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2016-03-19 06:45:28穆成华中环循北京环境技术中心
安全 2016年6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

穆成华中环循(北京)环境技术中心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穆成华
中环循(北京)环境技术中心

【摘要】为了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实现安全生产,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并提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其他安全管理策略、措施,即企业应牢牢抓住危险源排查和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重点,突出预防,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事故;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兼顾其他安全管理措施,自觉遵守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危险源排查和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搞好安全生产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安全生产管理是系统工程,应采用系统的管理策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1 安全生产管理的特征

安全生产管理融于企业各项管理之中,与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和职业危害控制等密不可分,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预控等子系统,涉及法律法规体系、教育和培训、技术保障、档案信息管理和应急救援系统等多个方面,所以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复杂性、系统性,与企业发展阶段、技术条件、核心价值观、员工道德水准等密切相关。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部分,具有长期性,溶于整个生产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安全生产管理有其自身规律,需要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和发现。

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在发展过程中一般存在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少,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投入不足,作业环境较差;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企业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时,往往抓不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落实不到位,危险源排查和治理执行力度不足,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缺乏以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 突出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统筹兼顾

2.1核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以人为本,保障生产安全,企业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生产。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中,企业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利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抓住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要素,辅以其他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要素为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程序、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激励和约束制度、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这些核心管理要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只有抓住这些核心要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才能有效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

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程序应是其他安全管理制度围绕的中心。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应把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作为主要职责和任务;对于识别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化对策措施的部门和个体,根据隐患程度分级、以及对策措施的科技进步程度实施激励,对于不符合安全的行为实行约束管理;对于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过程中识别出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等应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不失时机地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强对核心管理制度的教育和培训,提高遵章守法的意识。

企业应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方针,以危险源排查和治理工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安全档案管理活动,统筹兼顾其他安全管理措施,持续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2.2加强危险源排查和治理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对危险源的管理,危险源排查和治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精髓。切实执行危险源排查和治理程序能够根本预防、消除和控制危险源,避免事故发生;执行危险源排查和治理程序,不断发现问题,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危险源辨识和查找活动应融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岗位,实现全员、全过程参与,不仅辨识和查找生产工艺、设备中的危险源,而且应辨识不安全行为并纠正。对存在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依照危险等级进行登记,建立危险源信息管理档案,分级管理。

企业应充分利用岗前培训、班会、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及时通报危险源整改结果,广为宣传,增强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排查和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齐抓共管。

2.3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核心,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内容。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效果。主要负责人需要树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决心和意愿,保障安全投入,建立积极的安全生产文化。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需要全面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各级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明确危险源排查和治理职责及其他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企业通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危险源排查和治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程序,开展综合、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检查结果、整改情况和责任挂钩,并建立检查台帐,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2.4实施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教育和培训

安全生产激励和约束制度彰显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奖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心;适当的惩罚能够警示和减少安全生产违章现象。

企业需要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员工参与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安全激励和约束制度,强化组织保障,健全管理机制,以激发个体和部门工作能力为目标,促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全员覆盖,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遵纪守法情况的监督考核。

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应与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励和约束制度密切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危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够使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熟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掌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减少失误,杜绝不安全行为,保证行为安全。

企业应保障安全教育和培训、激励和约束工作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明确培训内容,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创新培训手段和形式,确保培训时间和质量。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理念,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文化素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员工掌握危险源辨识和排查能力;鼓励员工坦诚、尽情讨论安全事项,展开对危险源排查和治理知识、经验的讨论和交流,明确作业场所、岗位的危险源,掌握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完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把“安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5加强档案的信息数字化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记录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是传承载体,能够覆盖更多人员,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大幅降低管理成本,能减少由于安全管理人员变动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有利于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

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档案的管理工作。安排专人对安全生产管理档案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并及时把纸质档案通过扫描等手段转换为电子文档,实现数字化处理功能和安全信息存储功能。

选用合适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软件(或建立企业安全信息平台),以实现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的高效,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制度落到实处,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和控制,克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的困难。通过管理软件,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台账。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和信息反馈工作。建立危险源登记,及时掌握危险源数量与等级变化,定期跟踪、完善,促进职责落实,有效监控引发事故的危险源。及时管理对于特种设备、场内机动车辆定期检测,记录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奖惩和绩效评定等。

2.6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落实到位

安全生产管理是系统工程,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等多个子系统。应采用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企业应牢牢抓住危险源排查、评价和控制管理程序,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档案的信息数字化管理等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核心要素,同时兼顾其他安全管理措施,与政府安全监督监察、安全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持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管理各核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促进,综合提高,促进企业建立自我改进、持续提高的常态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管理模式,自发保障安全生产。

执行核心管理要素,应狠抓落实,执行到位,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要求。应紧紧围绕危险源排查和治理程序等核心管理要素,确定人选、分派任务,辨识和评价危险源,提出对策措施方案和整改要求,做好信息记录和档案管理。实施阶段应根据各部门的不同责任,各司其职,分别完成各项工作。并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考核,执行激励和约束程序。并对安全管理要素执行PDCA动态循环管理,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提高,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控制危险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需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利用系统理论重点抓好安全生产的核心要素。坚持以危险源排查和治理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突出预防,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事故;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PDCA循环模式,建立隐患排查和治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达标创建,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安全生产积极性,以信息数字化系统加强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并兼顾其他安全管理措施,自觉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发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指标要求,不断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在重点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核心要素的前提下,兼顾其他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为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核心要素和其他管理措施的执行有效,企业应主动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视实效,狠抓落实,执行到位,以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
火力发电厂热控班组安全生产管理
基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及安全文化建设结合实施模式分析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
浅析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欧盟理念与改进我国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
新形势下碧流河水库安全工作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