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年 ,伍小运
(巢湖学院 1思政部;2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 教育与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
胡万年1,伍小运2
(巢湖学院 1思政部;2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不同程度的疏离和缺失现象。在全球化、多元化、网络化背景下,高校要反思历史,立足现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转变教育观念、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家园,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当前全球化、多元化、网络化背景下,高校反思历史,立足现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其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是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概念在中国古代与“天文”相对,意指“人文化成”的意思,具有教化的功能。《周易》贲卦的象辞最早提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80在这里,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人文与天文相对,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义;区别于武功谋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区别于野蛮,有文明之义。可见,中国古代“文化”概念具有人文教化功能,强调用诗书礼乐、德性伦理等教化世人,以便化成天下。在西方,希腊人虽然具有教化观念,但还没有形成“文化”概念,最早使用“文化”一词的是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指的是灵魂培育。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文化”逐渐成为人们所熟悉的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按照心灵的本性培养心灵的精神活动,是一种把人从野蛮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人变得成熟的力量。要获得这种力量,必须强调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正如列奥·施特劳斯所说:“通过伟大的书来……接近最伟大的心灵”。[2]64因此,“研读最伟大心灵所留下的伟大的书”是人类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在这里,“伟大的书”就是古代传统文化的经典。所谓传统文化即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变性,但不是固守过去的僵死文化,而是从古代延续至今的鲜活文化。
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分歧。一般人从民族性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有人从创造主体、时间和特征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赵洪恩等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晚清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3]6有人从本质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4]5概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道教、佛教文化为补充、以其他文化形态为枝叶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它既包括诸子百家、经典文献、传统礼仪、琴棋书画、传统文学、民风民俗、传说神话等物化的存在形式,又包括宗教哲学、价值观念、伦理规范、知识结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精神的存在形式。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关联的概念,具有特定内涵和历史演变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国家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运用一定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将其培养成符合一定社会阶级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著作中阐述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但并没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列宁最早提出“政治教育”概念:“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5]403毛泽东则在讨论关于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问题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概念。[6]781无论是列宁的“政治教育”还是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概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权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思想的教育,也就是意识形态的教育。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定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服务的思想教育。”[7]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它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呢?两者是毫无关系,还是彼此对立亦或是相互联系?学者们从两个方面看待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方面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性意义,另一方面强调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性作用。关于前者即资源性意义的具体解释,学界有不同理解。有学者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有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力”:“以塑造圣贤人格为目标、培养整体观念为内容、以言传身教为原则、以知行合一为方法,这些资源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内容整合、原则确立、方法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8]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深邃,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优秀的思想因子。如天下为公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厚德载物的宽厚胸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言而有信的诚信伦理,仁者爱人的君子人格,等等。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既有积极内容也有消极成分,既有思想精华又有封建糟粕,如崇古守旧、不思创新,纲常礼教、等级森严,重情轻理、缺乏科学,崇尚人治、淡化法治,等等。因此,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资源。关于后者即载体性作用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的传承工具和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传播和宣传作用。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及其要求大学生达到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目标本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必将成为传统文化的潜在要素。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作为一种载体性工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拓展和升华。概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两者相互包含、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统一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离和缺失的原因
尽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资源性意义,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离和缺失现象比较突出。首先,高校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氛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中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基础》、《原理》、《纲要》、《概论》)除部分章节零星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外,没有以系统形式呈现给大学生,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政治性倾向和文化性淡化的现象,没有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切合点。尽管有些高校开设《大学语文》、《古典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传统文化课程,但都属于选修课而非必修课,普及程度非常有限。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是以随机形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没有形成固定模式和长效机制。由此,高校缺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其次,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薄弱。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令人堪忧,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重视不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理解不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由此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友爱、诚信合作和爱国奉献精神。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论是高校辅导员还是思政理论课教师自身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无法通过有效形式培养和教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由此阻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普遍提升。
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疏离和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疏离和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当代因素,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际因素,既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原因也有社会和家庭因素。
(一)历史原因
从鸦片战争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后。在明朝中期以前,中国仍处在世界各国前列,但到明末清初之际,中国国运开始落后,加之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将这种落后状况的原因归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奴役思想,遮蔽民智。由此,他们在五四时期提出“打到孔家店”口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激烈的否定和批判,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产生不良影响。建国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仍在持续,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除四旧”名义全面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误解和损害都是深远的,其直接后果是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上的断层,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使国人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反感和淡化意识。其实,近代以降的中国落后根本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罪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产生矛盾冲突。“五四运动”的先驱者如胡适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在理论上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二是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9]从历史角度看,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强盛国家是否定自己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英国和俄罗斯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样,亚洲四小龙具有很深的儒家文化传统,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并没有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阻碍,反而得到有益启示和更为健康发展。由此,杜维明基于东亚“儒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预示“儒学第三期”来临的可能性。[10]632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国上下已达成普遍共识。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二)多元文化冲击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冲击下,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多元化,必然导致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粉墨登场,广泛渗透,无孔不入,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关的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主义等,与个人人生价值相关的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高校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政治意识淡薄,传统文化忽视等现象,他们崇尚独立自主和个性自由,蜂拥而至的各种西方文化思潮以大众化和快餐式受到90后大学生的普遍青睐,导致许多大学生不愿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有些大学生仅仅从消极方面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抱残守旧的故纸堆和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而嗤之以鼻、弃之不顾。
(三)网络技术冲击
随着网络技术的开发和迅猛发展,互联网在带来信息共享的便捷的同时,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诸多冲击和隐患。作为90后的大学生,一方面思想新潮,追求时尚,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人生价值观不成熟,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由此,他们往往沉迷于网络QQ、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网络玩乐等,这不仅浪费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导致许多大学生身心畸形和变态发展。尤其是大学生习惯于快餐式和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不愿主动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不用说潜心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另外,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混淆视听,负能量容易被放大和误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等正能量容易被排斥和蔑视。作为一种新型文化,网络文化的全面渗透必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冲突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网络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性互动是需要探究的课题。
(四)高校教育自身原因
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尽管素质教育提到日程上,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加之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多,就业压力增大。这就导致我国高校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忽视大学生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把高校变成“手工作坊”,打造成紧俏适用人才的“加工厂”。[11]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回归与融合的途径
由于多种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疏离和缺失。当前我们要反思历史,立足现状,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高校要转变观念,纠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误解和歪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与现代化进程发生矛盾和冲突。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以辩证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高校还要加强思想上的认识,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通过出台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从领导体制、管理制度、课程标准、师资培训、政策配套、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确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的制度保障。
(二)加强高校课程改革力度,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
高校课程是大学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在许多高校课程建设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被专业课程排挤,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因此,高校必须加强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开设《大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必修课;开设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经典导读的选修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使之更具生动性和可读性;高校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状况,并依据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编写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校本课程,如立足巢湖的高校,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环巢湖地域性文化结合起来,打造既具民族精神又具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通过以上四个层面的课程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发挥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单一式的教学方法转向启发式、交流式、综合式的教学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格言、警句和案例形式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和教学中,一方面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其吸引力、渗透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宣传。
(四)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高校应该构建一个健康、高雅、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第二课堂”形式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开展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各种主题活动,如定期邀请国学名师、专家开展系列传统文化讲座,指导大学生阅读经典原著;组织收看并讨论于丹、易中天、刘心武等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的《论语》、《三国》、《红楼梦》等经典导读;利用中华民族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日,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重在体验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利用校广播台、校报、杂志等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诗词歌赋、诸子百家、历史人物等;构筑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让校园的建筑、道路、绿地、教室、图书馆等物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载体,如树立名人塑像,精选经典文献中的格言、警句作为校训、条幅和指示牌,以便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和熏陶效果。
(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站建设,发挥网络平台的辐射作用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载体,互联网能够让大学生超越时空限制,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接触、宣传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而深刻内涵。在信息化网络时代,谁占领了互联网这个阵地,谁就占用大学生这一群体。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和条件,从过去指令说教、单调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向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和互动交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载体,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高校向大学生推荐高质量的品牌网站,在互联网上开通“国学”网站,并适时指导;高校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网站,建立网上课堂,与大学生进行广泛的互动交流;高校定期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页设计和网络动画大赛。另外,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管,克服和排除网络负面信息和有害文化对大学生身心的渗透和侵害,为大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良性发展的校园网络环境。
(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发挥其主导性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论是辅导员还是思政理论课教师都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精神引路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他们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中国优秀传统美德规范自身行为,真正做到慎独内省、修身养性、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立德育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厚德载物的宽厚胸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言而有信的诚信伦理、仁者爱人的君子人格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七)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首先,大学生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科学分析,理性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又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其次,大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通过阅读、研讨和学习,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最后,大学生要学以致用,将内化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再外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另外,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2]4“大学之道”不是片面追求技能至上,培养“作坊式”的“单向度”人才,而是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博雅通识和人文素养。因此,高校要充分意识到当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和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从而彰显“大学之道”的真正宗旨。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易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2]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3]赵洪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闫娜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
[5]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6]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王威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4)
[8]陈继红,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与趋向[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
[9]张祥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 东南大学学报,2008,(5)
[10]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3卷)[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11]柳友荣,等.人文素养:应用型大学远航的“压舱石”[N]. 中国教育报,2014-4-7
[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责任编辑:高正礼)
Time for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Retur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 Wannian1, Wu Xiaoyun2
(1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2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haohuUniversity,Chaohu,Anhui, 238000,China)
Abstract: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to a varying degree, estranged fr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in this globalized, plural and networked world,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flect on history while focusing on the present. They must promot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high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onfidence, tap into its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s and make it return to college campus through changed educational concepts, reformed course system,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ick atmosphere of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OI:10.13585/j.cnki.gxfdyxk.2016.01.012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3SZXM076)
作者简介:胡万年(1968-),男,巢湖学院思政部教授;伍小运(1978-),女,巢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37(2016)01-00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