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场主要传染病的防控要点

2016-03-22 07:08陈华林北京三元集团畜牧兽医总站
兽医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奶牛场布病口蹄疫

陈华林/北京三元集团畜牧兽医总站



规模化奶牛场主要传染病的防控要点

陈华林/北京三元集团畜牧兽医总站

自2000年以来,我国奶业发展很快,到2014年底奶牛存栏达到1 460万头,总产奶量达到3 840万吨,奶产量居全世界第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防疫管理认识不足,抓的不到位,致使一些疫病,特别是奶牛布病、结核等人畜共患病在一些地区流行,严重影响了人民健康,制约了奶业发展。加强奶牛场防疫设施建设,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人畜共患病的检疫净化,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机制,是奶牛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一、奶牛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毒有7个血清型,我国奶牛流行的主要为0型、A型和亚洲Ⅰ性。奶牛发生口蹄疫后,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口腔、牙龈及舌出现水泡和溃疡;乳头和乳房出现水泡,发生严重乳房炎;蹄部出现水泡,发生跛行;犊牛死于心力衰竭。

1.疫苗的筛选。口蹄疫灭活疫苗在我国使用最为普遍。口蹄疫不同血清型间没有交叉保护,同一血清型又存在不同亚型,亚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差异巨大,抗原漂移不断发生。因此,疫苗毒株必须与流行毒株尽可能匹配是成功免疫的先决条件。疫情发生时,应尽可能确定流行毒株VP1基因序列,选择相匹配的毒株疫苗。

另一方面,良好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其目标抗原应该足够,而杂蛋白含量越少越好。采购疫苗时,不同批号的疫苗应该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测定疫苗目标抗原蛋白146s的含量及杂蛋白的含量。合格者方可用于牛场免疫,从而提高免疫成功率,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目前市面上供应的口蹄疫疫苗有O型-亚洲1型二价灭活苗、A型灭活苗、0型-亚洲1型-A型三价灭活苗。为减少疫苗注射对奶牛产生的应激,首农集团下辖牛场选用悬浮工艺生产的O型-亚洲1 型-A型三价灭活苗。

2.抗体水平的监测。免疫21~30天后,按存栏量的5%采集血清样本,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分别测定0型、A 型和亚洲1型的抗体效价。抗体效价≥1:128为合格,群体合格率需达到80%以上。将免疫监测结果,与兽医考核相结合。发现免疫漏洞,及时补免。

3.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初生犊牛3月龄进行首免,4月龄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此后每4个月免疫一次。每次免疫后21~30天,按上述方法测定抗体效价,根据抗体效价水平,及时调整免疫方案,并对不合格者进行补免。

4.建立口蹄疫应急预案。奶牛场应建立口蹄疫应急预案。一旦有口蹄疫疑似疫情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早、快 严、小”的原则,隔离病畜、确诊疫情、扑杀病畜、环境消毒、紧急免疫等工作,确保做到“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口蹄疫疫情。

二、奶牛布病

奶牛布病是由牛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患病奶牛主要表现为流产,关节炎,子宫炎,胎衣不下等临床症状。细菌的分离鉴定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操作繁琐且存在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生产实践中多采用《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推荐的琥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诊断。此外,OIE推荐的荧光偏振(FP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也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1.健康场布病监测方案。对于健康场每月10日及25日送检大罐奶样,使用奶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iELISA)方法进行布病监测。出现阳性或可疑结果的牛场,逐头采集血清,应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结合试管凝集试验的方案进行监测。

每年4月份和10月份开展春防和秋防工作,逐头采集血清,应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结合试管凝集试验的方案进行监测。

对平时检疫及春秋防中发现布病阳性牛的牛场,该场即为假定健康牛场,以后每个月后进行一次复检。只有连续三次检测全部为阴性的牛群才判定为健康牛群。对检测出的阳性牛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疑牛隔离,按规定复检后若仍为可疑,即可似为阳性牛。

2.免疫。农业部规定,当一个奶牛场布病阳性率达到2%时,可以向当地兽医行政部门申请免疫;阳性率不足1%,应该采取检疫净化措施;当阳性率在1%~2%之间,由属地省级防疫部门决定采取免疫或检疫净化措施。

S2疫苗免疫程序:每年口服一次,初免后1~3个月加强一次效果更好。犊牛3月龄首免,6月龄加强一次,以后每年服一次。

A19免疫程序:用标准剂量600亿皮内注射3~8月龄牛,必要时再用减低剂量对配种前后备牛再接种一次。

3.加强免疫场的净化检疫。对S2免疫6个月后奶牛,逐头采集血清用FPA方法进行初筛。对FPA阳性和可疑样品采用cELISA 方法、平板凝结、及试管凝结试验进行确认,阳性牛只及时离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4.强化消毒及人员防护。场区、运动场、主干道及粪场用3%火碱喷洒消毒,药液用量300 ml/m2,每周2次。

生产车间:用1∶400灭毒威喷雾消毒,药液用量300 ml/m2,每周2次。饲槽(包括补饲槽)、 水槽消毒用1∶400灭毒威清洗消毒,每周2次。产房地面每使用一次后用3%火碱消毒一次;器具用1∶400灭毒威浸泡或喷洒消毒。分娩母牛必须在产间产犊;接、助产人员必须戴一次性手套。接、助产器具使用后,必须用1∶400 灭毒威浸泡消毒30 min以上,晒干后以便下次备用;产间使用后立即用3%火碱及时消毒。新产牛每天用1∶400灭毒威药液清洗后躯一次;胎衣及流产胎儿及时消毒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手臂有外伤人员禁止接、助产操作。兽医、配种员操作时必须戴一次性手套,保证每头牛换一次手套。挤奶工要戴手套、口罩。

三、奶牛结核病

奶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患病奶牛常表现为肺结核,淋巴结核,以及脑组织、乳房、生殖器官等结核结节形成等临床症状。奶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细菌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及免疫学诊断等四个方面。根据牧场生产实际,将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IFN-y、副结核菌素检疫有机结合,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1.双阳性淘汰方案。检疫时对牛只进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为阳性者采集肝素锂抗凝血进行IFN-Y试验, 结果为阳性者进行淘汰。此方案优点是可以减少假阳性牛的淘汰,节约净化成本,缺点是假阴性牛会仍然在群,延长净化时间。

2.单阳性淘汰方案。检疫时牛只同时进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为阳性者淘汰,结果为阴性者采集肝素锂抗凝血进行IFN-γ试验,结果为阳性者进行淘汰。此方案其优点是可以降低假阴性牛只在群的可能性,缩短净化时间,缺点是提高了假阳性牛只的误杀率,增加净化成本。

3.牛、禽两型提纯结核菌素的对比诊断。对结核检疫遇到的可疑牛和弱阳性牛,或牛群有感染禽结核菌或副结核菌等的可疑症候时,开展牛、禽两型提纯结核菌素的对比诊断。

总之,“收多收少在于养,有收无收在于防”。奶牛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迫切需要得到奶牛场全体职工的重视,全力做好奶牛场自我封闭管理、免疫、检疫、消毒及检测预警等工作,从而夯实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

猜你喜欢
奶牛场布病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口蹄疫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