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栋 沈威(浙江万里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基于新媒体和道德社会化的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及矫正研究*
陈如栋沈威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随着大学生特点的转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新媒体和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发展使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失范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道德情感淡漠性、知行脱节性等时代特征。新媒体带来的信息膨胀导致了道德社会化问题失去统一标准,致使大学生面对多元道德标准产生道德行为选择困境,而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和管理因措施和形式不足显有滞后性。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在转变理念、创造环境、创新方法、建立队伍、发挥学生自治群体的作用等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大学生道德行为防控、干预、协调的长效机制,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的新思想与新特点,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实效和新时代人才培养水平。
新媒体;“90后”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矫正
当前在校大学生以其不同于以往时代大学生的新思想和新的群体特征,被外界普遍贴上“90后”大学生的标签,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虽然“90后”大学生具有更加广阔的思维视角、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的生活习惯,但其亦存在道德行为失范的问题,且此种失范带有典型的社会化倾向和时代特征,应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特点和失范问题,应在深入分析其社会缘由和内在原因的基础上,运用新时代的创新手段,对新时期的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进行矫正和教育。
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是指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公序良俗价值标准的认同程度降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相应偏差,从而在学习、生活行为中表现出的被认为违反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受到社会的否定性评价。
“90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过程,该群体的个性特点更为突出,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使他们获取信息更加便利,大学生社会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但社会和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与之出现脱节,从而导致了部分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愈加严重,主要表象有:
第一,责任意识趋于淡化,生活行为失范。公共意识要求个体以利他方式处理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强调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倡导权利和责任的统一,“90后”大学生在自我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他们的责任意识却趋于淡化[1]。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大一部分“90后”大学生表现出公共责任意识薄弱,为人处世上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公共利益以“利己”为前提,具体表现在认为社会、学校、教师为其提供的学习、生活支持都是理所应当的,稍有不顺心便付诸于网络发泄不满;认为自己的事情最重要,周围环境应服务于自我,于是图书馆占座、宿舍脏乱差、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现象越来越多。
第二,诚信意识知行不一,学习行为失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列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求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坚持知行统一,行胜于言[2]。大部分“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都认同诚信是为人根本,知道把诚信放在首位,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平时花大量时间在网络游戏上,临近考试、毕业时却急功近利,抄袭作业,专利、论文造假,考试作弊,学风肤浅、浮躁、功利化,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等在高校中屡见不鲜,“知”与“行”严重脱节。
*基金项目:宁波市软科学项目“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及矫正路径研究”(编号:2014A10080)。
作者简介:陈如栋(1979,06-),男,浙江温州,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沈威(1982,05-),男,浙江慈溪人,浙江万里学院,保卫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第三,纪律意识趋于弱化,行为约束力较差。几乎每个高校都制定了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要求与规范,但越来越强的个性心理使得当前大学生对制度和纪律要求视而不见,行为约束力较差,从而影响了当前许多高校的校风、院风,也导致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的广泛质疑和诟病。
第四,价值观念趋于模糊,网络行为失范。不可否认,信息时代已经日趋成熟,以微博、微信、手机等为终端的新媒体不断崛起,网络无处不在地围绕着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网络的多元文化的跨国界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其中不乏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等不良思想的渗透,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出现了随意发表不良言论、言语攻击,黑客行为,甚至导致了网络侵权、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当前大学生道德行为有其特有的时代特征。
第一,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和信息化对学生道德观念不断冲击,“90后”大学生道德行为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并追求新潮事物,甚至将不良道德行为视为流行,相互效仿,而这些不良思想和行为来源复杂,难以杜绝和分辨。
第二,具有道德情感淡漠性。“9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更趋向于关注自我,更倾向于网络交往和交流,对现实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情感淡漠,崇尚个性,这一点也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问题。
第三,具有知行脱节性。“90后”大学生对道德伦理的认知空前深刻,普遍具有道德遵守意识,但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却无法与其道德认知达到统一,知行脱节,或对自己与他人的要求运用双重标准,严于待人,宽于律己。
现有的可查询的资料显示,当前学界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社会环境原因、家庭教育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大学生自身原因等,但结合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对“90后”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进行深层次分析的研究较为鲜见,作者认为这种深层次原因可基于新媒体、道德社会化和高校道德教育和管理滞后性。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
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3]。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以手机,博客、微信等其他即时通讯软件为终端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俨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主体,当前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是具有正反两面性的。
总体上说,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1)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产生混乱状态。大学生获得的信息并非都是“官方的”或“主流的”,其中不乏充斥着与社会主义道德观相悖的思想和观念,广泛的信息传播导致了价值体系多元化,呈现混乱状态,对于心智并不够成熟、缺乏批判意识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其道德认识极易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其道德行为,造成道德行为失范。(2)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缺乏自律约束,表里不一。大学生更易接受“非主流”的道德示范,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的许多道德示范是“非道德的”、极端化的,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判断和自律约束,产生道德失范行为。比如说“诚信”这一道德品质,有学者指出,“90后”大学生期待整个社会都能讲诚信,但自身存在对诚信的理解浅显、诚信的知行不一致、诚信观的双重标准以及认为诚信重要但律己不严等问题[4]。(3)新媒体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新媒体的交互性、网络化等优势改变了学生获得知识、接受信息时对教师的依赖,使学生对传统的德育教育这种说教、宣传和管束形式产生逆反心理,出现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信任危机”,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微乎其微,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无法得到及时的控制和矫正。
(二)道德社会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
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核心,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可以理解为大学生个体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和实现的道德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的过程[5]。道德社会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市场经济带来社会价值观嬗变,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机制不可避免,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念包括道德观念通过新媒体不断渗透,非道德主义泛滥,一些长期被人们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新的道德准则又尚未确定,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便产生了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功利化倾向。(2)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社会问题呈现出不稳定的心态和情绪,导致网络不良言论、言语攻击等行为失范问题的产生。(3)社会人才评价标准的模糊,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当前许多用人单位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往往只注重考察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而忽视对其道德品格的考察,重才而轻德,由此,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传统的“应试教育”“唯分论”的思想,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致使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问题的产生。
(三)高校道德教育和管理滞后性的影响
可以说,学校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起到了主导、关键的作用,但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凸显,学生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当前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理念的变革相对滞后。许多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视,教育理念和手段改革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当前社会转型和新媒体环境带来的“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高校并未及时做出调整,无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最终导致了其道德行为失范。(2)高校德育工作形式有待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环境所形成的群体性规范,对大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非强制性的规范作用。现实情况是,当前高校对德育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任其发展,校园文化和活动主题单一,时代气息不浓,对大学生吸引力较弱,在这样的环境下,德育工作效果可想而知。(3)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方法失当。传统的道德教育侧重于说理启迪,言传身教,躬身实践等。当前,高校德育模式大都处于这种模式主导之下,偏重高层次的,脱离实际的道德教育,把道德当成知识去灌输,把道德行为的管理行政化、强制化,方法和手段都过于僵化。高校德育教育和管理的方法失当导致高校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运行不畅,缺乏实效。(4)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仍需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工作队伍的好坏。当前,有相当多的高校对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德育工作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全员教育意识较弱,无法形成合力,专职德育工作人员特别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并未引起充分重视,许多高校仍把辅导员作为专任教师的“跳板”,大学生道德教育和管理无法长期积累、持之以恒,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和失序。
“90后”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现象有其特有的时代特征,其背后也有新媒体、道德社会化和高校道德教育、管理等深层次的原因,这些都对高校德育工作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和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对当前大学生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高校只有充分认识和主动运用新媒体、创建大学生道德建设新机制,从而提升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效果。
(一)主动应用新媒体,构建适用新媒体的教育传播模式
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由明确的传播主体(教师)将特定的传播内容通过课堂或说教、宣传等传播媒介传播给学生,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向教师反馈信息,从而完成了德育教育的整个过程[6]。
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海量性,以手机为终端,以微博、微信为平台的新媒体传播媒介迅速普及,传统的说教、宣传和管束等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教育和矫正效果甚微,这就要求高校的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从原有的僵化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通过不断创新方法,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传播模式,才能使道德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具体地说,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管理者首先要转变观念,在主动学习,占领信息阵地的前提下,要认识到新媒体的时代特点,变灌输、说教者的角色为把关、指导者。其次要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紧紧围绕“90后”大学生关心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育接受程度,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与大学生日常管理的效果。再次,在传播媒介(即德育教育手段)上,则应该紧跟新媒体发展潮流,要注意利用新媒体手段实时收集学生信息,接受学生反馈,检验教育效果。
(二)协同合作,建立一支大学生道德教育和管理队伍
为适应“90后”大学生道德行为新的时代特点,高校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队伍。首先,高校要有全员育人的理念要求,要明确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除了思想政治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等学生道德教育和管理人员外,其他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德育工作意识,通过自身师德师风、道德行为表率和课内外道德教育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将道德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预防和干预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当前许多学校已经在施行的导师制则是一种较好的做法,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将导师制切实落到实处。其次,要稳定和不断培养、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专门人员,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不断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最后,创建机制,让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与专业教师协同合作,使大学生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不留死角,全员覆盖。
(三)注重朋辈影响,提升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效果
作者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社团等学生自治群体、党员和学生干部等朋辈之间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对学生个体具有较强的群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因此,要充分发挥社团、学生干部等朋辈作用,树立典型、相互影响,使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慎独,从而构建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校风学风。在学生道德管理方面,学生社团和学生干部队伍可以发挥比单纯的学校行政手段更加有效的作用。因此,探索建立以学生或学生专业社团为主体的学生管理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参与校风校纪的管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制定,通过学生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从而达到规范其道德行为的效果。
(四)建立并完善大学生道德行为防控、干预、协调的长效机制
“90后”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矫正对策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道德行为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大学生道德的知行合一。首先,是防控机制。高校要深入分析和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出现的新特点,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依靠通畅的舆情信息队伍建立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实时监控机制、及时发现、有效预防,并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其次,是干预机制。高校要建立机制,关注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思想变化和道德失范行为要及时干预,按规处理,避免失范行为在学生中相互影响和扩大。最后,是协调机制。高校要加强德育工作与社会、家庭的协作机制,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全面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道德行为教育和矫正工作的长效落实。
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对整个社会道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应该正视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在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变革过程中存在的现实,与时俱进,主动转变高校德育教育和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网络新媒体的运用,通过不同方式的切入,主动出击,树立主流道德观、价值观,通过“官方声音”帮助大学生正确区分“道德”与“非道德”界限,占领德育工作的高地,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有效预防和矫正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1]陈鹏飞.“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邱月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5(4).
[3]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5-07-2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23/c_ 128051909.htm.
[4]王广飞.“90”后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17.
[5]杨红英.心理阻抗视角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6):45.
[6]黄河.大众传播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河池学院学报,2006(4):122-126.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new med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moral socialization caus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behavior disorder which carrie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such as complexity and pluralism,the indifference of moral sentiment,behavior separating from thought and so on.Information expansion induced by new media has put students into a moral conduct choosing fix under the multi-criteria moral standard,while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appeared hysteresis due to the insufficient measures and forms.Therefore,moral educators in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measures in converting conceptions,creating environments,innovating methods,groupingstudentsand playing their role of autonomous management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prevent and control,intervene and coordinatecollege students'moral behavior,so as to adapt to the new thoughts and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an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efficientl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new media;post-90s college students;moral behavior disorder;correction
2096-000X(2016)15-0053-03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