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录,樊吴静
(广西大学 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
·招生与就业·
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困境与对策
罗兴录,樊吴静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摘要: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创业意识薄弱、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人脉少、创业风险大、资金不足、农业高科技产品少等困境,导致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仍然很低。今后应着力强化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培养,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基金,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以增强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关键词: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困境;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不断壮大,高校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1-3]。2015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改善就业形势,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李总理在很多公开场合提及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高度重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尽管当前大学生创业环境非常好,但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知识了解甚少,没能很好地结合自身专业进行创业,创业成功率较低。特别是农科大学生,创业意识较低,在创业过程种会面临更多的困境[4-6]。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引导农科大学生积极创业,增强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是解决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
1.意识薄弱,自主创业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缺乏创业教育,学生对创业知识了解甚少,创业意识薄弱,尤其是农科大学生,他们对创业的积极性很低。有研究结果指出[7],农科大学生对创业的认同比非农科大学生要低5.8%,而非农科大学生创业动机比农科大学生要高11.94%。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时以稳定为第一条件,不想冒险,大学生创业被认为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因此很难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同,这无形之中就打击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此外,社会上有些人对农民存有偏见,认为农民收入低且吃苦受累。加上绝大多数农科大学生来自农村,读大学目的是为了能够到大城市工作,摆脱农村耕田种地的贫困生活,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就读涉农专业只不过是为了获得文凭,并不想在农业行业工作,所以毕业后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创业更是无稽之谈。
2.经营管理能力不强,自主创业难度大
创业者要想创业获得成功,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侧重于农业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而对学生自主创业实践方面的教育引导明显缺乏,导致农科大学生毕业后往往只是掌握了农作物生产方面的基础理论,实践动手能力差,对外面行业市场发展状况也缺乏了解,在创业过程中对企业营销、理财、沟通、管理等方面能力也严重不足。由于经营管理能力薄弱,对市场开拓缺乏经验,对行业市场未来发展缺乏分析,很容易使创业者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导致创业中遇到很多挫折,甚至创业失败。
3.人际关系网简单,人脉少,自主创业途径和路子不多
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因此人脉对创业者来说十分重要。农科大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是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接触的人群大多是老师和学生,人际关系网较简单。学生平时与社会接触也较少,与创业人士交流学习的机会甚是缺乏。此外由于农科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周边亲戚朋友很多都是在家务农,进行创业的人士也较少。因此,农科大学生人脉较少,导致创业过程中创业的途径和路子也不多,通常感到非常吃力。因此平时应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为创业积累人脉。
4.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保存期短,自主创业风险大
经得起风险,耐得住寂寞,是农业投资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农业不像工业那样,投入原料之后就很快可以变成产品,农产品生产需要经过很长的周期。例如龙眼、荔枝、柑橘等很多水果生长周期至少都要一年,番茄、萝卜、白菜等周期较短的蔬菜也要3-5个月。而且农产品大多是新鲜产品,保存期较短,保存过程中容易损耗或腐烂。例如,白菜从田间到厨房,12个小时损耗就达10%,很多水果采摘后自然保存3-5天就会开始腐烂。此外,农业还是个“看天吃饭”的行业,农产品生产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严重。可见,农产品投资存在着系统性的高风险,很多学生由于不敢冒险,所以创业的积极性很低。
5.资金不足,自主创业启动难
调查表明[8],有67%的大学生认为资金不足是制约创业的最大障碍。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再好的创业计划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高职院校中农学类专业基本都是国家扶持专业,学费减免,因此很多报考该专业的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让他们靠家庭提供创业资金难度较大,实现性不高。目前虽然政府出台很多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但对于农科大学生来说还是很难实行。例如银行不轻易贷款给农科大学生,设立门槛很高,对创业基本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很多银行认为农业行业风险大、收益低,不符合他们要求的担保条件。创业启动资金的缺乏使很多农科大学生的创业计划成为空中楼阁。
6.农业高科技产品相对较少,自主创业优势不明显
目前农业高科技产品相对较少,而传统农产品则生产科技含量低,投资成本大,投资周期较长但见效却很慢,而且投资风险又高,这严重限制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另外,很多大学生觉得,农产品生产效益较低,与其他行业相比,同样的投资成本,获得的利润却天差地别。因此很多农科创业大学生都把精力投入其他利润高的行业,而忽视了农产品投资。
二、增强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对策
1.强化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增强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农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并且严重阻碍了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当前农业院校必须在总结原来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社会需求建立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机制,增强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首先,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传授大学生创业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第二,邀请社会上的创业成功人士进行讲座,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学生分享,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创业历程。第三,建设校内创业孵化平台,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创业实训、政策咨询等一系列创业服务,提高创业者的素质。第四,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为有志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2.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培养,提高农科大学生经营管理水平
创业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大学生创业不仅要求掌握先进的技术,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首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同时还要掌握管理、金融、法律、投资、市场营销等创业基本知识。如何培养农科大学生的企业经验管理能力?一方面农业院校除了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还应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创业能力素质进行培养,增设一些与创业有关的课程,例如职业生涯规划、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把第二课堂延伸到企业,让学生接受专业指导,积累创业经验。另外,农科大学生可通过有目的地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大赛、创业讲座等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以提高创业成功率。
3.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资金,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不足问题
资金问题一直是限制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自有储蓄少,向亲戚朋友借筹难度大,银行借贷也困难。因此,农业院校可以结合本学院“农”字的特点,借助国家扶持农类学生的东风,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资金,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经济扶持,减轻学生创业压力。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自主创业专项基金,要进行创业的学生可向学校立项、申请贷款,学校为学生提供小额创业贷款,并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适当的国家补贴。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设立风险基金,允许大学生创业失败并把失败的损失赔偿降到最小,以免打击学生今后创业的信心。
4.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毕业生走自主创业路子
随着毕业生逐年增加,如今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农科大学生应尽早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培养自主创业意识,尽快由被动的求职者变成为主动的创业者,这样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农科高校要有意识地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毕业生走自主创业路子。首先,专业教师言传身教,在教育过程中,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业信心。第二,聘请校外名师到学校开展学术报告、创业指导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本行业前瞻性信息。第三,邀请行业企业家进课堂给学生讲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为学生解开认识误区。总之,要让学生从“非农岗位”向“爱农岗位”,从“找饭碗”向“造饭碗”,从“求职者”向“创业者”转变。
5.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当前国家及地方都非常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投资农业的热情也日渐高涨,因此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学生创业发展形势,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首先,通过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政策,例如创业项目、创业培训等信息。第二,建立针对创业大学生的培训机构,同时探寻开发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以帮助大学生顺利步入创业轨道。第三,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大学生创业的典型事迹,树立大学生自主创业信心,激励他们在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第四,依托当地农业经济开发区,创立与农业相关的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技术及资金支持。第五,邀请社会人士特别是农科创业人士积极参加到支持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业中来,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及技能提升营造一个完美的社会环境。
6.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大学生自主创业难度大,但潜力也大,今后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更多优惠政策,激励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首先,政府根据创业大学生的个人需求及当地发展需要,降低创业门槛,为大学生开辟创业“绿色通道”。第二,政府对创业大学生实行税收减免、资金补贴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等扶持政策。第三,各金融服务机构要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并简化贷款程序。第四,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免费创业政策培训、风险评估、创业指导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第五,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最后,建议依托学校与企业合作实习基地,校企联动,结合当地实际,形成适合农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黄孙庆)
参考文献:
[1]张玉萍.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析[J].科技资讯,2015,13(3):231.
[2]刘丽林.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择业对策[J].科技导报,2015(8):172-173.
[3]催媛. 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0):112.
[4]潘艳斐.农业类大学生创业心路素质调查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5(8):118-121.
[5]李晓颖.农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421.
[6]张俊,钱太保.创新型国家视阈下农科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J].2013,28(7):92-93.
[7]陈胜东,王珂,王家萍.农业类高校学生创业调查及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75-177.
[8]王如春.农科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困境及其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12):86-89.
The Predicam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in Self-employment
LUO Xing-lu,FAN Wu-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5,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college students’ self-employ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relieving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But it also faces some predicaments at present such as the weakness of enterprise consciousness,poor abilit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narrow circle of connections,greatness of risk,shortage of funds and high teac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fewer,etc. These reasons lead to a low rate of succes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self-employment. In the future,the cultivation of self-employed ability and enterprisemanage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college students self-employed special funds should be established,and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concept should be guided to change,besides,it should be make full use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rmulate relevant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self-employed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elf-employment;predicament;countermeasure
收稿日期:2015-12-23修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罗兴录(1957—),男,壮族,广西上林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木薯栽培育种、农业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3-0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