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一(12)班 周廷舫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读王开岭《古典之殇》有感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一(12)班 周廷舫
最初,只是被它的封面吸引。纯蓝色的带着纯净气息的封面,在书店里众多花枝招展的书中,有着一丝遗世独立的味道。再一看,它还有个副标题——纪念原配的世界。
心,蓦地被触动了。
急忙翻到目录页,“再见,萤火虫”“桥是水的情书”“谁偷走了夜里的黑”“追着井说声谢谢”……陌生而又亲切,别致而又感伤。一下子,我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买下它。
周日的午后,我坐在书房静静地翻阅它。每一页都散发着草木般的清新气息,如同雨后阳光朗照,空气中洋溢着的甘甜气味,一遍遍地,将你洗涤,将你唤醒。
书里描写了一个个有关古典中国的梦,都是我之前未曾认识体验过的,至多,只是从书上看到过,从奶奶回忆往事的闲聊中听说过,它们组成的,便是作者念兹在兹的古典的自然的原配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有青翠的山峰,有粗犷的山歌,有清净的流水,一片滴出水的浓绿中响起嘹亮的蝉鸣。那个世界里,女人们围在河边一边洗衣一边唠家常,男人们裸露古铜色的膀子、腱子肉鼓得快要跳出来,他们“迎曦而出,沐夕而归;伴虫入眠,闻鸡起寝;循天时而动,不负光阴华灿”。那群孩子哟,没有成堆的作业,也无需上辅导班,他们成群结队地无忧无虑地玩耍:捉虫子,躲猫猫,更少不了在散发泥土芬芳的田埂上奔跑、嬉闹……
然而,读着读着,我却越来越伤感,越来越无奈。因为如今它们真的只是一个梦,虽然美好,却遥不可寻。正如王开岭所叹息:“人类生活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人与自然最相爱的蜜月时光,已挥兹远去。”“当我大声朗读古典诗词的时候,那些美丽的乡土和自然风物、那些曾把人类引入美好意境的物境,早已荡然无存;现实的空间里无法找到古人的精神现场,找不到对应物,连遗址都没有……”
这个时代,我们有发达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高科技,可是,我们却与自然、与诗意渐行渐远。从什么时候开始,稻花飘香的田野被拔地而起的高楼所取代,清澈悠长的溪流上浮满了垃圾,就连一口以往再普通不过的水井都变成了稀罕物。那些曾经的美好已然恍若隔世,高速发展的社会并未能让我们寻到失落的往,我们的心灵由此而悲怆惆怅。“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瞳仁里被硬硬撕掉,被生生撤销?多少诗词风景成为了遥远的绝版?”作者如此悲痛,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生活在钢筋水泥搭建的笼子里的现代人,生存空间变得异常拥挤,心灵世界早已没有绿草红花,人们除了双目无神地游荡,就是加速地奔跑。剧烈喘息间,你可曾停下来看看?你博览群书,会不会有一瞬间问自己:为什么书上写的那些东西,现实中却没有?随着古典场景的流失,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也流失不见了。我们的世界啊,走得太快,那么你,能不能稍微慢一点,把你的眼睛从电脑、手机上移开,去俯视蚂蚁爬行,去仰望星空灿烂?更令人痛心的是,与我们加速背道而驰的,不止是自然,还有人性的美善。书中的《绝不向一个提着裤子的人开枪》提到过,那个士兵提裤子的一瞬,他不再是敌兵,而是一个人。这是一次渎职,却是人道主义永恒的温暖照耀。我常想,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碰瓷事件,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不愿意相信。这也许是人类肆意屠杀草木、泯灭灵性,让商业气息无处不在的后果吧。这何尝不是一种倒退呢!
古时候,民众受着君王的专制统治。现在,我们自由了。可你看看,街上的哪一个人,不是背负着沉重的金钱、权势、贪欲,喘息着苟活?“江之污,即心性之污。河之腐,即时代之腐。”电子信息时代,离诗意越来越远,离真善美越来越远。这是必然吗?我是不相信的。也许是因为,我们周围有太多装睡的人,你无法叫醒他们,他们更没有意识到要精神自治。而这本书,恰恰是一阵风,一阵清亮的铃铛声,一首吟唱过去古朴生活的歌谣。它将生活里每一个在渐渐透明的细节放大,以悲伤感怀做着注脚,谱一曲回归的声音来给你细细听。
我不由得想起歌德 《浮士德》里的名句:“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这个世界呀,请你慢一点走吧,趁着夕阳还在地平线上,就看一眼被遗忘的风景,保持对古典的追忆与敬畏。就如荣格所说:“有那么多的东西满溢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白昼与黑夜,还有人内心的永恒。我越对自己感到不确信,即越有一种想跟万物亲近的感觉。”(指导老师:刘晓华)
【简评】王开岭的《古典之殇》被誉为“是一部追溯古典、保卫生活、怀念人类童年的书。是一部唤醒记忆、修复现代感官和心灵美学的书”。作者潜心文本,认真阅读,触摸到了文本的脉搏,体会到了王开岭的深沉用心。作者立足现实,比照古典,在强烈的正反对比中,为古典的美而欣喜陶醉,更为如今的我们“与自然、与诗意渐行渐远”而失落悲痛。在此基础上,作者热烈张扬《古典之殇》的现代价值:留住美好,抚慰人心,治愈现代病。这篇读后感情真意切,巧于引用,层次清晰,感人怀,促人思。(汤鹏能)
【他山之玉】
为什么不再是公鸡的啼鸣唤醒沉睡的夜?为什么这片土地上丢失了安详与宁静?分明是诗意的消逝,分明是一个模糊的身影扔掉麦穗,捧起一沓沓的钞票向前疾驰。记忆里多年的炊烟、淳净、悠然瞬间崩塌沉陷,迫不及待的机械轰鸣,湮没了田间的劳动号子,湮没了孩童嬉戏的欢声,还湮没了聒噪的鸣蝉……
遗憾的是,并非每个人都愿意寻找诗意的栖居,更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自然。还有人说,在这个时代,谈论自然、价值、诗意这些东西是一种矫情,甚至是一种奢侈。也许是吧,但如果世界在奢侈的精神和沦陷的道德中选择,我毫不犹豫选择奢侈的精神;如果世界要在矫情的诗意生命与物欲势力的生活中选择,我同样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矫情的诗意生命。
普鲁斯特写到他见到一位卖牛奶的姑娘:“……晨光映红了她的面庞,她的脸比粉红的天空还要鲜艳……有如可以固定在那里的一轮红日,我简直无法将目光从她的面庞上移开……”
矫情吗?奢侈吗?当然不!奢侈是因为大多数人被灰蒙蒙的尘霾遮住了生命价值的标志,矫情是因为大多数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被复杂和厚黑堵住了心扉。
——巨木《〈古典之殇 〉:纪念故乡的原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