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依宁,田恒水,丁同梅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
乙炔羰基化法合成丙烯酸丁酯工艺研究
徐依宁,田恒水*,丁同梅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
以卤化镍为催化剂,乙炔和正丁醇为原料通过羰基化制备丙烯酸丁酯(BA)。以丙烯酸丁酯收率与选择性为指标,考察了助催化剂、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对羰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优工艺条件:助催化剂选用CuI、n(乙炔)∶n(正丁醇)=1∶2.5、反应温度200℃、压力6MPa、反应时间2.0h。在该工艺条件下,丙烯酸丁酯收率为67.66%,选择性达到97.41%。
丙烯酸丁酯(BA),又称丙烯酸正丁酯或2-丙烯酸丁酯,是一种高分子单体和有机中间体[11],主要用于合成涂料[2]、胶粘剂[3]及丙烯酸类橡胶[4]等。丙烯酸丁酯的工业化合成路线为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5-7],主要原料丙烯从石油制得,但近年来能源紧缺等诸多问题使该法工业化优势并不明显[8]。随着丙烯酸丁酯的出口需求量不断上升[9],能够替代石油路线的新工艺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0]。而近年来天然气制乙炔技术的不断革新[11-12]使得乙炔制丙烯酸酯路线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本文就适用于中小型高压釜的乙炔羰基化法[13-15]工艺路线进行了研究。
1.1 试剂及仪器
乙炔,φ>99%,上海申港乙炔气厂;一氧化碳,φ>99%,上海加杰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溴化镍,AR,阿拉丁工业公司;正丁醇,AR,永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丙酮、丙烯酸,AR,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反应在间歇式高压釜内进行。高压釜采用威海新元化工机械厂生产的GCF-0.5型,抗腐蚀不锈钢内胆,内置涡轮叶搅拌器,外部夹套加热。D07-11C型质量流量控制仪、D08-8C/型流量计算仪,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GC1102气相色谱仪,上海申大科技公司;DT-2234A+测速仪,Lutron公司。
1.2 实验原理
以卤化镍为催化剂,催化羰基化反应原理如下[16]。卤化镍在反应条件下首先转变成18电子的四羰基镍,再经CO配体解离和HX加成,形成活泼中间体NiHX(CO)2,反应式如下:
在后续反应中,炔烃先与中间体NiHX(CO)2配位,然后按Markownikoff[17]取向插入到Ni-H键中,生成镍的烯基络合物。再经羰基插入等反应,即生成丙烯酸衍生物,其循环反应机理见图1。
图1 乙炔羰基化法的循环催化反应机理Fig.1Cyclic catalytic reaction mechanism of acetylene carbonylation
1.3 实验装置和方法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称量一定量的正丁醇、丙酮、丙烯酸及对苯二酚后加入500mL高压釜中,密封。用乙炔置换釜内空气后至所需反应量,通入CO至反应所需压力,在800r/min搅拌下加热至设定温度后计时。达到设定时间后停止反应,泄压(尾气用甲醇吸收),取样分析。内标法定量。
图2 乙炔羰基化高压釜工艺装置图Fig.2Experimentalinstallationforacetylenecarbonylation
2.1 助催化剂的选择
在n(乙炔)∶n(正丁醇)=1∶3、T=190℃、p=6MPa和t=1.5h的反应条件下,不同助催化剂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单种无机助催化剂中,CuI的效果最好,复配助剂中DMF的效果优于HgBr2,加入强碱后反应效果最差。这说明强碱存在时对羰基化反应活性抑制作用显著,转化率明显降低;卤化铜与主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决定了催化效果的明显提高;而有机助剂的加入则会增加催化剂位阻。因此,选择CuI作为助催化剂。
表1 助催化剂对反应效果的影响Table1Effectofcocatalystsonreaction
2.2 原料配比的考察
称量一定量CuI作助催化剂,n(乙炔)∶n(正丁醇)分别为1∶1.5、1∶2.0、1∶2.5、1∶3.0和1∶3.5,结果见图3。从图中可看出,n(乙炔)∶n(正丁醇)在1∶1.5~1∶3.0之间BA收率增加,在1∶3.0时达到最高点,之后开始下降;而BA选择性则在1∶2.0达到最高点,之后开始下降。这是因为随着正丁醇用量增大,不断与被催化剂活化的乙炔、CO反应,BA收率有较大提高;但是加入过量的正丁醇会导致副反应加剧,反应效果降低。因此,确定最佳配比为n (乙炔)∶n(正丁醇)=1∶2.5。
图3 原料配比对BA收率及BA选择性的影响Fig.3Effect of acetylene/n-butanol ratio on reaction
2.3 反应温度的考察
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在170~200℃范围内,BA收率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加,在200℃时最高;但是,温度继续上升,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开始下降。这是因为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慢,转化率和选择性低;温度太高则副反应加剧,BA进一步聚合或转化为其他副产物甚至结碳。因此,确定较佳的反应温度为200℃。
图4 反应温度对BA收率及BA选择性的影响Fig.4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reaction
2.4 反应压力的考察
考察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见图5。随着压力的增加,BA收率先增加后降低;当反应压力达到6MPa时,BA收率最高达到67.66%,其选择性为97.41%;继续升高压力到7 MP,丙烯酸丁酯收率略有下降,但选择性最高可以达到98.79%;当反应压力升高到8MPa,BA的收率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发现液相产物颜色呈深棕色,结炭严重,因此,反应初始压力不宜超过7MPa。优选6MPa作为反应初始压力。
图5 反应压力对BA收率及BA选择性的影响Fig.5Effect of pressure on reaction
2.5 反应时间的考察
考察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反应时间为0.5h时BA收率很低,推测为中间产物形成阶段,0.5~2.0h之间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在2.0h时BA收率达到最大,2.5h时开始下降;选择性随时间变化不大,2.5h略微下降。这是因为随时间增长,反应进行程度不断加深,但是时间过长,BA生成其他副产物,导致其收率与选择性下降。综上所述,2.0h为最佳反应时间。
图6 反应时间对BA收率及BA选择性的影响Fig.6Effect of time on reaction
(1)CuI与溴化镍复配是催化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丁酯的良好催化剂。该催化反应选择性非常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高压乙炔羰基合成丙烯酸丁酯的较佳工艺条件为:n(乙炔)∶n(正丁醇)=1∶2.5,反应温度200℃,反应压力6MPa,反应时间2.0h。在此工艺条件下丙烯酸丁酯收率为67.66%,乙炔转化为丙烯酸丁酯的选择性为97.41%。
(3)高压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丁酯工艺可行,过程的效率和经济性得以提高。
[1]岳文琴,赵彦龙.基于单纯性法的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参数优化研究[J].化工中间体,2012,(3):41-43.
[2]陈永军,侯发秋.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27(S1):236-240.
[3]叶丽芳,梁亮.合成塑料用水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研究[J].化学与黏合,2009,31(5):21-25.
[4]郭能民,安秋凤,黄良仙,等.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及应用性能[J].精细石油化工,2012,29(1):66-70.
[5]邵艳秋,张桂芬.丙烯酸丁酯合成方法的改进[J].沈阳化工,2000,29(2):70-75.
[6]Mazurek M,Kinning D J,Kinoshita T.Novel materials based on silicone-acrylate copolymer networks[J].J Appl Polym Sci,2001,80:159-180.
[7]Bhattacharyya S K,SEN A K.Catalytic syntheses of acrylic acid and ethyl acrylate from acetylene,carbon monoxide,and water or ethanol under pressure[J].Process Design Develop,1964,3:169-176.
[8]陈骁良.低碳时代石油化工产业资源与能源走势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5,(6):1.
[9]朱燕.丙烯酸丁酯的国内外市场分析[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19(10):1-3.
[10]薛祖源.丙烯酸(酯)生产工艺技术评析和今后发展意见[J].上海化工,2006,31(4):40-44.
[11]姚文涛.浅谈天然气制乙炔净化装置中高级炔含量的控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4,39(4):60-62.
[12]王梦远.浅谈乙炔提浓装置中聚合物含量的控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0,35(4):63-65.
[13]崔龙,杨先贵,周喜,等.乙炔羰基合成丙烯酸及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13,21(12):13-18.
[14]施小仙,田恒水,朱云峰,等.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35(9):30-34.
[15]王旭涛,田恒水,孙浩,等.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甲酯工艺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0,37(3):113-114.
[16]魏运洋,李建.化学反应机理导论[M].上海:科学出版社, 2004:306.
[17]Ilich P P.Markovnikov's rule[J].J Chem Educ,2007,84: 1109.
Synthesis of butyl acrylate by carbonylation of acetylene at high pressure
XU Yi-ning,TIAN Heng-shui,DING Tong-mei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A process was proposed for synthesis of butyl acrylate using acetylene and n-butanol as feedstocks and nickel bromide as catalyst.Effects of co-catalysts,the molar ratio of acetylene to n-butanol,reaction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time on the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copper iodide as co-catalyst,acetylene/nbutanol molar ratio of 1/2.5,reaction temperature of 200℃,reaction pressure of 6MPa and reaction time of 2.0h.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the yield and selectivityof butyl acrylate could be up to 67.66%and 97.41%,respectively.
carbonylation;butyl acrylate;synthesis;acetylene;n-butanol;nickel based catalyst;autoclave
TQ225.24
:A
:1001-9219(2016)03-21-03
2015-05-06;
:徐依宁(1990-),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绿色化工,E-mail:xuyining@hotmail.com;*联系人:田恒水,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绿色化工的研究工作,E-mail:tianhengshui@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