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内涵与提升策略*

2016-03-19 12:36牛家丛
高教学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

牛家丛

(南京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试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内涵与提升策略*

牛家丛

(南京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摘要:当前大学毕业就业“瓶颈”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社会经济调整及有效岗位供给不足息息相关。全媒体时代多元价值体系、高校办学的伦理困境、企业责任意识淡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迷惘”等客观原因,致使当前大学生就业力乏失困顿。引领当代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高校改革伦理前驱、明晰政企职责,强化生涯规划内驱,是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有益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当前大学生;就业力内涵;提升策略

当前,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招十多年叠加效应的影响,2016年全国大中专应届毕业生求职人数达770万之多,求职压力日益彰显。我国“十三五”阶段,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年均GDP增量保持6.5%左右,企事业单位推迟退休年限等措施的出台,致使大中专毕业生的有效岗位供给显著不足。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水平的日新月异,社会对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诉求”,不仅要毕业生接受必备的学历教育,而且对大学生在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等方面也提出明确要求。为此,只有切实增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才有获取理想单位“青睐”的机遇,并顺利步入职场,实现人生价值,开启职场生涯良性开端。

一、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内涵探析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内涵探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内涵是指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成功获取满意就业岗位,并胜任工作岗位需求,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卓越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场适应能力的综合表现;或者表现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人生理想的综合能力。毕业生就业力由学习能力、职场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等五个维度构成,是一种综合的潜在职业能力[1]。刘建新(2006)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毕业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身体素质和其他相关能力的总体”。从其本质上来讲,毕业生就业力具有主体性、发展性和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择业技能的综合体,而且是一种职场发展能力[2]。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力现状及特征

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培养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一方面,综合性大学或办学层次较高院校在科研水平、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助推下,使得这类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性高校由于设置相对粗糙,教学软硬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育人理念落后、专业设置跟风、办学思想狭隘,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及时与社会有效对接,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无法满足行业和社会需要,职业素养欠缺,就业力乏失困顿。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缺失成因剖析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力欠缺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时代“难题”。就业力的缺失与当前社会价值体系多元、高校发展的“伦理”困境、企业责任意识“弱化”、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迷失”等因素有关。

(一)政府职责缺位致使企业无意“育人”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实习责任监督机制,企业缺乏承担提供实习岗位与条件的约束机制。政府责任约束体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难求实习锻炼岗位的结果。政府没有真正建立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机制,不仅无法建立大学生的实习规范,损害了实习生的切身利益,也对实习单位造成了一定困扰,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消了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新进员工时,对于大学毕业生各方面的要求逐年提高。用人单位在一边抱怨大学生就业力无法达到岗位需求时,又很少单位愿意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锻炼机会,急功近利的用人现象司空见惯。事实证明,高校人才成长绝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责任,用人单位必须尽到应有义务。应切实履行自身社会责任,强化服务社会和高校人才的战略思维,按照自身的需求去主动培养所需人才,做好毕业生人才梯队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培养、管理、使用等系统工程。事实上,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并没有与学校签订合作培养协议,甚至在企业内部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的也相对不足,这样势必造成了新进员工人才梯队的断层现象,甚至无人可用的尴尬结局。

(二)高校伦理困境缔造高校人才培养“瓶颈”

众所周知,高校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然而,近年来很多高校受办学效益驱使,跟风设置了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仅没有带来毕业生人才质量的提高,反而造成了办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很多大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之初对所学专业知之甚少,填报时难免有失偏颇,但入学后想调换专业的概率少之又少,这样势必造成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积极性不高,厌学乃至弃学现象层出不穷。高校若要完全放开专业二次选择,势必造成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规模失衡,对高校自身发展造成负面和消极影响。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伦理困境,是造成当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此外,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仍存在诸多不利。一方面,高校培养模式较社会发展已相对滞后,但教育方式仍以传统理论知识传授为主。部分高校“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压制了某些“偏才、怪才”的成才空间,致使一些特长突出的学生在此培养模式下,兴趣特长“泯然众人”,连基本的思辨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良性而健康的培养。

(三)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力“打折”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卓越的智慧,敏锐的思维,积极阳光的心态和卓尔不凡的气质。但在现实中,随着网络媒体时代信息的纷繁复杂,社会价值观念多元且极易受西方消极文化的侵蚀,很多大学生在求学期间自甘堕落,整日空虚无聊、浑浑噩噩,抑或自私嚣张、挥霍无度、生活糜烂、荒废学业、自暴自弃也在所不惜[3]。另一方面,有近七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无法在当代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领下务实高效学习,时间管控能力不足。在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与综合能力培养上收获甚微,更不要说具有职场必须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能力。事实上,高校毕业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清晰理解,多数人停留在理论的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可以说是处于懵懂状态。

三、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力的有效策略与积极应对

大学毕业生就业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四位一体化的“联动”机制。政府作为政策保障的实施者,应逐步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开展定期督查监管,规范求职市场秩序。高校作为人才战略的实施载体,必须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引领为依托,以人才培养理念为导向,以专业设置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深化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职业精神培养。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的接收者,必须强化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努力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合作内涵,共同营造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新模式。大学生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切实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夯实核心竞争能力。

(一)孕育高校文脉,夯实“育人根基”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而高校文脉是一个大学教育质量、地位和品牌的灵魂[4]。高校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应该利用本身积淀的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熏陶与培养。培养学生丰富儒雅的精神世界、严谨的思辨逻辑能力、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内化,而且培养大学生的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环境层面的内在修为。根据社会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来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畅通,保证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适销对路”,真正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5]。

(二)借力多方联合,搭建“四方联动”

实施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家庭、高校与校友等多方资源与平台联动,有效开展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实践。“高校资源联动”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高校为了达到共同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形式,其核心是实现多校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目标是提升高校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大学生人才培养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各方共赢[6]。加强企业与学校合作,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加强企业参与大学生实习制度建设,鼓励并规范企业加大对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力度,企业在实习过程中考察具有潜力的学生,为企业选人、育人和自身人才梯队发展提供良性外部环境。加强高校与家长定期交流制度。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和性格特征,分析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出现的一些积极和消极行为内因,并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引导大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健康成长。此外,利用校友资源,培养大学生尽早面向未来职场,锻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举办优秀校友访谈会,定期互访等建立大学生成长成才“优秀校友坐标”。举办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大赛,让大学生提前了解行业人才标准及未来职业发展路径,科学合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

(三)提升主体内驱,构建“五项管理”

当前,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就是在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依据职业倾向的选择和发展进行的不断修炼。打造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就必须让毕业生转变从靠关系到靠实力、从靠机会到靠能力、从靠别人到靠自己、从靠书本到靠本领的“四个转变”。不断强化情绪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控、学习能力、人际管理等“五项管理”的能力。同时,努力寻求个人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增强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积极寻找社会工作机会,培养人际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52-55.

[2]向从武.略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5):113-114.

[3]牛家丛.和谐视域下高校大学生道德伦理教育的引领与构建[J].高教学刊,2015(24):243-244.

[4]曾德国.大学文化将成为未来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81-83.

[5]程志玲.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6]李勉媛.谈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提升策略[J].教育探索,2013(1):19-2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4-0039-02

*基金项目:2015年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项目(SZ2015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牛家丛,硕士,讲师,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就业指导和大学生成长教育。

Abstract:At present,the"bottleneck"of graduate employ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social and economic adjustment and lack of supply of the effective position.Multiple values system of the whole media era,the ethical dilemma of running schools,the lack of enterpris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the concept of career planning of students"lost"and other objective reasons,result in the lack of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Leading the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promoting the ethics of the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drive of career planning,are useful attempts and explorations to improve the employ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current college students;connotation employment ability;promotion strategy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策略
高职网络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生命周期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