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二中学 樊玉函
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粉丝”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二中学 樊玉函
摘要:教师应用渊博的知识、青春的活力、人格的魅力征服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粉丝”,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粉丝” 人格魅力 爱 感染
“粉丝”这一词汇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惊叹之余,我们不得不折服于明星超强的感召力和驱动力。也许是明星得天独厚的唱功,也许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气质,也许是他们青春快乐的活力。如果教育能有强大的感召力和驱动力,教师是不是也可以拥有一大批“粉丝”?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统教育者严肃、古板、高高在上,学生以顺从、循规蹈矩为优。正因如此,师生之间鸿沟难越。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传统教育遭到学生张扬个性、追求自我的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师若仍板一副面孔,执一把戒尺,恐怕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学生忤逆。因此,笔者从学生追星的事件中得到启示:教师可以模仿明星吸引学生成为自己的“粉丝”,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便会水到渠成。
教师怎样做才能拥有“粉丝”呢?首先,教师需要用魅力征服“粉丝”。美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少年学子青春靓丽,正是追求美、崇尚美的花季年龄。而美如艺人在于华丽的外表,过分矫饰。
教师之美则不然,教师之美在于魅力,所谓魅力就是教师的学识和教养的统一。端正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得体的着装是教师魅力的基本要素。课堂上,教师的魅力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
李正道博士到清华讲学,翩翩风度,脸棱角分明,整齐而有序的华发向后面微拢,微微上翘的嘴角总挂着微笑,带着幽默,一双灵活的眼睛吸引台下师生。有时候,他在台上站着不说话学生也知道他要讲些什么。在他无声的表情中,学生常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聆听这样的报告,学生会因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而陶醉。
试想,课堂上,教师如果呆板地站在讲台上,嘴里含混不清,声音没有丝毫抑扬顿挫的变化,不要说神采飞扬,恐怕青蛙听了都要打瞌睡,何况那些有着绮丽梦幻的少年。不动真情讲课就无真情听课,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和谐,何求”粉丝”?
学生需要的是有魅力的教师,魅力教师不仅能使学生折服于其内在的知识美、气质美,还要有性格美。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的美的熏陶。
教师渊博的学识使其举手投足之间风度翩然,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形式多变的课堂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不知不觉中,学生被吸引着,感动着,感染着,教师怎能不在崇尚“明星”时代的学生心目中成为一颗“新星”?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用饱满的爱心呵护每一颗心灵才会赢得“粉丝”的爱。
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激情。在这个日新月异时代,教师之爱体现在“平等地与学生交往,乐于与学生分享,有主见,善于学习,有书卷气,对新事物比较敏感,有开放的心态和探索精神”。
由于学生具有时代前沿性,对新生事物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他们常常自诩为新新人类的代表。网络音乐、幻魅文学、恐怖影视等带有前卫色彩的领域容易长时间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颠覆他们的学习乃至人生观、世界观。
如果教师总是以长者身份居高临下地对学生横加阻挠,结果可能会使教师魅力皆失,使师生代沟加深,被学生戏为“落后的老古董”也未可知。
教师若能从爱出发,对时尚也好,对学科发展也好都怀着一颗敏锐的心,正确理解新生事物,分析利弊,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他们分享彼此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尊重与理解,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亦是朋友。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无私的爱能自如地创造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能与学生的“代沟”越来越小,亲和力也就更强。宽容善待学生,真诚帮助学生,悉心爱护学生,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当学生体会到教师是真情对他时,同样会用真情回报。
为了适应科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打破了传统的一潭死水,越发彰显活力。教师作为教育先行者,自然承担了这一时代使命。每一位教师都应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用精神的力量、心灵的力量感染学生、鼓舞学生、陶冶学生。
参考文献:
[1]付桂芬.让学生成为你的“粉丝”——谈中学语文教师的魅力[J].希望月报月刊,2007.06
[2]李 艳.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粉丝”,展现教师魅力[J].中学生导报,2014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