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旭 朝,栗 洪 武
(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系,陕西 西安 710100;2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陕西省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薄弱高中
教育质量提升的反思性评价
魏 旭 朝1,栗 洪 武2
(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系,陕西 西安 710100;
2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建设示范性高中的方案要求,陕西省委、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于1998年提出了陕西省标准化高中、示范性高中建设步骤,并制定了相关评估标准和管理办法。按照“梯次推进、内涵发展、整体提高”的发展思路,陕西省高中教育走出了一条由普通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建设路径,实现了由均衡化向多样化发展。现阶段,陕西省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普通高中的标准化建设,之后逐步走上一条均衡化发展之路。为此,探究陕西省标准化高中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推进全省创标进程,提升薄弱高中的办学质量,对于促进全省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准化高中;示范性高中;薄弱高中;教育质量
陕西省高中教育走出了一条由普通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建设路径,实现了由均衡化向多样化发展。现阶段,陕西省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普通高中的标准化建设。
截止到2015年,陕西省标准化高中共建成323所,占全省的63.2%(2013年陕西省普通高中总数为511所),分布如下:西安市115所,宝鸡市31所,咸阳市39所,铜川市4所,渭南市43所,延安市17所,榆林市24所,汉中市18所,安康市19所,商洛市11所,杨凌示范区2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关于“扩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的精神的指导下,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年底,全省70%的高中将建成省级标准化高中;到2020年,全省普通高中将全部达到标准化高中标准,15%的高中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各个地区的高中学校的硬件、软件实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了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陕西省教育厅与时俱进,正在筹划对2006年颁布的《标准》进行修订,目前在对全省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测评,在测评基础上预计将于2015年11或12月份出台新的标准化高中评估标准及实施细则。
2015年,我们选取了陕北地区的榆林市、关中地区的渭南市和陕南地区的安康市对其市县的标准化高中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研究的有效性与实际调研的可行性,每个地市选取了6所高中,其中4所为省级标准化高中,2所为普通高中,三个地市共1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6所普通高中。每个高中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高一、高二、高三每个年级中选取10位老师、40位学生(其中,高一20位,高二、高三各10位),再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从每个高中选取一位校长或主任。三个地市共发放校长问卷18份,学生问卷720份,教师问卷540份,所有问卷共计1 278份。
通过对校长、教师、学生问卷所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地市两类高中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标准化高中教育质量明显优于普通高中。然而,这种教育质量上的差距是否只靠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就能提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在其《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的报告中,通过大量的实证得出,学校的硬件设施对教学质量的改善只起微不足道的作用1。通过与标准化高中各项指标做比较,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低下是学校教育理念、管理风格、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等综合影响下的结果,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以“学校文化”为主导的软实力的作用。
三个地市6所普通高中的情况各具差异,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不明确,发展规划不清晰;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不民主,管理层的开拓精神不够;教师的进取心不强,缺少奋斗目标;学校士气低落,动力不足;学校社会声誉低,生源质量差,或好生源流失,形成不良循环。这些都是由于学校缺少一种将所有力量凝聚起来的文化品格。因此,创建学校文化是普通高中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三个地市的标准化高中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发展规划,且为全校师生所理解和认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发展规划的实质是学校教育文化的反映。而一些普通高中由于学校的教育文化缺失无法把师生团结在学校中心,教师和学生缺少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对工作没有热情,不思进取;学生对学校没有感情,若即若离,严重地影响了这些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和自身发展。如榆林市的两所普通高中的教师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其归根结底就是学校文化的缺失。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历史文化、管理文化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等,是凝结和团结教师的粘合剂。为此,在争创标准化高中过程中,首先要抓好学校文化建设。
1.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结合学校实际及其所在地历史创建学校文化
三个地市两类高中在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发展规划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标准化高中与普通高中相比,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发展规划更能体现“育人”的教育本质,而两类高中在这些指标上的差距实际是学校历史文化上的差距。渭南市标准化高中下吉中学位于“三贤故里”的下邽镇,是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当地举人唐顺祖在宋寇莱公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景仰三贤(唐代诗人白居易、武将张仁愿、宋相寇准),故取名为“景贤书院”。下吉中学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和当地及学校的历史文化,提出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多元化选择铺路”的办学理念,并注重用历史文化名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景贤楼前六个大理石柱子上刻着“自立”“自律”“自信”“成长”“成人”“成才”,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希冀。下吉中学是一所办在镇上的省级标准化中学,该校在继承发扬学校原有文化优势和对未来发展目标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确定了学校新的价值观——“景仰先贤 崇尚科学”,并通过学校建筑、校园广播、宣传窗等媒介进行宣传,促使全体师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普通高中应该借鉴下吉中学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自己的办学目标、办学水平、办学成果进行科学定位,创建学校文化和特色,并通过一定的宣传、教育等方式使学校的文化为全体师生所接受和内化,以引导全体成员的行为和目标朝一个方向迈进,形成学校的凝聚力与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坚持管理的民主化
校长及其领导班子,不仅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自身的修养水平、管理风格和文化品位直接决定了学校文化的创建和发展方向。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营建学校民主文化,这有利于提升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为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管理的根本目的,要求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一切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的管理者应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重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应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标准化高中的教师相比较,普通高中的教师在教学手段和策略的运用、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新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了解、科研的自觉性等方面的能力较低,这就要求普通高中的领导层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适当考虑教师优先发展,借鉴标准化高中建设经验,开拓以校为本的优秀教师培养机制,可以在教师队伍中实施导师制,对新教师的教学、科研事宜进行指导,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和科研能力;还要为教师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创造条件,应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制定培训教师的方案,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民主的管理文化要求家长和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的队伍中来
《标准》中提出,标准化高中应不断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和沟通,经常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监督学校工作的机制。在所调研的三个地市两类高中里,学校与家长的交流互动都比较频繁,不存在差异性。然而,只有很少的学校才能做到让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如榆林二中是榆林市的一所省级标准化高中,该校有专门的家长会议室,家长定期和学校领导、老师沟通,打破了开家长会式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家长是会议中的主体,可以就学校制度、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相关人员会进行记录,并与家长商讨改进方案。而大多数的普通高中只是就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也是以家长会的形式进行,往往一个教师在前边发言,众多家长在下面坐着听,这种沟通与合作在实质上效果甚微。所以,普通高中应借鉴部分标准化高中的做法,开设家长会议室,定期与家长就学生学习、学校制度、教师表现进行沟通,形成家长参与决策、监督学校工作的机制,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创建民主的管理文化,还要在学校中营造轻松、民主的管理氛围,让广大的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决策中来。学校要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充分的自主权,校长还可以适当放权,让教师和学生去行使一定的职权,成为他们自己的管理者,把教师和学生吸收到管理层中来,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管理的民主氛围,不仅能使广大师生了解学校的现状,还能激发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学校的管理者应以开放、宽容的姿态对待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设立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等方法募集师生的异议,这些异议可能就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3)管理的民主化为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提供了可能性
学校民主的管理文化要求改变普通高中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调研中三个地市的普通高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靠学校领导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仅局限在高考升学率上。在“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成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建设的题中之义。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内容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合作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其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同事、领导和教师本身,其中教师的自我评价在教师评价制度中应占据主要地位。学校文化的民主性是打破“一言堂”“集中制”的基础,是改变学校领导评价机制的重要保证。
(4)校长应采取情感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作为学校管理者和领导者的校长,还要在学校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情感激励机制,要了解教师,关心教师,尊重教师,服务教师,提升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这就要求校长从领导的座椅上走下来,走到教师队伍中去。三个地市的标准化高中教师目前面临的最大压力是自身生活水平的压力,普通高中教师的主要压力是自身发展瓶颈的压力。校长应寻求与教师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渠道,如设立校长接待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缩小校长和教师的心理距离,促进双方情感交流;还可以建立教师听证会议制度,教师在听证会上畅所欲言,校长虚心聆听教师的心声,双方达成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情感关系。在调研中渭南市的一所标准化高中的校长说:“我了解每位教师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我是他们的后勤服务人员。”普通高中学校的校长应借鉴该标准化高中校长的管理智慧,真正的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帮助教师解决生活、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适时地开导教师的思想症结,化解其内心的消极情感,保证教师每天、每一节课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而且也影响到了学生的生活心态和学习行为,使他们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3.构建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以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
三个地市两类高中的教师在学历、职称、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其中,标准化高中的教师高学历、高职称人数普遍多于普通高中,在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校本课程的开发、科研的主动性等能力上也优于普通高中教师,然而,两类高中教师最显著的差异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标准化高中里,同一学科有一个教研组,教研组成员既有中高级教师,也有一些没有职称的新任教师,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团队成员结构。这样,同一教研组的教师在对话交流中,相互学习,实现了知识的生产、切磋和升华,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为新教师向老教师学习创造了条件,又为老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有利于新教师的成长和老教师突破发展瓶颈。有的标准化高中还成立了教师间的学术沙龙、读书会等,为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条件,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而普通高中教师合作机会不多,教师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团队精神。这就要求普通高中积极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借鉴标准化高中相关经验,一方面,培植教师共同的目标,增强教师之间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合作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可以仿效标准化高中成立学科教研组、学术沙龙、读书会等组织,鼓励教师团队意识的形成,培养教师团队精神,这对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很有利的。
4.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共同愿景
以育人为终极目的的学校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实中,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许多学校并没有对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投入太多精力,而是秉承唯“升学率至上”的原则评价教师和学生。三个地市的18所高中的教师都存在着学生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学校也主要从教师对高考升学率的贡献对其进行评价,这不仅增加了师生的工作负荷,也使学校在追求工具化、功利化的道路上迷茫发展,教育由一种以“关注师生幸福,关注师生发展”为宗旨的,应然状态,逐渐演变成缺乏对教师的生命关怀、消解职业幸福、教学效能低下的实然状态。为此,学校教育要重新回到育人的本质上,打破“升学率至上”的法则,关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创建三者发展的共同愿景。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愿景,学校应在争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校史、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当地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学校长远的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应是学校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反映学校成员一致的追求和意愿,并内化为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发展规划的制定。而且,要让学生也参与到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听取他们的意见,一方面可以体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是与他们的成长息息相关的,使学生自主地把自身的奋斗目标和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学校因我而自豪的信念。
一些标准化高中的经验表明,融合着全体成员智慧的共同愿景,应是全校师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对自身及学校的发展前景和条件进行合理评估的基础之上制定出来的。在这种愿景之下,学校就会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师生也会找到提升自己、培育自己个性的生长基质。
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愿景,是全体师生的一致追求,是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目标的结合体,是一种把学校、教师、学生维系起来的精神力量。共同愿景促使教师和学生将自己的发展规划融于学校的发展目标之中,使师生体会到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鼓励他们为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陕西省普通高级中学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及实施细则(试行)》中明确规定,标准化高中应对周边地区普通学校进行扶持和帮助,至少与1所兄弟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学校的学术活动应向本地区开放,促进当地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还应重视与国内外学校及社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调研中的三个地市两类高中都与兄弟学校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标准化高中与国内外学校、社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普通高中与国内外学校、社区之间的联系较少。普通高中要想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必须以开放的姿态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真正做到 “走出去”“引进来”。
1.加强校际和社区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打破校际界限,实现资源共享,既要求标准化高中发挥示范带动的作用,帮助、扶持普通高中提升教育质量;又要求普通高中改变封闭办学模式,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积极地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合作。
标准化高中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定期对普通高中在办学模式、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指导。这些高中举行的公开课、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应面向区域内的所有普通高中开放;一些骨干教师还应定期去普通高中任教,与普通高中的新教师组成一对一的“师徒制”,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为优秀教师;普通高中也可以选派一些教师去标准化高中观摩学习,感受标准化学校的文化氛围,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学校还可以组成集体教研组,让骨干教师牵头,进行集体研讨和统一备课,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调研的三个地市的两类高中都是偶尔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实践、实习活动的教育资源。为此,各类学校可以与职业高中或社区合作,充分利用职业高中或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建立校外合作关系,“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三个地市的两类高中在与国内外学校、社区之间的联系、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机会以及学校外聘专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标准化高中与国(校)内外、社区之间已经建立起很好的关系,经常聘请校(国)外专家来学校做报告,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很多。为此,普通高中应借鉴标准化高中对外交流的经验,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寻求与国内外中学交流合作的机会,适当聘请国外专家来学校与教师和学生交流,还可以派遣本校师生去国外学习深造,实现双方师生互派互访,把握国外中学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新动态,吸收国外优秀中学的教改经验,改变自身发展状况和教师发展瓶颈。
调研的三个地市两类高中在生均建筑和宿舍面积、图书和网络资源、语音教室、阅览室、多媒体设备、音体美教室等硬件条件上差异显著,且普通高中在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教师进修和发展机会等软实力上也无法与标准化高中相比,这些都是教育不公平的具体体现。这种教育不公平现状,与历史上国家发展重点中学政策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有关联的。分析5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优先发展重点中学的教育政策,不难发现,国家对重点中学在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办学条件等方面有明显的“政策倾斜”趋势。当然,这种政策保护下的重点中学优先发展状况,确实满足了一个时期社会注重效率的需求,为一些人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可能,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精英。但是,重点中学优先发展的政策也造成了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带来了教育的不公平,甚至社会的不公平;再加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仍将继续存在,若想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就需要新政策的强力干预和调整,这也为实施教育弱势补偿方案、教育政策向普通高中倾斜提供了合法性前提。
普通高中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以及自身因素,逐渐成为弱势群体,与标准化高中在硬件资源、师资配备上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制定薄弱学校补偿方案,要求硬件、师资配置向普通高中倾斜是很有必要的。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弱势学校进行经济补偿,改善其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备,进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应为普通高中改善学校环境和设备提供专项资金
优先对普通高中的期刊图书、网络资源、学生教室、宿舍条件进行改善,目标是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所规定的标准,这是省、市、县三级政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方面,省上应设专项资金支持经济条件较差市、县的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另一方面,省上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配套的办法,鼓励市、县政府向普通高中配套教育教学经费。
2.对条件艰苦地区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经济援助
通过经济援助的手段,改善条件艰苦地区的普通高中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条件,减除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我国高中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原则上由县管理,城市的普通高中原则上由市或区管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普通高中也可实行县乡分工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3 但是,由于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对高中教育的重视程度又不尽相同,为保证教育补偿方案的有效实施,必须以省为单位划拨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为他用。补偿的对象由省上按照相关政策,派专门人员进行评估确定;依据制定的补偿标准,通过督导评估的形式进行落实;补偿方案的实施,要注意顾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3.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普通高中任教
应鼓励优秀教师到普通高中教学,可以制定能够吸引优秀教师到普通高中任教的优惠政策。建立普通高中教师任教服务年限制度,尽快解决普通高中的师资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三个地市两类高中,目前教师的本科学历达标率基本上相对均衡,教师队伍的主体也大多是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而标准化高中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要比普通高中多,一些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也多集中在标准化高中里,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引导。通过优惠政策的落实,吸引优秀教师到普通高中任教,并有一个任教服务年限的硬性要求。
一些教学质量特别低的学校大多在地理条件艰苦、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比如榆林市的佳县中学,学校发展受到当地地理环境的限制,教师的生活、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师缺编、流失现象严重。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此类高中适当的优惠政策,以有利于其招聘合格教师,留住优秀教师,稳住大部分教师。比如,对该类普通高中的教师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助津贴,让任教教师及其家属享有教育、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吸引优秀教师流向普通高中,缩减两类高中教师在收入、福利等方面的差距;为稳定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应出台相关政策严格控制任教教师的服务期限,获得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或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应继续为推荐学校服务一定期限。
4.为普通高中教师提供科研时间和经费以及外出培训的机会
与标准化高中相比,普通高中科研经费有限,教师很少有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为此,一方面,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普通高中教师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和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尤其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另一方面,要为普通高中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增加外出学习交流的名额,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还要对学成归来的教师进行妥当安置,防止优秀教师从普通高中流失,使其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整个普通高中教师素质的提升。
相对于标准化高中而言,普通高中承担着来自社会更多的压力。因为普通高中没有形成标准化高中的品牌效应,在当地群众的印象中,大多是低升学率、低教学质量的代表。依据调研统计,三个地市普通高中的教师大多比标准化高中的教师社会地位感低,甚至有的老师都不愿承认自己在普通高中任教,这些学校的学生也大多在中考中成绩偏后;社会各方面对普通高中的偏见,不仅影响教师无心教学,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产生一种自卑感;教师和学生处于这种心态下,学校是无法正常发展的,久而久之,教师失去教学热情,学生缺少学习信心,学校发展没有动力,社会舆论对学校的压力更大,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学举步维艰。
减少社会对普通高中的舆论压力,需要削减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改革以单纯的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做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可以纵向考量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和进步情况。榆林市的横山中学素以“低进高出”闻名,该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偏低的,但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这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这种成长过程就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结果。所以,应该改变以一次考试成绩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做法,而以学生个体相对的动态成长来考量学生及其所在学校。换句话说,主要看起点不同的学生经过高中学习,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在哪些方面有进步。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减轻社会舆论对普通高中的压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良性发展。
[1] 邵光华,仲建维,郑东辉.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56.
[2] 林崇德,董奇.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18.
[3] 杨明.应试与素质:中国中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18.
[责任编辑 向 宁]
A Reflective Evalu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ed Senior High Schools in Shaanxi Province
WEI Xu-zhao1, LI Hong-wu2
(1DepartmentofPre-schoolEducation,ShaanxiCollegeofPre-schoolEducation,Xi’an710100,Shaanxi;2Schoolof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Shaanxi)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a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ve high schools published by the former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the party committee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government put forward in 1998 the step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ed and demonstrative senor high schools, and formulated relevant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ladder-like promoti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improvement”,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of Shaanxi has worked out a way from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standardized senior high schools to demonstrative senior high schools of the province and realized the advancement from equilibrium to diversity.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main task of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of Shaanxi is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ordinary high schools, and then gradually embark on a road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For this purpos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problems emerg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ed senior high school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standardization, enhance the quality of weak senior high school and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province.
standardized senior high school; demonstrative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quality
G639
A
1674-2087(2016)04-0019-06
2016-10-30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12N039)
魏旭朝,女,河北乐亭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教师,教育学硕士;栗洪武,男,陕西榆林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国家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