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杰 钟睿
摘 要:本文笔者论述了建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问题,分析了它的重点和风险,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就如何合理安排审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跟踪审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项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日益膨胀,为有效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质量、速度、效益”三项目标,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对建筑工程項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应留意的问题
由于还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且跟踪审计在大多数地方审计机关刚刚开展,因而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和理解释度也不尽一致。笔者认为,跟踪审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在任何情况下,审计监督都不能替代项目管理,要把坚持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重中之重。跟踪审计人员,要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对于重大的建筑工程项目,甚至长驻施工现场,但不能成为“万金油”、“挡箭牌”,只能作为审计部门的信息员,将收集到情况直接反馈到审计机关研究处理,由审计组及时向工程指挥部反馈审计意见,以利整改。通俗地说,审计人员要同建设、监理、质检等项目管理人员分清职责,切忌审管不分。比如有些建设单位提出要求,请审计部门帮助编制标底、参与评标,或有一些具体的事情请审计“拍板”等,对这些已超出了审计职责范围的事情,审计人员或审计机关不宜答应或发表意见。
1.2 目标和重点要明确
跟踪审计是一项颇费人力和时间的审计模式,如果目标不明确,必然是“出力不讨好”,导致“重点不突出缺点突出,成果不大风险大”的不良后果。所以,要在搞好审前调查、做好审计计划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规模、重要性、建设周期、审计力量投入等因素来确定跟踪的方式,把握好审计重点,明确审计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重大项目可派专人长驻工地进行驻场跟踪审计,一般项目可在关键点上实行定点跟踪、平时则分阶段进行定期审计,即定点审计和定期审计相结合。
1.3 善于沟通协商、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而言,控制造价是最主要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要充分发挥所有项目参与方的作用,不能“包打天下”。比如,根据规定,工程监理的职责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但是实际工作中,监理的工作重心多放在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控制上,甚至还有一些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联手“对付”审计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要通过财务审计,对监理费、工程建设资金拨付进度进行控制,力促监理利施工单位真正负起责任。
1.4 要敢于发表审计意见
跟踪审计人员要掌握并及时了解材料价格、建筑施工、招投标等方面的知识,要能把握建设过程各个环节上的审计重点,敢于发表审计意见,履行监督职能,不能随大流,对一些明显不符合法律、法规、规范或有争议的做法不能听之任之。
2 建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重点和难点
建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审计范围广、内容复杂、方法灵活、阶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要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资源,有力把握审计重点和难点。
2.1 建筑工程项目准备阶段
跟踪审计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审计质量的前提准备阶段审计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主要工作实施审计的过程。包括建筑工程项目审批程序审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设计概算审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拆迁审计、工程招投标审计、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建筑工程项目环境审计和前期财务审计等多项内容。这一阶段审计,重点是评价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控制投资方向,从源头上防止因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发挥审计的预防作用,使建筑工程项目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进而从源头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2.2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
跟踪审计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审计质量的关键实施阶段审计是指从项目开工建设至项目竣工决算之前,对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审计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工程物资采购审计,物资核算、管理审计,待摊投资审计,基建收入审计,监理履职情况审计,环保项目执行情况审计,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支出审计,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宏观事项审计。这一阶段审计的主线是合同与概预算的执行情况,重点把握设计变更与索赔情况,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过程。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可以及时督促建设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可以防止出现超概现象,确保建设投资计划的完成;可以监督建设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防止资金被变相挪用,杜绝计划外项目和非生产性项目。
2.3 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阶段
跟踪审计是实现跟踪审计目标的保证竣工阶段审计主要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效果审计,是对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估,验证建筑工程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其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决算审计,结余资金、尾工工程和交付资产审计,建筑工程项目总投资审计,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果审计。通过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阶段审计,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建筑工程项目实际达到的效果,实现跟踪审计的效益和效果目标。
3 建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创新
3.1 创新建筑工程项目
跟踪审计理念一是坚持服务与监督并举。从投资管理体制、机制、制度、效益着眼,实现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经济性、效益性以及效果性审计的有机结合,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效益的审计和评价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各个审计环节,并与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相结合。二是树立“人才强审”的理念,适当引进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短缺人才,全面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建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3.2 健全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
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跟踪审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使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筑工程项目服务,应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为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到位而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3.3 准确把握建筑工程项目
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跟踪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的一种模式,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的时间。建筑工程项目情况不同,介入的时间也就不同,控制点也就有所不同。要将审计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保证它应有的连续性。
3.4 要正确定位建筑工程项目
跟踪审计介入深度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成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控制环节。审计人员频繁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被审计单位纠偏和改进工作。这就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审核监督者的定位,而侵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就会土崩瓦解。因此,开展跟踪审计必须明确对此加以界定并严格遵守。审计人员应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偏离定位成为管理者,同时,强调依法独立开展审计监督。
3.5 跟踪审计要重点抓好现场审核取证
项目实施中,审计组适时深入施工现场,采取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拍照、录像、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先进手段,对项目的原始地理、地貌、隐蔽工程、路基填筑高程等进行现场取证,并调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履行职能情况,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提高审计效能奠定基础。
4 总结
总之,效益审计将成为今后我国审计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建设项日投资审计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逐步实现由合法性、真实性向效益性审计的转变。我们必须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强化事前、事中审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因其适时性、效益性显著,已成为各地审计机关开展投资效益审计的主要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春艳.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的应用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7.
[2]王昱翔.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项目工程的跟踪审计要点[J]. 四川水泥,2015,01:115.
[3]邓雪山. 浅谈建筑工程如何实施跟踪审计工作[J]. 科技风,2012,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