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磊,梁洋生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思想政治研究·
略论孔子廉洁自律思想*
吴 磊,梁洋生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孔子是儒家政治伦理之启蒙者。在廉洁自律观方面,他以“道”为指导思想,以“仁”为核心理念,以“节欲、无私、无我”为修养准则,从而构建起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这体现了孔子廉洁自律思想“言行一致、因时制宜、目标高远”的整体特色。孔子的廉洁自律思想影响深远,值得学习与借鉴。
孔子;廉洁;自律;核心理念;修养准则;整体特色
廉洁自律,是指在公务活动和私人生活中做到清正廉明、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将高尚的人生价值贯穿于公务活动和私人生活之中;能以公德制服私欲,兼修政治道德与思想道德的高尚行为与习惯。早在2500多年前,儒家圣人孔子就曾提出博大精深的廉洁自律思想。比如关于廉洁作风的养成,孔子的思想是先义后利的,在义利矛盾而不可兼得时,强调如果不符合义,那么,就应当舍利而求义[1];在清廉人格的培养上,孔子认为君子应当以道为理想目标,以仁为内在精神,以义为基本原则,以礼为外在规范,从而形成一种人格典范的统一体[2];在廉政为民的做法上,孔子特别注重把政治伦理置于道德的基础上,一方面仰赖于此使政治秩序道德化,另一方面又希望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具备仁爱、守礼、行义的美德[3];在严格自律的修为上,孔子认为为政者注重修身正己是实现廉政的有效途径[4]。在这些思想理论的启发下,本文意欲将孔子的廉洁思想与自律思想合为一论,站在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阐发其廉洁自律观的“指导思想、核心理念、修养准则、整体特色、影响与不足”,以期探索孔子廉洁自律思想之深刻内涵。
“道”是孔子意欲构建的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体系。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5]40在孔子看来,道是世界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伦理道德之本源;身为从政之士,其奋斗目标是治国平天下,而非关心物质所得,倘若以生活享受不如别人为耻,则只能是贪图私利的小人。故此,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关于从政者之“道”的内涵,孔子有过专门阐述。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于君子之道:他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他教养人民有恩惠,他役使人民合于道理。”[5]53在此,孔子倡导政务活动中全力以赴,对待国家衷心耿耿,对待百姓仁慈关爱,对待权力恪守法律正义,因此,“恭顺谦逊、爱岗敬业、仁慈恩惠、法律道义”可谓是孔子阐发的君子为政之道的主要内涵。对于孔子的道,其弟子曾子有过更为精炼的概括。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在曾子看来,忠心耿耿(对国家仁爱)、宽恕他人(对他人仁爱),这便是孔子之道的主要精华。
在孔子的政治理念中,“道”是从政者所应奉行的指导思想。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孔子认为我们所说的大臣,他用最合于仁义的内容和方式来对待君主,如果这样行不通,宁肯辞职不干。[5]134事实上,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经常为官,时刻推行他的仁政,一旦理想无法实现,便弃官远游,寻找另外一方净土。也因此会有三千弟子敬仰他,向他学习为人与为官之道。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孔子毕生追求道,并以智者(成为众人之师)、仁者(到处推广仁政和仁爱)、勇士(为追求理想而执着坚定,不惧怕任何阻力)而著称于世。而这三者的共性便是“仁”,因为智者所教的主要是仁和礼(比仁稍次一级),勇者所践行的也是仁和礼。因此,倘若用一个词归纳孔子之道的核心理念,则非“仁”莫属。“仁”可谓任何境遇下人们所必须恪守的准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这里的“道”即为守仁之道。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透过以上简短的回答,可以发现孔子之“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关爱别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5]38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在廉洁自律方面,仁是公正无私的根本保障,因为仁者心地善良、关爱他人、喜欢善人、厌恶恶人。而仁的主要外延则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不过,有时“礼”也是仁者所追求的目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5]138为此,孔子要求君子视听言行皆应符合法律礼制之规范,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为何孔子要把“仁”作为“为政之道”的核心理念?因为春秋时期的统治者和为官者要么残暴不仁,要么为富不仁,这些人心中只想着如何追求享乐、满足私欲,对待普通百姓没有丝毫怜悯和关爱之心,置百姓生死于不顾,所以在看清社会的丑陋现实以后,孔子特别强调和宣扬“仁”。
孔子不但把“仁道”作为伦理道德(包括“廉洁自律”之从政道德)的追求目标,而且还阐述了仁道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类别。其主要成分包括“节欲、刚强;恭、宽、信、敏;不费、不怨、不贪、不骄、不猛”等,而这些成分的前提就是“节欲”;其基本类别则分为“公德修养”与“私德修养”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其中,公德修养的主要内涵是培养“忠、义、俭、正”等美德,这些美德的共性就是“无私”,私德修养的主要内涵是培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诚信、勇敢、节俭、安贫乐道”等美德,这些美德的共性就是“无我”。而“节欲”“无私”“无我”的共性就是节制“我”个人的私欲,把“我”的精力和热血奉献于国家和公众事业,同时努力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不再斤斤计较于个人的所得所失,而是着力于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为一个合格的君子乃至圣人。
(一)首要准则:节欲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孔子道:“我没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答道:“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道:“申枨啦,他欲望太多,哪里能够刚毅不屈?”[5]51在孔子看来,节欲则刚,多欲则无法刚强,因此像申枨那种充满了欲望的人是无法变得刚强的。现在的贪官污吏们面对不良现象和邪恶势力时不敢彰显刚强也因为他们内心充满了欲望,他们想利用自己的权势来满足私欲。除了节欲与刚强以外,仁的主要成分还包括以下方面: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除了“恭、宽、信、敏、惠”,孔子还要求从政者“遵从五美,去除四恶”。其中,“五美”是指“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四恶”是指“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换言之,“君子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劳动百姓,百姓却不怨恨;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能叫做贪;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5]237,这是五种美德。“不加教育便加杀戮叫做虐;不加申诫便要成绩叫做暴;起先懈怠,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是给人以财物,出手悭吝,叫做小家子气”[5]237,这是四种恶行。
以上十二种美德,连带所应去除的四种恶行,便是孔子对仁道的具体阐发,是从政者在任何时候都应遵守的首要准则。
(二)公德修养:无私
在公务活动和交朋结友过程中,从政者又要遵循特定的行事准则。其中,公务活动的行事准则主要是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光明正大。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淡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而在交朋结友的过程中,从政者则应谨慎交友(要交正直、宽容、博闻强识的朋友,不交不正直、喜欢献媚、胡说八道的损友)、注意节俭、不结党营私。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宁戚。”(《论语·八佾》)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综上,在公德修养方面,孔子要求从政者全力以赴、小心谨慎。因为身为人民公仆,从政者如果不能全力以赴,而是存有私心的话,那他绝对不会兢兢业业、奉公守法。这种人就像是《诗经》里所描写的“硕鼠”,而这些硕鼠之所以如此猖獗,部分原因便在于他们有一帮狐朋狗友,并已结成邪恶阵线,在邪恶阵线的护佑下,他们的破坏力更强。这也难怪孔子会斥这些“硕鼠”为“德之贼”:“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同时也不难明白,当孔子面对这些“硕鼠”时,会猛地喝出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此中深义与无奈亦颇令人感慨。
(三)私德修养:无我
当然,公德修养仅仅是从政者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要想提升公德修养,从政者必须加强私德(即个人的内在品德)修养,因为只有私德修养达到了一定境界,才能在公务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事原则。
在私德修养方面,孔子要求君子多戒、多立,同时处理好贫富与快乐、羞耻之间的关系。在“戒”的具体事宜上,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作为君子,一定要严格自律,少年时戒色,壮年时戒斗,老年时戒贪得无厌。在“立”的具体事宜上,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这是要求君子必须讲诚信。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这段话的后一句是要求君子必须勇于实践道义。在处理“贫富与快乐、羞耻的关系”事宜上,孔子认为君子不管身处何境,都应恪守节俭,不以贫贱为耻,而以无原则地追求利益为耻,要安贫乐道,不患得患失。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这是要求君子节制约束自己,以免人格丢失。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虽然节俭的人有时会有些寒伧,但比起奢侈而骄傲的人来,孔子更喜欢俭而固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安贫乐道,甘于贫贱,不苟求富贵,他鄙视那些以违背正义来苟求富贵的人和行为。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作为君子,不能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否则将招致许多怨恨。倘若身处无道之国,不守道义而求取富贵的人是可耻的。“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因为那些庸俗险恶的人在功名富贵面前患得患失,他们会无所不用其极。“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所以,能够破衣烂衫地站在衣着华贵者面前而不以为耻者,才是真正的君子。“衣敝縕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
另外,孔子也发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私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和辩证性。他要求君子必须涵养道德,从而成为小人(此处意为别人)行为的典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孔子同时也要求执政者多多体谅别人、宽容待人,不轻易对别人发怒。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就待人接物而言,为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因为谁都不想被骗;待人要宽容,不能严苛,因为谁都不想被严酷欺压。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因此,做事要将心比心,体谅别人。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5]33总之,在如何宽容别人方面,必须遵循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很多人看到孔子在私德修养方面的教导之后,也许会自怨自艾,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离君子的要求相差甚远,而在孔子看来,“人皆可为尧舜”,因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是学习与习惯使之相差甚远。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因此,从政者平时应加强学习,养成良好的思想与行为习惯,将来才不至于让品性变坏。这也许会激发一些意欲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们之善念,让他们不断完善德性,增强防腐拒变的“内在体质”。
在阐发廉洁自律的思想要义方面,孔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言行一致、因时制宜、营造环境、目标高远”。这些特色既具有不变性(所行与所言不变,理想目标坚定不移),也具有变通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准则,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生抉择),而在变与不变之间,孔子也同样恪守其一贯坚持的“中庸之道”(当变则变,当不变则不变)。
(一)言行一致
子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要求从政者言行一致,这是孔子“廉洁自律”思想的一大特色。对那些花言巧语、溜须谄媚的行径,孔子是深以为耻的:“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在孔子看来,巧言令色的人没有一点仁爱之心:“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因此,孔子倡导少说多做。“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最终达到言行一致的目标。“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而在具体的实践方法上,孔子倡导学习与反省,并能知错就改。其中,一方面是学习与反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贤德之人就向他学习、靠拢,见到不善之人就赶紧反省自己有没有那些过错,如果有,则改掉。另一方面是知错就改。“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有错就改,不能因惧怕阻力和安于陋习而不改。孔子认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过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二)因时制宜
在“为官环境”与“为官与否、如何为官”的关系上,孔子强调因时制宜。他反对那些不管国家是否有道,只知食取俸禄的浑浑噩噩之人。“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俸禄;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俸禄,这就是耻辱。[5]163孔子也不赞同那些不管国家有道与否,都过于耿直,但不懂保护自己的人。“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不管国家有道与否,史官鱼鰌都那么正直,甚至以死相谏。相比之下,蘧伯玉才是真正的君子啊,国家有道的时候,他便出来做官,国家无道的时候,他便不为官。由此可见,孔子有时候挺在意为官之前提,亦即为官与否要看国家是否有道,是否值得为之效力。因此,他既要求从政者要有敢于与邪恶力量做斗争的勇气,也鼓励君子在国家无道之时弃官隐居。“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孔子认为,作为最高统治者,君主必须营造廉洁自律的良好氛围,给官吏们一个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即便是比君主次一级的诸侯,同样也要真诚守信、节俭爱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惟其如此,那些君子们才能矢志不渝,始终如一地为国家洒热血,为人民谋福利。由此可见,君子是否因时制宜与统治者能否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息息相关,如果国家有道了,君子们就能像史鱼一样“直如矢”,而若国家无道了,君子们亦可像蘧伯玉一样“卷而怀之”。
(三)目标高远
自西周时期至春秋时期,“君子”是对贵族的统称,而到了春秋末年,“君子”与“小人”分别成了“有德者”与“无德者”的称谓。故此,“君子”已由专指身份之贵者逐渐演变为专指品德高贵者。非常有趣的是,孔子乐于将“君子”作为品德高尚者的追求目标。而在君子之后,那便是圣人,是孔子都不敢自诩的那种人,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品德表率。
那么,在芸芸众生中,如何判别一个人是不是君子?孔子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从“容貌、行为、习惯、追求”等方面进行识别的方法,在此,我们将之归纳为“观其容、看其行、察其习、探其求”。“观其容”就是观看一个人是整天忧愁恐惧,还是快乐无忧,如果整天忧愁恐惧,那就是小人,如果整天快乐无忧,那就是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为何可作此判别呢?因为“君子不忧不惧”的根源就在于他“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一个人如果没做过问心有愧的事,他是不会忧虑和惧怕的。“看其行”就是验看君子的行为规范,如果能有高尚的行为规范,那他就是一位君子。“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的行为规范就是以义作为品质要求,依礼而行事,依靠诚信而成就人格。相比之下,“看其行”似乎比“观其容”更为有效,但还有更好的识别方法,那就是“察其习”。因为习惯比外表或一两次行为更能说明一个人的品行。而“察其习”则包括察看君子每日所习惯的生活条件,“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君子在穷困面前能够固守操行,而小人遭此境遇则必放纵自己、为非作歹;同时还要察看君子的条件反射机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知道该取义,小人则拼命追逐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习惯成自然、积习难改,掩饰外表容易,而要养成一辈子的好习惯则可谓难上加难。不过,最有效的识别方法则是深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去“探其求”(探寻他所追求的东西)。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君子追求道德完善,敬畏国法;小人则追求生活安适,贪图利益,无视国法。因为只有君子才能大公无私,小人则只会利欲熏心。因此,这个方法是最好的。据此亦可推知,在廉洁自律的追求方面,要成为一个君子,同样必须在“容貌、行为、习惯、追求”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君子不求温饱和安稳,其志向远大,勤勉于事,言论谨慎,追求正道。另外,要成为真正的君子,还需多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君子应明察秋毫,多听取他人意见,脸色要温和,容貌要谦恭,言语要忠诚,做事要专一,有疑问时多请教别人,生气时多考虑别人的难处,在利益诱惑面前多想想如何坚守道义。因此,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容貌、行为、习惯、追求”是否正确,并时刻加以改正,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
至于成为君子之后所追求的圣人目标,那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因为在由君子过渡到圣人之际,他必须消灭私欲,保持永远仁爱。在《论语·雍也》中,记载了孔子评判颜回的一句话:“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呀,他的心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别的学生么,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5]64当然,颜回也还未达到圣人的境地(朱熹在《论语集注·雍也第六》中有“此颜子于圣人,未达一间者也”之引语),因为圣人能够永远地、不间断地持守仁德,在这方面,就连孔子也不敢自夸为圣人,他的圣人称号是后世之人据其一生所说所做,及其在不断的磨难中所达到的人生境界而赠与的。但即便如此,孔子还是给道德修养者(包括廉洁自律者)构拟了一个更为高远的圣人境界,让人们世世代代攀登不已。
在阐发廉洁自律的理论指导方面,孔子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孟子的“舍生取义”自律观和荀子的“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的廉洁理想都得益于孔子的间接启发,而受孔子直接启发,并获得廉洁自律之有益感想的弟子就不乏其人。比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认为一个从政者,会时刻反省自己是否忠于国家与君主,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讲信用,老师所教给的自律之道是否已经烂熟于心。又如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子游认为,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5]45又如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在从政行为方面,子张也能阐发“为官者应能临危受命,在利益面前恪守正义”的道理。再如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这是子夏在回答司马牛“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时的安慰语,子夏认为,死生自有天命安排,富贵由天安排,作为君子不必担心生死,不必苛求富贵,只须恪守道德仁义,其它事情则应顺其自然。再如子路在碰到讥讽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隐者之后,也能说出“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的辩解之语。由此可见,孔子对弟子们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即便是较为野蛮的子路,都能阐发“不做官是不对的,君子出来做官,只是尽应尽之责”[5]221之大义。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在廉洁自律方面,有时也会遇到无奈之尴尬。比如当碰到当权的阳货时,他也不敢触怒、乃至斥责之。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在强大而邪恶的阳货面前,孔子没有公开伸张正义,他采取了一种不与之合作,尽量保全自己、独善其身的自律之道。这种无奈之举与他的政治伦理追求相差甚远,这种无奈直到孟子那里才得以释放,因为孟子在各国诸侯面前做到了不卑不亢、滔滔不绝、直言不讳、好言相劝,他没像孔子那样执著于救世,他信守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政治伦理观。因此,孔子像是在政治河流里不断地寻找“仁政的港湾”而最终无果的人,孟子则像是站在政治的河岸上静观其变而适时予以评判的人。较之孟子,孔子多了一份奋斗;较之孔子,孟子少了一份无奈。另外,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的言论也没有彻底贯彻其廉洁自律思想,这是颇为令人扼腕的。然而,我们不必对孔子过于求全责备,即使他偶有庸举,我们仍应对圣人充满崇敬,因为我们必须用时代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古人,惟其如此,我们的评论才是理智的、合理的。
孔子廉洁自律政治伦理思想有其深远的时代意义。在咀嚼这些精华之余,我们也须发出尖锐的思考:在当代,为何有人不恪守道德、不廉洁自律?因为这些人心中缺乏高尚的“道”(他们只以追求功名利禄和感官享乐为目标),他们对待社会和百姓缺少“仁”(他们欺压百姓、阴险残忍、置他人之死活和痛苦于不顾),也不会养成“节欲、无私、无我”之美德,不去修炼公德、涵养私德,他们说一套、做一套,当然,他们更不会去反抗社会之邪恶势力,他们生怕失去眼前拥有的一切。因此,他们无法成为君子或圣人,只会成为贪得无厌、丧失人格的可耻之人,甚至是人民的罪人。因此,痛定思痛,我们必须认真体悟孔子的廉洁自律之道,借鉴其从政之德与为人之德,好好修炼自己,争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民好公仆。
[1] 罗国杰.关于孔子义利观的一点思考——兼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J].学术研究,1994,(3):51-53.
[2] 于福存.略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及其人格修养[J].齐鲁学刊,1999,(4):51-53.
[3] 詹世友,王涵林.“为政以德”: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路——从美德政治学的角度看[J].伦理学研究,2010,(4):99-104
[4] 闫少华.论孔子修身正己思想的廉政意蕴[J].求索,2012,(9):149-151.
[5]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责任编辑:侯伟浩
Confucius' Thoughts on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WU Lei, LIANG Yangsheng
(SchoolofMarxism,GannanNormalUni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Confucius is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 political ethics. When it came to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he took "Tao"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adopted "benevolence" as the core idea and advocated the moral criteria of "abstinence, selflessness and anatman".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aspects, a fairly complete ideologic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his embodies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us' thoughts of "matching words with deeds, acting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and aiming higher".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asting influence of Confucius' thoughts concerning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it will be beneficial for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ians to learn and use for reference.
Confucius; honesty; self-discipline; guiding ideology; core idea; moral criteria;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2016-03-23
10.13698/j.cnki.cn36-1346/c.2016.05.025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建设项目
吴磊(1970-),男,广东海丰人,赣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梁洋生(1991-),男,江西南康人,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61010.1030.012.html
B222.2
A
1004-8332(2016)05-01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