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自传文献

2016-03-19 06:54
东方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记文学自传作家

徐 鹏 绪

(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自传文献

徐 鹏 绪

(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中国现代自传文学虽然从根本上无法摆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但却是直接在西欧自传文学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家自传的基本类型,从篇幅上分,有连续性的长篇自传,也有简述履历的短篇自传;从书写内容上来分,片段性自传,也有从出生一直写到传记写作当时的比较完整的自传。但这种自传,也往往是由组成作家一生的各个片段组合而成。此外,作家在非传记文章和作品中也往往述及自己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传记文学;自传;文献

中国传记文学写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传记》中指出:“传记之书,其流已久,盖于六艺先后杂出。”刘知己《史通·列传》云:“夫传记之兴,肇于《史》《汉》。”可见我国的传记文学起源于春秋,而兴盛于汉代。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乃是史传文学成熟、兴盛的标志。两书作为纪传体史书的代表作,人物传记构成了书的主体,有记帝王的《本纪》《世家》,有写将相和历史上有影响人物的《列传》;有单写一人之独立传记,也有合写两人或多人的合传,可谓体式大备。但作为一种史学文献的传记写作,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史家的专职。不任史官,则没有资格为他人作传。否则,便被视为“侵史官之职”[1]。这种传统观念,束缚和妨碍了传记文学的发展,致使我国除史传之外,少有其他形式的传记作品产生。

西方传记文学的勃兴,始于近代。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虚构作品主要文类诗歌、戏剧、小说的衰微,非虚构作品迅速崛起。而写实类作品的主力军便是传记文学。于是传记,以及与之相关相似的日记、书信、回忆录、忏悔录、访谈录、墓志铭、人物速写、人物随笔之类的作品蓬勃发展,日渐繁多,呈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之姿。

欧风东渐之后,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就关注到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传记文学,并为鼓吹爱国与维新,创作了《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等传记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郭沫若曾回忆读梁启超这类作品的感想:“以轻灵的笔调描写那亡命的志士,建国的英雄,真是令人心醉”[2](P121)。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者胡适也曾积极推介西方传记文学。他不但自己动手写作,还力劝别人写自传。他在《四十自述》中认为传记文学可以“给史家做材料”,也可以“给文学开新路”。在先躯的鼓吹下,中国创作界虽然始终并未出现一个传记文学创作的高潮,但此类著作却也陆续产生了许多。特别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学者们出于对现代作家进行深入研究的需要,在整理写作作家年表、年谱的基础上,撰写了各种体式为数众多的作家传记,创造了现代文学文献的一种重要类型。

西方传记文学的勃兴,起始于近代的自传。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被认为是这个文类的第一部伟大作品。此后,卢梭、富兰克林等人的自传相继出现,这种具有强烈个性和浓厚抒情性的自传成为欧洲自传的经典而垂范后世,形成了自己的文类特征,产生了巨大影响。

与西方异质的中国自传文学,产生更早,而且绵延不绝。我国古代书籍的自序中,有许多就带有自传的性质。《新大英百科全书》在“传记文学”条目下写道:“古代和中世纪仅有为数甚少的自传文学散稿。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古典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过简短的自述。”这是指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自传—《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在自序中叙述了自己的家世和个人的生平。他还有一篇《报任少卿书》,按文体讲,这是一篇书信;但从内容看,也可以认为是司马迁的另一篇自传。在该文中他抒发了遭遇腐刑后的愤慨,剖白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足以使司马迁复生的奇文。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过一篇《自纪》,详述自己的出身经历,表达了个人的志向,并通过具体行动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开创了我国有意以“传”的形式叙写自己的生平事迹的文体样式。此外,还有曹丕《典论》自叙、葛洪《抱朴子》自叙等。

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为澄清世人对他的诽谤,回顾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表明心志,则是以“令”的文章体式所写的一篇典范自传。

古人自撰的墓志铭,如陶渊明《自祭文》、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杜牧《自撰墓志铭》等,是作者设定自己已死,以一种将死未死者的奇特眼光回望自身的经历,发抒内心的感慨。这种自我凭吊式的作品,显然可以被视为作者的自传。

中国古代还有不少以诗述人生经历者。自传性,本来就是中国古代文人诗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诗人对自己较长的生活经历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思绪在诗中加以抒写,这自然就会成为用诗写成的自传。如蔡琰(162?-239?)《悲愤诗》、李谐(496-544)《述身赋》、庚信(513-581)《哀江南赋》、颜之推(529?-591?)《观我生赋》等,这些诗均因结合动乱的时代以观照自身、体味人生而被称为自传性的作品。至唐代的杜甫则有《夔府书怀四十韵》《往在》《昔游》《壮游》等一系列自传诗问世,描述了社会动荡下自己飘泊无依的生活境遇。韩愈、白居易等人亦不乏此类诗作,此后自传性诗篇代有佳作。

南北朝时期,江淹已将自写的传记称为《自序传》。至中唐陆羽的《陆文学自传》,以及刘禹锡的《子刘子自传》,才以“自传”作为文章的标题。这种以“自传”标示的传记样式,是中唐文学家新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现的方式。它的出现要比西欧的autobiography早了1000年之久,在中国式自传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后,以“自传”名篇的传记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仍有些以其他名目命名的自传。

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不以第一人称,而采用第三人称写作的虚构型和理想化的人物自传,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袁粲《妙德先生传》、王绩《五斗先生传》、白居易《醉吟先生传》、陆龟蒙《甫里先生传》、欧阳修《六一居士传》等,虽然不称自传,而且为传主虚拟了一个名字,但莫不是作者的夫子自道,既叙写着自己现实的人生经历,又抒发和传达着作者的理想和愿望,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自传体式,也是中国古典自传文学的一大品类。

不难看出,中国的自传文学资源丰富,品类繁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类体系和写作特色。

中国现代自传文学虽然从根本上无法摆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但却是直接在西欧自传文学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

日人川合康三在所著《中国的自传文学》[3]一书中认为,王韬的自传《弢园老民自传》[4]乃是中国近代自传的嚆矢。这篇仅有5000字的自传,对作者自身的经历,只能是粗陈梗概,缺少对事件具体过程和传主人格形成的详细描述,形同履历表的扩充。而且在自我称谓的方式上,不用第一人称代词,而是自谓“老民”,这都是蹈袭传统的做法。但作者在文末又云:“生而用传,非古也。”这表明王韬在为自己作传时已经意识到这种作法不合古制,因“老民盖惧没世无闻,特自叙梗概如此”,故而犯忌于生前回顾记录自己的生平,并标明为“自传”。而且,文中不乏“呜呼,老民既无子矣,而复夺其女。不解造物者所以待之抑何刻酷至斯哉!”之类的人生嗟叹,使自传具有一定的个性抒情色彩。所以,王韬的《弢园老民自传》在沿袭传统传记的同时,也向着近代自传迈出了可贵的一步。1902年,梁启超写《三十自述》,虽然只是概述其从出生至三十岁简历的一篇短文,但文中用了第一人称代词“余”。1909年,容闳曾用英文创作了题为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的自传,1915年有了中译本《西学东渐记—容纯甫先生自叙》。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1931年,胡适创作的《四十自述》被誉为是中国现代自传最早期的优秀作品,可以与西欧自传媲美。其实在此之前,已有现代作家的自传问世。胡适在《四十自述》的《自序》中说:“我的这部《自述》虽然至今没写成,几位旧友的自传,如郭沫若先生的,如李季先生的,都早已出版了。”[5]

在现代作家中,郭沫若的自传不仅从时间上来说产生最早,而且在数量上也应该是最多的。这些自传继承了司马迁开创的中国传统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现代性,这就使它在中国现代作家的自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至1963年陆续出版了17卷本的《沫若文集》。其中第6至第9卷为《沫若自传》,共4大卷,这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绝无仅有的。《少年时代》作为《沫若自传》第1卷,其包括《我的童年》 (1928年创作,初版于1929年,原名《我的幼年》,后因国民党反动政府查禁,曾先后改名为《幼年时代》和《童年时代》)《反正前后》(1929年的作品,初版于1929年,后因国民党反动政府查禁,曾改名为《划时代的转变》)《黑猫》(曾收入1930年出版的中短篇集《黑猫与塔》;单行本初版于1931年)《初出夔门》(1936年的作品,曾收入1936年出版的短篇集《豕蹄》)四篇作品,作者于1947年合为《少年时代》刊行。《沫若自传》第2卷《学生时代》包括《我的学生时代》(1942年的作品,原名《学生时代》)《创造十年》《创造十年续编》《今津记游》《山中杂记》《路畔的蔷薇》《水平线下》《集外》五篇(《梦与现实》《寄生树与细草》《昧爽》《孤山的梅花》《杜鹃》)。《沫若自传》第3卷《革命春秋》包括《北伐途次》《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脱离蒋介石以后》《海涛集》(《涂家埠》《南昌之一夜》《流沙》《神泉》《离沪之前》《跨着东海》 《我是中国人》) 《归去来》 (《鸡之归去来》《浪花十日》《东平的眉目》《痈》《大山朴》《达夫的来访》《断线风筝》《由日本回来了》《回到上海》《到浦东去来》《前线归来》《希望不要下雨》《在轰炸中来去》《甘愿做炮灰》)。《沫若自传》第四卷《洪波曲》包括《洪波曲》(原名《抗战回忆录》)《芍药及其他》《苏联纪行》《南京印象》。

郭沫若在《我的童年·前言》中宣称:

我不是想学Augustine 和Rousseau要表述甚么忏悔,我也不是想学Goethe和Tolstoy要描写甚么天才。我写的只是这样的社会生出了这样的一个人,或者也可以说有过这样的人生在这样的时代。

虽然郭沫若公开表示了自己所写的自传,与他提到的西欧式自传经典作家的写法不同。但也清楚的表明了,他在撰写自传之时,已经注意到奥古斯丁、卢梭、歌德、阿·托尔斯泰等西欧自传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而且自觉地总结了西欧式自传的两种基本类型:忏悔、告白型和天才纪录型。从忏悔、告白出发的西欧自传,其最本质的特点是勇于自我省察。而中国传统的自传一般缺少忏悔、告白那样的自我批判的性质。在历史上许多自传和自传性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与其说是自我省察,不如说是自我辩明,这是与西欧自传文学极不相同的一个重要特征。郭沫若在其《少年时代·序》中亦明白宣告:“我没有什么忏悔。少年人的生活自己是不能负责的。”申明自己要写的自传,不是宣示自己伴随内省的忏悔和告白。

西欧自传的另一种类型,是天才的记录。自传的作法,因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自传中着重加以表现的当然是本身才能的卓越不群,和因此造成的与庸众的隔阂。感觉到自己与众人的差异,也往往是中国传统自传的创作动机,但其天才意识并不强烈。在他们看来才能的卓越只表示程度上的差别,天才与凡人,本质上仍是相通的。所以文章中完全没有异人形象的描写。正如日人川合康三在他的《中国的自传文学》中所深深感受到的那样:

所谓自传,其出发点本来应该是觉察到自己与别人不同,从而确定自己的存在,但在酷爱典型的中国,类型化往往压倒了差异性,即便是自己的面孔,不放到类型中去辨认,也会一团模糊。与同一时空条件下的别人不同的自己,却可以从过去的典型中觅得侪类,引出同调,把自己按进那块既有的模子以后,便好像找回了一度失落的我,获得了某种精神的安定。这就是过去中国人一般的自我认识方法。

所谓天才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个性的表现。在长期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精神倍受压抑的中国人失去了,甚至不敢承认自己的个性。即使偶有一些行为上不合规范的人,如果写自传也不会像西欧自传作者那样标榜天才,张扬个性,而是竭力为自己被认为越轨的行为加以辩解,意在使人们相信,这些行为并没有越出儒家规范,是合于往圣先贤之道的。川合康三所谓的中国人“酷爱典型”,“要把自己的面孔放到类型中去辨认”等等,正是说的中国人无法摆脱传统束缚、囿于儒家思想道德规范的行为方法和自我认知模式。

郭沫若总结了西欧自传文学的两大模式并与之划清界限,这种立场的潜在的影响力,还是传统。他所谓“我写的只是这样的社会生出了这样的一个人,或者也可以说有过这样的人生在这样的时代”,也就是说,他选择的是紧密结合社会、时代来描述个人的方式,这也正是把个人传记写成“史传”的中国传记文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是与缺乏自我省察精神互为表里的。在中国式的自传里,个人与社会,与时代密不可分。从郭沫若最初写作自传的这种认识中不难看出,20世纪在西方影响下刚刚产生的中国现代自传,从一开始便浸染着浓郁的中国传统的色彩。

但郭沫若的自传毕竟产生于中西会通、思想解放的时代,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已被彻底打破。郭沫若的自传写作,继承了司马迁开创的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注重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恰恰增强了郭沫若自传的社会性和现代性。而郭沫若所处的,又是一个个性得到张扬的大变革时代,这就不能不使这些自传带上浓重的鲜明的时代色彩。

郭沫若是创造社的代表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主张个性解放,重视表现自我,勇于袒露内心世界,这一切也充分表现在他的自传中。

郭沫若自传最突出的特征,是强烈的时代性。中国现代作家经历了中国社会由古代向现代转变的历史过程,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了这个革命变革时代所带来的痛苦和欢乐。郭沫若在自传中正面写到了他所经历的一次次历史事变,又以更多的笔墨书写了自己在这些事变中的所作所为和感受体验。尽管连自己行动的细枝末节都给予详尽的描述,但作者始终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这就使个人与时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重大的历史事变得到生动鲜活的表现,又使琐屑的个人行为带上了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个人的喜怒哀乐,感伤颓唐,壮怀激烈,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同时又烘托着时代的氛围,确实作到了郭沫若所说的“通过自己看出一个时代”。

郭沫若自传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细节的描写。作为历史体裁之一的传记,应该注重事件来龙去脉的叙述与交代,郭沫若的自传尽管也有对基本史实的描写,但大都十分简略,只是将其作为个人活动的背景。而对自身的活动,包括心理活动,都不厌其琐屑而细加刻画。在有些篇章如《初出夔门》等文中,甚至连景物描写都能做到细致生动,将其作为游记来读,亦无不可。所以有人把郭沫若的这一类传记称为自传性散文。

郭沫若自传的第三个特点,是行文的自由奔放。五四以后,是汉语语言文字摆脱文言束缚,获得自由的时代,又是思想冲破传统得到解放的时代,郭沫若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再加之作者那种急于表达抒发的写作热情,这就使郭沫若自传的语言文字表现出不事修饰,自由洒脱,汪洋恣肆的特点。使人读之,如大海的汹涌波涛,扑面而来。这种语言,一般不适合于写史,但对于现代作家自传,特别是对于郭沫若自传来说,也许是再适合不过了。

不同流派作家的自传,会表现出不同的作风。郭沫若自传的上述特点,固然代表了他和他的流派的风格,但无疑也具有现代作家自传的共性。

在自传的写作上,最能体现创造社流派风格的是郁达夫。1934年12月20日至1935年7月5日,郁达夫在《人间世》上发表了8篇自传: 《悲剧的出生—自传之一》《我的梦,我的青春!—自传之二》《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水样的春愁—自传之四》《远一程,再远一程!—自传之五》《孤独者—自传之六》《大风圈外—自传之七》《海上—自传之八》。连同1936年2月16日在《宇宙风》第11期上发表的《雪夜—自传之一章》,一共有自传9篇。

郁达夫一向主张,文学创作是作家个人的自叙传。当读着他的自传时,会感到他实际上是在进行文学创作,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自传当作优美的散文来读。对于自传内容主干的事实与经历,他只做轻描淡写式的极为简略的交代,而对于自己在事件中的感受和对周围人物的印象的描写,则绘声绘色,生动细腻。在众多的现代作家自传中,重视心理活动,大胆剖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郁达夫自传最为突出的特色。《水样的春愁——自传之四》写作者由书塾初入洋学堂读书学习的情况,但除了开头一小段文字对此进行了简略的交代,却以大部分篇幅细致地描写了本班男生暗恋三个少女的故事。其中有一段剖析作者自己性心理的文字:

我虽则胆量很小,性知识完全没有,并且也有点过分的矜持以为成日地和女孩子们混在一道,是读书人的大耻,是没有出息的行为;但到底还是一个亚当的后裔,喉头的苹果,怎么也吐它不出咽它不下,同北方厚雪地下的细草萌芽一样,到得冬来,自然也难免得有些望春之意;老实说将出来,我偶尔在路上遇见她们中间的无论哪一个,或凑巧在她们门前走过一次的时候,心里也着实有点儿难受。

在《海上—自传之八》中,有一段更为袒露的剖白,是写作者东渡日本留学在上海购物购船票期间,到上海天蟾舞台看戏后的内心活动:

最后的一出贾璧云的名剧上台的时候,舞台灯光加了一层光亮,台下的观众也起了动摇。而从脚灯里照出来的这一位旦角的身材,容貌,举止与服装,也的确是美,的确足以挑动台下男女的柔情。在几个钟头之前,那样的对上海的颓废空气,感到不满的我这不自觉的精神主义者,到此也有点固持不住了。这一夜回到旅馆之后,精神兴奋,直到了早晨的三点,方才睡去,并且在熟睡的中间,也曾做了色情的迷梦。性的启发,灵肉的交哄,在这次上海的几日短段逗留之中,早已在我心里,起了发酵的作用。

这样坦诚的文字,在中国的传记文学中,是前所未有的。它颇有一些卢梭《忏悔录》等近代西方自传文学中那种忏悔与告白的意味儿。

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与创造社有很大差异。他们大都不喜欢谈自己的事,虽然在一些文章中也不免间或提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创作,但几乎都没有写作过象郭沫若那样的成本的自传。如果因为某种需要非写不可,也只是写一点履历表式的自传,文字极为精简。冰心曾在《燕京大学一九二三级同级录》上写过一篇《自传》,概括了她大学毕业前23年的生活,其文如下:

莹幼客芝罘过海隅之生活几及十年。此后受学校教育于北京又几及十年。其间仅回故乡八个月,略识南方风土,外此竟无可纪者。提笔拟自述,始瞿然警觉。诵陈与义《唐多令》词内“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之语,俯仰宇宙慨叹何极!

应徐州师院《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编辑者之请,冰心曾于1979年1月写过一份《自传》,以朴实的文字客观的记述了自己从出生到1978年的履历,包括学历、著译和社会职务。

冰心还写过3篇忆述童年的自传性散文,一篇是建国前写于1942年3月27日歌乐山的《我的童年》(载1942年4月6日重庆《中央日报》副刊);一篇是写于1979年7月4日的《我的童年》(载人民文学出版社《朝花》丛刊第1期);另一篇是1981年4月写的《童年杂忆》(载《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3期),写的都是自己童年的旧事(11岁以前)。其中1942年的一篇,写的已经是30多年前的往事,而1981年的一篇,作者已有 81岁高龄,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人书具老的境界, 但作者凝练老到的文字,却掩饰不住她回忆美好童年时的激情。她以诗人和散文家热情漾溢的优雅文字,书写着对童真、父爱、母爱和大自然的赞美。在现代作家自传中,能将童年写得如此纯真美好的,也只有冰心了。

此外,冰心还写过《我到了北京》(载《收获》1981年第4期)、《回忆“五四”》(载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论丛》第8辑)等自传性回忆录。

叶圣陶为人为文以持重严谨著称。《中学生杂志》曾以《出了中学校以后》为题征文,叶圣陶应邀于1930年10月29日写成《过去随谈》一文,是作者为数不多的自传性文字之一。全文共四节,第一节叙述自己中学毕业后做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和书局编辑的经历;第二节写自己走向小说创作的经历和体会;第三节谈自己的读书和学习;第四节谈自己的婚姻和生活。作者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和蔼亲切的态度述说着自己中学毕业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没有什么波澜,但却以他的光明磊落与坦率真诚,与读者作亲切的交流,娓娓道来,读之使人感到意味隽永,余味无穷。作者是有名的问题小说家,又加之当时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是一个催人思索的年代,因而在这篇自传性文字中,除了对传主经历准确清晰的描述之外,每多议论之词。作者往往要对自己对人对事的感受和思索,发表一些议论。本文第四节,作者谈到了自己的婚恋生活。他与妻子的结合,是由人做媒的,婚前没有见过面,但结婚以后,两情却颇为投合。当时社会上已经流行先恋爱后结婚的婚恋形式,而讥讽媒人说合未见面先结婚的做法为“打彩票式的结婚”,叶圣陶就此发表了一大段议论:

现在一般人不敢冒打彩票式的结婚的险是显然的,先恋爱后结婚成为普通的信念。我不菲薄这一种信念,它的流行也有所谓“必然”。我只想说那些恋爱至上主义者,他们得意时谈心,写信,作诗,看电影,游名胜,失意时伤心,流泪,作诗(充满了惊叹号),说人间至不幸的只有他们,甚至想投黄浦江:象这样把整个生命交给恋爱,未免可悲。这种恋爱只配资本家的公子“名门”的小姐去玩的。他们享用的是他们的父亲祖先剥削得来的钱,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在未入母腹时早就排定,他们看看世界非常太平,一点没有问题;闲暇到这样子却也有点难受,他们于是去做恋爱的题目,弄出一些悲欢哀乐来,总算在他们空白的生活录上写了几行。如果是并不闲暇到这样子的青年,而也想学步,那惟有障碍自己的进路,减损自己的力量而已。

人类不灭,恋爱也永存。但恋爱有各色各样。象公子小姐玩的恋爱,让它“没落”吧!

象这样将个人的感想和议论,大量引入作为历史体裁之一的传记写作,叶圣陶的这篇《过去随谈》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在中国传统的史传文学中,是见不到的,这也许是中国现代文学家自传的一个现代性特征。

叶圣陶于民国三十年九月七日写过一篇《略叙》(收入《文艺写作经验谈》,1943年天地出版社出版),平实地叙述了自己从出生至写作该文之前的履历,全文只有500余字。

茅盾在建国前也曾写过一些零星的自传性文字,主要的有: 《我的小传》(载《文学月报》第一卷一号,记述传主从出生到长篇小说《子夜》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小学时代—自传一章》(载《风雨谈》第2期)《我的中学生时代及其后》(见《印象·感想·回忆》,1936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回忆辛亥》(见《印象·感想·回忆》,1936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我曾经穿过怎样的紧鞋子》(见《我与文学》,1934年生活书店出版。写辛亥革命以前在私塾的读书生活,抒发了传主对旧式教育的不满情绪)《谈我的研究》(见《印象·感想·回忆》,1936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回忆是辛酸的罢,然而只有激起我们的奋发之心!》(载1943 年10月10日桂林《大公报·文艺》,回忆辛亥革命前后传主中学时期的读书生活)《回忆之类》(载1944年10月10日重庆《时事新报·青光副刊》,为纪念“双十节”而作,回忆自己中学时代,对辛亥革命爆发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感受与印象) 《我的回顾》 (见《茅盾自选集》,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出版,回忆五年来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经历)《答“国际文学”社问》(这是茅盾以自己的创作经历,对苏联“国际文学”社关于“苏维埃建设的十月革命,对于你的思想路径和创作的性质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所作的书面回答,由鲁迅先生寄出并抄留底稿交茅盾保存。1957年《新港》文学月刊第11期据鲁迅手抄稿发表)。

在建国后的许多年内,茅盾很少有自传性的文字发表。直到新时期开始以后,茅盾才以80多岁的高龄着手撰写忆述自己一生重要经历的回忆录。《茅盾回忆录》共计14篇:《我的家庭与亲人(上)》《我的家庭与亲人(下)》《我的学生时代》《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一》《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生活之二》《革新〈小说月报〉的前后》《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上)》《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下)》《文学与政治的交错》《五卅运动与商务印书馆罢工》《中山舰事件前后》《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创作生涯的开始》《亡命生活》。前三篇连载于1980年8月香港《新晚报》,后十一篇连载于1979年至1981年的《新文学史料》。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化巨人之一,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翻译和编辑出版等多方面均有不凡的建树,卓越的贡献。他又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是一位经历丰富复杂的革命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与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革命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所写下的这些自传性文字,特别是晚年所写的14篇回忆录,不仅对了解他的一生,而且对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和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难得的重要历史文献。

这14篇回忆录,实际上是在时间上相互衔接的自传,从传主出生,一直写到1930年4月流亡日本即将归国之前的经历。虽然未能写至作者执笔写作的当时,甚至未能写到1949年建国以前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但茅盾能在相对集中的短时间内,一气呵成,写出近25万字的自传,这在现代作家的自传写作中,也算是极为罕见的了。自传中所写的事实,已经经过了长期的历史沉淀,作者此时已有80多岁高龄,历尽沧桑巨变,可以以较为冷静超然的心态,看待以往的是是非非,再加之新时期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思想氛围,这就保证了自传的客观性真实性。

自传当然应以记述传主个人的生平事迹为主,但茅盾始终活跃在中国现代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大舞台上,个人经历与历史同步。因而,他的自传在叙述个人经历的同时,便不能不经常写到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这就使他的自传不可避免地带有史诗的性质。

既然是自传,就免不了要书写自己对周围人和事的印象、感受、评述和议论,但茅盾作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在从事历史体裁之一的自传写作时,谨守史法,始终以基本事实的客观记述为传记的基本内容,把个人情感情绪的抒发限制在不影响事实叙述的范围之内。这应该是包括自传在内的史传写作必须遵循的原则。茅盾在写作中,思虑周密,结构严整,总是以历史发展为背景,个人经历为主干,将大大小小的事件有条不紊的穿插起来。最后一章《亡命生活》,写自己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从1928年7月到1930年4月在日本的流亡生活,作者巧妙地以自己该时期创作的一篇篇作品,将在日本的生活情景串联起来,既清晰地勾画出这段时间的经历,又把这一时期各种创作的背景交代得明明白白,整段文字结构匀称,而又富有节奏感。

茅盾是中国现代小说散文大家,晚年文笔更趋老辣。自传的文字,简约严明而又不失丰腴,于精炼的叙述中,又时时插入对人物和生活细节的生动描写,使人读来既能牢牢地把握传主的经历,又能体验当时的生活情景,使自传真正成为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历史。《我的家庭与亲人》两章,其中所写的许多人和事,都是从母亲嘴里听到的,并非自己的亲身经历,但作者却既能将复杂的亲族关系叙述交代得清清楚楚,又能以白描的手法生动的刻画出许多人物的性格,使人读来历历如在目前。自传中往往叙述一些与传主有关的琐屑的生活细事,作者也能把它写得津津有味。以平实的语言和平静的态度而能将往事写得如此耐读,这只有象茅盾这样的文学巨匠才能做到。

茅盾的这部自传,无论从思想还是从写作艺术上来看,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堪称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典范。

胡适是现代作家中最早编写自传的人,他的《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3年9月初版)称得上现代文学家自传的名作。胡适自称有历史癖和考据癖,有着严谨的治学作风,在自传写作中自然也不会草率马虎。他以史家之笔,平实的语言,冷静的态度,不动声色的诉说着自己四十岁以前的经历。其中1930年5月发表于《新月》第3卷第3期的《九年的家乡教育》,是写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现代作家几乎无不以激动的心情热情洋溢地表达自己对童年的神往和眷恋;而胡适在此文中,却能有力地节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以避免它淹没了基本的事实。《九年的家乡教育》以读书活动为基干,叙述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何时开始上学,先生为谁,同学为谁,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以及哪些书对自己何种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等等,都交代得十分清楚详尽。文章中不无深情的写到慈母严父兼于一身的母亲,写到家族中那些不能忘怀的令人厌恶的人和事,但是这一切也都写得很有节制。

在16卷本《鲁迅全集》中,收入两篇鲁迅的自传。一篇是第七卷中的《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序传》,是应《阿Q正传》俄译者王希礼之请而写的,发表在1925年6月15日《语丝》周刊第31期。另一篇是第八卷中的《自传》,据手稿编入全集,约写于1934年三四月间。其时鲁迅正和茅盾一起应美国人伊罗生之请选编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草鞋脚》,该书计划收入各入选作者的小传,本篇即为此而写。自传亦同时作为《备考》附于《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序传略》之后出现于全集第7卷。《自传》较《自叙传略》晚出,故较前传多叙1925年至1934年间的传主生平事迹。论篇幅,《自序传略》只有700余字,《自传》也只有800多字。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既不能有关于人物、事件的详细描述,亦不可能对传主自己的情感、情绪和思想进行具体的表现,只能把自己的主要经历做简略的交待和说明。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这还不能算典型的传记,只能是一份个人简历。从文体上说,只是一些叙述、说明性的文字。但毕竟是像鲁迅这样的作家在叙说自己的生平,即使十分简略,那语气也是娓娓动听,耐人寻味,也带着自传所特有的亲切自然的味道,让人读来似可感受到作者隐含在行文中的情感、情绪。特别是传主采取了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其口气就自然亲切多了,而且传中常有近乎口语的文字,如: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但绍兴革命军的首领是强盗出身,我不满意他的行为,他说要杀死我了,我就到南京,在教育部办事,由此进北京,做到社会教育司的第二科科长。

这种自传或称之为自我介绍,既不同于典型正规的传记,亦大不同于个人履历,其实是一种很有味道也很有特色的传记形式。仔细读来,可以用心去体会,如面对传主,听他以淡淡的随意的口气,向我们述说他自己的经历和事情。

还有不少作家应读者的要求,写过一种自我介绍式的自传性文字,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往往写得生动活泼,饶有风趣。如老舍在他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期间,曾应读者之约写过一篇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父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恶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这篇自传写得小巧精致而又风趣,是用速写式和漫画式的笔触画成的老舍自画像,体现了作者特有的幽默风格。

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家的自传,其基本类型,如果从篇幅上说,有象郭沫若那样的连续性长篇自传;也有简述履历的短篇自传。如果从书写内容上来分,有只写一生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事件的片段性自传,如冰心的《我的童年》只写自己的童年生活。茅盾的《革新〈小说月报〉的前后》只写他与《小说月报》的革新;也有从出生一直写到传记写作当时的比较完整的自传。但这种自传,也往往是由组成作家一生的各个片段组合而成的,如郁达夫、郭沫若的自传系列和茅盾晚年所写的14篇自传性文字。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除正规的自传外,许多人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写过一些零星的自述自评式的文字。即使没有写过自传的作家,也会在许多非传记的文章和作品中述及自己的生平事迹,有时叙述得比较集中(多系对某人某事的叙述),多数比较零散。即使一些零星材料,如果把它加以集中、梳理,亦可看到作家所述人、事的全貌。通过这些文字,读者往往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认识和了解作家。这比那些经过学者的“过滤”,排比堆积史料而成的传记,往往能给人以更多真实感人的东西。

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即有人着手做过有关鲁迅生平著作自述的分类辑录工作。到70年代末,有署名“舒汉”(舒新、刘增人化名)的《鲁迅生平自述辑要》(上、下)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给予这种辑录工作以比较完备系统的体制。他们所进行的是对鲁迅著述的一次大拆卸、大组装的繁难工作。辑录者在全书的“说明”(辑录例言)中云:本书“择取鲁迅说他自己生平、著作和翻译的文字”,“选录范围,包括《鲁迅全集》(1956-1958年版)、《鲁迅日记》(1976年版)、《鲁迅书信》(1976年版)、《鲁迅译文集》中的序跋,以及其他散见的佚文。所辑材料,主要是有助于了解鲁迅的生活道路、思想发展、战斗历程和光辉业绩,有助于理解鲁迅的作品和伟大革命精神的自述性文字。”辑录的方式为“节录”,且删除每段话中与本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文字,以删节号标明。如因节录造成指代不明或易生误解之处,或需略加说明的问题,则作简略注释。全书编排,按时间顺序分为三编九辑。第一编“叛逆旧垒,走向革命”(1881-1918),下分三辑:“少年时代”“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前后”;第二编“新文化运动的英勇旗手”(1918-1927),下分三辑:“在新曙光照耀下”“为创造‘第三样时代’坚韧战斗”“大转变的前夜——闽粤行”;第三编“在反围剿中成了共产主义伟人(1927-1936)”,下分三辑:“紧跟革命步伐,跨进新的时期”“心怀共产主义,致力于现在的艰苦斗争”“续前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每辑先列生平活动,后列著译,为便于检索,选录的材料逐条编上四位数之序号,首位标辑序,其余三位标明该条在各辑中的序数。

本书把一些分散的自述材料,以时间为经,以生平活动和著译为纬,加以集中编排,形成一个较为系统严密的体系,为读者了解鲁迅对自己一生中的重要经历和主要著译的意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是认识鲁迅不平凡的一生,理解其伟大作品的重要依据,可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自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鲁迅没有写较详细的长篇自传的缺憾。

2003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插图本名人名传丛书》。丛书包括由鲁迅、瞿秋白、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萧红等六位现代作家的自述文字缀合而成的名人名传。

这套丛书的出现,把对现代作家生平自述资料的辑录工作,推到一个新阶段、新水平。如果说,舒汉《鲁迅生平自述辑录》的出现,结束了此前这项工作那种零星的不成规模的状态,并给予这种特殊的自述文本以一种较为完整系统的形式,给予这种辑录工作一套较为成功的方法和程序,那么至《插图本名人名传》丛书的出现则将这项工作推向了更为自觉、更具规模,因而造成更大影响的阶段。

丛书的策划,体现了对此项工作的一种认识上的自觉,他们径直把作家自述资料的辑录成果视为一种“传”,视为一种后人利用传主的自述材料代传主编成的“自传”,甚至将其视为比传主亲自动笔写成的自传更好的自传。且看《鲁迅》的编者华严实对这一工作的认识。他在《编者后记》中说,读这样一本辑录传主自述材料而成的“自传”,“可以直接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欣赏其人格和文风,体味其痛苦与追求。虽非自传,也能收到自传的效果,甚至比自传更为真切。因为自传皆为回忆性作品,时世迁移,难免有疏远之感,而这种‘自传’所选文章许多都是即兴之作,记录的都是当下的所思所感,因而具有自传所不具有的优点。”

既然把它当作自传来编,则其辑录的工作也就自然会向着这一目标靠拢。因而这套丛书的辑录方法亦与上述《鲁迅生平自述辑要》有些不同。《辑要》一书,编者之初衷并未打算将其编为一种别致的“自传”,好像更注重书的学术性,试图为研究鲁迅的生平著译提供一种资料和依据,因而选录时更强调所选材料的针对性,往往从一篇文章中只选一小段,或从一段中只选录几句最要紧的话,对针对性不强的文字则加以删除,而且文章、书信、日记重复选录,使之相互印证、加强。因而未免显得零碎、重复,有骨干无血肉。《丛书》则明确地在辑录一种“自传”,在选录材料上重生平而略著译,往往整篇大段地选录有关生平自述的文章和资料,更多的保留了那些有利于烘托渲染气氛,看似无关紧要但却可以使人物鲜活的文字。

《鲁迅》的结构形式,以时间为经,以传主活动的地域为纬,将鲁迅一生分为7章,章下分若干节。每节下选录文章、片断、书信、日记等,注明出处。每节中选入有关的照片、图片或书影,全书序、跋均代以鲁迅自述。每种书末附有华言实所作传主的简略年谱。

2005年10月京华出版社出版了由王金文 华飞策划的《感悟名家经典自述》丛书。其中有《老舍自述—走近文学大师》《曹禺自述—走近文学大师》等数种现代文学作家自述。该丛书在思路和具体编辑方法上略同于上述“名人名传”丛书。每种书前均有傅光明所作《并非一个人的历史(代序)》,交代说明了本丛书的编辑体例,并论述了自述与自传的异同。文章指出:“这套丛书,是自述,而非自传,是将传主以或散文,或书信,甚或日记形式讲述人生的文字连缀而成”,只是由“编者代传主拟加了一些‘微观叙事’的小题目”。虽然“不论自传,还是自述,都是一种个人化的历史叙事,即都是由传主自己来讲述各自的人生”。可是,“比较起来,自传似乎更带有‘大历史’的味道,若喜欢‘宏观叙事’,读起来或觉畅快。而自述似乎更是‘微观叙事’的好手,读起来感觉更直接,更亲切,更自然”。总之,“自述之不同于自传的地方,主要在于它没有自传的整齐章法,常常是零敲碎打随兴之所至的篇什,或许源于写作时间、精力、环境等诸多因素所限。因此,自述的散文化味道,似乎比自传来得更浓烈”。

中国现代作家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自述生平、著译的自传性文字。或以专书专文的形式,或在序跋、日记、书信以及其他文章中回忆自己的往事,论及自己的作品。这些分散的零星的文字,是有关现代作家自传的丰富资料。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加以利用,将会大大推进现代文学的研究。实际上,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同仁已经作了大量工作,《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集中展现了这方面的业绩。按照该丛书的体例,每位作家研究资料中,都要首先收录有关该作家的“生平资料”“创作自述和文学主张”的史料。其中“生平资料”中,除“传略”和“生平年表”外,所收集的均为作家自述生平的文字。这些资料,都是编辑者锐意穷搜和精心筛选的。该丛书已经出版90种左右,这就是说,中国现代作家中较有影响者的自述生平、著译、文学主张的自传性资料,均已得到认真的搜集与整理,为研究这些作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 顾炎武.日知录:卷19[M].

[2]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 川合康三.中国的自传文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4] 王韬.弢园老民自传[A].弢园文录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 胡适.自序·四十自述[A].胡适文集: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冯济平

Autobiographic Literature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XU Peng-xu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Abstract:More or less restricted by the traditions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s, modern Chinese autobiographies developed under the infl uence of western autotrophies. These autobiographies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long ones and short ones; fragmental ones and lifetime ones. Besides, non-autographical articles and books also include life stories.

Key words: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riter; autographic literature; autobiography; literature

作者简介:徐鹏绪(1945- ),男,山东胶南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项目编号: 02BZW046)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2015-03-22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6)02-0036-09

猜你喜欢
传记文学自传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诗人写诗人的长篇传记文学《峭岩传——青铜的天空》出版
58年前朱东润先生的预见
异彩纷呈:传记文学研究70年
对古茹曲旺自传中的“梦”的几点另类思考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
敬一丹否认新书是自传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