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

2016-12-09 19:16王宝珍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电力企业

王宝珍

[摘  要]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电力企业重要工作之一,其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风险控制的运用则可以对电力安全生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将其纳入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69-01

一、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内涵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综合管理,企业通过采取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处置,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为目标的科学管理方法。加大巡回检查力度,在发现问题以后,能够对问题及时地处理,而对于一些隐患,应该将其控制在事物发展的萌芽状态,进而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呈现一种良性发展。

二、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原则

1. 全员性原则

全员性原则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将风险控制渗透到电力企业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树立全员风险控制意识,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共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2. 全过程原则

风险控制不是针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某个环节或者某个部门,而是针对电力生产的全过程管理,以电力安全生产周期为基础,将风险控制纳入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才能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3. 持续性原则

电力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电力设备不断完善,电力营销环境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而日益复杂,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持续增强自身防御风险的能力,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开展持续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电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1. 树立风险控制的理念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风险控制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生产者,都应当树立正确的风险控制理念,将其渗透到电力安全生产活动中,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要将风险控制作为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项目应用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根据电力生产的进度和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电力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可以提高电力生产的有效性。

2. 构建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控制是贯穿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管理工作,因此需要构建全面的、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将其有效的运用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从而达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将风险评估工作渗透到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而且不断完善风险评估机制,避免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风险评估结果发生偏差。建立风险控制监督体系,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应用风险控制的过程有效监督,保证风险控制的流程顺利实施。

3. 密切结合风险控制与电力安全生产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需要将风险控制与电力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相应的管理方案,保证电力生产的顺利进行。风险控制与电力生产的有效结合,应当与一线生产者和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了解电力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并且根据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现场管理方案,将风险控制与电力生产作业有效结合,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4. 明确组织管理责任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生产环节,因此需要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组织与设计,而且在风险控制方面强调的全员参与,但并不是要所有人都掌握风险控制的办法,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具有明确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全局的角度对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明确生产部门与管理部门承担的管理责任,做好明确的分工,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需要从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两个角度同时开展,在此基础上对风险控制的资源进行拓展与整合,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才能充分发挥风险控制的重要作用。

5. 采取一定方法解决电力安全风险

5.1 隔离法解决电力安全风险

在解决电力安全风险解除中,除代替法、控制法外,还有一种就是隔离法。隔离法是电力生产中对危险实施隔离的一种方法。由于电力安全风险中有许多种危险源,对于有危险源除采用各种各样的隔离手段而达到有效隔离的目的。进而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工作人员在对电力设备实施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检修的规章程序进行,将检修的设备从正在运行的生产线上隔离开来。比如:①在拉开刀闸时,应该将需要进行检修的设备完全从运行的设备中分离开,然后进行检修。②在进行检修过程中,需要在作业区和运行设备之间用安全围栏和安全网隔离。③将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资充分地隔离。比如氧气、氢气和乙炔,以及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将其放置在距生产地点50m之外,保证危险和生产区有效地隔离起来。

5.2 控制法解决电力安全风险

电力安全风险控制法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控制方式。由于电力生产极具危险,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危险源存在,比如地沟盖板、井、及洞、孔,还包括旋转机械的异常运行、压力容器泄漏,除此之外还有导线绝缘破损、栏杆缺口这些危险源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生产。对于这些危险源,在进行排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控制。但是采用控制法也存在着局限性,因为也存在着一些危险源,不能够做到对其风险进行控制。所以往往需要将其与多种风险控制方法进行综合利用。

5.3 用代替法解决电力安全风险

为有效解除风险,处理控制意外,也可以采用代替法。也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运用低故障率和低风险的装备代替高风险装备。作为供电企业,应该从本企业效益和安全角度积极出发,根据实际状况,对本企业的设备进行更新,将一些先进的技术用于产品生产。及时更新企业的生产技术,也就成为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的途径。例如,在辖区内,可以用空气开关代替传统开关,或者采用真空开关。另外,还可以用自动控制系统代替手动调节。进行这样的改造以后,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强一些设备的可靠的运行性能,积极达到工作人员进行一些操作的风险以及劳动的强度。而在进行清洗轴承等一些零件过程中,同样可以采用代替法:将汽油清洗用新型清洗剂代替。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易燃易爆物引发火灾之险。

6. 建立专业的团队,并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方面,建立专业的风险控制团队,可以用原有安全生产管理团队的人员,如果规模比较大的电力企业,则建议增加人员,明确权责,合理分派任务,但是要进行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风险控制的理念,并且不断创新方法,可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辅助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电力行业各企业要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各环节的自动监管,在这个基础上设立检查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人员,与编程人员共同配合,不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风险控制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地工作,不以个人的主观态度进行工作,但是要注意人文关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对此这就要求广大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采取一些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此保证电力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云山.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8):150-150.

[2] 陈金亮,马亚南,郭延江,等.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J].通讯世界,2015(21):85-86.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基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欧盟理念与改进我国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J电气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