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金海峰
论当代大学班主任如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江苏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金海峰
摘要:大学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过硬的职业技能,还要关爱学生、体贴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使学生有事为、有期待、有作为,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素养 自我提升 大学班主任
大学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组织者,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对一个班的学生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的学生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深刻影响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不但需要班主任还需要一位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好班主任。与中小学班主任不同,大学生历经高中的磨炼考上大学,他们在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思想观念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没有升学的压力,有一种“解脱”的自由感。面对这种情形,笔者认为大学班主任如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大学生入学后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的发展: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方向、职业内容全然不知,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与茫然;第二学期,学生开始认识大学生活,对专业具有一定了解与认识,但大多数是主观认识,不够客观,常常自以为是;第三、四学期,特别是有过社会实践、奖学金评优、专业竞赛经历的大学生开始懂事、独立,思考与规划未来就业方向并主动学习,积极寻找机会锻炼自己、提升自我,但有些学生找不到方向,丧失学习兴趣;临近毕业的第五学期,班主任需要及时疏通和缓解学生工作就业压力,传授择业技巧。
1.通过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1)入学教育
学期初,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学校、爱集体、爱专业的思想教育,进行专业动员以及校风、学风、校纪教育,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求知欲,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勤奋的学习观念。
(2)毕业教育
毕业前,班主任需要通过专题讲座、基本职业技能测试、模拟面试等加强毕业生择业观教育、择业心理教育、择业技巧教育,指导学生就业和办理离校手续,结合学院要求、社会就业形势加强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文明离校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开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专业知识大赛、虚拟公司、课外兴趣小组、专业技术讲座、专业技术认证培训等。班主任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3.班级活动、专业学习中引入“项目组”团队协作模式
围绕“面向所有学生提供平台、培养所有学生都能成长”的初衷,班主任可以结合具体课程教学特点,在日常班级活动、专业课程学习中引入“项目组”团队协作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主体参与,有效改善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熟程度、合作技能及学习任务难度进行合理分组。
例如,班主任可以把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及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到一组,各组承担同一项目或任务;学生也可以承担不同项目或任务,各组学生按照项目要求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势互补。为保证学生全面地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项目组在不同的项目、任务中需要让组员承担不同类别、形式的工作。项目小组成员的合作共进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达到学以致用、互帮互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精神、学习能力。
4.以“虚拟公司”社团形式拓展、创新、训练学生技能
学生可以在入学后的任何时期自愿参加专业虚拟公司,自主训练,虚拟公司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在组织经营管理或技术应用中适时进行具体指导,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是一种将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能有效解决高职计算机专业两个能力培养的困惑。
虚拟公司虽然是虚拟,但做的是真事。虚拟公司员工要求有三个转变,即从封闭到开放、从客体到主体、从被动到主动,每位虚拟公司员工从学院里主动走出去,从专业教师的保护伞下走出来,将知识的掌握转变为知识的运用,使两个能力培养的客体变为主体,从被动受教转变为主动学习和锻炼,在与社会、企业的项目合作中、在虚拟公司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在市场规则运作的职业环境中真正培养两个核心能力。
总之,大学班主任工作十分复杂,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用爱心体贴关心他们,还要做好入学教育工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专业方向、专业内容,明确大学时期的努力方向。班主任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使学生有事做、有期待、有作为,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柴俊霖,宋 力.当代大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刘 欣,王 伟.怎样当好大学班主任[J].科技信息,2007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