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庭 照,党 凯 琳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西部农村特殊教育转岗教师的挑战与出路
王 庭 照,党 凯 琳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特殊教育教师的选聘和培训中,“转岗教师”广泛存在。特殊教育转岗教师这一群体大多集中在西部农村地区,是解决西部农村特殊教育师资数量问题的主要出路。主要来源有两类:一是从普通中小学转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教师,二是从非教育系统转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教师。本文所探讨的特殊教育转岗教师主要是指从普通中小学转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教师。
特殊教育;转岗教师;西部农村
转岗教师的提法源于“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1]特殊教育转岗教师的出现是应对特殊时期特殊政策的结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基础薄弱,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特殊教育对于促进区域以及城乡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是西部农村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当前西部农村特殊教育师资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口较大,二是水平不高。为优化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农村地区富余出大量中小学教师,这一部分教师经过转岗培训后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特殊教育教师的缺口问题,成为农村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主要构成。而如何提高西部农村特殊教育师资水平,关注并研究西部农村特殊教育转岗教师这一群体的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权利和机会的均等;从学校看,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从社会看,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3]
1.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注西部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既有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以及经济社会本身发展不均衡所产生的客观因素,也有因制度政策导向所产生的主观因素。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地区差别的深刻根源。”[4]近几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各项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西部地区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2.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注农村教育
就我国国情而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由于城乡二元发展体制,教育领域的发展长期存在差异,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十分严重。由教育不均衡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十分薄弱,如何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育系统之间的均衡发展:关注特殊教育
在我国,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为:“在教育机会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则高于普通儿童;在残疾儿童内部,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残疾儿童之间也存在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较低,残疾儿童教育师资比较薄弱,残疾儿童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教育结果上,六年级以后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残疾儿童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薄弱,造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断层。”[5]由此可见,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的发展较为滞后。因此,要加大特殊教育发展力度,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源不断减少,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战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撤点并校”,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闲置校舍,学校超编,出现了诸多富余师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为特殊教育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西部农村地区利用中小学富余资源改扩建和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与此同时,已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转入或正在转入特殊教育,解决了部分富余教师的岗位问题。
(三)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6]依照《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年)》,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农村地区新建了大量的特殊教育学校,急需大量的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如此巨大的农村特殊教育教师缺口,仅靠院校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去填补,显然无法满足。普通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后转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缓解了西部农村特殊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但总体上看,西部农村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的数量仍旧不足并且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四)教师群体自身的变化
转岗教师既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定时期特定政策的结果,也暗含了教师群体自身的变化。一方面由于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学龄儿童的减少,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中小学教师,而特殊教育教师又普遍缺乏,并且中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经验,对教育工作和儿童发展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为其转岗到特殊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大众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在人才竞争和升学压力的背景下,普通中小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一些普通教育教师便有意向调换到更为轻松的工作环境,因此主动要求转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而且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多半设立在县城,工作环境较好,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因此,一些乡镇学校的教师在考虑进入高一级别的学校工作时,由于普通中小学编制基本饱和,只能选择特殊教育学校。
(一)转岗教师作为“教学老手”的优势
教师转岗前多为公立学校的在编教师,工作生活相对稳定;从教时间较长,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一般发展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教研意识以及责任心。
1.工作生活相对稳定
转岗教师在进入特殊学校前大多都是公立中小学的在岗在编教师,且多数已评定了职称,工资待遇基本不成问题,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只是单纯的岗位调整。并且随着近年来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特殊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还专门规定了特殊教育津贴等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倾斜政策,相比同级普通中小学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更高。部分农村特殊教育教师还可同时享受农村教师补贴。因此,“转岗教师享有比较稳定的人事组织关系”,[7]从长远考虑,西部农村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2.教学管理经验丰富
大部分转岗教师都具有较长的教龄,经验较为丰富,对教学活动驾轻就熟,关于教育有着自己的体悟和反思。作为一名老教师,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组织灵活多样,课堂控制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较强。经过有效的转岗培训和持续的专业培训,他们必然会成为西部农村特殊教育的骨干力量。
3.学习反思意识较强
由于长期在普通中小学工作,竞争激烈,转岗教师的成就意识和反思意识普遍较强。转岗后,他们对特殊教育也充满信心,坚信自己同样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大部分转岗教师都能够认识到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差异、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的不同。虽然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教育对象有一定的压力和困难,但是都会主动调整心态,接受培训和指导,来弥补自身专业的不足,他们希望可以快速适应特殊学校的工作,在特殊教育事业上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并且在普通中小学工作时,教师通常拥有较多的进修培训机会,不论是职称评聘还是学校建设都要求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有很多机会来思考工作。
(二)转岗教师作为“特教新手”的挑战
“转岗的新教师在接受专业训练之前就有关于教育教学的信念,因而转岗教师又被称为是‘有经验的新手’”。[8]转岗教师虽然拥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但特殊教育学校毕竟和普通中小学存在差别。教师转岗后,从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学老手”变成了一名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特教新手”,由于特殊儿童发展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与普通教育相比,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所以转岗教师不但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还需要接受新工作带来的挑战。
1.转岗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转岗教师受到自身年龄、学历以及学科的影响。首先,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转岗教师以中青年为主,有小部分即将面临退休。年龄总体偏大,突出的特点是安定沉稳。由于年龄偏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易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较为固化,容易照搬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且工作热情不高,尤其在进入特殊学校后,由于没有了升学考试压力,课堂教学大多走形式,大多只注重孩子在学校的安全问题。其次,西部农村地区普通中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普遍偏低,大部分教师都是中等师范专科学校出身,后经过自学考试等方式取得本科学历。与全日制本科院校毕业的师范生相比,在专业理论和专业素养方面都稍有欠缺。再次,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转岗前多从事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的教学工作,音乐、美术、体育教师较少,教师单科知识较强,但艺术素养欠缺,而面对特殊儿童,单一的知识讲授是不切实际的。
转岗教师受到自身转岗动机的影响。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教师中有一部分教师属于被动转岗,他们一开始就怀着抵触的情绪来到特殊教育学校,认为自己是被普通学校淘汰掉的人员,他们从一开始就对特殊教育工作缺乏该有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没有一个好的信念来引导,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转岗教师受到自身职业角色认知的影响。在普通中小学,教师更多是一种严谨的“传道授业者”的形象。但在特殊学校,随处可见“爱心、耐心、责任心”的标语,教师更多是一种慈爱的“呵护者”的形象,尤其在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女性教师占大多数,学生大多家境贫寒,由于性别角色本身所造就的情感特点,加上大部分教师也有自己的孩子,教师对特殊学生会更加怜爱,担负的责任也更重,不仅仅要给他们传授知识,还要教会他们生活的能力,更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转岗教师还受到自身工作态度和情绪的影响。有一部分教师是非个人意愿转岗,加上当前整个社会环境包括教师本身对这一职业的认识存在问题,尤其在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社会地位低下,转岗到特殊学校当教师,“容易让人产生该教师是不是不会教小学或是小学不要了被分流过来的错误印象,导致转岗老师的工作价值感急遽下降”。[9]另外,普通中小学教师的核心工作是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特殊教育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和健康状况,再加上启智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越来越多样且程度越来越重,教师配备严重不足,相较而言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更为繁重和琐碎。转岗教师刚到特殊学校工作时往往有种“保育员”的错觉,他们失去了原有教学主人翁的地位,情绪一般较为低落。如何改变认知是特殊教育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2.以往教育教学经验的影响
尽管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都属于教育领域,但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别。转岗教师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既是从事特殊教育的优势,也是影响专业发展的阻碍。一方面,转岗教师对学科把握深入,专长突出,有较强的教学反思能力和科研意识,能够帮助其较快地适应新的岗位要求,为以后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原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转岗教师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构建,他们容易照搬套用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岗教师不同于新教师的是,他们拥有多年的经验,所面临的新教育对象的发展水平较低,如果能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一定可以在特殊教育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
关于教学对象。面对普通学生,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通常较为严格,尤其是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自觉地安心听讲,教学活动可以有序进行。而面对特殊学生,转岗教师一开始觉得最困难的事情便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面对智力障碍和自闭症学生,随时随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教师根本没有办法完全掌控课堂。
关于教学内容。普通教育侧重的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特殊教育则涵盖了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课程设置来看,普通中小学以分科为主,每个教师都有较为固定的学科知识。特殊学校则以综合课程为主,即使是语文、数学这样的分科课程也都渗透着生活性,这对原本只局限于一门学科教学的转岗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关于教学方法。在开展集体教学时,普通中小学教师主要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通常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由于班额较大,学生较多,所以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而面对特殊学生,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特殊教育当中通常会采用游戏或情景教学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互动。
3.专业培训的影响
无论是在心理方面还是专业方面,转岗教师都急需指导和培训。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转岗教师培训存在以下问题:
(1)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实效不强
入职培训应当重点关注转岗教师的适应情况和胜任能力,通过培训使转岗教师了解特殊教育的基础知识,了解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形成基本的特殊教育观,认识到特殊教育和特殊教师的意义。还应侧重消除转岗教师面临新环境的紧张、焦虑等一些不良情绪,提供适当的心理指导。除教育部门安排的培训外,有些学校也为转岗教饰安排了培训和指导,如“老教师指导”“观摩教学”“研讨会”等,但实际实施往往流于形式,而且这些培训和指导主要以教学知识技能为主,忽略了教师的心理问题,因此,培训缺乏实效性。在部分西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有些转岗教师甚至未经任何培训直接上岗。
(2)在岗培训缺乏针对,效果欠佳
培训形式方面,多以学校参观、教学观摩以及校内研讨为主,省级培训和国家级培训较少。培训多集中在高校或市区内的教育机构,实践基地一般为省级示范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公开课”“跟岗实践”的形式让转岗教师开阔了眼界,但是,总体水平较高的省级示范学校的发展模式也许并不适用于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在学校内部,转岗教师得到的帮助多来自有经验的老教师或专业教师。此外,大部分教师经过短期的转岗培训后迅速上岗,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还会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但效率不高。
培训内容方面,主要以特殊教育一般理论和教学技能为主,涉及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特殊教育课程的实施、感觉统合训练、手语的使用等等。但师德建设以及教师心理这一部分的内容却很少涉及。校内培训主要强调特殊儿童的生活和安全教育。培训聘请的专家和骨干教师,大多对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以及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不够了解,实际的指导意义不强。
培训考核方面,以提交论文或课程展示的形式为主,基本没有对转岗教师所要达到的层次做出明确的要求,缺少中期考核,也缺少培训后的跟踪调查以及监督反馈,承担培训的单位和机构很少对总体的培训效果做出评价。转岗教师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且发挥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进一步升华,需要持续关注。
4.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是,对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的关注度不高。虽然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都奉行九年义务教育,但特殊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将大部分视线投入了普通中小学的发展建设,很少关注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转岗后,虽然薪资待遇要高于普通中小学教师,但是比较二者的工作,特殊教育教师付出的更多,尤其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以来,特殊教师在做好特教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部分普教工作。由于对特殊教育缺乏了解,一般都会认为特殊学校没有教学和升学压力,特殊儿童也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发展,教师工作相对轻松,因而受到的关注也不多。
二是,现有考核制度不能激发转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特殊教师和普通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在一起,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系统,并且相对于普通教师而言,特殊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的机会较少。我国目前也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也才于今年刚刚出台征求意见稿。对于特殊教育转岗教师而言,他们专业发展的好坏完全是凭自身的责任感以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三是,社会大众对特殊教育工作的认可度不高。社会普遍认为特殊教育教师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只是一份良心职业。而且大部分人都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教的不好的教师才会被调去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西部农村地区绝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他们根本不懂得特殊教育是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孩子该怎样教,对于大部分西部农村贫困家庭而言,特殊孩子就是家庭的负担,所以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特殊教育学校后就不管不问。因此教师普遍反映家长工作难做,与学校的配合度不高。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西部农村地区教师转岗到特殊教育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转岗教师应当积极调整心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解决困难,提升专业能力,实现职业价值。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西部农村特殊教育
国家应当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在政策和经费上保证特殊教育的发展,尤其偏重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偏重西部农村地区特殊学校的建设。要落实好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等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西部农村特殊教育。要关注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教师,既要保证师资数量,又要保证师资质量,尤其当前数量占到多数的转岗教师,要使其成为发展西部农村特殊教育的中坚力量。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特殊教育纳入与普通教育对等的管理体制,要建立特殊教育指导和监察制度,对特殊教育的发展及时做出评定。“在转岗教师的分流过程中,应遵循‘最佳匹配’原则,依据转岗教师自身的能力、特点等情况,为其安排合理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转岗教师的优势,取长补短。”[10]例如,年龄小于40岁的转岗教师应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40岁以上的转岗教师可以考虑安排从事后勤服务类工作。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及时出台转岗分流方案,落实配套政策的到位。
(二)加强西部农村特殊教育的宣传和普及
公众认识不足、认识错位是影响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普通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但社会对残疾人的忽视和歧视仍然存在,在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要么是过分渲染对该群体的关心与帮助,要么干脆无视该群体的存在,公众态度和反应十分极端。因此加强虚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显得尤为必要,要让公众切实关注特殊群体,帮扶特殊群体,支持并认可特殊教育学校以及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特殊教育学校和从事特殊教育的人员要主动走入公众视线,要将取得的教学成果尤其是特殊儿童进入学校后的发展变化展示给公众,来加深公众对特殊教育的了解。
(三)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培训效果
1.落实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要以师德建设和教师心理为重点。在培训中树立转岗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强调转岗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其次是专业知识培训,包括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特殊儿童发展规律等,并进行初步的专业技能指导,包括基本的康复知识、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手语盲文的使用等。同时,安排转岗教师在特殊学校见习,全面体验特殊教育教师的日常工作。培训后,根据教师的表现和意愿考虑是否可以转岗,实现合理流动。
2.加强专业培训
首先,要明确西部农村特殊教育转岗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要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核心。充分考虑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的环境背景,利用教师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智慧,帮助教师将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调动转岗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在培训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转岗教师的水平和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后期还可以提供选修内容供教师自主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最后,承担培训的学校或机构要对培训过程进行动态评价,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保证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3.重视培训考核
既要考核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出勤情况、学习表现和作业质量等,也要注重培训结束后对教师的跟踪反馈,要帮助转岗教师尽快内化培训内容,将培训内容有效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
(四)西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
对于西部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来说,要为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帮助教师尽快成长。第一,尽可能改善办公条件,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第二,关注转岗教师的心理状态,帮助转岗教师调节工作情绪、疏导工作压力;第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激发转岗教师的工作热情,保持转岗教师的工作活力;第四,组织学校教研活动,辅助教师专业成长;第五,确立公正客观的考核激励制度,考核主体应当多元化并采用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第六,加强同其他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的联系,为教师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利用网络技术,特殊教育同行之间可以交流教学经验,共享教育资源。
(五)教师自身要做好岗位转换,实现专业发展
首先,转岗教师要调整心态,积极投身新的工作岗位。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转岗教师普遍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相比普通中小学教师较为低下,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与普通中小学存在很大的差异,加上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任务琐碎繁重,转岗教师情绪难免紧张焦虑,适应困难,时间一久便产生职业倦怠感。因此,调整心态,是转岗教师适应新岗位的首要任务。
其次,转岗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树立新的职业理想。许多普通中小学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后,依然沿用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转岗后首先要认同自己是一名特殊教育教师,要了解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共通和差异,要意识到从事特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要详细了解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日常,尽快适应特殊教育的工作环境。最后重新定位角色,树立新的职业理想,成为支持、帮助、引导特殊儿童的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帮助特殊儿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再次,转岗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加强专业学习。教师在转岗前都有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应当从自己的优势领域入手,摸清特殊儿童的发展规律,分析特殊教育教材和课程的特点,将以往的教学经验有选择地整合迁移,纳入新的知识体系。教师还应当树立学习意识,主动了解最新的特殊教育政策和指导文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通过书籍、网络或向其他特殊教育教师请教,补充专业知识,加强薄弱领域的学习,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在过程中积累特殊教育教学经验,实现特殊教育专业成长。
最后,转岗教师要提升反思能力,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对于转岗教师而言,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在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和困难,所以教师的反思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反思不仅仅针对当前的教学实践,还涉及以往的教育经历,“不仅是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还要利用观摩的机会对其他教师、专家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创新性地运用到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去”。[11]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坚持写教学日志。教师在每日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记录下当天的活动过程和自己心得体会,进行全面总结,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二是多进行观察感悟。转岗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注重对教学对象的观察,由于特殊学校班额较小,因此教师应当做到把握好每个学生的特点,在集体教学之外有效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提升教学效果,感悟学生的变化。还应多观察学校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1] 崔新玲.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2010-07-29.
[3]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16-30.
[4] 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0(1):3-8.
[5] 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推进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任重道远——四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7(2):3-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1/t20140120_162822.html,2014-01-08.
[7] 康耀华.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8] 张世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转岗教师相关研究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13(5):95-102.
[9] 刘春琼.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工作的原因、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10):64-66.
[10] 杨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1] 周芳芳.农村幼儿园职业适应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向 宁]
Challenges and Outlets for Transferred Teachers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Rural Regions in West
WANG Ting-zhao, DANG Kai-lin
(Schoolof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Shaanxi)
At present, transferred teachers account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especially for special teachers in western rural regions. Most special education transferred teachers are in the western rural regions, which is the main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quant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western rural regions. The sources of the group of teachers can roughly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ose from ordinar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ose from non-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special education transferred teachers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first group.
special education; transferred teachers; rural regions in west
G525.1
A
1674-2087(2016)04-0030-07
2016-10-18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AHA160010);陕西师范大学“田家炳基金会”第二期资助项目(SXTJB201610)
王庭照,男,河南周口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党凯琳,女,甘肃天水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