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常态——对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2016-03-23 01:19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中国领导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常态战略经济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论新常态——对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一、新常态的核心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始终是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他强调,关键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转变发展方式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增长已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这是追赶型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正常现象,必须理性看待。但也应看到,世界上不少国家进入这个阶段后,经济持续下滑,社会矛盾激化,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追求高速度,并不是不讲速度。如何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随着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依靠粗放和规模发展拉动增长行不通了。随着世界主要国家经济疲弱、需求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依靠外向型经济拉动增长行不通了。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要素资源稀缺,依靠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方式行不通了。显然,在新常态下,传统的增长方式必须转型,否则不仅无法保持经济增长持续,而且可能产生严重的后续影响,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主要依靠低廉的要素成本参与竞争,处于所谓“微笑曲线”的底端,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增长的质量不高。我国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这种低端增长的弊端进一步凸显,一方面跟新兴市场比,我们已经没有了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方面暂时还不具备明显优势,处于所谓的“不上不下”的阶段。内外环境的变化,倒逼我们必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以质量的提升应对增速的放缓,把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首先,产业结构要转变,降低农业和制造业的比重,提升服务业的比重,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其次,需求结构要转变,降低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比重,提升消费拉动增长的比重,使国内需求成为增长的主动力;其三,收入结构要转变,降低国家和企业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居民购买力;其四,发展动力要转变,降低人力、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比重,提升技术进步和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比重。通过这些转变,加快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涵式可持续增长,从注重总量扩张的增长转向更加注重经济结构和运行质量的增长,从单一看重经济的增长转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增长。

转变发展方式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机遇。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正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纷纷发展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高端生产型服务业,这无疑是对我们的巨大压力,也是一个重要机遇。我们决不能错过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大洗牌的机遇,不能继续满足于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现状,必须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转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的位置,转向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中更有优势的位置。因此,加快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型,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是我们跟上时代发展大趋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逐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等,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赢得了更加主动的地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难免会经历社会阵痛,会有地方陷入发展矛盾,会有企业被淘汰,会有部分职工失去工作岗位。但要看到,这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成功转型,我们才能迎来一个有更高质量和效益的经济模式,才能大幅提升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位置,创造出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岗位,我国的产品、品牌、资金和人才才能更好走出去,才能获得更加优质持久的发展。

二、新常态的发展动力是改革创新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向更高形态迈进,其发展动力是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只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水平。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后,面临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除了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别无他途。要紧紧围绕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中心问题,找准改革的着力点,把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持续深入推进。一要“激发”活力,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把政府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主体真正活跃起来;二要“补齐”短板,把政府该做的事做好,深化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市场安全有效运行;三要“强壮”主体,把该给市场主体的政策给足,该具备的条件备好,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垄断,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四要“拓宽”空间,加强国内国际市场建设,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交流互动、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新格局。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新环境新体制。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再靠“拼量”,必须要靠“比质”。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培育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过去30多年,我国主要通过大量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工艺流程、商业模式和产品品牌来加快发展的,也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利后果。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后端国家,我们采用的大多是已经过时的技术,我国产业发展长期处于国际价值链中低端,比较效益低,发展代价大。进入新常态后,这种状况已不可持续。随着我国产业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以引进技术越来越少,靠引进成熟技术推进发展的模式难以持续;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产业结构要迈向中高端,发展动力就要转向创新驱动,就必须靠自主创新来引领、靠知识和技术创新来提升。

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正处于多点突破、加快应用的前夜。各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以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我们必须迎接挑战、大力创新,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新的制高点。要紧紧把握全球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根据我国实际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统筹当前和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把握战略重点,确定若干突破领域,抓住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培育大批创新企业,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对科技管理体制、评价体系以及科技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进行深入改革,大力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各种创新创业模式高效发挥作用,使各种创造活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更成熟水平迈进。

三、新常态的关键举措是完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合理的发展布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党很早就重视经济布局问题。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要正确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为了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经济发展布局问题。后来,根据完善全国工业布局的要求和当时严峻国际环境下的战略考虑,我们党提出了一、二、三线区域发展战略。1980年代以后,根据改革开放的需要,国家推出了沿海发展战略。1986年,全国人大立法区分我国政策性区域为东中西三个部分,我国区域战略开始摆脱单纯以备战为主的做法,进入了根据需要分类指导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党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其他区域战略规划,初步形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并根据新的形势,把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战略举措,重点部署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三大发展战略。2015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三大发展战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打造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

新常态下,完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既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具有现实可能性。

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铁路网、江海联运网络的形成,大大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时空效率,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区域发展格局,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间快速流动,不仅成为可能而且越来越成为需要,我国已具备区域间联动发展的良好基础性条件。以三大战略为支撑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统筹东中西部发展,进一步增加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联动效率,并同国家对外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极为有利,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积累起了巨大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产业大国、产品大国、企业大国、贸易大国和对外投资大国。据联合国工发组织资料,我国的工业生产值超过美国世界第一;在全球22个工业大类中,纺织品、电力装备、交通工具等七大类工业品的生产规模世界第一;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钢铁、水泥、家电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今年有望达到世界第二。与此相应,我国出现了巨大的产能过剩,特别是在东中部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的产能普遍过剩,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总产能大幅过剩,部分新兴产业如太阳能电池板等,也出现了过剩趋势。过剩产能实际上是配置不当的生产力,以实施三大战略为抓手疏解和用好这些生产力,通过区域转移和对外输出,重新实现优化配置,是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的必然选择。

三大发展战略,作为新常态下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以我国经济发展东西递进、南北联动、共同推进为构想,着眼国际国内统筹互动,涵盖经济、政治、文化、交通、通讯、金融等各领域,有利于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三大发展战略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核心是把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通过有序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核心城市经济圈,将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核心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沿长江各省经济发展。通过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联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将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打造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发动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核心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形成往西贯穿欧亚大陆进入欧洲经济圈、向东伸向太平洋、印度洋连接亚太经济圈的发展走向,是贯通和强化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北非、欧洲的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涵盖44亿人口,GDP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把中国更加紧密地同亚洲和欧洲两个巨大的市场联系起来,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四、新常态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新常态下,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经济领域的矛盾,要多讲一些辩证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当前,特别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关系。新常态下调结构和稳增长是一对矛盾。调结构,就要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产能,新旧产能的转化需要时间,新产能发展成支柱产业更需要时间,这就难免会牺牲一定速度;稳增长,为了避免经济总量下滑,需要增加要素投入,发挥新旧产能拉动增长的作用,就有可能影响调结构的力度。因此,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怎样稳增长和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就可能成为一种纠结。必须辩证把握调结构与稳增长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又要确保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不能让增速落出底线。要把握好调结构的节奏和力度,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产能升级改造、转移输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加快培育新产能,使新产能的潜力与现有产能的余力都有释放空间。稳增长不能搞“大水漫灌”和强刺激,不能搞一批没用的东西来充GDP增速,因为这样的增速是一时的、不可持续的,即使上去了也会下来,而且会带来新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同时,调结构也不宜搞一刀切,不顾实际与可能、不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步骤有秩序的调结构,避免造成生产力不必要的破坏,影响群众就业和社会稳定;要善于抓住影响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结合点精准发力,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统一起来,努力取得经济增长与调整结构双丰收。

二要处理好传统动力与新动力的关系。在新常态下,新旧两种发展动力将长期并存,但会此消彼长。经济发展过程是相互衔接的,两种动力的转换也不会开启一扇窗就关掉一道门。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情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生产力现状和配置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新旧产能的区分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具有相对性,其作用也具有相对性。要坚决放弃粗放经营的增长模式,但也要看到新动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两种动力并存、新动力逐步增强,是一个阶段性特征。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淘汰落后产能问题,对于污染严重、效益不好、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大的,必须坚决淘汰;对于仅仅是分布不当的,可以转移输出、重新配置;对于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其技术含量和质量效益的,应以升级改造为主。总之,应主要看是否有市场、有效益,是否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收入、有利于完善产业体系、有利于环境保护等。要鼓励人们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产能,加速新动力新产业的培育,推动经济发展迈向更高阶段。

三要处理好扩大内需与增加外需的关系。新常态下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的分量越来越重,其中内需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0%左右,远远低于全球平均80%的水平。差距就是潜力,13亿人的消费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大力提高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努力开辟新的消费增长点。但是,这并不是说扩大出口或增加外需就不重要。从总量来看,出口拉动大约占GDP增长的四分之一以上,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之一。而且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内需和外需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扩大外需也有利于拉动内需、提升内需的品质。因此,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要努力拓展外需,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的平衡、进口和出口的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四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国内布局与国际布局的关系。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是我国生产力和经济资源的一次新配置和大调整,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着眼于提升效率、扩展空间。我国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及“一路一带”发展战略,都包含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必须加强相互对接。要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与对外开放规划的衔接,努力将两者的效益最大化。要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经济是同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得益于世界经济发展,也受制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只有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布局、两个方面因素,深入研究世界经济运行的规律,认真审视外部内部两个条件的新变化,及时发现国际国内两种发展趋势的新动态,更加注重利用两个资源和市场,更加注重防范两个方面风险和挑战,使我们获得更多有利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认识新常态,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当前全党面对的大课题,更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深入思考回答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调查研究,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破解瓶颈,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调研和思考,不断深化对新常态的认识,不断增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能力。

(课题执笔人:张磊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成员:张群山、桂敏杰、尹惠敏、张林、黄琪玉、王忠民、赵晓光、张伟、王晓初、李贻煌)

责任编辑:张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大看点

看形势:基本面向好也面临挑战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新的五年中国经济将面临何种形势?会议认为,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看增长: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从中长期看这与稳增长是一致的。

看任务:战术上抓住五大关键点

2016年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将十分繁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战略”和“战术”做出安排,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看改革:突出国企等四大领域

要想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措施。会议提出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国企改革、税收改革、金融改革和社保改革四个领域。

看民生:注重精准帮扶政策托底

在我国扶贫攻坚进入关键决战时期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保障改善民生突出了经济帮扶和政策托底。针对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会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看开放:注重高水平双向开放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开始逐步发挥影响力,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也引人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推进双向对外开放,意味着外国对华投资和我国对外投资两个领域都需要有所作为。

(据新华社12月21日电)

猜你喜欢
常态战略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