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吉
(复旦大学 985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基地,上海 200433)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综述
刘德吉
(复旦大学985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基地,上海200433)
[摘要]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可以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铺垫。文献梳理发现,国外直接研究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文献几乎没有,但他们对人口迁移一般规律、分权与财政均等化、人口流动与公共服务供给相互间的影响以及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的多元混合供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给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一般社会性状描述及其与户籍人口的对比、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政策的变迁及背后的利益博弈等方面,并对部分城市和地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均等化的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利益博弈分析;管理与服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凸显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以便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铺垫。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观点综述
欧美发达国家公民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取往往与其就业和经常居住地相关联,少有类似中国的与基本公共服务挂钩的户籍制度,因而国外学者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直接研究较少。
(一)关于人口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多数社会学和经济学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较有影响的有:E.Ravenstien(1880)根据20多个国家人口迁移资料总结出的人口迁移七条经验法则,是对人口迁移规律的经验总结;Herberle(1938)[1]最早提出、D.J.Bagne等(1950)进一步发展、并由E.S.Lee(1966)完善的推拉理论,系统分析了迁出地和迁入地影响迁移行为的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著名经济学家Lewis(1954)构建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认为,当农村处于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时,农村将出现“零值劳动力”,这会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Ranis和Fei(1961)基于农业劳动力生产率重要性的考虑,修正了刘易斯模型,提出农业劳动力剩余模型,并明确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个阶段,即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无限供给阶段,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正、固定工资率开始提高的迁移减速阶段,以及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与工资率相当,农业和工业争夺劳动力阶段。修正后的二元经济模型虽然扩大了适用性,但仍不能解释为何农民会不顾城市事实上存在的失业而继续向城市涌入。对此,Todaro(1969)[2]从城乡间预期收入差异、个体劳动者对迁移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就业概率等因素的综合权衡以及个体特征等方面作了分析,由此形成托达罗模型。此后 Kuznets(1973)、Chenery和Syrquin(1975)[3]等学者对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关于人口流动与地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相互影响研究
财政和公共经济领域的学者对人口流动与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相互间的影响等问题作了较多研究。Wildasin(1988,1991)、Wilson(1986)、Hoyt(1993)、Keen和Marchand(1997)、Day(1992)、Wellisch(1996, 2000)、Schultz(2001)[4]等考察了人口流动带来的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外部性与税收竞争以及选举型政府对城市人口规模扩张态度和移民政策的制定等;Stiglitz[5]和Arnott[6]及Atkinson等(1977,1979,1980)提出了基于地方公共品分享的拥挤性和劳动报酬递减情况下社区最佳人口边界和社区数量问题的分析框架,并由此引出亨利·乔治定理。该定理认为:在市民同质性假定下,当公共品的支出等于因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租税时,城市达到最佳规模( Hochman et al,1995)。同时,个体对公共产品的支付意愿和流动倾向也决定了城市的人口规模(Atkinson和Stiglitz,1980[7]; Epple和Romer, 1991) 。Faguet(2004)[8]则认为:居民不会因公共服务的差异而完全流动,而且公共服务的差异通常不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因此不能保证Tiebout用脚投票机制在提高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方面的作用。
(三)关于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中的责任主体及供给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由公共管理及社会政策领域的学者开展的。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和Mckinnon(1997)、Weingast(1995)等学者主张关注政治决策过程和机制、通过好的政府结构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效率。以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为代表的新公共管理者,则对传统公共行政关于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唯一完整供给主体之观点提出挑战,主张应区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和生产,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并列举了连接供应和生产的主要方式(奥克森,2005),提出“多中心”模式(麦金尼斯,2000);被称为民营化先驱和大师的E·S﹒萨瓦斯(1984,1987,2002)[9]通过对基础设施、教育、社会福利和服务等领域民营化的系统研究,阐述了民营化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后来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更强调民主权和服务理念的基础上,主张通过政府、私人、非营利机构的合作治理为公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很多学者,尤其是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领域的学者,基于对国家福利主义的批评,对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中多元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多方面研究。如Hansmann(1980)和Weisbrod(1986)认为,公共品的生产由非营利的第三方部门完成,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结合。Denhardt夫妇(2000)指出政府应为公民在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上提供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努力形成公共品供给中政府、公民、社会及市场主体多维互动的新局面。莱斯特·M·萨拉蒙(2008)对美国公共服务(包括社会福利和社会或人类服务等在内)中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间的伙伴关系作了详尽阐述;马丁·鲍威尔等(2011)学者指出:同一福利体制中的不同国家之间(例如英国和美国同属“自由主义的福利体制”),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公共服务之间(如英国的全民保健服务体系和住房体系),以及同一种公共服务不同国家之间都有很大差异。还有很多国外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领域的学者也作了不少类似研究。
上述研究虽然少有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享有的直接研究,但他们对人口迁移规律与动力以及人口流动与地方公共品供给及税收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对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观点综述
在国内,伴随着人口流动的一波又一波浪潮,流动人口也引起了众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流动人口一般性问题的研究
对于流动人口问题较早进行关注的学科领域主要有社会学、人口学和经济学。这些学科领域的学者对流动人口的规模、特征、地理分布和流动趋势、动因、影响、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生存状况、社会认同与社会融合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归纳:
1.流动人口的规模、状况、特征及变化趋势
对流动人口规模、规律、特征及变化趋势等的描述是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对此,学者们主要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以及90年代开始的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的农村观察点定期收集的数据分析,也包括对一些课题组所组织的不同规模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大体对流动人口状况及其变化作了一些归纳。张庆五(1993,1998)、张茂林(1995)将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人口流动分为1978~1983的低速增长期、1984~1988的快速增长期、1989~1991的平缓期、1992以后的快速增长期四个阶段。段成荣等(2008)[10]总结得出改革开放30年我国流动人口普遍化、流动原因经济化、流动时间长期化、流入地分布沿海集中化、年龄结构成年化、性别构成均衡化、女性人口流动自主化、流动方式的家庭化和学业构成“知识化”的九大趋势。张翼(2012)揭示了流动人口家庭化候鸟式迁移以及大学生流动人口增速趋升等趋势。柯兰君、李汉林(2001)[11]、王春光(2001[12],2002)、李培林(2003)等较多学者对农民工生活、就业、收入、居住环境等状况进行了广泛研究。任远(2006)发现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居留时间越长,继续长期居留的概率越高。也有不少学者对某些特定城市或区域的流动人口的相关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
2.人口流动的动因及社会、经济影响
人口为何会流动?蔡昉(1995)[13]认为中国人口流动的特殊动力是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形成的扭曲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格局;而改革以来扩大了的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为流动提供了追加动力。李强(2003)[14]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户籍制度对推拉理论模型的影响。于涛方(2012)[15]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地级城市的普查数据,得出:城市人口流入符合集聚规律和规模报酬递增假说,东部发达城市地区和其他区域重要经济中心城市保持着极强的人口集聚能力,这些城市以现代性、国际性特征、投资及生活质量等体现的“综合机会”成为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拉力”。高兴民(2012)[16]认为:“地区发展差异、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劳动较高收益等比较利益驱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民众观念的嬗变等,都是造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因素。”孙文凯等(2011)[17]的研究表明:1998年以来的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在引导农民工流动方面的作用有限,而社会网络、农村收入增加都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有显著影响。学者的研究表明:人口流动的动因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收入因素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国际上关于公共服务地区差异因素可能引发的人口流动在中国似乎是可以忽略的。
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人口流动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及差距、社会分层等方面展开,既涉及到对流入地的影响,也涉及到对输出地的影响,既有人口流动的积极效应分析,也有消极效应的分析。
人口流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方面,丁仁船等(2009)证实:人口迁移流动对于城镇劳动力供给和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均有显著影响。与此不同,蔡昉(2000)[18]认为人口流动虽然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城乡劳动力在地域上的分割,但由于城市排斥外来人口的歧视性就业政策,在城市又形成新的户籍与非户籍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现象。李长安(2010)对此作了实证分析后认为:在控制个人特征等因素之后,由于职业分割的存在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是客观存在的,且比较严重。一些学者研究了劳动力迁移对城市本地居民就业的影响,丁仁船(2006)[19]认为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劳动力之间高度互补、小幅替代,并且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间的替代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王桂新(2001)[20]认为:外来劳动力对上海劳动力市场及本地劳动力的就业,主要是表现为补缺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陆铭等(2012)[21]认为城市规模扩大具有就业增加效应,较高技能和较低技能组别的劳动力均从城市规模的扩大中得到了好处,且较低技能组别劳动力的受益程度最高。
关于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影响,以蔡昉(2000)为代表的多数学者认为:乡—城流动使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率高的工业部门,资源配置得到改善,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据蔡昉和王德文(1999)[22]的估计,劳动力转移对增长的贡献率为20%。周天勇(2001)[23]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引发的空间集聚、企业外部经济、土地资源节约等积极效果。王桂新等(2005)认为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来人口在上海的地区分布及变动状况影响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调整。马晓微等(2004)以建筑业为例量化分析了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虽然几乎所有学者都肯定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但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则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其对家乡的汇款(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和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及带回的资金、技术(邱海盈,2005)等因素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核心大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农村地区的不发展基础之上的(李强,2001),农村高素质人口的外流对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蔡昉,1995)。关于人口流动对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学者们同样有着不同的看法。王德等(2003)认为跨区域的劳动力对缩小经济差距作出了重要贡献;段平忠等(2005)[24]认为人口流动的流向对扩大或延缓地区经济增长差距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间接说明人口流动可能会拉大地区经济差距。李实(1999)[25]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直接提高外出打工户的家庭收入水平,而且还会抑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但蔡昉(2006)却观察到中国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这并不符合劳动力要素流动导致地区间收入均等化的一般规律,为此,蔡昉等(2006、2009)从工业发展排斥就业的倾向、农业和农村发展不足、城市劳动力市场歧视以及现有统计调查制度能覆盖“常住流动人口”等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李强(2001)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得出劳动力迁移可以扩大和缩小农村内部差距两种相反结论。
人口流动也会引起社会阶层变化,李强(2004)[26]分析了人口流动导致的城市居民、城市农民工、农村居民的三元社会结构,以及城市外来人口农业和非农业外来人员因在年龄、教育水平、迁移原因、行业和职业特征等方面的较大差异而形成的两大社会群体。何朝银(2006)则认为:人口流动通过职业分化、经济收入分化、权力变化、声望变化等也引发了中国农村阶层的分化。
3.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享有情况及其与户籍人口的差异
学者们较早对流动人口的平等就业权及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行了关注,并围绕流动人口面临的就业歧视和就业权益受损状况以及流动人口子女的不公平义务教育现状展开了广泛探讨。关于就业歧视问题,前文已有谈及,而关于义务教育方面的文献也不胜枚举,此处不一一赘述。学者们的研究也推动着实践界对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目前,流动人口的平等就业权和子女义务教育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流动人口职业和经济地位获得的深层次因素及其子女的义务后教育问题。如李春玲(2006)[27]通过比较流动与非流动劳动力的职业和经济地位获得的异同,发现二元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三重制度分割使流动人口劳动力被隔离在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空间之内。陈媛媛(2008)[28]基于对四大城市外来人口的问卷调查,对比发现本地市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三群体在劳动福利获得上存在梯度差异,并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禀赋、雇主类型等因素对差异的影响。郑功成(2007)[29]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概括为“缺、乱、损”三个字,郑秉文(2008)[30]指出目前的社保政策使流入地社保制度将获益,流出地将受损,流动人口的养老权益受到极大侵害,且人口流入地的获益是以流出地的地方性财政补贴支出为代价的。袁城(2014)[31]认为户籍制度、地域分割、经济发展水平等导致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与率低,而教育程度、子女个数和职业性质等变量又是造成乡-城流动人口和城-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参与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对于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与户籍居民的差异,很多学者都对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糟糕的居住状况和环境做过描述,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居住状况的巨大差距。何炤华(2013)描述了流动人口住房空间、住房条件和住房拥有等多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了制度性要素和个体要素对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影响,并指出居住融合是乡-城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卢华翔等(2011)通过对广东、长三角、北京、重庆等地的调研认为,流动人口仍以租赁和单位提供住房为主,居住条件差的情况未得到根本改善,且居住流动性强,居住区位表现为向郊区迁移的“离心化”趋势。陈钊、陆铭等(2012)[32]基于上海市居民调查的微观数据,发现户籍身份差异所引起的空间上的居住区分割已经出现,并且非户籍家庭的居住条件明显更差,对小区的评价更低,更少在小区内进行互动,对邻居的信任感更低。侯慧丽(2013)[33]从居委会和村委会两种不同的社区结构出发,分析流动人口的居住选择和住房状况,发现具有工作不稳定、自雇者、家庭户流动特征的流动人口更可能选择居住在村委会社区,且两类社区的流动人口选择住房的主要考虑因素有所不同。
4.流动人口的市民化、社会融合与社会认同
针对流动人口因户籍制度而无法享受市民待遇所导致的“虚城市化”现象,学者对流动人口市民化和社会融合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如任远等(2012)分析了流动人口个人和家庭情况、社区参与、社会资本和城市制度安排对其社会融合的影响。更多的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具体内容涉及市民化含义、意义、内容与测量指标、市民化的各种障碍因素、市民化的成本及其承担主体、市民化的模式与制度选择、市民化的具体进程和路径等等。左学金(2011)[34]将农民工市民化归纳为“外劳”“土地换身份”和“权利与义务对等”三种模式,认为第三种模式基于“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的原则,使农民工作为纳税人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是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市民化模式,并提出了推行城市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政策主张。以郭星华(2011)[35]等为代表的相关学者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问题作了系统研究。
(二)关于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及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这方面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制度与政策变迁的阶段划分及管理方式和内容方面的研究;二是关于政策变迁与执行背后的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研究者对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变迁的阶段划分各有不同,如陆杰华等(2008)[36]将其划为明显分割的城乡人口管理体制阶段(1958~1984)、防范式治安管理为主阶段(1985~1994)、参与式综合管理为主阶段(1995~2000)、2001至今的服务管理并重阶段;尹德挺等(2008)将其划分为开放阶段(1978~1988 )、管制阶段(1989~1999 年) 和2000 年至今的融合阶段。傅崇辉(2008)[37]以深圳为例,将其划分为:1984~1999年间重收费轻管理、重控制轻行政的防范型管理;2000~2005多元政策目标的综合型管理;2006年以后以居住证为载体的福利型管理。在管理方式和内容方面,杜丽红(2011)主张摒弃主要以限制流动人口为目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和主体的传统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转向以服务为手段、法律法规为依据、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为基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管理;陈丰(2012,2014)针对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存在的多部门、跨地区缺乏相互协作和脱节现象,提出建立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和跨地区、跨部门协调机制的主张,同时强调政府管理和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相结合的重要性。大量的学者对与流动人口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作了阐述,如赵德余(2009)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了户籍制度变革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复杂利益关系。贺振华(2003)[38]认为户籍制度主要还是中央政府、城市管理者、市民、农民四方博弈的结果。在这四方主体中, 中央政府是强制性的,城市管理者的倾向是复杂的,农民是最不具备谈判能力的一方,市民的谈判力量是决定性的。彭希哲等(2007)[39]认为户籍制度被赋予了本不应该由它承担的许多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强化和放大,使其发展成为我国公共福利体制的载体性制度,主张使户籍管理功能回归本位,使福利制度与普遍的公民身份而不是与歧视性的户籍制度相联系。于建嵘(2008)[40]也主张通过改革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以保障农民的平等就业权和迁徙自由。
对于政策变迁的背后原因,多数学者从利益博弈视角作了分析。柯荣住(2000)[41]认为城市人口控制制度是政府和迁移者Cournot 博弈均衡的结果,这种均衡具有长期稳定性,制度变迁异常艰难。蔡昉(2000)认为城市居民出于维护既得利益的动机,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帮助形成了排斥外地民工的歧视性就业政策。夏纪军(2004)[42]认为政府具有通过公共品供给制度控制人口流动成本的动机,地方公共品供给激励、税收竞争以及地区差别政策是政府设置流动成本的三个动因,但跨区劳动力配置需求的上升将推动人口流动成本下降。叶建亮(2006)[43]认为不同主体之间在关于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上存在着利益差别,实行非歧视的公共品分配政策同时对城市人口规模按照生产效率加以控制是现有体制下一个有效率的户籍制度安排。肖周燕等(2009)认为地方政府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主要根据流动人口对实现其自身政绩目标作用的大小和自身的管理理念来决定对流动人口的态度和管理体制。潘鸿雁(2011)[44]认为流动人口相关政策的实质在于处理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群体之间的资源分配关系,而这一关系是在各种力量的博弈中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三)关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享有状况及均等化推进的地方实践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特定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较多学者对流动人口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陈刚等,2005,2006;李建华,2006;杨春,2011;吴丽丽,2013等)、就业服务(蔡昉,2000;李强,2002;王春光,2006等)、社会保障服务(郑功成,2007;郑秉文,2008等)、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赵树凯,2000;杜文平,2006;黄祖辉,2006等)等特定公共服务领域的不均等状况作了实证分析。二是对特定城市或地区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作了研究,如刘静(2012)[45]和李丹妃(2012)[46]通过小样本的问卷调查,分别对杭州和长沙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刘玉博等(2011)[47]通过对上海闵行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考察,强调了市级统筹、资源整合以及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的重要性。三是关于如何实现均等化方面的研究,陈振明等(2007)[48]通过厦门某区的调研,徐增阳(2011)[49]基于对广东中山市“积分制”的分析,都主张建立流动人口渐进或梯度推进的公共服务获得机制。李放(2007)[50]基于既得利益刚性及其对均等化制约的分析,主张调整利益分配机制;黄桂荣(2012)[51]主张通过政府主导、第三部门参与、社区化管理等体制创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从上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人口的流动与迁移作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由于国内与国外关于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制度差异,使得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也有较大差异。国外学者更侧重于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而对分权和财政均等化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承担主体等方面的研究更多地是着眼于公共产品和服务如何公平而有效率地提供,他们很少直接研究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但他们对人口迁移影响因素以及财政分权的研究,一方面为国内的同类研究提供了比较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必然性,以及财政分权(尤其是支出分权)背景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而他们对人口流动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社会福利)供给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对国内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能引发的与公共服务水平地区差异有关的人口流动问题也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的研究,不仅涉及的学科领域和主题更为广泛,文献数量也非常多。从前文对国内文献的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大多基于中国特有的户籍管理这一制度背景,围绕这一制度及其变革情况对人口流动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及相关问题展开广泛探讨。这些研究尽管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关联的并不多,但许多相关研究却为此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和文献,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给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迪。这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社会学、人口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学者对人口流动的规模、动因、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特征、就业、收入、居住等流动人口一般状况及变化趋势的研究,既为纳入均等化的流动人口规模及可能变化趋势提供有用的数据支撑,也可以从对流动人口各种生态描述的文献中发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失及亟待改善的相关信息,并间接的推测出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而学者们关于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在劳动就业权益、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方面的差异比较,直接揭示了两类群体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不均等的现实。第二,流动人口市民化和社会融合方面的文献大多把流动人口在就业城市所能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状况作为社会融合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这些文献关于流动人口市民化路径和对策方面的探索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第三,学者们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虽然多着眼于地区和城乡间的均等,但他们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理论的探讨以及财政在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等都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第四,现有文献对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变迁及其背后利益关系的分析,一方面提醒我们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考虑到已有政策基础及政策变动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均等化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复杂利益博弈关系对均等化的影响。第五,对某种特定类别和特定城市与地区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为此领域的进一步系统研究以及地区或类别比较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虽然国内学界在流动人口相关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都考虑到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的影响,但直接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研究仍很不充分。目前来看,现有的研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
第一,与流动人口有关的文献汗牛充栋,且不少文献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但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系统研究并不多。已有的文献多数从某类公共服务(如流动人口的卫生医疗与计生服务、就业培训与社会保障、子女义务教育等)或某个特定区域或城市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展开,较少从宏观上把不同类别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纳入一个整体框架,对不同类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优先顺序和差异化推进机制缺少系统研究。
第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群体性均等问题,相比较地区和城乡间的均等化,群体间的均等标准和实现程度更难把控,均等化的推行引起相关主体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更大,程度可能更高。但目前对流动人口、城市居民、各级、各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关联主体的利益系统分析不够,对不同类别基本公共服务在各关联主体之间所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的差异分析尤为不足,而促进这些不同主体间的利益互动与妥协正是实现均等化的关键。
第三,对于城市群地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协同发展问题研究不多。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北三大城市群地区都是人口高度集聚区,除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都处在同一省之外,其他两大城市群都跨越一个以上省级行政单位。在当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要由省级及省以下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的背景下,加上城际高铁带来城市群内的“同城效应”,如果群内不同城市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落实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内因基本公共服务或福利待遇差异所引起的人口再流动会增加,在我国财政收入相对集权、财政支出高度分权的背景下,可能会削弱城市政府在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积极性。为此,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协同推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很少。参考文献:
[1]Herberle.R. The cause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A survey of German theorie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38,(43):32-50.
[2]Todaro, M. 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1):138-148.
[3]Chenery, H. and M. Syrquin, 1975,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 1950-197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Schultz, C. and T. Sjstrm, 2001, Local Public Goods, Debt and Migration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80, 313-337.
[5]Stiglitz, J. 1977, The Theory of Local Public Goods, in The Economics of Public Service, by M. Feldst Ein and R. Inman, London:MacMillan.
[6]Arnott, R. and J. Stiglitz, 1979, Aggregate Land Rents, Expenditure on Public Goods and Optimal City Siz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63.
[7]Atkinson, A. and Stiglitz, J. 1980, Lectures in Public Economics, McGraw-Hill, New York.
[8]Faguet, Jean-Paul, 2004, Does Decentralization Increase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to Local Needs? Evidence form Bolivia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8, pp. 867-893.
[9]Savas,E·S,1984. Privatizing the Public Sector: How to Shrink Government. Chatham,N.J. Chatham House.
[10]段成荣,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6).
[11]柯兰君,李汉林. 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13]蔡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5,(6).
[14]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15]于涛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增长的空间类型及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科学,2012,(4).
[16]高兴民.人口流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困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7]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1).
[18]蔡昉.中国城市限制外地农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 (4).
[19]丁仁船,吴瑞君.农民工对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替代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4).
[20]王桂新,戴贤晖.外来人口与上海市的发展:影响、趋势与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2005,(1).
[21]陆铭,高虹,佐藤宏.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J].中国社会科学,2012,(10).
[22]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 ,(4).
[23]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济研究,2001,(3).
[24]段平忠,刘传江.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5,(12).
[25]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9,(2).
[26]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7]陈媛媛.城市外来人口劳动福利获得歧视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2).
[28]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J].社会学研究,2006,(6).
[29]郑功成.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J].理论视野,2007,(6).
[30]郑秉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2008,(1).
[31]袁城,李荣彬,王悦.城乡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2).
[32]陈钊,陆铭,陈静敏.户籍与居住区分割:城市公共管理的新挑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3]侯慧丽,李春华.梯度城市化:不同社区类型下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和住房状况[J].人口研究,2013,(2).
[34]左学金.我国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模式探讨[J].西部论坛,2011,(1).
[35]郭星华,等.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6]陆杰华,王茗萱.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福利保障: 现状、挑战与思路[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6).
[37]傅崇辉.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回顾与思考——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8,(5).
[38]贺振华.户籍制度改革: 一个合作博弈框架内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3,(3).
[39]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7,(5).
[40]于建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民工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2008,(10).
[41]柯荣住.城市人口控制制度及其变迁——迁移者与政府的博弈[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42]夏纪军.人口流动性、公共收入与支出——户籍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J].经济研究,2004,(10).
[43]叶建亮.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J].经济研究,2006,(11).
[44]潘鸿雁.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以上海市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1).
[45]刘静.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2.
[46]李丹妃.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长沙市试点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7]刘玉博,等.上海市闵行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11).
[48]陈振明,等.外来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基于厦门市某区调研的分析[J].东南学术,2007,(6).
[49]徐增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获得机制与“同城待遇”——对中山市“积分制”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5).
[50]李放,等.公共产品、政府职责与维护农民工权益[J].公共管理学报,2004,(4).
[51]黄桂荣.从管理体制创新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岭南学刊,2012,(4).
责任编辑魏佐国
[收稿日期]2015-11-2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利益博弈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13BGL145);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研究”(2013M540328);教育部高校基本业务科研经费“利益博弈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WE1321003)。
[作者简介]刘德吉(1973- ),女,复旦大学985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基地博士后,政治经济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行政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43(2016)02-00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