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旭珍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中学生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谭旭珍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设备日渐成为中学生的必备之物,说明移动学习在中学生群体中发展的条件已然成熟。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及对各地学校不同中学生的接触和了解,比较移动学习在现有学习模式中的优势,结合中学生学习特点对中学生发展移动学习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促进中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学习;移动设备;中学生
移动学习是一种继数字化学习发展后出现的新型的非正式化的学习模式,是以移动通信网络和设备为基础,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为特征,以获取教育资源为目的,将移动学习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相结合的人与人之间的学习与交流[1]。随着移动计算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2],并且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国内外的教育部门重视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发展,诸多企业更是提倡和运用移动学习实现对员工的培训,可见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根据近年来有关国内外移动学习典型的实践研究项目和案例[3],不难发现学校、教育机构基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占所有社会组织研究的绝大部分。这些都说明社会对非正式化学习形式——移动学习的重视,也预示移动学习在中学生教育方面的可行性与发展潜力。中学生是信息技术产品的“拥护者”,近乎与生俱来的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让他们在逐渐学会使用移动学习设备的过程中,也结合自身的需要,对移动学习有了合理的期待。
1移动学习在现有学习模式中的优势
1.1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将学习代入繁杂并且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环境中,学习者们分成小组共同合作去探讨解决复杂又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挖掘领悟这些问题背后的科学常识,并且学习怎么运用这些科学知识[4]。移动设备实现了移动学习的功能,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利用移动设备本身的知识库,还可以利用网络进入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库,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对于以往带着学习问题到处找资料,移动学习可以让人们高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2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
学习者围绕一个主题,主动发掘和充分利用不同资源,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则,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5]。基于资源的学习提倡利用学习资源根据自身特征自定步调,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习资源具有全面性和广阔性。移动学习的资源来源于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络,其中的学习资料多样且公开化,其内容和呈现方式的广泛性满足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相较其他形式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中的学习资源就在学习者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上,轻巧便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不同科目的自主学习,让学习因为可移动而变得无处不在。
1.3情境化学习模式
把学习内容转化到学习者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情感和学习交融,让知识在真实场景和现实问题中呈现,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真正的认知需要。在传统的学习模式当中,情境再现往往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基于数字设备的移动学习,学习资料的呈现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情境再现可以更为生动、深刻,又可以重复使用。传统的情景化学习中,在学生融入到真实环境之后,对学习资源和具体实施的获取往往变得困难。而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1.4基于网络协助的学习模式
不同地区的学习者通过网络认识、交流,并以小组形式参与在线学习,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根据共同制定的规则进行分工合作,最终获得小组学习成果。这种基于网络协助的学习模式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们互相交流与帮助的重要性。利用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学习,多个不同地方的学习者可以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及时交流,彼此交互协助,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既认识了新朋友拓展了人际交往,又达到了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相对传统的远程教育,摆脱了有线连接的束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
2中学生移动学习的可行性
2.1中学生自身特点对移动学习的准备
中学生处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而且具有敢于尝试新事物、思想活跃等特征,而新一代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中学生特征,能满足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对新事物进行运用的需求。移动数字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学生对移动终端设备的热情也高涨不退,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进行移动学习的基本操作能力。
很多家长对不能及时解答思维活泛的中学生的困惑而感到自责,却忽略了中学生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学生可以利用移动设备通过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多种学习资源的获取、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既能及时满足自身对未知事物好奇的需要,又可提升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通过移动学习平台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
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情绪的不稳定性会影响其对课堂知识的吸收率,也容易因为偏见而产生厌学情绪。移动学习具有广泛性,不仅在学习资源上具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样的呈现形式,在传播上也可通过移动设备实现跨时间、跨地域、跨年级的学习和交流,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中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2移动设备对中学生移动学习的准备
移动学习作为“技术支持学习”的实践之一,其发展必然同技术紧密相连[6]。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基本得以普及,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主的移动设备具有便携性、移动性,可改变中学生以往需要背负过多书本和工具才能进行学习的“负重”处境,随身携带海量的学习资料,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商场、公园或公交车上,真正做到想学就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主的移动设备的发展日渐成熟,既能实现文字、图片的展示,又支持视频、动画的交互呈现。传统课堂上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不例外是枯燥的文字和寥寥的图片,而先进的移动设备则可以多种呈现形式向学习者输送学习知识,使学习的内容表现得更为生动、具体。
由于家庭经济的支持,当代的中学生大多数已经拥有移动设备,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中学生群体对移动设备的热爱程度已经超过了对普通的户外运动的热爱。但中学生应用移动设备于学习交流的范围很小,而用于聊天、看小说、看视频、玩游戏的学生更为普遍,移动设备被认为是对学习“百害而无一利”的娱乐工具。把这些分散学习注意力的移动设备变成课堂的学习工具,不仅可以减少教师教学管理的难度,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有关中学生移动学习的建议
中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有关移动学习的认识和态度等诸多方面存在滞后和偏差,移动学习资源及网络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改善[7],因此,我们就有关情况对中学生移动学习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普及移动学习的基本知识。很多中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移动设备,但却不知道如何发挥功能,这不仅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浪费了可贵的资源。作为家长,尤其是教师,应该主动给中学生传授移动学习的知识,帮助他们客观科学地认识和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教会他们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第二,引导正确的移动学习态度。家长和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数字设备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之大,与其防备信息技术发展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倒不如鼓励他们亲身实践移动学习,体会移动设备带来的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很多中学生对移动设备的第一反应是用作其他活动的娱乐设备,这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负起监督和鼓励的责任,引导中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
第三,构建优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开展的基础是要具备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数字网络中学习资源的优劣性影响着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现有的移动学习资源存在内容零散杂乱的状况,为保障移动学习的高效性,需要有关教育机构与组织针对移动数字媒体,运用合理的教学设计理念,开发具有针对性、权威性的学习资源,推动移动学习的发展与普及。
第四,提高移动学习环境的质量。移动学习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发生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组成的任何环境之中。良好的移动学习环境可使移动学习的主要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使课程具有充足的交互性、权威性与合作性,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移动学习进行研究,发现移动学习终端在内容容量、电源消耗、运行速度等方面都有待提高[8]。
4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移动学习的设备和技术日益成熟,运用移动智能终端进行移动学习将成为自主学习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作为潮流的跟随者,现在的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引导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有意义的移动学习是一种趋势,家长、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可靠的、有效的引导,充分发挥移动设备在学生学习方面的优势。当然,学习资源的质量和学习环境的顺畅程度也是影响中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之一,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对此进行完善,促进中学生对移动学习能力的掌握和对知识的吸收。
参考文献:
[1] 马超.技术·教育·移动——我们眼中的手机移动学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7):13-14.
[2] 郑洁琼.3G网络下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开放教育研究,2012(1):159-162.
[3] 方海光.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4-20.
[4] 王清.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2(1):171-173.
[5] 王贞.促进高阶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J].文教资料,2011(28):120-121.
[6] 王佑镁.近二十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49-55.
[7] 李君.移动数字媒体环境下中学生移动学习的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134-135.
[8] 方海光.移动学习的系统装备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22-27.
(责任校对王小飞)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4.010
收稿日期:20151126
作者简介:谭旭珍(1993-),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4-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