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欧阳艳
高三地理培优补差策略初探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欧阳艳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是高三教师思考的重点问题。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很多学科教学中都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高三地理教学而言也是如此。为了有效提高高三学生的地理成绩,本文提出几点培优补差策略,希望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三地理 培优补差 教学策略
对于文科考生而言,“得文综者得天下,得地理者得文综”。在高三极为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为了使学生的每个学科得到均衡发展,教师有必要实施培优补差的教学策略。
1.筛选、划分对象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筛选培优补差对象。培优对象要求学生的文科综合成绩位列30名内,而地理成绩位列年级60名内,级部提供培优名单后,班主任和地理教师进行最终确认。补差对象是学考成绩处于C级及以下的学生。
2.确定时间、地点以及目标
选择培养对象后,学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地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以及基本能力。
培优补差策略主要为了实现以下教学目标:①熟练、全面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知识,归纳、总结地理知识,清楚教材知识;②掌握正确的画图、填图、记忆图形、识读图以及分析图形技巧;③规范答题,具有清晰的解题思路,能熟练掌握简单、基本的解题办法;④灵活应用地理知识分析并且解答现实生活中涉及的简单地理问题,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1.思想上高度重视
首先,教师应多和学生交流、谈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星期至少安排一次个别谈话或者补课,深入了解并且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以及态度等情况。
学科教师应定期和班主任、家长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课堂、家庭、思想以及生活等相关情况,结合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针对性辅导。同时,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档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全面性、针对性辅导,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
2.建立科学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平等、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回答问题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讲;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强求一律;不轻易给予评判,把评判权交给学生;不急于得出结论。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回答中的错误,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3.分层落实培优补差策略
(1)优生重点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强化规范化训练
坚持“巧练精考,考有实效”等基本原则,分层次落实教学策略:
①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习题给,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②如果是典型例题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如“大题小做”“小题大做”。
③重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教师应重点训练学生判读以及处理各种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达到是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④二次修改。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以及答题的规范性,学生每次考试过后一定要进行二次修改,理解典型题目的主要分析思路以及原理规律,教师修改学生给出的答案,张贴出优秀答案让学生再修改一次。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落实各章节的地理知识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备考效率。
(2)学困生的培养策略
对于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他们,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千万不能对他们差别对待,更不能歧视他们。例如,实施“课前一图”可以将学生绘画的特长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勾勒物质循环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各种日照图、洋流模式图、气候分布模式图或试卷图等;可以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讲解《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具有较强人文性的课程内容,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学生一定要建立错题集,教师给予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然后让优生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培优补差教学策略可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优等生的学习成绩更胜一筹,使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有所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三地理培优补差策略初探[J].中学地理,2015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