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 宫桂芬
中国家禽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 宫桂芬
2013年,我国牧业总产值28 435.50亿元,其中家禽饲养7 032.20亿元,占牧业总产值的24.73%,比2011年的25.56%下降了0.83个百分点。2014年,肉类总产量8 706.70万吨,其中,猪肉5 671.40万吨,牛羊肉1 117.40万吨,禽肉1 750.70万吨,其他肉类167.20万吨,禽肉占20.11%,比上届中美家禽论坛时下降了1.59个百分点。2013年,禽肉产量1 798.40万吨,产值4 056.60万元;禽蛋产量2 876.10万吨,产值2 970.50亿元。2014年,禽肉产量1 750.70万吨,禽蛋产量2 893.90万吨。预计2015年,禽蛋产量与2014年持平或略增,鸡肉与鸭肉产量或有小幅下降。禽蛋消费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禽肉消费在突发事件的冲击下,产量及消费量均有所减少。我国家禽饲养区域布局较为明显,主要围绕粮食主产区、主要消费市场展开布局,但近年来产业布局正在出现调整,非传统主产区后发优势明显。
目前,存栏2 000~10 000只蛋鸡的场户所占比重仍然最多,与2012年相比,存栏1~5万,5~10万以及50万以上的各级别所占的比重均有不同幅度增加,体现蛋鸡饲养在向着进一步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肉鸡的饲养方面,年出栏在1~5万只的肉鸡饲养场户的年出栏数占总出栏的比重最多,与2012年相比,出栏5~10万,10~50万,50~100万,100万只以上的各级别所占的比重均有不同幅度增加,体现肉鸡饲养的规模化也在不断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规模化的迅速发展,国家蛋鸡、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报告显示:白羽肉鸡年出栏5万只以上,黄羽肉鸡年出栏3万只以上,蛋鸡存栏5 000只以上的养殖户已经成为我国肉鸡、蛋鸡的生产主体,将来有可能作为规模化界定的新标准。
2014年,家禽行业在困境中发展,努力摆脱H7N9的阴霾,从第二到第四季度,家禽行业获得恢复性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禽种的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商品蛋鸡、黄羽肉毛鸡的效益较好,鹅、鸽的养殖也能获得一定的盈利。父母代蛋种鸡、白羽肉毛鸭、黄羽肉种鸡(祖代、父母代整体来看)处于盈亏平衡状态。祖代蛋种鸡,祖代及父母代白羽肉种鸡,白羽肉毛鸡及白羽肉毛鸡屠宰加工企业亏损较为严重。2015年商品蛋鸡整体行情尚可,虽比2014年差一些,但前三季度仍有盈利,但是,蛋种鸡持续低迷,雏苗的销量、价格不佳。2015年为“史上最差行情”,从全产业链来看种鸡场、肉鸡场、屠宰场均处于亏损状态,亏损程度较2014年更为严重。2015年前三季度行情较好,行业持续盈利,但盈利水平明显不及2014年下半年。白羽肉鸭2015年行情持续低迷,从产业链整体来看处于亏损状态,效益比2014年差。鹅的效益好于鸭,市场运行平稳,上半年略有盈利,肉鸽养殖效益非常好,养殖量有所扩大。
2014年,禽蛋人均占有量为21.16千克/人,比2013年减少了0.14千克/人。肉类消费方面,2014年,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为63.66千克/人,比2013年增加了0.46千克/人。从宏观导向看,调整肉类消费结构的目标主要是降低猪肉的比重,但近年来,调结构的速度有所放缓甚至出现倒退。
长期来看,我国肉类消费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禽肉和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的增加,对猪肉和牛羊肉形成了替代之势。但受传统饮食习惯所限,猪肉仍然是国人肉类消费的主要产品,加之家禽行业受突发事件影响,禽肉占肉类消费比重甚至优势降低。2010年,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为20.90%,2011-2012年,该比重分别上升了0.60 和0.20个百分点。受H7N9事件影响,禽肉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已连续两年下降,2013年,禽肉占比21.10%,2014年禽肉占20.11%,分别下降了0.60和0.99个百分点。
中国在世界禽蛋及禽肉贸易中继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FAO数据显示,中国禽蛋、禽肉及相关产品的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7.31%。其中,我国鸡肉贸易占世界鸡肉贸易总额的8.17%,鸭肉贸易占世界鸭肉贸易总额的21.17%。近年来,我国禽蛋、禽肉等禽类产品的贸易量额较为稳定。2014年,禽类产品贸易量为108.23万吨,贸易额为29.97亿元。
从产品结构看,鸡及相关产品占禽类贸易的绝对份额。2014年,鸡及相关产品的进口金额占当年禽类贸易进口总额的91.30%,出口金额占当年禽类贸易出口总额的78.06%。
2014年,我国禽类贸易共涉及83个国家及地区。其中,相对于较为分散的出口贸易来说,进口来源相对集中。对于鸡产品的进口,巴西和美国始终占据前两名,排名互有交替。阿根廷、智利分列3、4。
由于2014年底,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防止禽流感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质检总局、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美国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我国的公告》(2015年第8号)。原产自美国的禽类及其相关产品目前处于禁止进口状态。
走私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非法的,中国也不例外。事实上,由于冻品走私(活畜走私也呈增加态势)长期大量存在,中国畜禽行业已经深受其害。同时,走私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也不容小觑。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来自美国的冻鸡爪下降了55.20%,但如果将非正常渠道纳入核算,事实则并非如此。
数据显示,中美禽肉贸易不对等问题依然突出,在美国向中国出口大量低价鸡副产品的同时,却始终未按约定放开我国输美的禽及相关产品。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作为中国家禽行业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我们希望美方尽快放开对我国禽及相关产品的进口,尤其是鸡胸肉(美国居民喜爱而我国居民不喜爱食用)以及熟食及调理品的进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美禽产品向着良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畜禽行业要加快转型。
我国宏观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畜禽消费增长放缓,企业经营的风险和压力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畜禽行业要加快转型。2014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年一号文件以及十三五规划(建议)传递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导向和信号,给畜禽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按照中央的顶层设计,在新常态下,畜禽行业应适应规模化,提高产业组织化,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实现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目标是要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2.产能调控非常重要,行业需要抑制投资冲动。禽产品乃至主要畜产品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供大于求产业出现亏损,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白羽肉鸭等行业的从业者纷纷认识到产能控制的重要性,采取了限制引种、提前淘汰种鸡等很多措施,在黄羽肉鸡行业“去产能”的效果比较显现。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供求关系仍然脆弱,白羽肉鸡、白羽肉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行业需要继续抑制投资冲动,使行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3.开展消费者教育,促进肉鸡消费。目前,我国的禽肉人均占有量为12.80千克/人,其中鸡肉约为7.81千克/人。并非我国居民鸡肉消费的潜力仅有如此,而是“激素鸡”,“怪鸡”,“H7N9禽流感”等针对肉鸡及家禽的错误观点使得居民禽产品消费意愿被人为降低。为应对这种不利局面,行业需要与消费及社会媒体建立沟通渠道,提升行业透明度,宣传科普知识,引导消费。当前宣教的重点有三个:一是激素问题,二是禽流感问题,三是抗生素问题。
4.史上最严环保法促进家禽行业转型。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环境保护法》给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饲料厂、定点屠宰场的选址、建设和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又给畜禽粪便、动物尸体、污水、废气等排放提出限制,养殖行业环保变革将加速。(本文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