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锵 文华 石人
2016年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五篇)
●石锵 文华 石人
教育不应为分数所囿
2016届高三一考生
漫画中孩子们因试卷分数不同而被亲吻或者被掌掴,脸上的印记仿佛昭示其为人的优劣,使他们欢喜或忧愁。这不禁让我深思:教育,难道只是为了分数吗?
当孩子们因考出理想的分数而获得奖励,因考得不尽如人意而遭到惩罚,教育的初衷——育人似乎早已被遗忘。鲜有人耐心询问孩子们在学习中的心路历程,收获几何感想几何,却只注重分数这一结果。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情绪与分数紧密挂钩,而学习兴趣早已消失殆尽。
同时,“教育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风气已悄然形成。这不仅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人格及社会风气也可能造成极大影响。情绪为分数所左右,学习中掺杂了担忧甚至恐惧的负面情绪。诚然,适度紧张能鞭策学生努力学习,但长此以往难免不会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另外,近年来屡屡见于报端的考试试题泄密、论文抄袭造假等新闻也正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症结——教育,已为分数所囿。学生为了分数不择手段、背信弃义,这难道符合教育所追求的育人目标吗?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的方法培育出了可堪大用之才;宋濂的“此中有足乐者”,那求学的真切快意曾引发无数人的共鸣;蔡元培管理北大时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方式造就人才济济的盛况……而这些“不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已渐行渐远。要想重塑教育人才辈出的辉煌,分数是必须摆脱的桎梏。
家长,作为第一教师,应负起首要责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许固然无法抹去,但注重方法才是正道。郎朗初学钢琴时成绩一般,但他的父亲并未责怪他,而是带他去听音乐会,并让儿子与钢琴家握手。当郎朗摸到钢琴家手上厚厚的老茧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发奋学习,终成大家。倘若其父母因成绩所恼,施加压力,郎朗有多大可能取得如此佳绩呢?此外,国家也应成为第二助力,呼吁多年的素质教育不能仅仅是空泛的口号,应试教育的“塑形衣”应尽早脱去,否则教育体制将长期处于畸形状态。
在这个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教育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担。倘若教育始终为分数所囿,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创造,又谈何人才创造,谈何国家振兴?
【点评】
标题 “教育不应为分数所囿”鲜明揭示了全文论点。开头段在简洁、精准地说明考题漫画的内容与寓意之后,即以“教育,难道只是为了分数吗?”的反问与标题相呼应。文章的主体部分,先剖析“教育以分数为标准”的危害,而后转向正面论述,指明需要从孔子、蔡元培等教育大家那里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重塑教育的辉煌;并进而指出在当今时代家长、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全文结构清晰,论证严密,论据充实,语言亦流畅贴切。(石锵 评)
打在孩子脸上的巴掌疼了谁?
2016届高三一考生
随着中国式教育的发展,似乎分数已成为论英雄的唯一标准,考了100分就有奖励,追求完美的家长竟在98分时狠心打脸。55分不满意,打脸;及格了满意,有些家长便亲吻孩子,此种特殊化的对待到底何必?打在孩子脸上的巴掌又是疼了谁?
退步了便是巴掌,进步了便是亲吻,喜怒无常的家长未免有些极端。诚然,面对孩子的进步,适当的奖励能鼓励成长;面对孩子的退步,合理的惩罚也不为过。但是,家长的奖励与惩罚只以分数为标准,则的确值得人们反思。
究其原因,首先要反思的便是当事人家长。孩子们的童年是美好多样的,为何你们偏要将孩子禁锢于牢笼之内,造成孩子的幸福的缺失,也导致家长自身的尴尬?家长过分重视分数一方面是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受教育程度所限,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其次,孩子脸上的巴掌也打在了中国教育的脸上。教育主张 “一切为了孩子”,但由于近年浮躁之风盛行,教育开始蜕变为 “一切为了分数”。各类高校,只以分数论成败,招生只见分数更加助长了教育的沉沦。市面上“X X中学必刷卷”“X X练考王”的参考资料无不折射出教育的功利性。
从什么时候开始 “知”“行”不再合一?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成了读书机器?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只注重分数的进退而忽视了其他?
究其根源,社会的日益浮躁使孩子的掌痕烙印更深。曾国藩如是说:“邀千人之欢不如失一人之怒,求万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纵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也不应随着社会的浮躁之风更加功利。倘若急功近利成为教育风气,随波逐流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行动方式,祖国下一代的未来势必会因此而崩塌。
艾略特曾说:“这世界轰然倒塌,不是轰然一声,而是唏嘘一声。”既然我们不想见到孩子因成绩而黯然神伤,就更应该阻止世界的唏嘘。
那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作为 “巴掌”的幕后推手,整个社会都应为此负责。减少对于分数、成绩的过分鼓噪,还给孩子一片净土,不因分数论英雄。也就是说,唯有社会的风气好了,身处其中的我们才有可能向好处发展。
其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教育改革,国家应该抛弃仅凭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这把尺子,制定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评价机制。如此,家长自然也就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能理性对待孩子学习成绩的进步和退步了。
相信只有这样,打在孩子脸上的巴掌才不会疼了家长,疼了教育,又疼了社会。唯有如此,中国才会有更加伟大的栋梁之才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点评】
本文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作者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后,首先揭示了一些家长仅以分数制定奖惩标准的原因:一是望子成龙心切,以及自身受教育程度所限;二是中国教育只以分数论成败。接着说明急功近利的教育风气的危害:祖国下一代的未来势必会因此而崩塌。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端正社会风气,不因分数论英雄;进行教育改革,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揭寓意,找原因,说危害,想办法,层次清楚,说理充分。(文华 评)
畸形教育观,打了谁的脸?
2016届高三一考生
当分数的高低决定着对待孩子的态度,当父母的喜怒决定着孩子的举止情绪,当教育观念的日渐畸形扭曲着民族的未来之路,我不禁沉声叩问:这究竟打的是谁的脸?
第一记耳光,打在千万父母的脸上。家庭教育,永远是影响孩子至深的一束阳光;只是唯分数论的侵蚀,让这束阳光蒙上乌云,成为挥之不去的一道阴霾……
为人父母,岂无半分爱子之心?或许有人抗议说:“我都是为孩子好,爱他才这样做的。”那么,这份爱便成了变质的枷锁。变质的爱,绑架“父慈子孝”的温情。阴晴不定的“笑脸亲吻”与“黑脸打骂”并不是将孩子推往分数的高峰,而是亲情淡薄的深渊。变质的爱绑架孩子的个性发展。对分数的过分重视势必意味着多方素质的此消彼长,生命中只有学习而无对生活的体悟,无对自然的亲近,无对艺术的赏玩,孩子终将长成双脚不齐的 “残疾”。变质的爱,更绑架健康的人格心灵。父母的急功近利与唯“分”是图,摧残的正是处于成长黄金时期的人格心灵,质朴的童真演变为对高分的热切求取,天性的自然被社会的浮躁“利益观”所吞噬。难以想象,当孩子长大后,社会将成何种面目,国家又该如何立足?
第二记耳光,打在社会舆论的脸上。父母的教育取向,深刻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价值主流。“硬式教育”的顽固不化,必有其适宜生长的土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当今社会百态。教育之利本在于人才的培养,而当今的人才之“利”,却只剩下未来借以收获财富与权力的分数。由此观之,畸形教育观正反映了人们对生命价值、人才发展的短视。纵观社会,问题论文成批涌现,职称之争屡次上演,奖学金之变引发了轩然大波。人才教育,路在何方?
第三记耳光,打在国家教育部门的脸上。畸形的教育观延续至今,毫无改观,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与制度的缺位、教育部门的不作为相关,有关部门难辞其咎。
素质教育走到如今,分数却变成评价“素质”的唯一标准。师者不以“传道授业”为务,反与教育主管部门捉起了“迷藏”,想尽一切办法躲避检查,搞“假大空”的面子工程,内里则一成不变,只是一心扑在分数上。制度建设缺乏人性化引导,只一味冷冰冰说教、督导,真正健康的教育观如何树立?
纵然耳光已打响,若无改变之行为,便成空谈。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深刻影响每一个人,须知其重要性!
唯有父母自省,社会反思,教育部门痛下决心,孩子的脸上,方能常见笑意,而非伤痕!
【点评】
无论是拟设标题,还是安排论述层次,本文都和前一篇有颇多相似之处。但细细读来,也容易发现二者的不同。前一篇比较沉着温和,找原因,论对策,一一娓娓道来。这一篇则更激昂犀利,文章尖锐地抨击畸形的教育观,三记耳光,一一点出责任的承担者。但文章又不是一味地呼喊批判口号,而是破中有立,一面讲清家长、社会只以考分论成败的危害,以及教育有关部门“不作为”的过失;同时,也对父母究竟应该如何爱子女、教育应该如何帮助人成长谈了自己的看法。综观全文,可以发现作者对当今教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反思。(石人 评)
教育之伤,教育之殇
2016届高三一考生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颇受争议,孩子考试的分数不同,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不同,这显然是不够合理的。这种现象其实要引起人们的反思:如何对待分数的高低与成绩的进退?
按成绩论赏罚,将摧残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有言:“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同花瓣般易凋零。”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正如理查德受到父母的鼓励,才一直保持着对生物的热爱,最终获得诺贝尔奖。而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亦是如此,才成就当代的一代鸿儒钱钟书。倘若没有他们父母的鼓励引导,而以成绩论他们的成就,恐怕世界早已失去两大巨人。按成绩给予亲吻或巴掌,是不正确的,因为此种做法会使孩子的兴趣泯灭。
按成绩论赏罚,摧残教育发展的希望。
成绩只是一个表象,家长对于孩子成绩的态度也是一个表象,而背后的实质是教育之殇。家长的功利行为体现的是当今教育的功利性。正如当今的标语“分数低如何抬头?”一样,人们一味追求分数。四川某妈妈因孩子考试不及格,便将孩子打得遍体鳞伤,难道不是教育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吗?如果家长只顾分数,而将孩子的身心健康置之不理,恐怕不仅是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摧残,更会让整个教育受到摧残。此事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我们敲响警钟。
按成绩论赏罚,摧残国家的兴盛富强。
以分数论赏罚,泯灭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致使教育之摧残,社会人才之缺失,最终会引起国家之受伤。马克思曾言:“一个只知道功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英国重视孩子全面发展,德国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美国重视孩子的创新能力,他们皆不以成绩论好坏,得来的是国家的盛况。我们也要理性看待分数,成就国家之兴盛。
当然,我们的教育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对于不足之处,我们也要用鲁迅所言的“拿来主义”,借鉴别个国家更优秀的教育方式,对于自身的不足应及时改正。我们要不以成绩论赏罚,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教育才能健康发展,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点评】
本文为总~分~总的结构,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然而,文章能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自有其“吸睛”之处——耐人寻味的标题,发人深省的观点,层层递进的论证,清楚的结构,清晰的思路,以及蕴含在文字中充沛而深沉的感情。此外,恰如其分的名言引用,简明扼要的事例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华评)
不同教育的人生
2016届高三一考生
漫画中有两个小男孩。其中一个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表扬与奖励;第二次考了98分,得到的却是责备与惩罚,小男孩的心情也从高兴变成了难过。第二个小男孩呢,第一次考了55分,毫无疑问受到指责,第二次有了小进步,虽然也才61分,却得到表扬、鼓励。两个男孩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不禁让人发问:
小孩代表的是谁呢?是万千学子,是各层各级的人。分数高低意味着什么?分数高低就意味着成功与否?那个既给亲吻又给巴掌的人是谁?是老师、家长还是上司,抑或是社会、规则?
且在此论由漫画引发的联想之一:不同的教育成就的是如何不同的人生呢?
就如孔子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没有一劳永逸的教学模式。适合个人的,任其天赋特性加以引导才能成就灿烂人生。世上既有虎妈狼爸,也有如《窗边的小豆豆》里的随其个性自然发展的老师、家长。前段时间有个美国华裔小女孩艾莉娜,异想天开要竞选美国总统。这件事搁在中国那是何其匪夷所思!但她的妈妈芭芭拉在得知她的梦想后,告诉她现实:不是在美国出生的人无权参与美国总统选举。她陪着她一起面对梦想路上的重重障碍。在美国州会议厅里,小女孩在父母的陪伴下,淡定从容地阐述了自己不同意美国宪法的此条规定的理由,博得了众人的掌声。许多议员弯腰与其握手,并不把她当做一个小孩。尊重孩子的梦想与选择,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不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小孩,这就是芭芭拉教育的真谛。既不盲目打击,也不一味输送心灵鸡汤,而是因势而育。
反之,仲永之伤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对天才的一味追捧,是扼杀其才能的第一凶手。其实质是将教育功利化,没有认清教育首先须提高人的品德修养。魏永康被迫退学,很大程度上是其母亲对教育的误解造成的。教育的成功不只是年纪轻轻就拿下中科院的博士学位,而教育的失败却是生活不能自理,情商低下。北大炫证女铺满一床的各类证书不是教育的成功,她把读书看成追名逐利的手段却是教育的失败。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教育、读书的实质,不把教育功利化,才能使每个人走上属于自己的那条独特人生路。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了1700年,是其潜心学术、淡泊名利、孜孜求索的结果;白永浩不扔下高位截瘫的母亲,带着母亲上大学,证明教育帮助他真正理解了并践行着“孝”的美德;蒋方舟敢于自我剖析,不再当展示表演的才女,说明她已认清了教育的实质。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解答人生的各种疑惑。只有因人而异地施加教导,才能使教育一步步接近真理。
【点评】
文章清晰地展示了这位考生面对作文考题不断将思考引向深入的过程。开篇处简要说明漫画材料的内容,并进而提出一连串的追问,体现其观察之细与思考之深。但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质询追问的层面,而是将重点转向了正面的议论,阐述应如何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教育成就不同的人生。对芭芭拉教育这一重点例证,不仅有较为详尽的 “叙例”,更有相当中肯的“议例”,并在下文用一系列正反对举的概述例证作印证补充。因此,材料丰富、新鲜,论据充足,观点有启发性,便成为了这篇文章的亮点。(石人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