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姝蓉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的重要方式。为此,在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传授课本知识,更要以学生的美学体验为基础,创新审美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凸显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价值与实践作用。
高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比较多的文学作品,而这些意境优美、情文并茂的中外名篇,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高中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新的教育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品评。同时,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让高中学生鉴赏教材中的各种文体,构建学生的美学知识结构,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并且获得审美感受。
一、体会文章人物的品德美
处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具有的时代特征和美学内涵也大不同,而这些人物的美学特征与美学内涵主要通过其思想品德来体现,因此,为了正确、全面把握文章的美学价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小说人物的品德美,切身感受人物所蕴含的精神力量,通过榜样感染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以人物精神为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体到语文教学的实际工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方式,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为新鲜、独特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中体会文章的内在情感,感悟文章人物的品德美。
比如,在讲到《老王》一课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老王淳朴、热情、善良、真诚的高尚品质,并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类似老王的相关影片,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与作者的写作倾向。
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和谐的音乐美是诗歌拥有独特魅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使诗歌呈现出抑扬顿挫别样风貌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体会诗歌的音乐美不仅是精确把握诗歌艺术特征的切入点,也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更要侧重与学生对诗歌音乐美的分析,通过情景分析、意境构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分析,从而使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成为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平台,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1.古典诗歌的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的耀眼之星,无论是早期的诗经、楚辞,还是后期的汉赋,抑或是古典诗歌的代表——唐宋诗词,都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对于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来说,高中语文教师要将审美教育放在首位,促使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实现学生文学修养的提升。例如,在鉴赏《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这首诗歌时,学生除了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春天的美景,体会诗中美景之中所蕴含的人文之美外,更可以在作者韦庄勾勒的江南春水图中,激发起内心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赤忱之情,这是诗歌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古典诗歌教学的核心。
2.现代诗歌的审美教育
现代诗歌是诗歌的重要形式,也是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媒介,学习、诵读现代诗歌,不仅能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更可以使学生在品味诗歌选字用词、节奏韵律的过程中,感受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言审美、意境审美等等能力的效果。例如,在《再别康桥》一诗中,作者徐志摩用“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等色彩斑斓的意向,展现出一个美丽而忧伤的环境氛围,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再别康桥》的音像或者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诗歌意境,让学生通过跟读、朗读的方式,精准把握现代诗歌的意境美、色彩美、动态美,大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与分析能力。
三、体会散文的意境美
散文具有节奏鲜明、音韵优美及意境深刻的特点,一篇好的散文,读者在阅读时会切身感受到文中深远的意境。语文教师在教学散文的过程中,要将审美教育渗透其中,使散文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也让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更为完善与全面。比如,《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使用叠音字、比喻句及比拟句,加之长短句式的巧妙排列及平仄音调的和谐配合,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怡人、自然天成的“天然美感”。具体来说,教师在分析课文之前,可以利用容情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聆听课文时标注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与段落,更为真切、直接地发现散文之美、语文之美。
四、结论
语文学科是高中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到高中教学中来说,由于每个高中生道德审美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不尽相同,在推行审美教育的实践工作中,教师应遵循“学生本位”的教学原则,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推行,主动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体会语文的美学价值与美学风貌,使高中语文教学真正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精华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素质,升华学生心灵的阵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