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2016-03-19 05:17何依娜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社会工作本土化

何依娜

(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何依娜

(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文章选择了社会工作伦理的角度,结合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社会工作对社会需求回应的路径,提出通过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西方社会工作伦理、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等四个方面回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专业化;本土化;社会需求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是为了回应与满足在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与社会的问题与需求。工业革命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社会工作最初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发端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的慈善组织会社依靠“友善访问员”向贫困家庭提供物质救济和各种涉及生计、子女教育、选择经济实惠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其后的睦邻组织运动则是通过社区改良的方式来达到助人目标,此时的助人活动由单一的物质支持拓展到对服务对象的精神关怀和对其所居住社区的环境改造[1]。

既然社会工作正是为了解决问题和回应需求而诞生,而每个国家、地区的社会需求又不尽相同,那么社会工作在每个地方都应该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普遍获得了明显改善。然而,中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滋生和繁衍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正是为了解决问题与促进社会发展而被再次进入中国、被重新重视。随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者们一直不乏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本土化的热情,但对于社会工作伦理的研究却在近年来才逐步受到重视。在实务工作中,我国一些社工为凸显专业性,往往照搬西方社工的价值伦理观,却遇到了来自传统与现实的不小阻力,以至于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最佳方法就是积极回应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也是一个回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伦理不能脱离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需要在回应社会的需求中将两者结合,同时抓住社会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化和本土化。

下面,笔者将从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实践遇到的问题和其解决思路两部分入手,探讨中国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应如何对社会需求进行回应。

一、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实践遇到的问题

对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实践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文化冲突,专业关系,绩效评估和服务对象需求等方面。下面将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西方社会工作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以儒道思想和佛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社会工作伦理思想的显著差异,造成了社会工作伦理思想在中国传播所遇到的文化障碍。

1.西方社会工作伦理思想与儒道思想的冲突

作为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思想流派,儒家思想重视家庭,聚焦于父子、夫妇、兄弟的家庭人伦关系。三纲五常的伦理体系要求个人必须服从家庭、家长和君主,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在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传统文化下,忽视了个体的利益与权利,个体配合家族或集体的利益而行动才是主流。孔子的仁人思想更是强调忠孝诚信、“克己复礼”,通过压抑个性、节制自己以遵从社会规范[2]。同时,另一大派别——道家弘扬的顺其自然、无欲无求、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今天也有着很大的受众范围。一些人遇到问题,会习惯性地选择逃避而不努力去改变问题,甚至把“随遇而安”作为他们自我标榜的褒义标签。这种思想与社会工作解决问题的理念背道而驰,阻碍了社工的工作进展和效果,更是不利于个人自身的发展。

尽管封建社会在中国已成为过去式,但数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的,哪怕是80后、90后这一批年轻人,许多自诩思想开放,其实骨子里仍不知不觉带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在这样的环境中,重视个体发展、以个人为重点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必将遇到不小阻力。首先,在强调“家丑不可外扬”和“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教化下,案主对于主动寻求社工的帮助这一行为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思想障碍。而传统的中国一向崇尚熟人社会,有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在差序格局中寻找亲人朋友的帮助,而绝非一个与他们非亲非故的社工。

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家庭暴力下的女性:特别是在一些内地不发达的地区,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占据着主流,当家庭暴力发生,女性会潜意识倾向于隐忍,认为自己离开了现任丈夫后不单在经济生活上可能遇到困难,而且将受到他人的指指点点并难以开展下一段婚恋。特别是在有孩子的情况下,为了自己孩子维系一个完整的家庭而选择继续不健康的婚姻是许多女性的选择。当她们承受的身心压力过大时,大部分会转向家人寻求帮助,但其有限的家庭资源往往并不能为她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如果让她们直接面对社工,可能会因为尴尬而不能毫无保留将真实情况坦诚地告诉社工,这必将影响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西方社会工作伦理思想与佛教文化的冲突

作为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宗教,佛教的因缘报应思想是其思想基石,同时它也深深地扎根在了中国人最深层的心理意识里。佛教说万法因缘生,就是说一切事物的发生,必须先有因,再遇到合适的缘,才会发生结果。因缘是佛法众义的根本,是对宇宙人生的根本解说。人们都能熟练运用这样的句式:“我如今这般,都是XX时候造的孽”或“这都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说明人们习惯性将好事与坏事归因为已发生过的事,或将现实与命运结合,这里的潜台词便是“如今的情况是不可改变的”。

但在社会工作伦理观里,每个个体都有改变与发展的潜能,虽然在一些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前的问题与早年的遭遇有直接关系,但只要运用适合的方法就能解决当前的危机。

(二)专业关系的不适应与案主自决的难度

西方社会工作要求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保持的关系是一种排除任何情感关系的专业关系,即要求社会工作者以一种非评判、价值中立的客观视角看待服务对象,认为社工不应该与服务对象建立除专业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以防移情与反移情的产生。按着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一般在不违法和不损害自身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与利益的前提下,一个拥有正常思维和行动能力的案主在面对其可能面临的任何选择时,都应该由自己做出最终决定。社工只能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引导案主自己进行思考和抉择,绝不能出现代替案主做决定的父权主义。

但中国作为一个人情社会,人们重视人情关系甚于职业等其他关系,如果社会工作者一味强调价值中立的专业关系,可能会给服务对象一种不近人情、冷冰冰的形象,容易使其对社工产生抵触心理,妨碍双方进行坦诚的沟通。

而自决,要求社工与案主双方都有相应的能力:对于社会工作者,在掌握系统社会工作知识和拥有一定的实务经验的前提下,要知道如何避免暗示案主必须做什么,能够将选择权交予案主并鼓励其澄清和掌握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帮助案主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里反映了社会工作手法的背后伦理价值,即相信人有能力和权利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2]。而对于案主,首先必须具备正常的思考和行动能力,信任社工,能够理性思考社工给出的意见对于自己是否可行,并在接受合理建议的情况下慎重做出自我决定。

(三)绩效评估量化与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冲突

笔者从以前在广州的实习经历里,深深感受到绩效评估给社工机构带来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必然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和对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的减少。

在前期的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对社工人才成长、社工机构培育与社工行业发展的关注成为重点。在这个阶段,虽然在社区需求评估阶段也会提及“需求为本”,但总体上说还是以人才、行业和机构的发展为中心,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声音受到的重视不足。这种情形在评估中也体现在对指标及反映指标完成情况的文书工作的过度重视上,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的指标成为社工专业性的代码而被强调,指标达成背后的服务成效反而难以真正受到重视。

很多实务工作甚至在政府的评估前沦为走过场,就像销售员在业绩评比前拼“业务”一样。当时笔者实习所在的家政综合服务中心因为在评估前尚有一定程度的指标未完成,原本是一线社工带领实习社工开展的小组活动也安排成为实习社工自己开展活动——因为一线社工要空出时间争取多开几个小组。而且将原本一周一次的活动时间调整为一周两至三次,以求尽快结束。所谓的探访,就是找几户人家聊聊天,甚至只是向在社区路上偶遇的居民了解情况。即使开个案,也是按照个案流程,完成5至6次面谈(许多社工将打电话也算在面谈次数中) 就匆匆了事。在评估中,虽然一般会通过小组座谈的形式来了解服务对象的声音,但由于座谈对象通常是由机构提前安排的,因此其意见的代表性大打折扣。而每年,社工机构至少迎来两次大评估。

在这样的情况下,留给社工踏踏实实为服务对象服务的时间有多少?社工机构只顾应付政府的考察,其所“完成”的许多工作并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低质量的工作反而会给社工带来负面形象、加剧“社工无用”的说法。社会工作本来就是欲速则不达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如何能够要求社会工作者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拿出漂漂亮亮的结果?这样缺乏人文关怀、不能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工作,还能称为“社会工作”吗?

二、回应社会需求: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实现路径

针对上述提出的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实践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大胆创新思路,通过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西方社会工作伦理、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等四大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应社会需求。

(一)回应文化需求: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伦理应该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人的主流思考范式纳入到社会工作伦理的考虑中,避免人们在社会工作的具体助人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不和谐性。为社会工作伦理注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血脉,助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促成两者的融合。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充满着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与界定,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由“仁”推导出来的“天下”担当。中国的“天下”情结是最高的社会责任,“天下”概念是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的民族统一体发展过程中对“世界”空间的认识和对普世思想价值的认同。这种儒家思想与社会工作强调个人对自身和周围环境负责的价值伦理观相契合,社会工作者可以用这种思想引导服务对象思考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理想,为自己做出生活规划。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尤其在意世代联系,崇尚祖先,重视用多种手段养育出色的孩子。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比西方更加注重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在发现问题成因的时候要更多考虑家庭的因素,而制定计划的时候也要多利用家庭、使其发挥改变个人的作用。孔子的《中庸》有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在《郭店竹简》也有这样的阐述:“爱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之爱人,仁也。”意思是真的仁爱硬要推广到爱别人,即推己及彼。同时,儒家还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施强调依靠自身道德约束与社会规范来完成,这与社会工作价值伦理观强调通过自身力量改变自己也有形似之处[1]。

而道家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不完全是消极的,例如其中“弱胜强”、“柔胜刚”等观念能够使人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不放弃希望、鼓励自己重整旗鼓;而其“人贵自知之明”等思想更是明白地道出了每个人都有缺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便是优点的道理,提醒人们反思、发现和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化缺点为优点。这些文化传统与社会工作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某种程度上有很大的共通之处,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助人过程中合理吸收这些元素来疏导案主的情绪,引导他们放弃反面的知识传统、转向正面的知识传统。同时,在注重家庭文化传统下,社会工作者必须比西方更加注重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在发现问题成因的时候要更多考虑家庭的因素,而制定计划的时候也要多利用家庭、使其发挥改变个人的作用。

佛教文化中虽有“因果命运论”,但儒家的亚圣孟子却曰:此一时,彼一时。儒学大家程颢也有句名言是:热极生风,穷则思变。这都说明没有东西是不能改变的,特别是在不好的情况下,人更应该改变,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主动要求改变、思考如何改变。这与社会工作相信“人的可塑性”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如果能结合这样的文化思想对服务对象进引导,想必更容易令其信服。

我们应该将社工的助人思想结合积极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加强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久而久之,人们会觉得社工已经成为现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再将其视为水土不服的舶来品。回应社会的文化需求,才能使社会工作伦理为人们所熟知和接纳。

(二)回应专业关系需求: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

如果一厢情愿地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忽视了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人情关系先于职业关系、人际信任高于制度信任的社会现实,必将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3]。笔者认为,应该在西方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角色,丰富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内涵。

在中国,有两种角色可以引入社工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中:第一,朋友的角色。实际上,笔者认为社工在进驻社区初期走访社区的活动可以视为与居民建立朋友关系的尝试。在社工走访或开展其他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居民熟悉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为了加速双方熟悉度,社工会与居民进行拉家常式的聊天,乘机了解居民情况的同时也能培养居民对社工的亲切感。当社工与居民产生友谊,居民将不再视社工为外人,社工可以更顺利地开展社区工作。在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中,社工也可以引入这种朋友关系,与服务对象将心比心,消除服务对象的心理隔阂,同时以专业伦理和知识技巧维持专业关系。第二,老师的角色。社工想要赢得社会的认可与职业声誉和营建良好的服务效果,需要树立自己的专业权威。大量社区活动与小组活动证明,除了物质的奖励,人情关系以外,真正被服务对象称道并吸引他们持续来参加的往往是能在活动学习到新东西。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以社工扮演一种新知识、新方法的教育者,有助于成功地营建知识权威的角色、提高服务的成效。所以,与西方注重案主自决的传统有所不同,在中国,社工固然需要尊重案主,但也被期待基于专家的地位给予一定的建议,或以导师的身份对案主的问题加以一定的指导[4]。

能力建设方面,涉及到对社工的专业培训:这部分既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绝不能忽视专业价值观与伦理观的培养。而这一培训既包括社工入职前接受的专业教育,也包括入职后社工接受机构督导、自我反思学习以达到促进自身专业性的提高。而对于促进服务对象的能力建设,笔者认为应该社工开展的社区活动和小组工作就是一个促进社区居民能力建设的好办法。无奈在社会工作初步发展的中国当下,许多社区活动和小组工作由于资源的局限与策划内容上的不足,促进服务对象能力的效果并不明显。社工工作的时应该注意结合社区和服务对象的现状,因地制宜地策划与开展活动,将促进能力建设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只有双方有足够的能力,案主自决才不会面临更大的伦理困难。

调整双方的角色定位以促进专业关系的本土化,促进双方的能力建设以保证专业关系的专业化。这么做是为了回应改进社工与服务对象关系的需求,是为扫除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和专业化路障的需要。

(三)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

在经过几年的初期发展后,逐渐成熟的社工机构和社工行业应该接受真实需求情况的考验,回归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本的宗旨,接受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中心的评估检验。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方式,获取服务对象对社工机构、社工及其服务成效等方面的意见,调查服务对象对社工服务的真实满意度。同时可以随机抽取服务对象之外的社区居民作为问卷和访谈对象,了解机构服务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以这种需求为本的评估方式,可以使社工发现服务对象和居民真正的需求,引导社工在制定计划与提供服务的时候以需求为本,同时使社工机构的管理以支持社工服务和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破解当前社工面临的文书压力过重挤占服务时间的问题,使行业和社工机构能够把时间更多更好地用于为服务对象提供契合需求的专业服务,进而提高服务对象对社工机构及社工的满意度及认同感。

另一方面,这种以服务对象需求和满意度为中心的评估,有利于使评估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对于机构改进服务也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同时,这也使评估的过程真正成为检验服务质量的过程,使评估的分析结果更加真实、可信、有用。这样的评估不仅有助于社工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而且使社工行业的研究者们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更好地将理论研究与实务领域对接,使社工行业的发展走向研究和实践良性互动的局面[4]。

从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优化评估机制,保证社工的工作时间和质量,才能使社会工作的人文关怀真正彰显。

(四)回应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需求: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

伦理问题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点是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的不足。能够被称为“社会工作人才”,他或她不单指要拥有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也一定要有专业的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观。没有受过系统伦理教育的学生,在未来正式步入社会工作行业的时候,难免会在伦理抉择上遇到困难以导致伦理困境的产生。可惜并不是所有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校都设置了社会工作伦理这门课程,伦理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常常是被轻视的角色。

笔者认为,首先要保证社会工作伦理课程的开设。必须强制各高校开设伦理课程。在师资力量方面,应由接受伦理学训练的老师和有实践经验的督导共同来担任伦理课程的教授。其次,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参考“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式”进行教学:即组织者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收集参与者有过的一些经历,小组以一个案例为依据进行辩论,参与者的关键的论点记在黑板上,再选择一个与之相反的案例,再进行辩论,然后参与者去找辩论中前后矛盾的地方[5]。最后,重视实践学习。增加社会工作教育实习的时间,配备专门的实习老师,由学校老师和机构老师共同担任。在开设社会工作伦理课程的学期可以安排额外实习,在实习中遇到伦理问题要及时与机构督导与学校老师商讨解决。

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相信可以避免很多伦理问题。这是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也是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发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界在努力保持其专业性的同时,也在探索其本土化的实现路径。除了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对于其伦理研究也在近年来愈发受到重视。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已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专业性较高的阶段,但要在中国发挥作用显然需要结合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这不单是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对中国社会需求的回应。

参考文献:

[1] 常立.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契合与伦理困境[D].西安:西北大学,2013.

[2] 孙健.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化的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58-62.

[3] 涂宇明.儒家传统思想对社会工作伦理的影响[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36-39.

[4] 方英.如何以评估促进社工机构可持续发展——以广州市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2015(13):24-25.

[5] 仝秋含,薛彬鹏.本土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的改进初探[J].现代交际,2015(7):30.

(责任编辑潘志和)

Response of the Loc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al Work to Social Needs

HEYi-na

(College of Sociology, Centre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After being introduced to china, the loc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which gets lots attention. Starting with the angle of social work ethics, together with the problems that social work ethics is facing with, this paper discusses ways by which social work could response to social needs. It puts forward that by the following four approaches, i.e., to reform the ethics of western social work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workers and service objects and promoting the capacity-build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 to optimiz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to think highly of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 ethics, etc. The 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has also been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social work; ethic; specialization; localization; social needs

中图分类号:C9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08(2016)01-0032-06

作者简介:何依娜,女,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伦理学、社会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23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社会工作本土化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