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庆华
(华东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庄子寓言与《伊索寓言》角色评价对比研究
肖庆华
(华东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庄子》和《伊索寓言》都包含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在其故事中,神人、智人、凡人、动物、植物和非生物等角色轮番登场,生动地演绎着世间百态,巧妙地传递着人生智慧;而语言评价资源的恰当使用,则是其成功塑造角色的关键。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评价理论,对两部作品中的角色形象进行评价对比研究,可以揭示出二者在语言评价资源选择上的异同。
庄子寓言;伊索寓言;角色;评价资源
庄子热衷于运用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传递其人生观和世界观,《伊索寓言》也同样以此娓娓地向世人叙述着人生哲理。在讲述寓言故事的过程中,两部作品都成功地向读者输出了作者的立场、思想和情感。这与其语言评价资源的恰当运用紧密相关。
语言评价资源是指那些能使语言实现评价功能的资源,即那些可以让说话者在组织语篇的过程中,投射自己的主观因素,如态度、情感和判断等的语言资源。韩礼德认为,语言使用者可以利用及物系统、语气系统和主位系统投射自己的各种主观态度和情感等非客观因素。[1](P37,68,106)韩礼德的及物系统包含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及物系统可实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即向读者传递新信息。语气系统包含四种语气: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和祈使语气。语气系统可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即构建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主位系统包含主位结构和述位结构。主位系统可实现语言的语篇功能,即设立语境。马丁延续发展了韩礼德的语言评价思想。他认为,语言评价系统由介入、态度和级差三大系统组成,其中,介入系统包含自言和借言,态度系统包含情感、判断和鉴赏,级差系统包含语势和聚焦。语言使用者运用介入系统以调节其对所说内容负担的责任,运用态度系统以表达其主观情感、道德、判断和美学评价,运用级差系统以体现其态度介入语篇的程度。王振华则指出,评价不仅出现在词汇层,也出现在小句层,因为有时候意义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才较完整。[2]本文将从两部作品中分别选取一些寓言故事,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评价理论,从词汇层和小句层对二者塑造角色形象的评价资源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揭示二者在树立角色形象上,分别使用了何种语言评价资源与读者有效互动,以及二者之间有何异同之处。
在塑造角色形象的过程中,物质过程在庄子寓言(比例为56%)和《伊索寓言》(比例为73%)中都是运用得最多的过程,而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则出现得很少。物质过程是一种动作过程,既可以用来叙述参与者的动作行为,也可以用来描述发生的事件。正确运用物质过程可以保证故事叙述的清晰性和流畅性,为塑造角色形象提供保障。
(1)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将为圃畦,凿隧而如井,抱瓮而出灌。[3](P18)
此例中的6个小句皆为物质过程。借助这些小句的运用,故事发生的大致时间(子贡南游返回途中)、地点(菜园)、人物(子贡和灌园老人)和事件(灌园老人用瓦罐来回取水为菜地灌溉)得以清楚地呈现出来。这些物质过程中共有四个动作参与者:子贡、丈人、隧、瓮。其中,子贡和丈人之间,丈人和隧、瓮之间,存在动作发出者和动作对象的关系。例句中所有动作涉及的动词均为及物动词,展现了故事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即子贡与丈人乃萍水相逢,丈人热衷于采用传统方式灌溉菜园。丈人一反常态的行为激起了子贡的疑惑,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灌园老人不愿使用先进的灌溉工具呢?悬念的设置,使读者对后面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2)Two frogs lived together in a marsh.But one hot summer the marsh dried up,and they left it to look for another place to live in:for frogs they like damp places if they can get them.[4](P101)
此例中的4个物质过程小句,明晰地展现了故事中的角色(青蛙)和背景(青蛙们离开干涸的沼泽,寻找新的潮湿地)。这些物质过程中虽有三个动作参与者——青蛙、沼泽和潮湿地,但由于沼泽属于潮湿地,所以实际上只有两个动作参与者。第一个物质过程小句的动作发出者是青蛙,动作环境是沼泽地。这明确了青蛙的活动范围。第二个物质过程小句的动作参与者是沼泽,动作干涸是不及物动词,动作不涉及对象。这表明沼泽干涸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第三个物质过程小句的动作发出者仍为青蛙,动作对象是沼泽,动作left是及物动词。这表明青蛙的离去源于其个人意愿。第四个物质过程小句的动作发出者、动作对象、动词属性和第三个物质小句一样。这强调了青蛙对沼泽地的热爱。这几个物质过程小句,明确了故事主人公青蛙的喜好,圈定了其活动范围,呈现了故事的线索。
庄子寓言和《伊索寓言》都采用了相当数量的关系过程,但前者中包含的关系过程比例远高于后者(比例分别为30%和11%)。关系过程可以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表明事物的属性。大量的关系过程的运用,表明庄子寓言中所论及的角色、事件及角色和角色之间、角色和事件之间存在诸多联系,也表明庄子寓言比《伊索寓言》在叙述上相对更为复杂。
(3)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3](P103—104)
此例中,灌园老人所说的话,包含了一系列关系属有型(载体包含属性)关系过程小句。这些小句,建立了有械者和有机事的关系,有机事和有机心的关系,有机心和纯白不备的关系,纯白不备和神生不定的关系,神生不定和道不载的关系。这些关系环环相扣,前者为载体,后者为属性,由此推出了有械者和道不载的关系:使用机械的人无法得道。借灌园老人之口,庄子表明了他的主张:极力反对人们为名利追求机巧,丧失本性;强烈要求人们放下投机、奸诈之心,回归自然状态,恢复纯朴善良的本性。
两部寓言作品在塑造角色形象时,陈述语气都占有主导地位(比例分别为96%和91%)。需要注意的是,二者虽然在陈述语气选择的倾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其他语气的选择上却存在着差异,如感叹句和疑问句的选择。庄子寓言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数量虽少,却恰到好处地抒发了角色的情感。
(4)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欤!”[3](P120)
此例中的感叹句是直接引语感叹句。直接引语可以去除叙述者的声音,将事件客观地展露于读者面前。因此,从这个感叹句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井底之蛙无比欢快的心情。
在我们所选取的伊索寓言故事中,我们虽然没有统计到感叹句,但有趣的是,我们所统计到的两个疑问句,皆含有强烈的感叹意味。
(5)When the Shepherd returned to find his flock destroyed,he exclaim:“I have been rightly served,why did I trust my sheep to a Wolf?”[4](P143)
此例中的疑问语气也是直接引语。《伊索寓言》只有这一处直接让角色开口说话,其余皆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在强烈的对比之下,牧羊人的话得到了凸显。句子虽然用的是疑问句,却表达了牧羊人的感叹:牧羊人对自己将羊群托付给狼这一愚蠢行为极为懊悔。
两部作品在塑造角色形象过程中,态度评价资源的使用均大致相似:都含有大量的情感评价资源,且情感评价手段类似。另外,判断评价资源和赞赏评价资源在两部寓言中出现的次数与情感评价资源相比,则显得较少。
通过大量使用情感评价资源,作者可以把自己的各种情感放置到所论及的对象中去,从而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庄子和伊索都乐于选择使用情感评价资源向读者输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3](P111)
此例中,惠子与庄子就樗发生了争论。惠子认为,樗在现实生活中毫无用处;而庄子却深信,把樗种在空阔之地,广莫之野,它就能发挥出与众不同的作用。例句中的“彷徨乎”和“逍遥乎”这两个表状态的短语,勾勒出一幅惬意画面:人们在樗周围自由自在地盘桓,悠然自得地休息。借助这两个充满情感评价的词语,庄子在有意无意间,传递了对樗这种无用之物的认同之意,喜爱之情,同时也宣扬了他的辩证哲思: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7)A Fir-Tree said boastingly to the Bramble,“You are useful for nothing at all;while I am everywhere used for roofs and houses.” The Bramble answered:“You poor creature,if you would only call to mind the axes and saws which are about to hew you down,you would have reason to wish that you had grown up a Bramble,not a Fir-Tree.”[4](P152)
此例描述了杉树和刺藤之间的对话。杉树自认为浑身是宝,对似乎毫无用处的刺藤不屑一顾。面对杉树的挖苦,刺藤则指出:杉树终究会有羡慕它的一天,因为有大用的杉树最终无法逃脱被砍伐的命运,而无用的刺藤则可一生无虞。副词boastingly正面刻画出杉树的狂妄自大,而杉树话语中的used for nothing则与everywhere used相互对照,从侧面显示了杉树对刺藤的蔑视。充满同情色彩的形容词poor表面上虽然是一个表达消极情感的词语,但由于它源自刺藤之口,作用于杉树,表达的却是刺藤的积极情感。因此,这一词语的使用,生动有力地表现了刺藤对杉树的强烈讽刺,及其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肯定。透过高大的杉树和渺小的刺藤之间的对话,读者便会领悟到:有用有时不如无用,无用有时也可变成大用。
较少使用判断评价资源和赞赏评价资源,表明两位作者都倾向于为读者预留更多的思考空间,以使其自主研判。
两部寓言作品都采用了对比、假设、否定、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加强语势,聚焦对象;有所不同的是,庄子寓言的修辞方式更为多样化,有时使用修辞更为密集。这使庄子寓言故事能给人带来更强烈的感官冲击,使其塑造的角色形象更令人难忘。
(8)But when the Wolf,day after day,kept in the company of the sheep and did not make the slightest effort to seize them,… The Wolf,now that he had the opportunity,fell upon the sheep,and destroyed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flock.[4](P152)
此例中呈现了狼的两种行为:守护羊群和吃掉羊群。这两种行为截然相反,对比鲜明,突出了狼吃羊的本性。借助这一故事,作者向读者传达了这样的道理:事物的表象可能存在多样性,但其本质不会因为表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在认知事物时,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穿透现象抓住本质。
(9)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3](P120)
这是东海之鳖对井底之蛙描绘东海时所说的一番话。其中,数量词“千里”“千仞”和否定词“不足”的共同连用,使东海的形象变得具体而鲜活。接着,东海之鳖又指出,东海的水量、水位不会因为时间、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四个数量词“十”“九”“八”“七”与否定副词“弗”的同时使用,使聚焦更为清晰,论证更为有力。整个段落句式以两句为单位排比,结构整齐,颇具节奏感和韵律感。东海辽阔和博大的形象,藉此自然而然地深入读者心中。透过东海的广博和恢弘,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宽广,宇宙的无穷,并意识到了认知的无限。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视野逐渐开阔,思想得到了洗礼,心灵的空间也得以扩展。于是,我们不禁乐于随着庄子的步伐,去进入那无限宽广自由的境界。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王振华.“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J].外语教学,2004(9).
[3]李明珠.庄子寓言新解[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4]王勋章,纪飞,等.伊索寓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m
2016-05-11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021)
肖庆华(1977-),女,江西南昌人,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与教学法研究。
I106.7-03
A
1673-1395 (2016)08-0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