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知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2016-03-23 10:30刘玉良
关键词:张飞胃气三国演义

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三国演义》知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学科,而中医药大学部分大一的学生缺少对此问题的认识,以致难以入门。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利用与医学相关的古典文学典故进行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笔者试将《三国演义》中医学知识运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具有极佳的教学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三国演义》;教学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学生进入中医药大学后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中医课程。是学习中医学其它各门课程的基础。中医学是一门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学科。而学生从小受到现代科学教育的熏陶,对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特点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在尽快入门的基础上更牢固地掌握中医知识,教师除吃透教材外,还须寻找一些方法来引导思维,提高教学效果[1]。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试将古典文学中与医学相关的典故、情节或医案与教学相融合,巧妙引申,灵活借鉴,收到了颇佳的效果。其中《三国演义》中的相关内容尤为多用,《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书中的医学理论、著名典故、人物语言性格及经历,有许多对今天的中医学习、辨证思维还有启发意义。

一、阴阳转化的教学启发——赤壁之战的千古玄机

阴阳学说是《中基》课程的开篇内容,也是贯穿中医学体系的重要理论。但是阴阳理论抽象玄奥,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认真巧妙地讲解。笔者运用文学典故进行引导,其中《三国演义》中便有一经典案例。

在讲解阴阳转化知识点时,笔者以“冬至一阳生”一句为例进行深化阐释。具体以《三国演义》中经典战役赤壁之战为例进行趣味性引导。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季,此时多为北风,鲜有东南风,所以就出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局面,也就有了诸葛亮借东风的一幕。此处让学生思考,这东风到底是如何而起。讨论后指出:其实不是诸葛亮借来的东风,是因为这一天是冬至,由于“冬至一阳生”,天地之间处于由阴转阳、阴极阳生的转化时刻,自然就会出现东南风。曹操也深知这个道理,如《三国演义》49回中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这样结合大家熟悉的文学典故中的阴阳奥妙讲解,学生会豁然开朗、领会深刻且记忆持久。同理,对学生指出“夏至一阴生”、“子时一阳生”和“午时一阴生”等也为阴阳转化的表现。

二、七情教学的丰富例证

在《中基》病因一章中,学生对六淫致病较易理解,对七情致病就显得困难了。《三国演义》中人物有诸多情志内伤的典型案例,可谓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其中不仅有各种情志伤及对应内脏的例证,而且亦有运用情志相胜进行调治的代表。

1.七情致病的五行五脏对应及其对气机的影响教学

中医学认为,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内脏,按照五行相对应的关系,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并且均有对气机的特殊影响。可先让学生对此各项逐一思索,想一想《三国演义》中各自有何对应案例。

(1)怒伤肝与怒则气上

过度愤怒,迫使肝气横逆上冲,可面红耳赤,或呕血,甚至昏厥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可谓人人皆知,周瑜因大怒而病,由于怒伤肝,怒则气上,肝藏血,气逆迫血妄行,故周瑜口吐鲜血并昏厥,“三气”再加上原有的箭疮方致周瑜于死地。说明了周瑜之死与怒伤肝、怒则气上密切相关。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仅仅用激怒的办法气死了周瑜,而且在两军阵前骂死王朗,也是怒伤肝,情志影响气机的案例。另外,诸葛亮还用书信气死了大将军曹真,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中典型的情志教学案例。

(2)思伤脾与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易于伤脾,且气机郁结,使脾失健运,导致食欲不振。如诸葛亮生前似乎无大病,他的人生格言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军中之事无论巨细,事必躬亲,计谋从思而出,思伤脾且思则气结。《三国演义》103回中司马懿听说诸葛亮事务繁忙而饮食极少后就断定其死期不远,这并非司马懿知天象、会算术,而是司马懿通医理而已。

(3)悲伤肺与悲则气消

过度悲忧不仅伤肺,且悲则气消,表现为精神不振、意志消沉、乏力气短等症状。《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出师表》中自言“夙夜忧虑”,然“悲忧伤肺”、“悲则气耗”。故《三国演义》104回乃有孔明“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表明其全身阳气已虚衰至极。《三国演义》103回孔明听费祎告之东吴兵败,“长叹一声,不觉昏倒於地。”此昏倒明显与悲忧的情志有关,最终导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此例可以向学生阐释《中基》中很多情志致病的理论,结合上面一段,向学生指明诸葛亮绝非一种情志致病,而是思、悲、忧、怒等多种情感交织而成的结果。

2.情志相胜与五行生克的教学示例

与阴阳学说相同,五行学说也是学生学习中医的入门性理论,也存在着抽象晦涩的特点。同样需要举出通俗易懂、形象深刻的例证予以启发。情志相胜疗法便是较好的五行教学素材,其便是根据五行相克理论而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三国演义》中也有此类例证。如周瑜因火攻无风而忧虑成疾,病倒不起,诸葛亮前往就诊,针对其因开出“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方子,周瑜看后大喜,其病霍然而愈。此即为典型的以喜胜忧(火克金)的事例。如此引导,学生的思维会随着老师的讲解驰骋奔跃,上下古今,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七情致病”也就容易理解了[2]。

三、整体观念的教学引导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其中重要一点即为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人体的疾病多有白天较轻晚上加重的规律,《内经》称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中午之前,人身阳气随自然界阳气的渐生而渐旺,故病较轻:午后至夜晚,人身阳气又随自然界阳气的渐退而渐衰,故病较重。古代兵法中也注意到了人体和自然界在一日中所存在的同步规律,如古代战争中若攻城必于清晨阳气旺盛士气锐利之时进行。如《三国演义》中定军山一战,法正给黄忠献计说:“兵书上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所以建议黄忠将兵屯于半山。上午无论夏侯渊如何百般辱骂,只不出战。午时以后,黄忠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突然杀出,一刀斩了夏侯渊,正是巧妙而成功地利用了人体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观念的战例。诸如此类例证教学,学生自然更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兴趣盎然。

四、脾主肌肉和肝脾关系的趣味讲解——张飞睡中露睛

肝开窍于目,脾主肌肉,在体合肉。肝为木,脾为土,木克土。肝旺则乘脾。这些知识点均可通过学生所熟悉的《三国演义》中张飞之死一段来讲解。张飞手下的两个士卒想趁张飞熟睡之时将其杀死。可等走近床前时,发现张飞正怒目注视他俩。这下差点没把二人吓死,好在有一人冷静下来,仔细一看,才明白张飞是睡中露睛。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此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予以讲解:张飞本是一员大将,性格暴烈。肝为将军之官,大将军一般肝气旺盛。正巧此时关公被害,张飞心中郁怒异常,使肝气更加亢逆无制。另外,他怒中又有悲伤思虑,嗜酒无度,悲则气消,思虑伤脾,加之年纪已高,自然会有脾虚的病机。张飞的病机可以用肝旺脾虚来概括。肝开窍于目,脾主肌肉,肌肉在眼部则表现为上下眼睑等肌肉组织。肝旺则二目怒睁,脾虚则睡中眼睑闭合无力,肝旺脾虚,木盛乘土则出现了张飞睡中露睛这一幕。可以此为例引导激励学生主动运用中医理论思悟各种人的生命现象,提高对于中医学的悟性。

五、胆腑理论教学

1.胆量与胆腑性质关系启示

在整个藏象理论教学过程中,均要向学生指明人的生理功能、体质禀赋甚至于性格特点,均是与脏腑形质功能密切相关的。比如《内经》曰:“心气不足则悲,心气有余则笑不休。”那么,人的胆量大小是否就真的和胆囊的形质有关呢?在向学生启发性提问后,指出《三国演义》中确实有形象有趣的例证,如夏侯杰在《三国演义》第42回长坂坡之战中被张飞怒吼吓得心惊胆战,吓破了胆,口吐胆汁,落马而死。另外,《三国演义》中记述“姜维胆大如鸡卵”,姜维大将军确实英勇果断,曾九伐中原,文武双全,智勇足备,胆量非凡。所以人称“大胆”姜维。看来人的胆子大小确实与胆的形质密切相关,由此也不难理解人的情绪变化和性格特点与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也是不无关系的。

2.胆主决断与肝主谋略的案例启发

肝主谋略,胆主决断,肝胆互为表里,所以谋略之后当及时决断,才是肝胆功能良好且相互配合正常的反映。肝胆虚弱则谋与断不足,肝胆旺盛谋与断俱佳。若肝气尚可而胆气不足,就会出现谋略还可以而不能及时决断的性格特点或生理机能表现,也就是好谋无断。讲到这里,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三国演义》中哪一位人物是这样的性格呢?

《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一段中,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此中曹操关于袁绍的评价中,有一句叫作“好谋无断”。我们在电视剧中可以多处见到,袁绍经常在遇到大事征求谋士们意见时表现得无所适从。一会认为这个谋士的建议高明可取,一会又觉得那个谋士颇有见地。但是最终采取谁的建议呢?他马上又表现得左右为难,久久不能决断。这正是胆主决断功能不足的缘故。恰恰在曹操对他的评语中有一句“色厉胆薄”,即袁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严厉,其实内心胆量是很薄弱的,所以优柔寡断。

六、调护胃气重要性的教学论证

胃气是人体的根本,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顾护胃气,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另外,对于危重病人,不可急进猛补,应该从小量温和的药物开始,缓缓调补。待病人胃气逐渐恢复,体质逐渐好转,可以承受浓厚的药物之时,再予以峻补。否则会虚不受补、适得其反,出现病情加重的不良后果。对于这个理论,可以结合《三国演义》一个典型案例的予以教学。舌战群儒一段中张昭责问诸葛亮,为什么你出来辅佐刘备后,不但没有使其发展壮大,反而更加不如前呢?诸葛亮便巧妙地举了一个治病的例子。原文曰: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这个时期的刘备一军恰如危重之中的病人,不能强行进补,而应该徐进缓调,待胃气渐渐恢复,方可猛药急进,大展宏图。从中不难领悟出:对于危重病人的治疗中要注重调护胃气并且要遵循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总之,《中基》的教学对今后中医学的学习至关重要,注重人文思想传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医学生素质的培养意义深远[3]。它既能赋深奥的理论于浅显有趣的故事中,使学生易于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修养。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中医学的思维特点;要运用大量的典型的文学典故、医案来加深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突出文化韵味和趣味性;另外,注意加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竭尽最大努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国演义》中的医学案例丰富精彩,将其巧妙运用到《中基》教学中,会收到极佳的效果。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将古典文学作品、历史典故中与中医相关的内容揉和到中医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会起到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加深印象和树立信心的诸多益处。

[1] 吕爱平.论中医思维方法及其在《中医基础理论》“三基”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190~191.

[2] 伍利民.从讲授“七情致病”谈古典文学在《中医基础学》教学中的运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2):174~175.

[3] 贾启艾.文以载医、医文统一的护理人文教育观[J].护理研究,2006,20(12):3278~3279.

Dis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Kingdom’s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to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of the Course of Basic Theories of Chinese Medicine

Liu Yuliang
(Zhejiang Chinses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subject of special way of thinking, where as freshmen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are a lack of cognition for these questions so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introduct and understand.Making use of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medical related to educate students can solove this problem in the course of Basic Theroi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some extent.The author will try to apply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s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to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of the course of Basic Theories of Chinese Medicine.It will play a good guidance and be enlightening and have a good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many benefits.

Basic Theories of Chinese Medicine; Three Kingdoms’s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Teaching

2016-03-23)

刘玉良(1976-),男,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张飞胃气三国演义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谦虚的铅笔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张飞因酒丧命
张飞柏、姜维豆腐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