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技术及资料收集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

2016-03-21 08:21臧更生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视听资料客观性职务犯罪

臧更生

摘 要:作为犯罪事实认定的重要依据,刑事诉讼中视听资料以证据的形式存在。做好收集、审查视听资料工作,对检察机关打击犯罪活动极为重要。为此,本文主要对视听技术、资料收集的概括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视听技术的作用、资料收集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视听技术;资料收集;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概括;作用;内容;方法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与人民团体工作人员通过职权,非法获取利益,如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进而侵害国家利益、侵犯人民权利,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职务犯罪逐步呈现为犯罪主体特殊化、犯罪手段隐蔽化、犯罪形式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如何降低职务犯罪率,如何查处职务犯罪、如何提高职务犯罪案件侦破效率对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而言尤为重要。视听技术与视听资料收集作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其资料收集是否合法、真实,其技术水平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到职务犯罪案件侦办的效果,为此,要求检察机关必须重视视听技术与资料收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案件侦办的合理性、科学性,才能达到惩治犯罪的目的。

1 视听技术与资料收集的概括

视听技术是指通过先进设备、技术采集与存储视听资料的一项及时,录音、录像与计算机等为视听技术采集的主要方式。以字面意义理解,视听资料是指利用电子设备采集可作为证据的有关资料。新形势下,在案件侦办过程中,相关检察机关通过有机结合视听技术与侦查工作,可真实记录案件的整个过程,也可为案件侦破提供可靠的依据。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视听资料的形式较多,主要分为2类:第一,侦查过程中讯问犯罪嫌疑人、证人获取的资料,或通过强制性措施取得的资料;第二,对犯罪嫌疑人或反侦查行动产生的视听资料。在侦查活动中,视听资料对犯罪嫌疑人供述可起到固定作用。为此,必须确保资料收集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客观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视听资料的证明力度,才能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效率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2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视听技术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检察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如何确保刑事诉讼工作顺利开展已经成为检察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作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技术之一,视听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案件侦办的效率,为此,必须提高视听技术水平,推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快速进行。其作用如下:

第一,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在讯问、监控犯罪嫌疑人中的合理应用,其目的为勘验、搜查、追赃、物证与书证收集。同时,还可固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相关证据,能够达到有效避免犯罪嫌疑人任意返工与诬告他人的问题。

第二,“一对一”案件现场取证的应用,尤其是贿赂案件侦办中需获取其中一方的积极配合,利用视听技术,对犯罪证据直接获取,该手段对案件侦破具有极大的帮助。

第三,跟踪、监视应用,如已明确犯罪嫌疑人,为避免串供、赃物转移,可通过较为隐秘的途径如视听技术,实施跟踪与监控,以此取得证据。

第四,电话监听应用,针对重要目标,可通过监控技术与电子技术等实施监控,以此取得重要的录音证据。特殊情况下,在公共场所、办公室等地点对犯罪嫌疑人间的谈话实施监听,以此避免串供与罪证隐匿,并对犯罪嫌疑人的动向及时掌握,并进行各类有效信息的收集。

第五,某类信息计算机分析、处理的应用,在一些账目资料处理过程中,如作案具有较多账目,并具有较大复杂性,为对此类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进行全面分析,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输入的各类资料加以分析,如涉嫌帐证、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3 职务犯罪侦查中视听资料的收集

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视听资料本质为信息,其以案件事实情况为基础,具备客观性、真实性等特点。在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如何收集视听资料对检察机关而言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以收集方法、特点为主对视听资料收集进行了分析。

1、视听资料收集的方法

收集的视听资料需标注制作人名称、时间、地点、设备等书面性内容。在视听资料调取时需进行原件调取,如无法做到原件调取,可进行备份、复制资料的调取,此类资料调取时,需将无法调取原件的因素明确备注,并由经办人签字。

收集视听资料的方法通常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个人、相关部门、单位调用与获取;

第二,由犯罪嫌疑人或涉案人员提供;

第三,相关证人、知情者提供;

第四,从犯罪嫌疑人家属或其律师处获取;

第五,搜查、扣押;

第六,现场检查、勘验中获得;

第七,案件办理中专业技术人员提供;

第八,检察机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指定相关办案人员提供。

2、视听资料收集的特点

视听资料能够将和刑事案件相关的声音、影像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因视听资料特殊性,在收集视听资料时需对其合法性、客观性、保密性、及时性等进行考虑,具体如下:

(1)合法性。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视听资料收集应确保其过程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应遵循诉讼法相关规定,如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二条内的证据收集程序与规范,以此确保视听资料的合法性,增强其证明力。

(2)及时性。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制措施后,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实行需重视其及时性,通常情况下,在犯罪嫌疑人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询问,往往能获取更多有利证据。同步录音录像也可在搜查现场跟踪实施,这样能够为犯罪事实提供证明,还能对侦查程序的合法性加以确定和监督。客观条件下,证人如无法出庭或不愿出庭,可利用视听技术对证人证言进行收集,实现固定证据的目的。

(3)客观性。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与检察院相关规章制度,对视听资料进行客观性审查,审查过程中如资料存有疑点,则无法以证据的形式呈交法庭。这就要求必须重视视听资料的客观性,只有确保其具备客观性,才能提升职务犯罪侦查的效率,才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4)保密性。为避免资料泄露等问题的出现,需提高视听资料管理水平,应根据相应调取审批程序等对视听资料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视听资料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大量视听资料的出现,必将加大工作人员工作量,进而增加了泄密的概率,为此,相关部门、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视听资料技术处理、调取、使用等各个环节,并采取行之有效的保密措施提升其保密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务犯罪率逐年提升,为有效打击职务犯罪行为,降低国家、人民损失,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视听技术与资料收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办案效率,并能将视听资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充分展现出来,规范诉讼程序,为推动检察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邢文生,李润华. 赋权与规制:职务犯罪侦查中技术侦查的路径选择[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02)

[2] 王江华,李新.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权及监督制约机制[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04)

[3] 曹淑贤. 新刑诉法下对视听技术类电子证据的探索与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 2014(08)

[4] 谭可,林欣. 论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完善[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11)

[5] 夏胜炎. 论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及其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D]. 苏州大学 2008

猜你喜欢
视听资料客观性职务犯罪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客观性与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浅谈视听资料在案件侦查中的重要性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浅谈“视听资料”
在预防职务犯罪上动真格促实效
网络视听资源亟待标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