其复制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团队和组织内部,既要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又要采取措施防止竞争对手的复制,必须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2)隐性知识显性化需要成本付出,如显性化后所获收益难以弥补其过高的付出,那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是必须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
(3)如果隐性知识外化及时并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可在竞争中因首先抢占制高点而获得更多取胜的机遇;但如不顾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将隐性知识强行显性化,同样也会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应当准确把握哪些隐性知识是可以显性化的,并对显性化到何种程度预先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否则可能存在极大的潜在风险。
(4)传承与共享必须对隐性知识拥有者有利。由于社会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累累发生,因此,强化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保护措施是必要的,必须保证个人权益不受侵犯。总之,隐性知识传承与共享可促进社会进步,但是对个人、团队和组织而言,又必须规避隐性知识传承与共享可能带来的风险。
(一)知识共享机制
“知识”有别于物化的产品,它不会因某个人占有与使用而耗散,从而妨碍他人的占有与使用。因此,知识共享有利于个人的知识互补和知识结构改善,有利于团队整体的知识水平改善与实力增强以及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知识共享的机制、环境与平台缺位,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由于“知识已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隐性知识的拥有者一般是不乐意将自己含辛茹苦积累的知识做无偿奉献的,因此,必须构建有利于实现知识共享的机制、环境与平台。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知识共享机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信任机制和激励机制。
(1)建立隐性知识共享的信任机制。信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智状态,在共享知识之前,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足够的信任,将自己的某些隐性知识与他人共享可能会危及自身利益。建立信任机制有利于个人的隐性知识奉献后不会被盗用或滥用,并确保日后的回报与权益。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正能量,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奉献给团队、组织与社会,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交流,并在实际知识共享过程中,体验与人交流、合作、共享给彼此带来的益处,从而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在组织中顺利地实现。要让隐性知识奉献者有成就感与自豪感,从而可以充分地满足个人理想的自我实现与社会需要,以鼓励更多人都自觉自愿地参与知识共享活动。在考虑激励的时效方面,既要突出近期激励的“雪崩效应”,更要思考长期激励所带来的累计效果。因此必须有远见卓识,将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有机结合以维持知识共享的可持续性。在激励方式上,除了给人荣誉感的精神激励外,物质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激励常常给人以实在的获得感,因此应强调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两者都不可缺少,并且具有同等重要性。
(二)知识共享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模式涉及众多管理环节,其中,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它与个人、团队、组织利益直接相关,其间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知识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隐性知识借助社会化、外化、组合、内化等转化,就可在知识共享主体之间实现知识共享。但是,由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与价值观不同,缺乏组织与相应制度的支持,知识共享是很难想象的,因此,有必要采取某些组织对策与措施[13-15]。
(1)构建知识共享的网络和信息平台。其中,包括硬件设施和物理环境,借助信息平台可轻松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地与他人交流感想和经验体会。信息平台应有针对性,充分尊重组织内部员工的接受偏好,覆盖范围要照顾各个侧面的需要,保持传播交流渠道全面畅通,并得到组织员工的认同与理解,以提高知识交流与共享效果。
(2)构建扁平的组织结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无益于知识在组织内各个成员、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层次之间的交流传播,构建扁平组织结构更有利于促进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不同成员、部门和层次之间扩散和共享。在这种组织架构下,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打破了部门之间的界限,提供了更加有利的隐性知识共享的环境,更有利于形成知识共享的良好文化氛围,促进知识拥有者奉献出自己的心得,营造心情舒畅的学习气氛,以适应组织的内外环境变化,形成人人乐于奉献与共享隐性知识的风气,使知识共享的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3)优化组织管理制度。在现有管理制度基础上,优化与完善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约束不利于知识共享的行为,推动实现知识共享制度的规范化。这些管理制度包括:第一,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防范知识共享风险。制定硬性的规章制度,认可并承认知识创造者的知识所有权并加以保护,肯定其在知识传播和共享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予以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社会正能量推动知识共享。第二,制定知识传播制度,如规定知识传播的流程、方式、层次、范围以及人员等,从制度上确保知识可全面、准确、及时地投送给每个知识接受者,以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第三,营造文明、安静、开放的环境,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平等的、学习性的管理氛围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文化的自我约束可更有效地发挥知识共享的效果。第四,尊重脑力劳动成果,对那些在知识共享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应当有所回报,实施有效的包括物质和精神激励在内的正能量激励,并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要求,以推动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隐性知识传承机制的构建与知识管理模式的创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鉴于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的复杂性,研究角度不同,其观点也未必一致,国外学者更注重实证研究。因此,有些理论和实践还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互联网时代,研究隐性知识管理实践,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对推动隐性知识的传承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1]卢小宾,王克平.隐性知识共享的制约因素与实现对策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3).
[2]李长玲.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理论与探索,2005(2).
[3]程慧平,万莉.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与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0(11).
[4]邓新梅.图书馆管理文化创新建设的哲理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7-45.
[6]刘丽敏,孙东亮,李杨,等.社会网络中隐性知识交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11).
[7]胡刃锋,刘国亮.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7).
[8]何明芮,李永建.隐性知识认知和共享的研究综述和发展态势[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9]姚伟.社会网络在开放式知识创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20).
[10]江新,郑兰琴,黄荣怀.关于隐性知识的分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1).
[11]夏德,程国平.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J].华东经济管理,2003(6).
[12]单伟,高俊光,张庆普.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
[13]杨志.广义隐性知识萃取与学习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5(1).
[14]李倩,程刚.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2).
[15]邓新梅.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机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12).
(编辑:文汝)
G250.73
A
1673-1999(2016)11-0089-04
邓新梅(1969-),女,硕士,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图书馆讲师,研究方向为图书信息资源化及其管理技术;杨小义(1973-),女,博士,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中的知识传播方法。
2016-08-22
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基于模糊形态学的图像边缘提取算法研究”(No.15XLB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