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燕
(吉首大学 师范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大湘西地区为例
彭清燕
(吉首大学 师范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汉文化背景下的德育资源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德育内容同少数民族实际相对脱离;民族地区德育内源性发展动力的减损;不同道德体系下道德的冲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有三大原则,即民族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互动原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传承与创新原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特殊性与主流文化德育资源互补原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包括课程开发与应用和课外开发与应用两个部分。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指开发主体根据现代德育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改造、创新或优化组合,转变成现实的德育教育资源并有效地运用于德育活动的动态过程。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尚未发现专门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特定的视角研究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门论著,一些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主要散见于一些零碎的文章之中而没有相应系统的成果,可见该领域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我们以大湘西为调研地点,实地走访了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邵阳、永州20所中小学,调查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德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中未引起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德育面临诸多困境。
一、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困境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德育丰富而宝贵的资源。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是以汉文化背景做出的德育资源布设,缺乏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针对性研究,这种缺憾导致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第一,德育内容同少数民族实际相对脱离。学生德育资源主要源于以汉文化为背景的教学课程,鲜有考虑少数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引起民族地区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尽管2014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但教师很难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者忽略了已经存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调研中发现,教师重视文本资源的开发,轻视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德育资源。教师的教案经常是从网上照搬照抄,不结合实际情况教学,特别是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联系民族文化的现实资源,只知道空谈理论,使得德育成了一个空架子。少数民族文化本已存在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恰恰是最合适的,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往往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更贴近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也更贴近学生生活,对她的有效利用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第二,民族地区德育内源性发展动力的减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民族最具生活性、最真实的历史累积,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德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其内源性的真正发展。大湘西系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云贵高原环绕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该地域相对偏僻,世居土家、苗、侗、瑶、白等40多个少数民族,虽经几次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但大湘西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完整。这一特殊性大湘西学校德育未得到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未能充分挖掘。在调研中发现,20所中小学只有4所小学有收集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编制的校本教材。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德育与当地本土资源的渗透没有正规化途径,学生只能偶尔习得。德育的过程应是学校德育与少数民族文化连续性的互动过程。德育的“本土化”意味着先进的道德理念、道德准则需要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在习俗、语言、宗教等方面都有自身特色,所以德育工作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创造,用本民族的文化要素来表达道德理念,充分利用该民族传统道德资源宣传先进的道德理念,德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才能有内在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第三,不同道德体系下道德的冲突。所谓道德冲突是指“道德主体在进行道德选择时所遇到的矛盾状态, 即道德主体在特定情况下必须做出某种选择, 而这种选择一方面符合某一道德准则,但同时又违背了另一道德准则;一方面实现了某种道德价值, 但同时又牺牲了另一道德价值,从而使主体陷入举棋不定, 左右为难的境地”[1]。大湘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以上,不同道德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冲突。在面对“你觉得学校德育教育与你生活中感受到的德育教育有没有不同”的问题时,67.6%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有很大不同”,32.4%的同学表示“有一些不同”,没有学生表示完全一样。由此可见,大湘西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受到的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中民族长期聚居形成的德育思想存在较大差异。在对“面对这些差异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的问题时,77.3%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迷惑”,12.7%的同学表示“不管它”,只有10%的学生表示“自己有主意”。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西方舶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中,显然存在着多元的道德话语体系,学生个体在缺乏主导价值的引领下,普遍存在道德情感迷惑、价值信仰的迷失以及道德行为的盲目性。在面对老师的问题“学校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中德育思想的差异,你觉得该怎么办”时,97.3%的老师表示“应该对不同体系下的道德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在进行的开放调查中,大部分老师认为长期的德育教育对少数民族道德冲突有意回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整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道德冲突包括道德心理冲突、道德规范冲突、道德行为冲突,这些冲突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民族文化传统中并形成主导性的引领作用下,少数民族学生才不至于处于被动的文化适应状态,才能形成较好的道德冲突解决机制。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体系
传统德育资源是指以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传统为核心,以重视伦理和道德为基本特征,以体现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格修养等为内容的资源。[2]按照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及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所包含的德育内容,类型学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德育资源可以分成爱国主义精神德育资源,以家国情怀德育资源、社会关爱德育资源和人格修养德育资源四大类型,厘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本文以传统节日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生活习俗文化、信仰崇尚文化为线索展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系统论下的分类研究。
1.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集中地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门类文化”。[3]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主要指传统节日文化中展露出来的对人起德性作用的资源,有着固有的内在结构、社会功能和文化表征,充分展现了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民族节日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湘西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包括了以纪念先辈丰功伟绩为主题的节日、祭奠神灵为主题的节日、与农事耕作相关的节日,与娱乐交游相关的娱乐节日。少数民族传统年节和庆典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爱家、互相关爱、人格修养的德育资源,如土家族的“祭祖”,每逢年节土家族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中歌颂先人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美好品德,反应出土家族祭祖敬亲、崇尚劳动、自然本原、和谐为美的传统美德。再如大湘西的土家族有“过赶年”的风俗传统,即在每年阴历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过年(月小为二十八日,月大为二十九日)。[4]每逢“过赶年”,土家族人会把一些过年菜混合在一起炒,据说是因为当时官兵出征时时间紧迫,而这一锅菜被称为“煮合菜”,谐音为“祝贺菜”。土家族的“过赶年”是后人为了纪念土家族官兵英勇地抵抗外敌、保卫祖国的历史,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充分体现了“生命本位”“自然关怀”“超越意向”的思想[5]。节日是一种社会象征,把传统节日文化提炼成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学校德育资源,能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并在领会节日文化本身所具备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爱国、爱家、互相关爱、修身的品质。
2.人生礼仪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人生礼仪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是指从一些基本礼仪中提取出来的、对人产生德育影响的资源,对维护社会安定,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积极作用。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丧葬礼仪等。[6]苗族的礼节,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体现苗族人民尊老爱幼、互帮互爱、村寨和谐的美德氛围。侗族诞生礼仪包括三种形式: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包含为新生儿祈福、爱护弱小新生命的意蕴。土家族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文化受到人们的极度重视,《哭嫁歌》就寄托了女方对娘家感恩之情,婚姻礼仪中有祝福歌和“尽孝教育”,是为了教育后辈要勤劳,要尊老敬老,处理好人际关系。丧葬礼仪包括死俗和葬俗两种仪式,既是宗族、家庭等社会制度对死者社会地位的认可,也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文化规范对死者人格方面提出的要求。[7]虽然大湘西不同的少数民族举行仪式的方式不同,但内容大致一样,蕴含丰富的德育蕴涵。根据我们在大湘西20所中小学展开的调查发现,当地的学生普遍参加过婚丧嫁娶活动,但并没有从中理解德育的意义。教育者如果借助人生礼仪文化中的德育资源积极引导,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自我建构,将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自身道德准则,形成个体规范的行为准则。
3.民间传承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少数民族民间传承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竞技、美术等方面的资源,一般包括英雄人物、神话传说的民间文学以及优美的舞蹈等。大湘西,由于自身的自然环境,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创造了优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间文化。土家族有地区的史诗——《摆手歌》,土家族的人几乎每年都会一起跳摆手舞,跳舞的过程中,会歌唱有关远古创世神话中的人类起源、天地开辟的歌谣。[9]调查发现,有些学校已经组织学生在大课间跳摆手舞,这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土家族民间传承的文化,而且学生可以通过舞蹈愉悦身心。学习摆手舞也要求舞蹈者动作协调、互相配合、协调有序,无论是传授者还是学舞者,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拥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跳舞中让学生学习到谦虚、平等待人、和谐相处的美好品质。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受到外部的威胁,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大湘西民间传颂着很多英雄故事,如土家族的“白虎传说”、花垣苗族的英雄梁明元、侗族的英雄姜应芳等,都体现了英雄不怕牺牲,有胆有谋的良好品质,将英雄身上的优秀品质介入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便能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挖掘民间传承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为德育服务,有助于德育教育摆脱照本宣科的痼疾,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4.生活习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生活习俗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习俗文化涉及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主要是指在衣、食、住、行中能提高人们道德修养的资源,大湘西的少数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属于自身特色的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如苗族地区,苗族的妇女上身穿长身大袖,下身穿裤脚带有地方特色的便裤,主要表现在青布和花边上。苗族的首饰也别具特色,多数是以清银制造而成,女子或男子佩戴装饰,有祝福之意,暗示着一种“许愿”的纪念。在饮食上,苗族爱吃酸、辣,普遍喝泉水,由于环境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食物容易变质,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苗族人逐步学会了腌制食物,利于食品保鲜。[9]在建筑方面,值得一提的就是苗族的吊脚楼,即房屋的前排撑住悬空不落地,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人们中意的住房形式。[10]它以传承的物质形态充分表达了苗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对苗族建筑文化的研究,能够使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艺术文化,增强对本民族地区文化的认同。现代学校还没有产生之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文化一直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产生以后,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探索出少数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并指导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对少数民族地区衣、食、住、行进行探究,不仅加强了学生与学校周边居民的联系,也有助于学生从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文化中提炼道德资源,促进学生人格平衡发展。
5.信仰崇尚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信仰崇尚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包括以宗教信仰和禁忌习俗为主的资源,主要表现为一些宗教活动、真诚信仰、忌讳等。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宗教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信徒们会产生很重要的道德影响。少数民族的信仰文化功能涉及社会控制、民族认同、文化教化等方面,能有效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进行。宗教信仰一旦形成,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亲人真诚地信仰某种宗教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符合某种宗教的发展要求。宗教活动对人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引导学生辩证地去看待它,抛弃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吸取宗教信仰文化中的爱国、爱家、互善、修身的积极因素。禁忌文化作为与宗教信仰相适应的文化现象,几乎涵盖大湘西少数民族整个生存空间,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指出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同样,禁忌文化中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并存,积极的禁忌文化能够限制人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统道德的传承。一些禁忌文化也维持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精神纽带,学生也会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保障了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和促进社会安定发展都有一系列的积极作用。[11]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三大原则。首先,民族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互动原则。民族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内在的统一性,这是两者结合互动的基础。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彰显一个民族的道德,不同民族的文化统摄该民族德育的基本要求。不同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各自的异同,但在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种共性也是各个文化相互交流的基石。[12]另一方面,道德又是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道德是时间积累下的潜移默化式的行为规范与准则,道德是源于生活实践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与民族文化在基本内容上的统一性,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的结合互动中,形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大环境”,易于将不同类型的德育资源迁移到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对民族地区学生构建社会道德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传承与创新原则。一方面,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道德资源,传承其精华,增进德育教育资源的少数民族亲和力;另一方面,赋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时代的新内涵,将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要求融进传统文化的大熔炉中内化形成具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德育资源。只有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才会越发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特殊性与主流文化德育资源互补原则。虽然少数民族文化与德育存在着统一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的关系等同。注重不同民族的德育认同感,就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尽量保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特色。但就德育本身而言具有主流文化的时代导向型,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与主流文化德育资源应当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主流文化德育资源“本土化”再创造,本土德育资源向主流文化德育靠拢,最终实现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学校德育教育系统。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1)体现民族特色,编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校本教材。大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各有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校本教材应该引起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关注。学校在开发德育校本教材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既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又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可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插图,如少数民族的首饰、服装、建筑、节日文化等德育资源,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也可把学生感兴趣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编入校本教材中。总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应将已有资源与现有资源相结合,开辟德育新途径。(2)提高教师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能力。一位优秀的教师懂得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学校能否更好地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关键在教师。学校可采取下列措施提高教师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能力:一是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德育资源是学校德育最好的素材,学校可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向教师讲授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传授富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文化知识,教师将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学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熏陶,道德境界也会得到提高;二是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从中提取有益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三是学校采取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参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的热情,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投入的热情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了解程度,间接对学生人格产生影响。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课外的开发与应用。(1)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校训。校训往往是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民族地区学校的校训往往还融入当地民族文化,更具民族特色。在所调研的学校中,湘西州边城中心皖小的校训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出自《边城》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当地人民生活的故事,也是当地民族生活的一个缩影,凸显的是学校对学生德育的要求。民族地区校园德育建设要达到“位育”找准自己的特色,不盲从,在学习借鉴融合中成长。(2)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大课间”。德育方面,为了充分结合本地民族文化特色及本地民族文化底蕴,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德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并使这种效果具有长期维持性。“大课间”德育理念来源于重庆市委阳光教育。重庆市洪安镇中心小学的“大课间”时长为四十分钟,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体师生课间操,第二部分是师生摆手集体舞,第三部分是班级活动(跳绳、接力跑、民族活动滚竹竿),第四部分是全体师生手语表演《感恩的心》。通过大课间,学生在适度锻炼中放松身心、减少压力,释放天性。同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预期要求。洪安镇中心小学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调查数据同比高7%,这个数据证实了这种“大课间”模式适合民族地区德育,效果十分理想。(3)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校园文化”。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对当地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以本次调查的重庆市洪安镇中心小学为例,发扬少数民族淳朴民风,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出舟文化”的校园文化,“让边城风俗与文明走出山谷,老师如同拉渡者,将学生从彼岸渡向此岸”,在一片温馨校园文化沁润下师生和谐相处、真诚相待,这也是德育教育潜心塑造的校园隐性课程。
[参考文献]
[1] 何建华.道德选择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38.
[2] 张艳红.德育资源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08.
[4] 陈廷亮.土家族节日论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1(12):26.
[5] 张伟权.土家族节日研究——以龙山县土家族节日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8.
[6] 刘秀梅.中外民俗[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86.
[7] 廖先.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J].中国德育,2007(1):56.
[8] 周松伟.湘西土家族创世神话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3.
[9] 田时烈.湘西凤凰苗族生活习俗考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1(5):41.
[10] 骆醒妹.浅谈湘西苗族吊脚楼审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11] 戴岳.论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伦理价值与教育意蕴[J].贵州民族研究,2007(6):32.
[12] 王付欣.西南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开发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 2009(2): 82.
[责任编辑:焦玉奎]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PENG Qing-yan
(Normal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英文摘要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2-0112-05
收稿日期:2015-11-19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BX029);湖南省教育规划基金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HNJSJYJD1402)成果。
作者简介:彭清燕(1970-),女,湖南龙山人,副教授,从事民族问题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