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海
既美丽又尴尬的语文
吕永海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这恐怕是对“语文”最通俗的解释了。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字词句篇,是听说读写,是诗,是歌,是画,是舞;语文是我们开启认知世界探索未来神秘大门的钥匙;语文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语文是一本本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经典名著;语文是一篇篇写尽世间情怀的佳作美文;语文是清风明月、鸟语花香,愉悦了我们的心性;语文是肥田沃土、清流急湍,涵养了我们的人格。总之,语文是高雅的,语文是美丽的,是应该招人喜欢的!
为什么学语文?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语文是一门汇知识、技能、趣味、人文、社会为一体的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交际性、实践性等特征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会听话、会说话——说出精彩的话;会认字读书、会写文章——写出精彩的文章。所以,我们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提高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在校的高中学生来说,上语文课是为了学习语文知识,这当然是语文课的首要任务。
首先,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考试的需要,毕竟我们上高中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考大学,而现在的高考也重视对语文知识点的考查。汉语拼音、汉字、词语、语法、修改病句、语言文字运用、阅读鉴赏等,考查的都是语文中的具体知识点。就高考而言,不学语文基础知识是不行的。
其次,学习语文知识也不单纯是为了学而学,还要活学活用,要会用语文知识解决一些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往小处说,可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准确、更流畅,往大处说,可以增强我们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再次,语文作为最基础的一门工具学科,是学好其他各科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要求,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学习及思维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美丽的富有魅力的学科,然而在学校,特别是高中,还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它呢?笔者就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我曾在我任教的2个文科班110名学生中作过问卷调查,最不喜欢的学科是“英语”和“数学”,超过了80人,而喜欢“语文”的仅有21人,有60人竟然对“语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既没有在喜欢的学科中勾选也没有在不喜欢的学科中勾选,“语文”成了没人爱也没人恨、可有可无的学科。
尴尬的语文课。如今的语文成了一个大而弱的学科,在中学,语文课早已成为没人爱又没人恨的学科,甚至很多学生都觉得可有可无。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是“软任务”,数理化才是“硬任务”。有些学生谈到切身体会时振振有词地说,一个学生,如果旷一周的数学课,他的成绩一定会下降,可如果他旷一个月的语文课,他的语文水平却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倒退。所以语文课上可以看看小说、打打瞌睡、玩玩手机,在作业紧张的时候,可以先放弃语文作业,有事请假也首选耽误语文课。我们常常看到在上语文课前候课的几分钟内,学生还在忙着做理科的习题,或者在背英语单词,只有在少得可怜的几个早读自习中,在语文老师的督促下,学生才勉强拿出语文书在读;君不见,寒暑假五花八门的补习班里,唯独没有语文;就连有些大学的自主招生竟然也不考语文了!
在高中,由于语文固有的学科特点(长期的积累性和进步的缓慢性),所以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科学习起来投入多而收效微,不如理科学习能立竿见影。因此都不愿意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文学科中,而只注重了操作性强、见效快的其他科目。不愿意去多读课文,不愿意去写作文,更不愿意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
尴尬的语文教师。有人认为语文老师最好当,也许他们觉得只要能够识文断字就具备了当语文老师最基本的条件,不像数理化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学科知识。“你别的不会教,难道还不会教语文吗?”“语文课嘛,一个月不上也没关系!”这是某位学校领导说的话;“语文有什么学头,你不学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这是某位家长对孩子说的话;“学语文有什么劲,还用听课?上课睡大觉语文也不会给落多少分!”“就你那语文,我考试前突击一周就能及格!”这是某位学生说的话;“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做什么也别做教师;做什么教师都行,千万别做语文教师”,这是某些语文老师说的话;“语文误尽天下苍生”,这是一些媒体和舆论指责语文教师的话。呜呼,这不仅是语文教师的尴尬,更是语文教师的悲哀啊!
是什么原因导致语文身陷尴尬?语文学科的尴尬地位是源于其“厚积而薄发”的特性和应试教育“大跃进”式的提升要求相矛盾,使得许多求分心切的家长和学生干脆放弃了这门学科。细究其原因有:
功利性心理。大家都知道,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高考试题的90分 “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核中,除了每年仅有的几分名句默写内容与教材有关外,课本内容基本上没有。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语文课学与不学一个样,听与不听一个样,反正只要背几篇古典诗词,应付默写就行了。当学生发现语文考试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关系不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漠视的心理,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
急于求成。某些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由于不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认为做语文试题没有数理化见效快,总舍不得在语文学习中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殊不知语文的学习要靠日积月累,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内化”功夫须精细柔韧,天长日久浸染熏陶才行。
寻找语文学习的捷径。语文的学科性特点注定了其没有捷径可走。因为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尤其是理科,每个阶段的学习都能立竿见影,即使是一道题目,抑或是一个实验都会带给人成功的喜悦。只要弄懂知识点,即使暂时与前面的知识点脱节,至少这节课的知识是完整的,而不像语文每个知识点似断非断,少上或多上一节课,多听或少听一篇文章,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一旦落下,要一下子拉上去也是有相当大的难度。语文属于慢热型,要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因此收效甚微,学生如果性情急躁,急于寻找捷径却不可得,往往会因失望而放弃。
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的、常规的、单调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机械而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比如,教师“照本宣科”,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现成的分析、讲解,照抄现成的“优秀教案”,硬套他人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唱独角戏”,一讲到底;新授课文不抓重点、亮点,全面开花,面面俱到;硬逼学生背、抄并不精彩的课文等等。
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原因:一是不喜欢所学的内容。比如对某篇文章喜欢对某篇文章不喜欢。按说教材是专家们编写的,我们无权更改,但我们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予以大胆取舍教材,学生喜欢的篇目精讲多讲,学生不喜欢的篇目就泛读略讲。当然,有些“重点”篇目即使学生不喜欢也不能“舍”,这个“舍”还是有限度的。
二是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授课方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改进教学方法,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有语文老师无能为力的苦衷,有人说我们语文教师是“戴着镣铐在跳舞”,我也是深有同感!看看我们现在把语文课上成什么样子了?课堂上千篇一律的“作者背景介绍、分段分层、归纳总结段意主旨、理解句子的含义、写作特点”,按部就班地“解剖”课文;围着高考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高三的语文教师尤甚,瞄准高考各考点整天搞专题训练,人人过关,“知识点”、“系统性”、“科学性”,“单元检测”、“模拟考试”,沿用理科的那一套作法,把语文课弄得“支离破碎”,学生怎么会喜欢?这不怪学生,要我说,罪魁祸首是高考,高考要那样考,学校和家长要的是成绩,我们语文老师也只好那样违心地讲,谁敢别出心裁地搞什么课堂革新!所以也不能全怪语文老师教法陈旧单一,不得已而为之啊!
三是学生不喜欢教语文的这个人。这当然就需要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了,要想当一名在学生心目中有“分量”的语文教师,就要既能说又能写,最好能有文章公开发表,能用满腹的才华“镇”住学生,让学生崇拜你佩服你喜欢你。一个崇拜语文老师的学生当然是会喜欢学语文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师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精粹的语言和幽默的谈吐,这样才能产生亲和力、信赖感,唯有如此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话虽如此,这样优秀的语文教师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呀!
四是语文学习的难度太大。以前中学语文界流传着学生对语文有“三怕”的说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现在高中新课改后的教材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不仅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语文是厚厚的几十本书啊,跟大学中文专业似的,看着都吓人!如今我的这些学生们对语文是有“N怕”:怕作文、怕文言文、怕周树人、怕诗歌鉴赏、怕现代文阅读、怕病句修改、怕语法、怕背书……甚至怕规范书写!好像没有不怕的,有这么多沉甸甸的“怕”,他们躲之不及,还怎么敢去“喜欢”呢?
呜呼,念书的难,教书的也难啊!
(作者单位:甘肃省康县第一中学)
编辑:李运 苏雨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