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观的哲学内涵与特征

2016-03-19 12:52丹,任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态观生态文明

江 丹,任 重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



习近平生态观的哲学内涵与特征

江丹,任重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

摘要:习近平生态观系统深刻、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作为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观的哲学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从理论形成发展的角度来看,体现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特点;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体现着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统一的特点;从学术研究发展的角度来看,体现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点。习近平生态观在其治国理政思想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观;哲学内涵: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并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习近平深刻地思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围绕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一系列新颖深刻的思想和论断,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富有哲学意蕴的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分析和探究习近平生态观的深刻内涵和哲学特征,对于解决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观的内涵

(一)唯物的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很早就向我们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自然界具有优先性和客观性,“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1]人类社会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而肇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面貌,并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革命以前那种人与自然之间的敬畏关系被打破了,人与自然被置于相互对立的局面。在这种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指导下,人类破坏自然和索取自然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大,使地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如今已到了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对自然积极、能动的适应影响着自然内部的循环和平衡,生态系统运转有其内在的规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遵循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前提。在习近平的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当中,最具代表性地是他提出的“山水林田湖”统筹治理观。习近平从尊重自然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是一个完整有机、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偏废和分割,“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作为生态系统当中的重要因素,人类和山、水、林、田、湖之间是不仅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还是相生相克、休戚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倘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破坏。习近平主张以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为前提,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心态。

习近平将生态环境置于与生命同样重要的位置加以看待,他指出“环境就是生命,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在福建宁德地区工作时期习近平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感悟,为改变闽东贫困落后的面貌,他指出可以依靠林业发展来实现闽东的振兴。自然资源开发一定要秉持适度的原则,绝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限度,对此习近平强调必须要“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4],尽可能地减少人类对于自然的干预,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修复的功能。

(二)辩证的生态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虽然持续高速发展,但同时引发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些列生态问题,生态问题与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错综交织,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习近平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做了最好的破解,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赴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论断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这意味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如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潜在的发展优势和效益,如果“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6]。他的“两山”重要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对于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有着非常独到和深刻的认识。他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这一新颖论断,为我们全面理解“生产力”的内涵提供了新的维度。习近平认为,外在的生态环境除了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项需求以外,还影响着生产力的布局和规模,影响着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更加重视尊重、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在发展方式上反对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继续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坚决摒弃过去简单的以“GDP增长论英雄”的做法,强调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到经济评价体系当中,增加考核权重。习近平非常重视“绿色化”[8]的概念,绿色化不仅仅是实现生态环境的绿色化,更是价值取向、消费观念、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绿色化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因此而有了具体的实践路径。我们应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9]。

(三)和谐的生态社会观

在以人类为主体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两大关系。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0]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生态和民生的重要关系,说良好生态环境也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因为人民群众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等良好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和享用者,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势必会受到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对”民生”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习近平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纳入到民生范畴之中,是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事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保障和幸福感的来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民生、顺应民意的必然之举,是“一项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对此,习近平提出“两个清醒认识”的重要论断,即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制度和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0]基于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方面的国情,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都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中,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二、习近平生态观的哲学特征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首先,习近平结合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当中提出的“自然是个整体、是个体系”这一观点的坚持和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对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习近平在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自然生产力的体现,正如习近平在论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时所强调的那样,生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史与自然史相互制约思想作出的简洁而深刻的概括……由此观之,习近平生态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运用和实践发展。

其次,习近平的生态观从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当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他高度肯定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普世的文化价值,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真谛。在谈到生态问题时,习近平多次提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高频引用传统的诸如“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反映古代生态自然观的经典诗句来说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此外,习近平提出的“两山”重要思想、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在城镇化建设等问题上,处处体现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平衡的理念,都体现了他对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深刻阐释和大力弘扬。

(二)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

系统整体性是习近平生态观的一大显著特征。在谈论国际国内大势、描绘改革发展蓝图时,习近平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好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早在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之时,他就曾要求“一把手”的根本职责就在于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多次论述,体现出他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恢弘的全局视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问题,习近平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给予了回答,他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1]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的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当地人民尊重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整体的发展状况,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作了更加系统的阐述和精心的部署。他曾多次提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包括概念、阶段目标、实现路径等各个方面,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同时,将其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规划当中,强调要注重整体性和协同性,统筹谋划,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领域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社会方方面面,涉及到政府、企业乃至每一个公众。由于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习近平指出,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中央和地方、当前和长远之间的利益关系,应防止局部利益左右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一些地方领导仍然有意无意地将优先发展经济摆在首位,在对待地方现实利益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时,很难做到牺牲眼前和局部利益而顾全大局,这些问题都将成为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桎梏。习近平强调,推进生态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鼓励和引导民间环保组织的健康发展,加强培育全民族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其中。

(三)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习近平的生态观是一个科学且具有严密逻辑的理论体系。首先,习近平的生态观是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展开的,即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其次,围绕此问题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论断、要求和观点,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在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上,习近平从目标任务、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工作重点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论述。从目标任务上,习近平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指导思想上,习近平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从方针原则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工作重点上,习近平强调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推进:控制开发强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最后,习近平的生态观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使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规律的认识得到了提升,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习近平生态观之所以是严密、科学的理论体系,归根结底源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他的理论形成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最后又转化为新的实践。早年他在陕西、河北、福建、浙江等地任职时,就已经在较为成熟的绿色环保理念的指导下,实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例如,在河北正定时期,习近平坚持从正定县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树立“大农业”的思想,改变了当时只顾生产粮食的局面,提高农业技术、发展多种经营,改造废弃的荒滩用以发展林业、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等,摘掉了当地“高产穷县”的帽子,并利用地区优势,实现了“旅游兴县”;在主政浙江时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他倡导追求“绿色GDP”的生态政绩观。如今他的“河北正定旅游模式”“闽东地区摆脱贫困”“长汀经验”等一些列成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已经成为全国很多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范本,他在地区生态文明实践中总结凝练出的诸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山水林田湖统筹治理”等精辟论断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资源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经济观”、以“生态红线”为生命线的生态安全观等为重要内容的生态观,成为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实现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

三、小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显示出了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大视野和大智慧,对于新时期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对于切实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严峻形势和困难,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01).

[3]习近平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讨论[N].人民日报,2015-03-07 (04).

[4]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N].人民日报,2013-05-25(01).

[5]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9-09(01).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N].人民日报,2013-04-11(01).

[8]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J].今日浙江,2015-03-25.

[9]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强调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7-21(0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2003(13):42-44.

[责任编辑:江亚玲]

作者简介:江丹(1991-),女,安徽芜湖人,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文明思想。任重(1963-),男,山东烟台人,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方向:生态文明、生态文化。

收稿日期:2015-12-23

文章编号:1671-6183(2016)01-0024-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B08

猜你喜欢
生态观生态文明
生态观在时尚首饰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论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观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