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内容摘要】课堂的高效,并非是花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让课堂慢下来,让老师学会放手,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主动性创作,从而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实现情感的自我体悟。
【关键词】课堂效率 自我构建 自我感悟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曾描绘过这样一个温暖的场景,“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总觉得孩子们太磨蹭,就像龙应台笔下的那个祖母,总是在不停地催促孩子们,殊不知,我们的催促反倒打破了孩子们自己的节奏。生活中如此,课堂上的“催促”其实也比比皆是。
曾几何时,我认为所谓的提高效率就是花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尤其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总是一手“包办”,总结规律,罗列要点,恨不能将所有知识点一一陈列,令学生抓紧时间理解、背诵,以期达到复习的效果。这样的课堂,看似效率很高,实则毫无效果,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很容易疲累,甚至产生厌烦情绪、逆反心理,这对于学科的学习恰恰是非常不利的。
让课堂慢下来,重点不在于放缓脚步,而是让老师学会放手,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主动性学习。
一、在知识认知中放慢节奏,等待学生完成自我构建
《教育心理学》中曾有介绍,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 Witkin)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不管是哪类认知方式,教师过多地人为干预都会致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误判或逆反心理。
在系统地学习诗词时,以前我们总是习惯先向学生介绍诗人生平,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所谓“知人论事”。殊不知,这样的知人论事反倒将学生的思维限制住。
是时候放缓节奏,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这些知识了。于是在学习李清照的诗词时,我没有介绍诗人,而是让学生比较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声声慢》,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两首词截然不同的风格,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其原因,学生也自然地想到去了解作者的生平。此时,我适当地介绍学生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学生对李清照的生平与诗词风格的认知顿时变得立体而丰富起来,知识的自我构建也变得水到渠成。
孩子,你慢慢来,只有真正想要去了解某些知识,真正保有探究的好奇心,这些知识才终究会真正属于自己。
二、在问题探究中放慢节奏,等待学生的自我感悟
《普通心理学》指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无论人对客观事物持什么态度,人自身都能直接体验到,离开了体验就根本谈不上情绪和情感。”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多次提到了“情感的体验”,但很多时候,某些情感只有经历过后才会明白,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很多情感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层。此时,更应当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移情能力),即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进而深入感悟到文本的魅力。
在学习《绝地之音》这篇文章时,通过课堂的设计及引导,学生能够明白这狰狞、险要绝境中的“绝地之音”代表着人类在绝境中生命力的张扬,但讲到那无词无调,只有“咧——咧——咧”的歌声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偷偷地轻笑着,显然,他们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述“绝地之音”的内涵,但却体会不到那种生命的张力。
为了配合情境,我利用多媒体放了一段《信天游》,当《信天游》苍凉不羁的调子在教室盘旋之时,有些学生竟然有些愣住了,大概被其中一种坚强不羁的精神所震撼,情不自禁地被带入了情境,带着这样的一种震撼,学生再次体会这雄壮悠扬的绝地之音时,对绝境之地的生命张力肃然起敬。此刻,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生命的张力通过这无词无调的曲子已彰显得淋漓尽致。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原田老师的班上有个孩子带来了一颗蒲公英,原田老师并没有呵斥孩子扰乱课堂秩序,而是带着孩子们了解西洋蒲公英和日本蒲公英,并把蒲公英种在牛奶盒子里,被遗忘在角落的蒲公英突然被孩子们想起来的时候,孩子们瞬时被蒲公英强大的生命力所感动。看起来,原田老师似乎“浪费”了很多课时,但孩子们被生命的顽强所感动的那一刻,恰恰正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层的领悟,这样的领悟比老师的反复陈述更深刻、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