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代 娣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程 代 娣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岗位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和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对教育教学改革意义的分析,提出了“课赛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课赛融合以竞赛内容为驱动力,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具体讨论了课赛融合下“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课赛融合;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在数字媒体时代,很多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网站已成为很多单位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和信息平台。因此,“网页设计与制作”也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设计并开发具有专业水准、创新风格的网站已成为高职院校许多学生的必备技能。“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实践方面存在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二是学生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差[1];三是专业课教师指导专业实践综合能力整体不强;四是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不能独立地进行网站开发,设计达不到应有的功能和视觉效果。因此,研究一种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已迫在眉睫。
为此提出基于“课赛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课赛融合按照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原则,旨在常规课程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大赛项目,以竞赛内容为驱动力,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2]。课赛融合主要体现的思想是课程教学的职业性、综合性和合作竞争性,以技能大赛为导向,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以竞赛项目作为案例,教学过程模拟竞赛过程,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岗位实践能力;课赛融合以技能大赛为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能更好地检验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也符合“崇尚一技之长”,“不仅凭学历、更要靠能力”的时代理念。采用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对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是全方位、立体化的[3],学生真正学到新知识和新技能。本文以近两年我院学生参加“合财”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网站开发竞赛项目为例,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展开了项目研究与实施。
1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调整课程教学大纲
“合财”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的网站开发竞赛项目通常是学校、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研究设置的竞赛内容,岗位性、综合性很强,要求比赛人员具备网站开发课程综合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项目竞赛评分标准和专家评议意见,要求开发出的网站主题鲜明、内容完善、页面布局统一、风格独特、技术易于实现。为此调整课程教学大纲,突出本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新的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网站的开发流程与规划、网页布局和编辑、子页设计与美化、网页的动态交互性、网页发布与维护。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能熟练掌握Dreamweaver网页布局和编辑,如理解网站相关概念,掌握静态网页和交互式设计与制作;掌握Photoshop美化页面,如常见网页元素设计和图像处理;掌握Flash动画制作,如网页中常见文字动画创作、图像动画创作和交互式网页动画创作;会利用Javascript制作特效的页面,并能熟练地制作出有专业水准的网站。了解HTML语言、层和区块的概念,并适当拓展学生的Access数据库操作知识。
2依据大赛考核内容,整合教材和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作为体现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载体,需要一本相应的教材与之匹配[4]。基于网站开发竞赛项目考核内容和岗位特点,以“理论能懂、够用,技能实用”为教学原则,选取或编写一本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三合一教、学、做三位一体的自主学习式的新型教材。以赛促改为目的,优化教学内容,将原来独立的Dreamweaver、Photoshop和Flash 3门课程,从理论教学、实训等教学环节,按网站开发竞赛项目内容的要求整合成一系列的项目体[5],同时增加企业大量的真实案例和教学资源包。引入实用的新型软件技术,去除过时的理论知识。整合后的内容可分为4大模块,即Dreamweaver模块、Photoshop模块、Flash模块和JavaScript模块。讲授时重点以Dreamweaver为主线,渗透竞赛内容,选取历年大赛获奖的优秀作品作为教学案例,将各部分内容贯穿起来讲授。辅助讲解Photoshop模块和Flash模块和Javascript脚本模块。Dreamweaver模块主要讲解向页面中插入文本、多媒体元素,创建超链接,表单应用,表格和层布局页面。Photoshop模块主要分析网页元素设计和图像处理。Flash模块主要讲授网页中常见文字动画创作和图像动画创作。通过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学习,学生掌握了网站开发所需要的课程群知识和技能,为开发综合性网站奠定了理论基础。
3按照大赛考核形式,改进教学方法
从近几年“合财”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比赛来看,要求几名参赛选手合作完成一个网站设计竞赛项目,主要考核学生的网站开发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构建“项目情境式分组竞赛”教学方法,实现在赛中学,在学中赛。“项目情境式分组竞赛”教学方法就是结合职业岗位标准,把比赛规程内化到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以竞赛形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分组的原则是异质组成,各尽所能,组内合作,组间竞争。“项目情境式分组竞赛”方法具体实施过程是项目引入——学生讨论——教师分析启发——学生分组合作开发——教师评价,从而实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合作竞赛学习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达到教、学、赛共赢。
4以大赛为契机,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全面推动师资建设,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助推器[6]。“合财”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网站类竞赛的内容覆盖面广、软件技术更新快。课赛融合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过硬的实践水平。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一线、比赛现场学习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二是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安徽省教育厅正在组织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因此,各高职院校以大赛为平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很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可出台有关“双师型”教师考核与奖惩制度,积极鼓励教师考取网站设计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专业注册执业资格认证。对于考取本专业技师二级(中级)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以折合一定的年度继续教育学时或报销一定的考试费用。也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建设一支创新型教学团队。网站类竞赛项目更注重要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更需要有创新型指导教师。要想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授课教师积极参赛,储备更多知识和实战经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及时转变和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教学灌输式逐步转向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教学,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与学生共同进行尝试探究。网站类竞赛也是一个团体赛,参赛教师必须共同研究大赛文件,分析大赛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因此大赛为指导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舞台,加强了教师团队建设。
5结合技能大赛评分规则,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计算机技能大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平台。基于技能大赛评比考核标准的导向,“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方法逐渐由单一理论考试向实际操作技能考评转化,我院大胆推行以赛代考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以赛促评。
5.1实行以赛代考
首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网页初赛。到学期后期,首先在班级里组织学生自愿申请参赛并分组。可以指定1-2个设计主题,内容健康。考核标准从网站主题、页面布局结构、网站内容、实现技术、色彩搭配、口语表述6个方面评分[7],每组的组长对提交的作品进行现场答辩,分析网站主题、含义、内容、页面布局和所采用软件技术。教师评审小组对竞赛作品进行评议,综合现场答辩和评议成绩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年级决赛。其次举办校级网站开发竞赛,设定一、二和三等奖获奖人数。学院每年举行院级网页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为各班级选拔出的优秀作品,院内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定。对于获得院级前三等奖的学生,免除“网页设计与制作”期末课程设计考核环节,对获奖作品均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将优秀的作品发布到校园网上,供大家学习,进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赛热情。通过以赛代考的考核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基本技能、职业技能、较高的拓展技能和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同时也为选拔参加省级和全国大赛提供了依据,而且有兴趣的优秀学生还可以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5.2课程设计考核环节
对于没有参赛和没有获奖的同学,需要增加课程设计考核环节。老师要提出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比如网站结构、页面个数、命名规则和原创性等等。不指定网站主题,而是列出一系列的题目供参考[8],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自己确定网站主题,但要求主题鲜明、健康,页面风格可以自由发挥。在学期结束后,每个学生上交一份网站作品,要求5~10个页面即可。老师对提交的作品进行提问,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和网站的完成情况进行鉴定评分,给出课程设计的成绩。课程设计环节的考核主要用来对接收能力偏差的学生进行成绩的鉴定,是以赛代考的有益补充。
6总结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通过深入研究大赛的精神内涵,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构建以赛促改、促学的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积极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晶,李固,贺长生.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做中学”专业学习法浅谈—以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5):70-72.
[2] 张娟娟. “以赛促教 、赛教融合”: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现实价值与路径选择[J].职教通讯,2014(35):30-33.
[3] 李淑芝,兰红,杨书新.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信息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34(2):70-72.
[4] 郭一清.赛教融合,以赛促教——以数控专业为例[J].教师,2013(8):88-89.
[5] 齐艳,赵若冬.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引领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2014(8):43-44.
[6] 于波,王凤云.职业技能大赛对师资队伍建设影响的理性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12(9):125-126.
[7] 董晨,李继芳.分组竞赛式教学法在网页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5):113-115.
[8] 邱红艳.《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探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1):118.
Exploration of Web Design and Production Teaching Based on Class-Competition Combination
CHENG Dai-di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Hefei, Anhui 23003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purpose of motivating students and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skills, the paper researches educational reform of Web Design and Production syllabus, which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odel of “class-competition combina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the significance that National Vocational Competence Competitions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to educational reform. The paper also explores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reform schemes for Web Design and Production syllabu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realized by the driving force oriented from the content of the competence competition in the model of “class-competition combination”.
Key words:web design and production, class-competition combination, competence competition,teaching reform
文章编号:1007-4260(2016)01-0142-0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57/j.cnki.cn34-1150/n.2016.01.036
作者简介:程代娣,女,安徽宣城人,硕士,安徽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与网站开发。E-mail:554187917@qq.com
基金项目: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2219zrkx2015B04),安徽警官职业学院2014年院级教研项目 (jyxm201406)和安徽警官职业学院2014年院级重点支持建设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
*收稿日期:2015-11-18
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5 17:05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150.N.20160315.170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