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音法在现今汉语中的应用及启示
——以《汉语成语小词典》为例

2016-03-19 06:54戚晓杰林卫清
东方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识字功能

戚晓杰 林卫清 黄 慧

(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直音法在现今汉语中的应用及启示
——以《汉语成语小词典》为例

戚晓杰 林卫清 黄 慧

(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在汉语拼音广为运用的现今,直音法这种汉语中最原始、最传统的记音方法,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作为汉语拼音的一种补充,在一些词典中,仍为人们所运用。通过对影响广泛、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成语小词典》中直音法运用的例析,可发现直音法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对其不足提出改进性建议,以使之更为严谨、理性、科学,更好地发挥其注音作用。同时还可发现,源于汉语特性的直音法不可简单放弃,而应在现今汉字教学(包括幼儿识字、小学汉字学习、留学生汉字认读等)中有效地加以运用,通过以字学字、以旧带新,形成滚动式学习,快速克服汉语学习中的文字障碍,彰显直音法的“识字”功能。

关键词:直音法; 《汉语成语小词典》;“识字”功能

直音法是用一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在汉语拼音广为运用的现今,直音法作为汉语中最原始、最传统的记音方法,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在一些词典中,直音法作为汉语拼音的一种补充,仍为人们所运用。本文以影响广泛、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1](以下简称《小词典》)为例,全面剖析其直音法的运用,并依此阐明直音法的优点与不足;对《小词典》直音法运用所存有的问题也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求使之严谨、理性、科学,更好地发挥其注音的作用。同时指明直音法源于汉语的特性而产生,不可简单放弃,在现今汉字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加以运用,通过以字学字、以旧带新,形成滚动式学习,快速克服汉语学习中的文字障碍,彰显其“识字”功能。

《小词典》共收录成语4600条,采用直音法注音的词条有406条,占总数的9%。再加上有的成语词条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注音采用直音法,甚至有的释文中也采用直音法注音,实际直音法的使用共有502例,可以说直音法在《小词典》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小词典》直音法的基本格式为“A:音B”,均置于词条使用汉语拼音注音之后,如“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中流:水流的中央。砥:音底。砥柱:山名,在今河南省三门峡东,像柱石一般挺立在黄河急流之中,故名。比喻坚强独立的、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①《小词典》中对成语词条的汉语拼音注音,是逐字相注,不分词连写,这在汉语字词有时难以分辨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另为行文方便、醒目。本文以下所引成语注释,只出现与直音法运用相关内容,释义部分省而不出。从《小词典》直音法的注音方式看,有两种类型。一是用同音字相注,即用声韵调完全相同的汉字来标注字音。《小词典》共出现474例,占直音法总数的94%。如:

【傲然屹立】屹:音逸。

【精神抖擞】擞:音叟。

【按图索骥】骥,音寄,好马。

【白璧微瑕】瑕:音霞,玉上的斑点。

【暴虎冯河】冯:音平,蹚水。

二是用近音字相注,即用声韵相同而声调不同的汉字来标注字音,实际的声调用小字号的“阴平、阳平、上、去”加以标明。《小词典》共出现28例,占直音法总数的6%。如:

【吹毛求疵】疵:音次阴平,小毛病,缺点。

【百折不挠】挠:音脑阳平,弯曲。

【暴殄天物】殄:音田上,灭绝。

【绰绰有余】绰:音戳去。

无论是同音字注音,还是近音字注音,如果成语词条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难读的字,都可以加以直音标注。这也分几种情况。如果被注音的字为一个词,可以连续注音。如:

【魑魅魍魉】魑魅:音痴昧。

【叱咤风云】叱咤:音赤乍,怒喝。

【参差不齐】参差:音岑阴平雌阴平,长短、高低不齐。

【风光旖旎】旖旎:音倚你,柔媚的样子。

如果被注音的字为两个词或不发生结构关系,可以分开注音。如:

【传檄而定】传:音船,传布,传播。檄:音席,声讨敌人的文书。

【沆瀣一气】沆:音航去。瀣:音懈。

【姹紫嫣红】姹:音岔,美丽。嫣:音烟,美好。

【高瞻远瞩】瞻:音沾,看,望。瞩:音嘱,注视。

【暴戾恣睢】戾:音利。恣睢,音自虽,任意做坏事。

《小词典》直音法通常注释的都是成语词条中出现的字,如果释文中存有难读的字,也可以使用直音法,共发现44例。如:

【博闻强记】又作“博闻强识”。识:音志zhì,记。

【踌躇不前】又作“踟蹰不前”。踟蹰:音池除,同“踌躇”。

【方枘圆凿】枘:音锐,榫(音笋sǔn)头。

【飞黄腾达】蟾蜍:音谗除chán chú,癞蛤蟆。

《小词典》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①《小词典》能根据汉语运用的实际,对一些易读错、写错的字用“〔注意〕”加以标出,引人注目,避免出现读音、书写偏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表现在注音上,《小词典》能从使用者的角度,根据编写者自身的语感与言语交际经验,选取一些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多音字)和不常用的生僻字加以直音标注,有一定的针对性,的确能解决一些成语读音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小词典》中用来注音的字,也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注音符号,它往往带有很强的选择性,显示出编写者的用心与着意,以便于人们认读,体现了直音法以字认字、以已知求未知、增加字汇量的“识字”功能。《小词典》中用来注音的字常常具有以下特性。

(一)形体简单,容易识别。如:

【阿谀逢迎】谀:音于。

【觥筹交错】觥:音工,古代的一种酒器。

【丢盔弃甲】盔:音亏。

【风靡一时】靡:音米。

【和睦相处】睦:音木。

(二)具有常用性,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形体上并不比被注音字简单,笔画数甚至多于前者,但经常使用,故而也可以起有标音作用。如:

【鹑衣百结】鹑:音唇。

【鳏寡孤独】鳏:音官,没有妻子的男人。

【含英咀华】咀:音举,嚼。

【创巨痛深】创:音窗,创伤。

【大张挞伐】挞:音踏。

【狗尾续貂】貂:音雕,一种毛皮珍贵的鼠类动物,古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貂尾作帽子上的装饰。

(三)用来注音的字与被注音字具有一定的声音联系,或是被注音字的声旁,或与被注音字属于同声旁,或以被注音字为声旁。如:

【爱毛反裘】裘:音求,皮衣。

【箪食壶浆】箪:音单,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嗷嗷待哺】哺:音捕,喂食。

【顶礼膜拜】膜:音模。

【纷至沓来】沓:音踏,多,重复。

由《小词典》直音法的运用,我们可以发见采用直音法注音有诸多的优点,为汉语拼音所不及。1.具有汉语拼音不具有的简便、快捷、明了,可直接拿来呼读,避免拼读过程与语码转换,认读速度快于汉语拼音。2.以字注字,以简识繁,以已知汉字求未知,符合识字规律,符合已习惯于表意体系文字的国人联想记忆的语感与思维方式①国人学英语时,喜欢用同音或近音的汉字注音,原因也在于此。,容易建立字与字之间声音上的联系,印象深刻,便于记忆。3.与汉语拼音前后共现,形成信息冗余,可以相互印证,由此起到一种突出、强调的作用,且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各取所需;同时,具有重点、针对性的单字直音相助,可以不用从汉语拼音串中去查找所需要的字音,省时省力,避免误读。4.可以用来区别多音字,对辨别、确定多音字的读音,起有迅速定位的作用,避免产生声音混淆。如:

【反躬自省】省:音醒,检查。

【寡廉鲜耻】鲜:音显,少。

【大腹便便】便:音偏阳平。

【恶语中伤】中:音众。

【否极泰来】否:音批上。

当然,直音法也有其天然的不足。1.由于它是以囫囵个儿的汉字来注音整个音节,没有进行音素分析,运用起来很难自如。要想给每个汉字都找到同音字,就很难办到。有些同音字是冷僻字,也不宜用来注音,即使注了,也难以认读。②如“ 【参差不齐】参差:音岑阴平雌阴平,长短、高低不齐。”在这里,《小词典》以“岑阴平”来给“参”注音,由于“岑”的非常用性,其注音效果是非常有限的。2.由于同一个汉字,各地读音不同,直音法的运用还容易带进方音。所以《小辞典》中直音法的运用只是作为汉语拼音的一种补充,且采用的是选择式注音,没有也不可能用直音法全面标注,且有时还需要借助近音字来标注,以此弥补同音相注所存有的不足。从实际的使用情况看,用近音字注音,即使用标记出声调的方式来加以调整,因中间还要进行调类变换,其注音效果远不如同音字来得简明、直接。

同时,《小辞典》本身直音法的运用也存有不完善之处:

(一)《小词典》被注音字的确定,是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的,缺乏客观的依据,完全是跟着感觉走,这在字频、词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现今,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这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1.有些易读错的字或生僻字没有得到关注。如“百孔千疮”“抛头露面”中的“疮(chuāng)”“露(lù)”都是很容易读错音的,“魑魅魍魉”“匕鬯不惊”中的“魍(wǎng)”“鬯(chàng)”都是非常用字,这些都可加以直音法注音。

2.有些易读错的字或生僻字,时而采用直音法,时而不出现直音法,前后不一。如同一个“疵”,在“吹毛求疵”中采用直音法:“ 【吹毛求疵】疵:音次阴平,小毛病,缺点”,而在“大醇小疵”中则不出现直音法。③当然,有的易读错的字或生僻字,全词典能基本保持一致,均加以直音标注。如:“ 【爱毛反裘】:裘:音求,皮衣。”“ 【肥马轻裘】:裘:音求,皮衣。”“ 【集腋成裘】:腋:音液,胳肢窝。裘:音求,皮袍。”

3.有的语感上不生僻的字反倒被直音相注。如:“ 【不分青红皂白】皂,音造,黑色。”“ 【翻箱倒柜】柜:音贵。”

4.对于前后相连词条中出现的易读错的字或生僻字,也采用不同的标准。有时上下词条都采用直音法。如:“ 【踌躇不决】踌躇:音愁除,迟疑不决的样子。”“ 【踌躇满志】踌躇:音愁除,迟疑不决的样子。”有的则是前面出现直音法,后面省而不出。如:

【咄咄逼人】咄:音多。咄咄:使人吃惊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注意〕“咄”不能读作chū。

【咄咄怪事】咄咄: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注意〕“咄”不能读作chū。

从行文的简洁看,这样做似无可厚非。但作为一部便于人们查检的工具书,则需保持体例上的一致,即使前后词条相联,也应全都加以直音标注,因为人们查检成语时,不会通读全词典或上下文词条,而是根据所需,按条查阅。

鉴于《小词典》被注音字确定上的主观随意,我们建议可否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有一定的字数限制。范围的确定可考虑以下因素:易出错率高,经常被读错;使用频率低,不经常使用;复现的一致性,即词典中凡被直音相注的字,出现在别的词条中,也应加以直音标注,不可遗漏。

(二)有的直音法,用来注音的字为多音字,这易让人无所适从,起不到明确标音的作用。如:

【并行不悖】悖:音背,相冲突。

【箪食壶浆】箪:音单,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不祧之祖】祧:音挑阴平,把相隔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进远祖的庙合祭。

在这里,“背”“单”“挑”多音字。“背”有两读:bēi、bèi;“单”有三读:dān、Shàn、chán。以多音的“背”“单”来给“悖”“箪”注音,显然不妥。“挑”虽也为多音字:tiāo、tiǎo,《小词典》用标明声调的方法(“挑阴平”)来限定其多音的读法,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应对策略。

(三)释文中采用直音法体例不一,有失严谨。或直音法与汉语拼音共用。如:“ 【方枘圆凿】枘:音锐,榫(音笋sǔn)头。”“ 【博闻强记】又作“博闻强识”。识:音志zhì,记。”或只采用直音法,汉语拼音不出现。如:“ 【踌躇不前】又作“踟蹰不前”。踟蹰:音池除,同‘踌躇’。”不过,从整部词典的编写看,这里的“踟蹰”后如果再加用汉语拼音注音,似更合理些,不但可以使之印象深刻,且前后体例可保持一致。

或只采用汉语拼音注音,直音法不出现。如:“ 【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迩er:近。)意思是说,武器锋利没沾上血,远近各邻国就降服了。”而这里的“迩”在有的成语词条注音中,是采用直音法的,如“ 【不可向迩】迩:音尔,近。” 由此可见,这里“迩”的注音也应该含用直音法,以与前面直音法与汉语拼音双用的方式相协调。

(四)为求编写简明,有些近义成语采用见某某词条的方式,解释内容合并。但在辗转中,有些易读错的字或生僻字没有得到直音注释,被忽略了,因所见词条中不含有这样的字。如“百喙莫辩”只被注明“见‘百口莫辩’(9页)。”①“百喙莫辩”与“百口莫辩”语体色彩上存有差异,是否应解释书面语色彩浓郁的前者,而后者注明见前一词条?而“喙”字在“不容置喙”中是被采用直音法注音的:“ 【不容置喙】喙,音会,鸟兽的嘴,借指人的嘴。”

(五)用声调不同的近音字注音,声调的标注用“阴平、阳平、上、去”来表明,前二者为双音节,后二者为单音节,这在音节结构突出的汉语表达中,有失节律的和谐与对称,应改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以求保持音节的均衡,追求节律美。

(六)直音法作为词典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注音方法,《小词典》在编写的“凡例”中理应加以说明,而事实上完全没有提及。

以上这些,都应在今后的修订中加以注意并改正。②《小词典》1998年修订本还存有把近音相注关系的直音法误认作同音关系直音法看待的情况。如“ 【卓尔不群】卓:音捉。”这里的“卓”与“捉”,声调不同,前者为阳平,后者为阴平,按《小词典》体例应在“捉”后加注调类,改为“捉阳平”。不过,在《小词典》(第6版)中,此问题已得到修正,改为“ 【卓尔不群】卓:音浊。”

在汉语中,直音法的产生绝非偶然,它有其深厚的语言文字土壤。直音法是源于汉语的特点而形成的,体现了汉语的个性特征,具有一定的语言类型学启示意义,不可简单放弃。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索绪尔[2](P50-51)把其视为表意体系文字的古典代表。作为音形义统一体的汉字,它重视的是形与义的联系,从字形上可以看出意义,但体现不出读音,这就为直音法的产生提供了必要。表意体系的汉字是大字符集,有五六万之多;再加上汉语音系简单而经济,音节数量有限③在现代汉语中,基本音节只有400多个,加上声调也只有一千二三百个。古汉语音节相对复杂,音节数量会多些。,同音现象突出,近音现象广泛,这也为其直音法的产生奠定了语言文字基础,使之成为可能。直音法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汉字肌体里孕育而出的特定产物。表音文字用数量有限的几十个字母或符号直接记录语言里的声音,它重视的是形与义的联系,字的读音可以从字形上看出;且表音文字音节数量巨大,“英语的音节总数当在一万左右”[3] (P151),不会也不可能产生直音相注。

直音法的运用,绵延千余载,在汉字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汉民族先人对汉语语言面貌的朴素认知,闪烁着科学、智慧的光芒。①如吴继刚以为:“直音法的使用自东汉开始,有‘读若’‘读如’‘读为’‘读曰’等术语。使用直音法的字典有《说文》,此外,还有郭璞注《尔雅》、郭璞注《方言》以及《释名》。”详见吴继刚《汉语字典注音方式中的直音法》一文,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由《小词典》直音法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到,由汉语特性孕育而出的直音法不但可以用来注音,还具有很强的识记汉字的功能,可以通过已知汉字来认识未知,帮助使用者方便、迅捷学习汉字,扩大识记汉字的数量与范围。所以《小词典》用来注音的字,即使同音,也并非一定。如同样为jié音节的字,有时用“皆”来相注,有时采用“杰”“洁”来标音,如:“嗟悔无及:嗟:音皆,叹气。”“桀骜不驯:桀:音杰②当然,这里“杰”的选用从与其繁体字“傑”的对应关系上看,是有道理的;但简化字则让人看不出其中的联系。。”“竭尽全力:竭:音洁。”这对于汉字字汇量的提高是有助益的。

汉语学习,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汉字是一难关。③汉语学习到了词这一关,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以词构词是汉语构词的特点,由此汉语的词大多是透明的,可以根据字面义来猜出词的语义。且汉语构词规律性强,可以以已知求未知,进行类推。如表示星期几,只要学会了“一、二、三、四、五、六”“星期”,就可以类推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而英语则需要一个个学习,相互关联不大。但大字符集的汉字具有常用字集中性的特点,高字频的汉字复现率强。④据统计,《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共用字3136个,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六年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生字表》收字3189个。参见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上册第161页注释①。“现代汉语中的通用汉字只有7000个左右,常用汉字只有4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最常用的汉字覆盖率可以达到99%以上”。[4] (P17)通过直音相注,以字认字,温故知新,可以快速掌握汉字,提升汉字学习的效率与品质,在人们的辗转相认中,通过不断的复现,几千个常用汉字很快就可以掌握自如了,汉字难关不攻自破。

直音法是中华民族“形”思维方式的一种独特呈现,它不仅是一种注音之法,更是一种识字之法。在现今的汉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调动汉字可直音相注的“识字”特性,在幼儿识字、小学汉字学习、留学生汉字认读中加以有效运用,通过汉字辗转相注,以旧知新,形成滚动式学习,快速掌握常用汉字,增加识字量,迅速提高儿童、小学生、留学生的识字速度与能力,汉语书面语的学习速度与习得水平也可以由此而得以提升。在一些针对幼儿、小学生、留学生的读物中也可以适当加以运用,充分发挥直音法的“识字”功能,引发学习兴趣,提升汉字学习效率。⑤目前,外国人的汉语学习,书面语能力较之口语要差很多。一些能用汉语口语比较流利地进行交际的西方学者,在书写汉字、阅读汉语方面困难都很大,特别是在写的方面甚至有的还停留在文盲、半文盲的状态。这种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差异之悬殊令很多中国人瞠目结舌。究其原因,与汉字学习方法不力有关。直音法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克服文字障碍,迅速掌握汉字,提高书面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需要阐明的是,我们在这里探讨直音法的应用问题,并非是对汉语拼音的反动⑥汉语拼音对于标注汉字字音,起有重要作用,功不可没。有外国学者甚至认为,通过汉语拼音学汉语,汉语是世界上最容易学习的语言;通过汉字学汉语,汉语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而是作为汉语拼音的一种补充,对直音法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适当的运用,凸现其“识字”功能。这样可以使汉语注音更加多元⑦同时也可以弥补汉语拼音运用之不足,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字母有时会带有一定的母语“负迁移”,如英语国家的学生有时易把x读为ks等。,汉字学习更加方便快捷。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吕必松、葛遂元、鲁川等学者都曾提出“用汉字为汉字注音”的主张,并在对内和对外的汉语文教学中反复实践,这对于汉语文的科学教授,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

针对汉语音节数量有限的特性,有人曾建议,用来注音的字可借助汉语声韵调的拼合,给每个音节确定一个代表字,起有一定的音符作用,在汉语中加以运用。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就曾提到“一千多个声音符号”的问题:“中国文字的变为注音文字,而不变为拼音文字,显然和它的语言有关。一个字既然一个音节,有一千多个声音符号,就可以把这个民族的语言统统写出来,又何须另外一套拼音的方式呢?”[5](P53)此种观点,值得我们深思,而不应简单忽略。⑨鲁川先生(2012:37-38)曾推荐汉字注音字符(即“整字注音字符”)405个,但它既忽略用来注音字与被注音字声调上的不同,也不考虑用来注音字与被注音字同声旁等因素,这实际上是把复杂的问题做简单化处理的结果,有失主观随意,因而实施起来难以畅通无阻。但在实际的汉语运用中,作为一种“识字”方式,我们认为,直音法用来注音的字,可以不受此严格限制,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灵活加以运用,通过以旧带新,快速、便捷掌握常用汉字,攻克文字关。

参考文献:

[1]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4] 吕必松,赵淑华,林英贝.组合汉语知识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5] 唐兰.中国文字学[M].北京:开明书店,1949.

责任编辑:潘文竹

The Application and Enlightening of the Zhiyin Method in A Small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QI Xiao-jie LIN Wei-qing HUANG Hui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Abstract:In modern times, Chinese pinyin is used widely. As the most original and traditional method to record pronunciation, the zhiyin method, i.e., indicting phonetic notation with other characters, does not disappear. In some dictionaries, it is still used as a kind of supplement to the pinyin system. This thesis takes for example A Small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which is typical and widely used today, to analyze comprehensive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zhiyin method, clarify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e try to make the zhiyin method rigorous, rational and scientifi c, thus making it play a better role of phonetic notation. And people can use it when they want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effi ciently. In this way, its function of helping people to recognize Chinese character can be highlighted.

Key words:A Small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zhiyin metho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function of helping people to recognize Chinese character

作者简介:戚晓杰(1960-),女,山东威海人,文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修辞研究;林卫清(1976-),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黄慧(1992-),女,山东滨州人,青岛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二五”社科规划项目“语言知识科学普及研究”(编号:YB125-122)、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明清山东方言比较范畴研究”(编号:12CWXJ26)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2-12

中图分类号:H114/H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6)02-0084-06

猜你喜欢
识字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识字儿歌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