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河源 51700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建设路径
刘宇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河源 517000)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呈现复杂化发展态势,不可忽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各种因素,这当中既包括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也包括公共理性的缺失和文化断裂的影响。从认同的本义出发探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设的路径,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凝聚全社会价值认同,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先进性增强政治认同,以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促进话语体系认同,以发展经济、共享社会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利益认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建设路径
“认同”(identity)一词源于德文“identity”,原意指“身份的证明”,也被译为“同一性”“身份”或“认证”等。后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解释“性格”一词时,曾这样表达自身的“认同”感受:“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1]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则将这个概念转用到自我防御理论之中。弗洛伊德将“认同”看作是“自我将环境中的现实对象与本我对满足需要之物的想象相对应的过程”[2],即把此概念用以描述“个人通过接受模范人物的行为、风格和特征来增强自己的趋向”。弗洛伊德的观点由个体内省的角度出发,将“认同”看作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建立情感联系的关键中介。这种看法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揭示了人的生物属性,但忽略人的社会、文化属性对人类发展的特殊意义。
事实上,“认同”既具有个体意义,也具有社会意义。它的含义可以分别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层面阐发,或称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当然也指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二者之间的关系,“当通过移植或迁入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意识与群体生活密切相关的价值,成员在共同体政治的推崇下,完善自己的价值观认同”[3],“认同”是个体成员认识论、价值观对共同体价值的靠拢聚集。“认同”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认同,“认同”可以归结为价值认同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倾向于认可或容易认可那些与自身利益需求、情感需要相一致的东西。
西方关于“认同”的研究,不仅包括心理学、精神分析学领域,还涉及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认同”概念内涵越发丰富,外延不断被拓宽,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如泰勒(Charles Taylor)的《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莫利(David Morley)和罗宾斯(Kevin Robins)的《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认同的力量》和亨廷顿的《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在国内影响较大。
源于西欧的历史语境的“认同”,伴随着社会学的发展和全球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认同”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其内涵也在“中国化”,并被不断丰富与深化。
“认同”具有多层涵义,它既是表征关系,又是表征实践关系。“认同”首先需要做的是怎样“认”、如何“认”的问题,也涉及到个体如何接受某种文化价值观念,群体价值如何影响个体的思想的过程。认同包含形式上认同和理想化认同的内涵,形式上认同只是被动接受或参与的方式按照组织安排来进行某种活动,而理想化认同是内心情感深处自觉共享共同体的价值、思想、文化、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认同是认同的最高层次。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生长其中的民族成员都有一种文化身份和角色的认同印迹,就像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对自身的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一样。同时,认同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仅是个体成员对群体社会的归属,也是群体社会凸显个体的尊严、价值的体现。认同也是社会人的一种需要,认同缺失,就会产生焦虑、不安、不适等心理情感思想行为反映。一个人不是认同这样一种文化观念价值,就是认同另一种文化观念价值。人总是在认同中生活着的。
意识形态是属于上层建筑层面的,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理论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所决定和反映的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体系。它是一种全面、总体的包容性的认知范式,渗透到法律、道德、政治、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对国家和社会影响大、辐射广。
意识形态认同是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是凝聚一个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认同也是一种无形的软实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价值的共识。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社会意识形态复杂多元多变,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冲突和矛盾越激烈,越说明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有强烈的需要。尽管社会意识形态表象上的多元并存呈现差异性,但人们有对社会共同价值观追求的需求。这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认同的辩证法。
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能够真心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衡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当前“迫切需要通过锻造信仰认同、增强理论认同、凝聚利益认同、营造情感高度认同。”[4]我国意识形态呈现复杂化发展态势,不可忽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因素,其中既包括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也包括公共理性的缺失,文化断裂的影响。从认同的本义出发探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设的路径,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凝聚全社会价值认同,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先进性增强政治认同,以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促进话语体系认同,以发展经济、共享社会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利益认同。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阶段,即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的认知;第二阶段是内化阶段,即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内心的价值行为准则,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念;第三阶段是外化阶段,即人们在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后,自觉地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实现知行统一。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呈现复杂化发展态势,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这其中,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中国文化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复杂的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了传统社会原有的结构,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由封闭到开放、由稳定到剧变。这种开放和变化打乱了原有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格局,特别是现代性对传统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的断裂。传统是文化最具特色、最重要、最具生命力的内容,是文化认同的载体。而现代性的文化物化和技术化并不能解决人的文化认同问题,从而引发了文化认同危机。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实现从传统向现代、从封闭向开放转变,才能体现出它的现代价值;只有实现以阶级性核心向以人民为核心转变,才能焕发出生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民间先后形成了六大社会思潮,这六种思潮分别是:1980年代的自由主义启蒙思潮、1980年代的新权威主义、1990年代的新左派、1990年代的新民族主义、21世纪初的文化保守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人民论坛网站的调查显示,2013年最值得关注的前十大思潮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普世价值观、宪政思潮、民粹主义、新左派、新儒家、伪科学。这些思潮空前活跃,围绕改革的思想交锋尤为激烈,极端的思潮有所抬头,但不同思潮之间也出现融合交错趋势。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对策,不断传播和散布攻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而文化与意识形态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阵地丢失,就等于民族文化失去根基,社会成员会丧失凝聚力、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社会思潮的活跃说明文化精英层面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文化价值领域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这一方面显示了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但另一方面如果发展过度也容易使得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陷入分裂,加剧社会意识方面的鸿沟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分裂,因而迫切需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练和引领。
2.公共理性的缺失分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公共性
全球化带来了新的生活和思想方式,它向世界人民展示的是当今时代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一个“公共世界”的图景。社会成员已经不再是依据血缘关系而自然的联结,而是一个公共性社会。公共性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突出“社会公共性”本质的社会——一个以社会公正为最高价值目标的真实的“公民社会”。公共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空间的公共性和社会生活管理的公共性(即个人生活要服务于公共利益)。人之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面性,个体意识的多元化差异带来了各种价值文化、利益冲突,从而导致社会不和谐。要实现利益协调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在公共生活中找到共同的支点,形成全社会所普遍认可接受的公共精神文化,使之成为规范个体的社会交互行为模式,这就有赖于公共理性。
罗尔斯认为公共理性是在文化多元论前提下合乎理性的“重叠共识”所达成的基本政治原则。理性自律的公民以公共利益至上为行为规则,通过在公共合法渠道进行有利于公共秩序维护的表达、参与和论辩,促进公共理性的提升和社会集体意识的形成。公共理性本身蕴含着道德价值,它为参与公共生活的人提供合理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尺度,从而起到道德调节的作用。公德正是中国所缺乏的。梁任公在《新民说》一书中说:“中国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是公德。”[5]他把公德作为改造社会挽救中国之根本。在中国,人们因地缘、业缘、亲缘等结成的熟人关系网络是依靠信义、信誉、声誉等使得彼此之间保持亲和力来满足情感上的需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是,这种熟人关系的道德体系不能适应公共生活领域道德秩序要求,从而使得“私德”变成了“失德”,妨害了社会的和谐和社会公益的实现。
公共理性的缺失会导致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体系的根基动摇,从根本上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釜底抽薪式的破坏。可以说,没有公共理性的认同意识,就没有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当前去理性、去公共性,弘扬感性、即时性的后现代话语体系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归属感必然受到严重冲击。
3.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断裂割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承连续性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破除了二三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的禁锢,倡导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引进了现代西方先进思想。但是,在这种新旧文化思想交汇交错的关键节点,人们对文化选择和文化认同产生怀疑和迷茫。而十年文化大革命更是采用暴力、人为的手段割裂了文化记忆,钳制了人的思想、颠覆了传统价值观念,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断层。文革在思想文化领域打着破除旧思想旧文化、反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旗号,“横扫一切”,断章取义地歪曲理解《共产党宣言》的两个决裂,认为应与传统决裂、与西方资本主义决裂;认为凡是传统的就是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必须革除;相对于社会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文化也属于“传统”范畴,也必须全盘革除。整个文革期间,大破特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思想文化,导致了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文革对文明的摧残,文革的苦难和文革后遗症造成的影响和代价,怎么估计恐怕也不过分。”[6]改革开放后,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促进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就。由于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社会心理和传统伦理之间的不适应直接导致人们的思维混乱和文化选择困难,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失范”现象。如利己主义思想的泛滥、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盛行都对中国传统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贪污腐败现象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道德沦丧和行为失范败坏了社会的风气等。而这一切从根本上对社会主义新生的意识形态的冲击是致命的。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势必引发价值观的波动,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曾经在西方历史上出现严重的精神文化危机。在制度变革走在前面、价值变革相对滞后的情况下,面对各种积极与消极、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规范与混乱等矛盾冲突,人们的思想思维会有不同程度的裂痕和困惑,极易产生诸多心理上的波动,导致民众社会心态更加复杂化,民众满意度、信心指数、价值观变化、行为取向也复杂多变。
要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体系,必须从理论、政治、经济利益、价值、文化、话语体系等全方位去思考与构建。
1.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促进理论认同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加强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指导权和主动权,才能更好地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它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机械地去理解和照搬照抄,甚至当作僵死的教条。错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圣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者态度都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中国的实际特征结合起来,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统领指导社会中各种思潮,马克思主义才能激发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全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才会取得“最大公约数”的效果。一个国家或民族要长治久安,除了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治体系和善治的政治领导之外,更需要取得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动权,尤其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在古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整体的、混沌性的,科学处于萌芽状态而不分化。我国社会是家国一体的结构,因此在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及其教育和语言表达上,政治和伦理以及道、德、育等往往是融为一体而不分化的。到了近现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入和精细,科学日益分化和综合。在这种情况下,浑然一体的社会意识逐渐分化。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促进理论认同,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中国,经济格局变化,利益阶层分化,社会意识形态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加之受各种思潮的冲击,更应该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的大前提下,尊重和包容差异,满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以一元、主流价值统领多元、支流价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之魂,通过对指导思想的认同,引领和主导人们的思想观念,从理论层面解决思想困惑问题。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才能坚持实事求是,真正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取得令人民群众信服的、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得到大多数人们的政治认同。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兼容和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的思想武器。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充分保障社会各方面利益平衡,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稳定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个人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很难形成共同体意识和利益。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凝聚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涵。它代表了当代中国最根本的价值准则和最广泛的价值共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导向、明确的价值依据和评价标准。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它具有普遍性、民族性和崇高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全面阐释了我国思想价值的内核,它支撑、主导着所有价值判断,积淀为人们共同呵护的言行规则,融入人们的灵魂,并作为人民的文化价值传统精神继承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理想、精神、道德、文化等不同层面,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崇高的精神因子,鼓舞激励人心,具有支撑一个民族的伟大崇高精神的号召力与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核心价值提炼,对于整合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推动力量。当前,“各种欲望不断地膨胀涌现,使日常生活充满着、纠杂着各种新的感受和经验,各种不同的观念、态度和信仰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阶层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来”。[7]只有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价值体系,才能对上述问题予以正面的回应和强有力的解释。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内驱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元素,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公民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最初的社会意识并没有分化为今天所谓的政治、道德、法律、宗教、礼仪之类相对独立的形态。当时“道德”囊括社会意识,道德同社会意识的其他方面浑然一体,社会政治也同伦理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这一特点在封建社会里十分突出。历史上虽有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各种思想碰撞交锋,但从总体上看,一直是儒家的德育思想占统治地位,各种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社会习俗无不渗透着鲜明的道德要求,而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又直接为封建政治制度服务。儒家的诸多道德价值观念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契合之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传承文化传统,又贴近当今社会主义发展实际,更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3.以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先进性增强政治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先进性资源是政治认同的重要资源。执政党善于把党的意识形态具体化、法律化、制度化,达到整合国家和社会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是主义性意识形态和国家性意识形态的统一体,以法治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形态与以远大理想为核心的主义性意识形态具有极大差别。没有主义性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缺乏灵魂,而没有国家性意识形态就不是一个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及其特殊的执政方式决定了其意识形态必然地使主义性意识形态与国家性意识形态走向合一。执政党必须懂得培育民众的政治认同感,而这种培育主要是体现在把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价值体系融会在执政理念之中。我们党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使党的执政理念富有创造性,引领群众未来航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首先要确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了党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指引广大党员群众在思想建设、理论创新、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健康持续发展。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理念,就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出的核心的意识形态,其具有共识性强、接受性强的特点。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始终高举引导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旗帜,才能凝聚社会成员共识,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关注的是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觉悟、政治方向、政治信念,通过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在“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认同,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
4.以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促进话语体系认同
在当今世界对重大现实问题的人文关切和思考中很少有“中国学派”的声音,我们的学术前沿更多是学习和传播西方的学术话语。“在学术思想领域,崇拜、照搬、模仿西方的学术理论,将西方的学术概念、术语、理论范畴和模式强加到中国的学术文化研究中,而缺乏自身的思想观念。”[8]一方面,我们应高度关注和研究当今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各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设置新议题,开展系统研究,推出独到见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立足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丰富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谐世界及其价值体系中所蕴涵的一系列重要理念进行深入地阐释,不断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新概念、新思路和新表述,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应注重创造和使用“网络话语体系”。互联网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西方国家凭借信息技术上的优势以及英语作为网络的主要传播语言,主宰了互联网的话语权。网络话语体系聚多样性、创造性、生活化、娱乐化于一身,采取柔性化、隐性化的言说方式,让公众积极参与其中。这就需要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发挥生活方式建构、学术话语的优势。当然,意识形态话语创新,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增强理论的彻底性,提高理论和现实的契合度,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改造力。
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建构必须充分发挥网络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公共领域不仅改变了人们接受、处理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参与政治权力的方式。执政党要贴近人民群众的思想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日益大众化和平民化,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认同并用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为此,执政党意识形态必须以互联网的方式使理论性的、抽象性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大众化、现实性的意识形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形或无形的东西,使社会个体以一种平等性的主体姿态来参与、接受、认同。
5.以发展经济、共享社会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利益认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理论,到胡锦涛的以人为本,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致力于以民生为本,发展经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从经济利益上让民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和生活呈现。实践证明,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快、实,这是巩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最有力的优势和基础。发展经济、共享社会成果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首要的利益保障。相反,战乱纷争、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是对治国理政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丰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利益认同的有力举措。“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为了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制定的行动规划。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既面临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各种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而十三亿人民的民生问题,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目标任务、时代条件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适应新常态必须有新理念和新举措,尤其需要能够最大限度引领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1]David L.Sills.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7)[Z].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1968∶61.
[2]李德顺.价值学大词典[K].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78.
[3]弗里德里希·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4.
[4]詹小美,金素端.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认同[J].青海社会科学,2013(3):27.
[5]刘芳.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认同[J].甘肃理论学刊,2004(5):49.
[6]郭建宁.当代中国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73.
[7]倪乐雄.和平崛起与国际文化环境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4(5):5.
[8]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4-215.
[责任编辑:刘昱]
The Crisis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ical Identity
LIU Yu
(Heyuan Polytechnic,Heyuan Guangdong 517000)
At present,the ideology of our country presents a complicated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is has influence on Chinese socialist ideological identity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the western ideology and cultural rupture and the lack of public rationality.This cannot be ignored.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xplore the path of socialist ideology ident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ntity concept,to adhere to the Marxist ideology of promoting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ory identity,to develop values identified by the whole society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to enhance political identity with the advanced ideology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o promote ideological discourse system by constructing ideology discourse.
socialist ideology;identity crisis;construction path
D 64
A
1672-402X(2016)07-0064-07
2016-04-12
本文系广东省2014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两地文化’背景下的实践育人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主持人:刘宇;项目文号:粤教高函[2015]72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宇(1970-),男,湖北黄冈人,法学硕士,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