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教什么?
——以《锦瑟》教学为例

2016-12-05 03:58浙江刘建松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无端锦瑟李商隐

●浙江 刘建松

古代诗歌教什么?
——以《锦瑟》教学为例

●浙江 刘建松

笔者听过两节 《锦瑟》市级公开课,第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为简介作者,学生朗读,翻译全诗,分析内容,任选诗句,进行情境想象,最后探讨这首诗的主旨。第二节课就是反复诵读:自由读、齐读、学生单个读、教师范读。以读贯穿、推动整节课的教学,最后归纳到主旨的探究。

虽然两节课表面上很闹腾,但静心一想,热闹的背后,是不是遗失了许多应该教的实在的内容?是不是埋没了李商隐诗歌的特点?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似乎任何一首诗歌都是可以这样教,教的也就是这些内容。教学模式的僵化,忽视了文体的特点,也忽视了 “这一首”诗歌的特色。其中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复述诗歌的大意,或者翻译诗歌,这样的教学策略,在诗歌教学中很不妥。实际就是把诗歌教学等同于文言文教学,单纯的语义转换,直接破坏了诗歌语言的精炼和意境,偏离了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教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知识,学生学了些乱七八糟的内容。

至于诗歌教学中的诵读,现在许多诵读仅限于形式,读得太滥。形式多样的诵读仅仅是教学的一个参照,也是一个起点,深入诗歌内核实非易事。而老师诵读策略指导不到位,诵读很难为情感体验、主旨理解服务,自然不能成为诗歌教学的制胜法宝。

《锦瑟》的教学内容的定位倒不是这首诗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探究,即诗歌写什么的问题,而应该定位这首诗的表达技巧,即怎样写的问题;进一步还可继续探究:为什么这样写?具体的表达技巧是什么?非这样写不可吗?

不同文体要有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学诗歌就要用诗歌的方法来教学诗歌,教出诗歌应有的语言表达和文字魅力。王荣生教授认为:“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而多数诗歌由若干个意象群构成。”有效解读意象,是诗歌教学的一把钥匙和有力的抓手。而 《锦瑟》中的意象又较特殊,跟典故联系在一起,这些都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至于怎样落实这些内容。我们反对逐句讲解,肢解意境,使得诗歌的美感荡然无存。如果我们抓住容易被忽视的 “锦瑟” 两字展开,别有一番天地。

标题为何是 “锦瑟”?诗歌开篇为何是突如其来的一句 “锦瑟无端五十弦”?“锦瑟”本身就是典故。素女弹瑟发出的声音, “使听者流泪,泣不可止”。 “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汉书·郊祀志》) “无端” 就是“无缘无故”, “无端” 和“五十弦”。 “一弦一柱”纠合在一起,自然传达出悲哀、不堪忍受的感情,定下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怎样用形象可感的言语来敏锐细致地传达出这种情感,这就涉及到这首诗的表达技巧层面,也是核心的教学内容。

从诗歌文本出发,沿着诗歌的特色推动教学。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是 《锦瑟》的精华,最能体现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也是教学内容具体的落实处。我们一般只注重其中典故和意象的内涵解读,并且讲解的内容呈静态排列,缺乏动态的联系与运用。很少考虑为何要用典故这种手法,为什么要用这些意象和典故,很少考虑多个典故和意象之间的联系。其实质是把诗歌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怎样表达更有效的形式技巧割裂开来,支离破碎的进行解读,完全破坏了诗歌的韵味和美感,无法凸显诗歌用情委婉曲致的特点。

“庄生梦蝶”, 李商隐却加了 “晓” 和 “迷”, 这样改换字词,会有哪些不同的效果?晓梦,说明梦短。庄生化蝴蝶,短暂而痴迷。而后的望帝幻化成杜鹃,怅惘而幽怨。两者都是一个变幻的过程。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那么短暂,又是那样无可奈何的,连年华也是变幻的,这就是 “思华年”中 “思”的落脚点。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如果我们读者只看到 “沧海月明珠”和“蓝田日暖玉”,给人的感受无疑是美丽而温馨。但李商隐偏偏不如你所愿,出乎意料的加上了 “有泪” 和 “生烟”。鲛人哭泣时流出的眼泪,变成了珍珠,温润的玉被烟霭笼罩着,美丽永远是跟悲哀和失落相伴。诗人把两样看起来不协调的事物偏偏组合在一起,而诗歌的语言具有跳跃性强的特点,跳跃所形成的句子间的空白可以让文字充满张力。诗人能体验到的感情都是“珠有泪”和 “玉生烟”式的感伤和迷惘。

像 《锦瑟》 这样情感晦涩且主旨不确定的诗歌,技法上选用一连串看似无联系的典故和意象,相互碰撞组合,这是由诗歌想要抒发隐秘、不可捉摸的情感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品技法的选择和内容情感的表达是密不可分的, 《锦瑟》的典故和意象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某种具体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一种共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许多人在人生中积淀过并能体会到的。比如看到 “杜鹃”两个字,自然想到悲凉情绪,不仅仅李商隐提到,前人后人都在用,连老舍的 《想北平》 也有涉及。解读典故和意象关键在于是否用得恰当,是否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是否增添文字的魅力。它们的色彩和诗歌的色彩,它们的情感和诗歌的情感达到了和谐,这样也成了诗歌语言有机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不仅仅限于本身的特殊性。

“古人作诗亦是一篇文章,似语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宋·范温《潜溪诗眼》)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看出两者的联系,厘清两者的关系,诗歌理解的意脉打通了,理解便顺畅了,意义便显现出来了。《锦瑟》想传达的不仅仅是锦瑟的无端,更是人生的无端。“无端”和末尾两句的 “惘然” 交响共鸣,营造出迷惘、伤感、恍惚的情感氛围。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真正的抓住了这些独特而有效的语言手段,学生自然能感受并认可这些丰富的典故和朦胧的意象,对诗歌情感的迷离细腻也便多了真切的感受。

猜你喜欢
无端锦瑟李商隐
嘲桃
虬曲无端写盘郁 苏轼《木石图》辨析
非公担当
石榴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锦瑟
今古无端入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