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 史元 石曰丹
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 史元 石曰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国企领导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应紧紧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这四方面,本文从2014年7月颁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出发,设计出符合现状的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有关部门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评价以及任职提供具体的可参照的决策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 评价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领导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模式,是依据我国国情以及发展特色而逐步演化出的一种审计制度,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不断发展完善,是现代审计理论在我国的创新。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加强对国家公共权力使用情况的监督,从而提高国家治理效率,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2010年10月和2014年7月,分别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规范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府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全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对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国企领导作为国有企业的掌舵人,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对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十分必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也将迎来新的突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对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其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审计评价意见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这也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权责一致原则。权责一致原则是指国企领导行使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相一致,如果领导人员在无责任约束的情况下行使权力,会造成滥用权力,即行为无效果,但如果让领导人员承担超过职权的责任又有失公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既不可以单是有权无责,从而造成评价的缺位,也不可以要求管理者承担和其职权不相符的责任,造成责任界定不清。二是重要性原则。指标内容越多,范围越广,结果相对越准确。但在实际运用中应考虑到审计效率,因此指标应围绕最能够直观反映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内容进行构建。对影响经济责任履行效果重大的经济事项要重点进行评价,且应赋予较高的比例权重。三是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定量指标是可量化的因素,以确定的数据为基础,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直接;定性指标是用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数量化因素,是对定量评价指标的补充、修正和完善。二者相结合能够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全面。四是可比较原则。可比较原则是指根据评价指标得到的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指同级和同类职位在同一时期相比较,本地区和同类地区指标的对比;纵向比较是指同一职位在不同时期相比较,本期指标与前期指标的对比、任职初期指标与任职期末指标的对比,可以在比较中找不同、找差距,综合分析,科学评价,然后提出整改意见。五是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最终目标是应用于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履行情况的评价,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应用,则失去了构建的意义。在选取定量指标时,应选取计算方便和真实有效的指标;在选取定性指标时,应选取含义明确且有资料可供参考,量化方法要简单易行。六是时效性原则。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当前国企领导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有企业发展有了新形式,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评价指标的设置应符合新形式的发展,以更加全面、真实评价国企领导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和特殊情况,本文从经营效益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执行财经法纪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和廉洁从业情况七个方面入手构建具体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廉洁从业情况主要反映领导人员贯彻中央“三严三实”,“八项规定”精神,反“四风”情况,考察国企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执行财经法纪方面情况考察领导人员法治建设情况,依法治理企业情况;从经营效益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考察领导人员在推进企业发展和改革方面的作为。
(一)定量指标定量指标是能够以准确的数量定义、精确衡量的因素,是用来评价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最重要的指标。本文在设计定量指标时考虑到可操作性原则,在具体解释指标选取的过程中留有选择余地,在使用中应充分结合国有企业和被评价领导人员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并且能够获得准确信息的评价指标。(1)基层指标。基层指标要既全面又简明的反映国企领导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又要能够对领导人员的财务责任、管理责任、法纪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作出客观科学评价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标。本文从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出发,将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基本指标分为经营效益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和执行财经法纪方面四个方面。无论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还是每一名公民,都应以法律法规为行为底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遵守财经法纪的同时也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和决策部署,执行财经法纪情况的指标设定正是用来评价领导人员这一方面的履行情况。国有企业具有企业属性,以营利为目的,在持续发展中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应从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来考察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效益性的情况。同时国有企业的资本属于全民所有,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为全体人民创造社会效益,因此也需要从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来考察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2)解释指标。解释指标是对基层指标的具体诠释,能够从多方面对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基层指标进行描述和计量,详细内容见表1。
(二)定性指标定性指标是用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数量化因素,是对定量评价指标的补充、修正和完善。本文选择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和廉洁从业情况三项内容作为定性指标,因为这三项内容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没有设置具体的解释指标,而是将影响因素一一列出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事实判断,考察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具体内容见表2。
本文为了明确定量指标的具体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上文中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权重测算,使用YAAHP软件对具体数值进行计算。
第一步,建立评价指标的结构层次体系。本文将层次分析模型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最终结果的目标层;第二层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主指标层,参考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设定定量指标的权重为80%,定性指标的权重为20%;第三层是具体的指标层,定量指标包含经营效益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和执行财经法纪情况四个方面,定性指标包含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情况、重大经济决策制定情况和廉洁从业情况三个方面。第四层是第三层具体指标的解释指标,也是该指标体系的最基础指标,应结合被审计领导的实际情况进行指标选取,在既符合实际情况又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选取全部指标,若获得准确信息较困难,也可仅选取其中一个指标来反映领导人员在该方面的履行情况。
表1 定量指标
表2 定性指标具体内容
第二步,构建评价模型的两两判断矩阵。采用德尔菲法征集专业人士意见,对评价指标体系内各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采用1到9和倒数标度方法衡量两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将其录入YAAHP软件中。
第三步,使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当得出的一致性比率CR<0.1,就表示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反之,如果CR≥0.1,则表示未通过一致性检验,需要重新赋值,构建新的判断矩阵。
(一)定量指标评价标准与计分方法定量指标根据属性不同,分别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计分:(1)对于指标A31和A32,应以企业制定的具体目标为评价标准,计算出的完成率数值即为分数,例如,某企业的净利润目标完成率为95%,该指标得分即为95,若完成率大于等于100%,以100分计。(2)对于指标A11、A12、A21、A22、A4、A5、A6、A8、B11、B2、B31、B32、B4、B5、B6、C1、C2、C5、C6和C7,应以同行业、同级地区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将其设定为标准值,被审计单位实际值为指标值,然后计算出实际值与指标值的差距程度,依据程度分别打分。差距程度≥20%,得分在90~100;10%≤差距程度<20%,得分在80~90;0%≤差距程度﹤10%,得分在70~80;-20%≤差距程度﹤0%,得分在60~70;差距程度﹤20%,得分将低于60分。(3)对于指标A71和A72,同样采用(2)中的标准和计分原则,但差距程度得分不同,差距程度≤5%,得分在90~100;5%﹤差距程度≤10%,得分在80~90;10%﹤差距程度≤20%,得分在70~80;20%﹤差距程度≤30%,得分在60~70;差距程度≥30%,得分低于60。(4)对于指标B12、C3、C4、D1、D2、D3、D4、D5和D6,采用负向计分,数值越低,评分越高,例如,经核定,某国有企业国有资产非常损失率为5%,那么该指标得分为95。(5)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选定指标进行打分,再依据如下计算公式得出定量指标总得分:定量指标总得分=∑基本指标得分;基本指标总得分=∑解释指标得分;解释指标得分=指标权重×指标计算值×l00。
(二)定性指标评价标准与计分方法定性指标评价的参考标准,是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具体政策规定为基础,参照同岗位实况,结合企业实际管理情况,予以评定打分。对于定性指标的计分采用判定领导人员是否有影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廉洁从业情况三方面的行为,若存在不良行为则依据具体指标扣减相应分数,若不存在不良行为,则依据具体指标进行加分,每一方面中每一项10分,得出每一方面的得分,再以三方面所占比重计算得出定性指标的最终得分。通过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分别计分后,便可得出国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综合得分,依据综合得分,将国企领导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综合得分≥90分,该领导人员很好地履行了经济责任。良好:70分≤综合得分﹤90分,该领导人员较好地履行了经济责任。及格:60≤综合得分﹤70分,该领导人员基本履行经济责任。不及格:综合得分﹤60分,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较差。
第一,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共性,但每一个领导人员及国有企业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该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用。尽可能多的掌握国有企业和领导人员的资料,既可以选择指标体系内的一部分指标来使用,也可以结合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和领导人员的具体情况,添加一些修正指标,使评价指标体系更贴合实际。第二,评价指标的计算值应以审计认定的数据为基础。对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必须建立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之上,对企业的数据进行认真准确的审核,保证评价指标计算使用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第三,在构建评价模型两两矩阵时,采用德尔菲法征集专家意见时,选择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尽可能多的收集专家评定意见,使构建的矩阵更加准确,使评定结果更加科学。第四,尽可能选择规范、合理、恰当的审计评价标准进行打分。评价标准是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评价时的直接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标准,还要参照同行业、同级地区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同时结合企业制定的具体目标和历史水平。只有最恰当的评价标准才能使领导人员作出科学的评价。最后,在打分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让审计工作人员参与打分过程,由审计机构、审计专家及审计组成员共同打分,集体讨论合理性,使计算结果更加客观,从而对领导人员作出正确的评价。
[1]审计署济南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审计研究》,《审计研究》2010年第5期。
[2]赵爱玲、李洪杰:《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上)2013年第13期。
[3]王晓慧:《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三维模式机制的构建》,《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4]李庆红:《基于AHP模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财政监督》2010年第5期。
(编辑 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