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中国教育学

2016-03-21 09:26张康桥
江苏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哲学

张康桥,男,高级教师,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张“教育就是服务生长的过程”,致力于小学语文课程与重建儿童课程的研究,有《儿童语文课堂》《为什么做教师》《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等专著,其中关于“儿童语文课程”与“儿童课程整体重建”的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贵州教育出版社在2009年4月首次出版了《王阳明的五百年》,作者余怀彦力求在大视野、全球观下讨论王阳明的思想及其影响。2009年12月7日,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电视栏目也对这一著作进行了介绍并高度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本哲学著作,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们应该有当代的中国教育学,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建构是需要汲取传统哲学精髓的。当然,建构当代中国教育学更多的是大专家们的事儿,我只是尝试用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视角来读一读,谈点不成熟的感悟。

一、让教育回归实践哲学

曾听某位学者讲到这样一个教学案例:美国某小学的数学课,老师请学生回答,一加一等于几?为什么?一学生说一加一等于三,并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老师给予该名学生B的等第,相当于我们的良好;另一学生的答案是一加一在不同情况下可以等于一到四的任何数,同时列举了很多例子,老师也给予B的等第;还有一位学生说一加一就等于二,虽然他承认刚才两位同学列举的情况都存在,但是大多数情况是等于二,教师给予这名学生A的等第,当然随后老师也解释了给予A等第的原因,并说明通常把一加一的答案规定为二的原因。

这样的评价和我们的教学截然不同,我们更关注知识的准确性,他们更关注学生对生活实践的解释能力。与此同时,作为实践的教学,我们更关注知识,美国教师更关注人本身。这个案例启示我思考,让教育回归实践哲学。

今天的教育,我们更多的不是基于实践探讨问题,而是基于理论研究问题。但王阳明的教育哲学再次表明,教育学是实践智慧之学。

16世纪初,因阉党刘瑾专权,迫害忠良,王阳明义愤填膺,首先上折子救援,得罪权臣。刘瑾勃然大怒,让王阳明入狱,廷杖四十大板,打得死去活来;还被指为“奸党”,罚跪于金水桥南。随后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也就是去龙场做那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无奈之下,王阳明来到中国西南山区,在万山丛中,在经历生死磨难后,他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也就是说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任职期间,王阳明开始办学授课,有一教学片段,主题为“训龙场诸生”:

众弟子问:“王老师啊,这‘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什么意思啊?”

王阳明没有回答,只是说你们再想想。

一弟子若有所悟,问:“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

火候到了,王阳明的回答意思大致是这样的:你没有看到这些花的时候,这些花和你的心一样都是沉寂的,约等于没有;你看到这些花时,就知道了这些花的颜色,此时,这些花已经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心即理”,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他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悟到了这一层道理,王阳明很开心,常常和自己的学生兴奋地交流心得,人也精神大振,乃至秉烛讲习,通宵达旦。有这样的老师在,附近的居民就把孩子送来读书,王阳明还建起了龙岗书院。王阳明在龙场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教育。此后,他就和教育彻底分不开了,走到哪儿就教到哪儿。

思想的凝结不仅是学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人生实践的感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就没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思想。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是什么呢?实践哲学是探讨人的行动的,它强调人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彻底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实践如王阳明心学体悟过程,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审慎地自由选择的行为,是以自身为目的行为,无论是上书直言,还是创办龙岗书院,王阳明的选择都是自由选择的行为;二是以人事为对象的行为,是关涉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行为,王阳明的行为都与求善成圣的人生价值密切相关。

当今的教育更多地用别人的思想,几乎从来不问自己有没有思想,也不指向培育自己的思想。这或许就是当代中国没能产生大家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心学思想是王守仁自己人生实践的体悟,所以他十分坚定,由理论上升为思想,由思想上升为信仰,是教育信仰,更是人生信仰。没有自己的人生信仰,没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怎么可能有教育家、思想家呢?教育家主要意义不在于方法,而在于信仰,而信仰、思想扎根于实践。

1509年,王守仁38岁,在讲学中正式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这在教育学意义上,等于明确提出教育回归实践哲学。

此时的王阳明已名声大震,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前来拜访,请求赐教以辨朱熹与陆九渊学说的异同。结果王阳明不谈朱与陆的学问,几乎答非所问,只谈他自己的心学。席书莫名其妙,但觉得王阳明所说有点道理,所以,第二天又来请教,结果他讲“知行合一”,抛出了与朱熹和陆九渊均不同的知行观,席书略有所悟,最后往返数日,终于明白:探求自己的本性就明白圣人之学了,朱熹与陆九渊的学说,各有得失,根本不需要辨别异同。席书被“心学”彻底征服了。

这一年十一月,席书聘请王阳明到贵阳书院讲学,自己亲率州县诸生拜王阳明为师。王阳明在贵阳书院首次公开讲论“知行合一”之说,引起了轰动,但遭到了主流朱子学说势力的攻击。后来,王阳明著《传习录》,他又平定江西,受到皇帝的嘉奖,朱学势力的攻击才逐渐平息。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之乱。这场仗,王阳明“阴谋诡计”迭出,攻心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火攻等等。前后35天,宁王之乱全面平息,并且宁王等人被生擒活捉。

胜利在望时,明武宗以“威武大将军”化名出征,宦官示意王阳明释放宁王,让武宗与宁王打一仗并亲自俘获,借此讨好皇上。王阳明对宦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这样做会死更多人。最后协调结果是:让明武宗到了南京,再放出宁王让皇帝俘虏,高兴一下。

而此举得罪了小人,也有一些幸臣对王守仁擒获宁王的功劳十分忌恨,又担心他揭发诸人与宁王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罪恶行径,于是编造流言,诬蔑王阳明曾与宁王通谋,因虑事不成才被迫起兵。武宗因受到幸臣的挑唆,亦对王阳明极为不满,幸亏有提督军务的太监张永从中调护,才使王阳明得以免祸。可是,他的弟子冀元亨却被张忠、许泰非法逮捕,重加炮烙毒刑,企图逼其诬陷王阳明曾与宁王私通谋反。冀元亨坚贞不屈,后入狱,直到世宗即位,才得以昭雪其冤。

亲身经历了宁王之乱和不幸遭受幸臣陷害,王阳明深刻体验到“良知”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启发他在一年以后正式提出了“致良知”的重要哲学命题。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王阳明常对学生强调:“人是可以成圣的,关键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狠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王阳明的话叫“随物而格”。

自身的经历告诉王阳明,人的生存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实现和超越自我,只有在具体的选择和挑战中才能成就自我,才能享受充实而又美好的人生。由此,王阳明强调实践智慧,强调实践是致良知的关键,成为圣人不能只靠学习书本和模仿圣人,而要落实到行动中来。与此同时,实践与价值是统一在一起的。教育亦如此,教育的价值不是为了政治,也不是为了经济,而是为了人本身,真实的教育实践是人本身价值的起点和归宿,真实的教育实践,是以师生自身成善或趋善为目的活动,是尊重并发展师生自主选择能力的活动,是一个引导师生探问并过一种美好生活的活动,因此,教育应全面回归实践哲学!

二、光明需要实践去开启

幸福是什么?简单点说,幸福就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实现的愉悦。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中,实践是体,自我满足与愉悦是用,体用合一,知行合一乃是幸福之道。因此,教育实践的目的在于幸福。

实践哲学告诉我们,教育基本原则在于“做”。这表现在语文学科,要强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数学学科,要倡导做中学等等。就素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学科而言,美国学者戴维·埃里奥特博士也认为实践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主张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倡导教师应在学生参与表演和欣赏活动中教音乐,音乐教师必须扮演一种或多种角色,如教练、导师、顾问、协调员、指挥、领导等,同样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而在于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实现自我。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下,不同的学科就是人类不同的文化实践,学科本身也是为人自身幸福而建构的。

学科如此,教育也如此,基于实践哲学的教育就是为了人自身心灵与精神的安顿。如果人的心灵与精神找到了回家的路,此心就光明了。

1522年,王阳明父亲亡故,回浙江余姚守孝。守孝期间,王阳明继续从事教育,传播心学。他的学说很快风行海内甚至席卷了明朝的知识界,以致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批判理学思潮。面对批评以及人身攻击,王阳明已不再媚俗,专心宁为“狂者”,有诗《月夜二首(与诸生歌于天泉桥)》为证。在诗中,王阳明自比孔子,贬斥宋代理学家朱熹和汉代经学家郑玄。这充分显示了王阳明大力倡导“心学”的“狂妄立场”,得意之情仿佛让他回到了年少的纯真时代。为什么王阳明如此“自大”呢?这是一份确信与坚定,因为这源自实践,也因为在实践中王阳明找到了让心灵与精神可以安顿的家园。

1527年9月,王阳明又上了著名的一课——史称“天泉证道”:

(钱德洪和王畿访张元冲于舟中,一起谈论为学宗旨。)

王:先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话恐怕还是没说清楚。

钱:怎么讲?

王: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也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若说意有善有恶,那么心也不是无善无恶啊!(言外之意为善去恶的重点还得花功夫知善恶、致良知。)

钱:心体原本无善无恶,是后来沾染上了善恶,所以心体上见有善恶在,为善去恶,正是回归本来无善无恶的心体。倘若见到了原来无善无恶的心体,恐怕就不要再花什么格物功夫了,为善去恶只是发现本心罢了。

(当晚,钱德洪与王畿便把他们论辩的问题请王阳明教正。)

王阳明(面露喜色):你们问得好,很多人都没有想得这么深。你们两人正好相互取长补短,王同学要用钱同学致良知的功夫,钱同学必须看透本心,如果你们两个人相得益彰,以后传我的学说就没问题了。

王阳明(叮嘱):以后二位和其他学者讲,要依据此宗旨: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王阳明把他一生的学说就概括为这四句话,原话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后来,王阳明病情恶化,临死前,当时在南安做官的门人周积入见,王阳明睁开眼睛说:“吾去矣!”周积泪如雨下,忙问:“何遗言?”王守仁微微一笑,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过了片刻工夫,他便瞑目而逝。

不幸福,往往就是因为自己的精神生命无处安顿,而不在于苦难与成就。当一个人实践着自己思想,这个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知行合一的幸福者,生也“兴奋”,死亦“微微一笑”。“此心光明”的遗言,如箴言般告诉世人,告诉教育工作者——光明需要知行合一的实践去开启!

猜你喜欢
王阳明良知哲学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良知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良知”的义务
良知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