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的转变:精神分析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2016-03-19 04:42郭本禹
关键词:人格结构来访者潜意识

丁 飞,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南京,210097)



【心理学研究】

术语的转变:精神分析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丁飞,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南京,210097)

精神分析;术语;转变;后现代哲学

在当代精神分析理论中,传统术语的重要性逐渐被新术语所取代,这种术语转变的实质是精神分析理论已经发生后现代转向。精神分析理论在术语方面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术语上。认同概念逐渐被认可概念所取代,反映出认识论基础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变为后结构主义。付诸行动概念被扮演所取代,体现的是认识论基础由表象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转变为新实用主义。压抑、分裂概念被解离所取代,意味着认识论基础由客观主义、实证主义转变为视角主义。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理论核心由强调描述单独个体变为重视交流互动,并促使精神分析家们创造新术语以适应其理论核心的变化。

术语是科学的工具。任何一门成熟完善的学科,都需要参与者针对其研究内容,创造出合适的术语,使其能够准确地反映其研究对象的现象与规律。在精神分析学长达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理论家们创造出不少精妙独到、别具特色的术语,并用其搭建起学科的理论大厦。术语还是认识一门学科的快捷窗口。通过术语本身所具有的字面含义与词性,人们就可以大致了解这门学科的特点与时代背景。对精神分析学而言,它的早期术语带有相当浓厚的心理物理学色彩,因此它又被称为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s)。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的过程。术语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进步与时代背景变迁,新术语会根据需要而继续被创造出来,而旧术语则会慢慢被淘汰或取代。在精神分析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术语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术语的转变:认同(identification)向认可(recognition)的转变,付诸行动(acting out)向扮演(enactment)的转变,压抑(repression)及分裂(splitting)向解离(dissociation)的转变。这三个主要术语的转变实际上代表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一、认同和认可

1.认同

认同是指一种指向别人的外观、特征、属性等的模仿,全部或部分地与其“同化”的心理改变过程。有时认同也可作为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认同崇拜的他人以提高自身的价值感,并减缓自卑感对自我的压力。

在精神分析的语境中,认同是个体最基本的一种心理机制,涉及个体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由于认同概念的普遍适用性,在其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子概念。包括原发性认同与继发性认同(即内投),全部认同与部分认同,对攻击者的认同[1],克莱因将投射与认同相结合,创造了客体关系学派的重要术语——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认同在精神分析学的术语中长期占据重要位置,无论是古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还是客体关系学派,认同及其衍生的子概念都牢牢占据着其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的一席之地。认同涉及个体的成熟发展、生活处事与分析咨询这三个主要过程,它是精神分析师解释个体心理及行为的强有力的概念。

2.认可

认可指的是使自体的感情、意图与行为变得有意义的来自他人的回应,它以一种实在的方式使自体认识到自身的能动性(agency)与原动性(authorship),但是这种认可只能来自于一个我们能够认同的人,一个拥有自主权的他人。即要获得他人认可,必须先认可他人。

在精神分析的语境中,认可涉及这样的场景:当两个个体相遇并进行互动时,双方在建立关系时存在着一股张力(tension),张力的一端是自我主张(self-assertion),即个体的自我个性与生活方式,另一端是相互认可(mutual recognition),即个体对于另一方肯定自身的需要。个体努力在张力两端中求得平衡。[2]21-22个体自身不仅是一个具有行动自主性的主体,也是一个可供他人观察的客体,任何个体都同时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属性。[3]获得认可是个体融入社会,充分表现自我的必要条件。[4]63-64

认可是一种互动行为,个体不仅需要一个平等对象的存在,还需要他的反馈,而该对象同时也在进行着类似活动,于是在认可过程中体现出一种互惠性。个体只能在对象身上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又有赖于对象的独立性,只有双方都承认彼此的独立平等,双方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真正实现对话。认可概念强调人的社交性、互惠性,总是要在交往情境、对话场景、互动行为中理解个体的行为。

认可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成为精神分析的术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当代精神分析理论中显得越发重要。和认同概念一样,它涉及个体在人际环境中的成长、生活,以及分析情境中的关系培养。

3.术语转变的哲学实质

从认同到认可的术语变化,实际上反映的是精神分析的认识论基础从逻各斯中心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改变。

德里达认为,西方文化长久以来受到传统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奉行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在他看来,传统形而上学的概念体系是由一些“二元对立”的范畴构成的,例如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先验与经验、理性与非理性等等。对立的双方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之中,其中一方总是主要的、优先的、主导的;而另一方则永远是次要的、派生的,受压制或被否定的。[5]

德里达对二元对立范畴的解析对当代精神分析的理论起到了深远的引导与促进的作用,包括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4]、阿隆(Lewis Aron)[6]、本杰明(Jessica Benjamin)[7]等,他们不再以传统的二元对立视角来看待主体—客体、母亲—幼儿、儿子—父亲、分析师—来访者等范畴,而是以一种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e)的视角重新看待各二元范畴间的关系,提倡对话与协商,二元双方的互动作用得到充分关注。至于分析情境中固有的冲突—能动性、外部影响—自主性、仪式行为—自发行为等以往被认为是对立的概念范畴。他们建议将其视为是某种统一连续体的两端,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其中的张力,在于各相关因素间的动态平衡。[8]

认同与认可两概念都涉及到一种人际过程,但是,认同是个体向另一对象的模仿学习,而认可是指个体对另一对象的承认肯定。认同概念包含着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认同者是较弱的,而被认同者则是更强的。认同过程只需要认同者单方面地对被认同者进行学习、模仿,无需被认同者做出任何行动。认可则是双方都必须参与的,双方既是认可者,也是被认可者,不存在高下之分、等级之别,认同概念中存在的等级结构被打破了,认同概念中潜在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变为认可概念中体现的后结构主义。

二、付诸行动和扮演

1.付诸行动

付诸行动是精神分析早期提出的术语。它指通过行动而不是言语的方式,释放带有冲突的心理内容。它通常是某种带有冲动性质的行动。付诸行动与移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为来访者是在与分析师的关系中产生移情并付诸行动的。

付诸行动是来访者潜意识内容的反映,也是其对过去经验的一种重复,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但是,它虽然是对过去经验的一种重复,但它是一种潜意识性质的重复,来访者以行动而非言语的方式来表现其潜意识内容,但其本人并未在意识层面知晓付诸行动中的真实含义。患者的付诸行动取代了意识层面的回忆和用言语来表达他所感受到的。因此,付诸行动也被认为是一种阻抗,或者说是一种不充分、不恰当的行为。[9]63-64在付诸行动发生后,患者通过行动将治疗师置于相当的压力之下,付诸行动意味着对双方界限的侵犯或甚至对治疗框架的侵犯,对某些患者的治疗而言,这是个大问题。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治疗关系中边界的逐步开放,付诸行动也逐渐被视为治疗改变的契机,而很少被视为是一种阻抗行为。但就其术语的地位而言,它的使用率越来越低。因为它本身是为强调来访者的行动而被单独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付诸行动从反面说明早期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言语轻行动”倾向。因为传统精神分析将自身定位为“谈话治疗”(talk cure),主张言语是比行动更高级的行为,言语的心理加工水平更高、距离意识状态更近。因此,付诸行动虽然能为分析师提供关于来访者潜意识心理内容的有效信息,但在其他方面有其局限性。

2.扮演

扮演是当代精神分析界一个广泛使用的术语,在当代精神分析理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简而言之,扮演指的是在每个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持续潜意识过程;或者说是治疗中的一个潜意识移情-反移情维度,在该维度中那些不能表现的和还未表现的早期经验得以展现出来,并且可被用于分析。[10]

具体地说,在所有治疗过程中,来访者的早期创伤、冲突和已成形的客体关系,它们都不可避免地会在无意中以一种新形式在分析二元的此时此地中创造出来。这种新形式会沿着时间而演变,有时甚至要花费数年,才会在潜意识决定的有意义时刻中以言语形式表现出来,并使双方能够对其进行反省与分析。扮演是一种双向的影响过程,来访者和分析师都在潜意识地进行着微妙的移情-反移情互动,它涉及来访者与分析师之间的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流,既包括躯体与情绪上的反应,也包括非言语方式的反应。[11]

从该术语的字面含义上看,它是将精神分析咨询过程比喻为一出心理戏剧的上演。其剧本正是来访者的生活主题。在分析情境中,来访者与分析师分别扮演着要角,但自身却并不知情,双方的交流对话是在一幕幕的戏剧表演中埋伏笔、做铺垫。直到咨询出现转折点或关键事件,戏剧性情节最终上演、戏剧性冲突最终爆发,双方所积累的问题到了必须清算之时,来访者所困惑的生活主题才得以彻底揭露,心理症结也表露无遗。在这样的心理戏剧中,必须对问题做个了结。

扮演概念说明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来访者总会在潜意识的主导下不自觉地走上老路,他总试着以旧的关系模式来构造他与分析师的关系,分析师也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配合着来访者。然而正因为这种旧模式导致了来访者的心理困扰,分析师必须要在来访者的旧模式中找出更多的可能性和新的出路。正因为该概念形象地表达了精神分析情境所蕴含的复杂情况,它能迅速成为当代精神分析界的常用术语。

3.术语转变的哲学实质

自古典精神分析开始,长久以来精神分析界在认识论方面的指导思想都是表象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分析师们想要透过患者的症状与行为看出其隐藏着的真实想法与念头。虽然这种认识为精神分析理论提供了动力与证据,并具备一定的效力,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案例陷入僵局,使精神分析治疗的适用性受到限制。

根据罗蒂的观点,表象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的镜喻性的体系哲学已经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哲学以后的哲学,他称之为“后哲学”;“后哲学”是一种“后认识论”的哲学,即摈弃认识论、摈弃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无谓争论的“无镜的哲学”,即“新实用主义”[12]。在罗蒂看来,传统的哲学强调“摹写实在”,重视认识论问题,而实用主义不重视或不讨论“摹写实在问题”,而强调“应付环境”,重视“实用”和“满意”的问题。它更看重通过平等的、自由的、交互的对话交流方式,在特定环境中达成理想的沟通目的。

如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趋平等,分析师们应时而变,他们明白自己需要放弃以往自命的“中立观察者”的不切实际目标,在分析中更强调沟通的作用,更重视双方的交流过程,而不是执迷于充当一架精密的观察仪器,从来访者身上搜寻秘密。[13]以往的分析师被比喻为一块“空屏”(blank screen),其作用在于反映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今,“空屏”隐喻已被抛弃,分析师个人的主体性以及分析师与来访者的互动所产生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双方的情感互动(移情-反移情)得到更多重视,分析师的行为并非是在追求绝对客观的真相,而是致力于双方的有效沟通,争取能够达成有效的共识。[14]此外,传统西方哲学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也被理论家们所抛弃。因此,术语付诸行动向扮演的转变,其实质在于:在认识论方面,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已由表象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转向新实用主义。

三、压抑、分裂和解离

1.压抑与分裂

压抑是传统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其定义是指个体将某种欲望、意念、情感、创伤经历压抑到潜意识内,它是不自知的。在传统精神分析中,压抑是一种重要的、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压抑是最有效、也最危险的防御机制,它还经常与其他防御机制被结合着使用。[15]

分裂则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所青睐使用的概念。其主要定义是:一种防御机制,个体在心理中将某个客体由整体拆分为若干个部分,并对各部分区别对待。例如,婴儿将母亲的乳房分裂为“好”乳房与“坏”乳房;根据对待客体的态度,自我也被分裂为力比多自我和破坏性自我两部分,即“好我”与“坏我”。

不论是压抑还是分裂,它们都属于防御机制,主要用于防御来自内部或外部的焦虑与不快,使个体保持平静状态。因此,虽然压抑与分裂分属不同的防御机制,但就其作用而言却是相同的。同时,由于压抑与分裂都不是一种成熟的应付方式,对其过度使用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或病态人格的形成。

此外,压抑和分裂概念的前提假设是:个体心理存在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心理结构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人格结构由伊底、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通过压抑,意识层面的不快内容可以被放逐到潜意识层面;通过分裂,自我可以根据需要被划分为若干相关部分。无论个体如何使用压抑或分裂的机制,其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总在固定的框架之内,始终可被视为一个整体。传统精神分析强调压抑机制对形成神经症的影响,而客体关系学派重视分裂机制对个体形成内心结构以及人格的重要性。

2.解离

解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术语。当代精神分析学家豪厄尔(Elizabeth F.Howell)认为,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说,解离指的是:“正常情况下相互连接的经验领域之间的分离。”[16]35然而,解离术语实际上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而是在理论上与临床上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时在理论与临床两方面又有着部分程度重叠的现象集合。[17]143简而言之,解离包含两大性质。第一,它指一种解离性结构;第二,它指一种解离性过程。

就其作用而言,解离既是个体的主要防御机制,也是正常的心理机制之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以解离机制来应对过分强烈的刺激或创伤体验,例如,童年时被侵犯的儿童会遗忘这段痛苦的记忆,在意识层面否认曾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却在某个特定时刻或以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透露出这段记忆的迹象;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内部也时常会出现正常、健康的解离以处理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经验,例如,个体在与家人相聚时表现出一种性格,而与朋友相聚时却表现出另一种性格,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当代精神分析所描述的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是一种解离型结构,个体在解离结构上形成多种自体状态面对外部世界与自身的不同要求。具体而言,客体或环境可被解离为若干单位,个体的“自体”也可解离成若干单位,并与特定客体或环境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应关系。解离的各“自体”间虽然存在着联系,但却是相对独立的,不存在从属关系,尽管仍然可以将个体的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视为一个整体,但这种整体不同于传统精神分析所谓的整体,这种结构的整体性是以多样性与多重性为前提的,各自体单位均具有独立性,并不隶属于某个“核心人格”,个体的心理必然是多维度同时发展的,而非根据某个“发展核心”呈线性发展。传统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人格结构是平面的,而当代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人格结构则是立体的。同时,解离概念的丰富内涵还为认识解离型认同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又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释工具。

解离本身并不是一个后期出现的术语或概念,它早在精神分析学诞生之前就已引起精神病学界的注意,并在精神分析运动的初期赢得了弗洛伊德的关注。但是随着理论重心向完整性心理结构方向的偏移,它又被忽视长达数十年。随着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解离概念所蕴含的丰富心理学意义与病理学意义才重新引起了理论家们的广泛关注。

3.术语转变的哲学实质

从压抑、分裂到解离的术语变化,实际上反映的是精神分析的认识论基础从客观主义、实证主义向视角主义(perspectivism)的改变。

视角主义又称作透视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新的重要的哲学方法论,也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哲学中的视角主义认为,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和互不等同的概念体系或假设体系,在各自体系里都能解释世界,因为不存在权威性的客观的选择方法。视角主义根本的方法论特征是对一种固定不变观点的放弃,主张视角的多元性、多面化。视角主义的信奉者坚持认为,只能通过多元性的解释来认识现实,换句话说,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不能是一元的、单向度的,而应是多元性的、多维度的、歧义的和多视角的。[18]568-572

从传统精神分析强调的压抑与分裂概念可以看出,传统精神分析理论旨在从个体外部的不同行为表现中概括归纳出一个隐藏于其后的整体结构,进而通过对这一结构的普遍运作规律对个体进行解释归因,或者修复矫正。只要掌握个体心理整体结构的大致情况,就能对他的行为进行说明与预测。从这一角度看,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还原过程,还原来访者已有的、本该的心理结构、人格结构,将多种表象重新归为一个整体。

当代精神分析强调多样性,无论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如何,其心理结构都必然是解离型结构,其日常交往过程必然存在着解离现象,个体因解离而必然表现出人格的多种侧面与多种行为方式、关系模式。整体性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判断个体是健康还是病态,关键在于解离的恰当性和适应性:个体以何种态度面对环境,人格结构的多样性是否足以令他适应不同环境的要求,心理结构的多样性是否足以令他应对环境的压力与挑战,人格结构的整体性是否有益于成长与社交,心理结构的整体性是否有益于学习与生活。从这一角度看,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促进过程,促进来访者的多元化发展。在术语方面,从压抑、分裂转向解离,反映出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结构、人格结构的假设模型选择上由强调单一性、整体性的平面图形转向重视多样性、多重性的立体图像。

四、精神分析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哲学是科学之母,精神分析学作为一门心理科学,必然需要哲学作为其指导思想,建立其认识论基础。传统精神分析学所持的认识论基础——逻各斯中心主义、表象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客观主义与实证主义——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逐渐过渡至后结构主义、新实用主义、视角主义,而后者都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盛行的理智背景下,各种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精神分析思想产生了一次亲密接触,并对当代精神分析学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将当代精神分析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紧密结合称之为精神分析学的后现代转向。精神分析学在哲学指导思想、认识论基础方面的转变直接地反映在术语上。从认同到认可,付诸行动到扮演,压抑、分裂到解离,无不体现了精神分析学的后现代转向。

此前,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看重作为个体的心理,主要是来访者个人的心理内容与心理活动,而相对忽视作为人际过程中的个体、进行互动中的个体,忽略了交往的对象、客体、他者。反映在术语层面,无论是认同、付诸行动、压抑、分裂,还是投射、幻想、内化,这些术语是“单干的”,几乎都只涉及一个单独的施动主体,鲜少涉及第二个人的存在。在后现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理论家们越来越重视人际互动的作用,强调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往的术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于是理论家们就需要发明或发掘新的、更称手的术语工具来配合他们的分析工作,认可、扮演、解离等术语便兴起与流行起来。它们更好地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与他人或环境沟通的情况,分析情境中的来访者与分析师互动交流的情况。因此,精神分析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决定了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在术语方面的转变。

[1]W.W.Meissner.Notes on identification I.Origins in Freud[J].Psychoanalytic Quarterly,1970,39(4):563-589.

[2]Jessica Benjamin.The Bonds of Love:Psychoanalysis,Feminism and the Problem of Domination[M].New York:Pantheon,1988.

[3]Lewis Aron.Symposium on the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psychoanalysis:Introduction[J].Psychoanalytic Dialogues,1996,6(5):591-597.

[4]Stephen Mitchell.Relationality:From Attachment to Intersubjectivity[M].Hillsdale,NJ:The Analytic Press,2000.

[5]刘魁.德里达解构思想理论旨趣的重新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4(4):35-37.

[6]Lewis Aron.The internalized primal scene[J].Psychoanalytic Dialogues,1995,5(2):195-238.

[7]Jessica Benjamin.Beyond doer and done to:An intersubjective view of thirdness[J].Psychoanalytic Quarterly,2004,73(1):5-46.

[8]Stephen Mitchell.Influence and Autonomy in Psychoanalysis[M].New York:Routledge,1997.

[9]Alain de Mijolla.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Psychoanalysis[Z].MacMillan Reference USA,2005.

[10]Gil Katz.The Play Within the Play:The Enacted Dimension of Psychoanalytic Process[M].New York:Routledge,2013.

[11]T.J.Jacobs.The Use of the Self:Countertransference and Communicationin the Analytic Situation[M].Madison,CT: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91.[12]王鹤岩,李学丽.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述评 [J].学术交流.2008(10):5-8.

[13]Lewis Aron.Analytic impasse and the third: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J].2006,87(87):349-368[14]Steven Cooper.A Disturbance in the Field:Essays in Transference-Countertransference Engagement[M].New York:Routledge,2010.

[15]Anna Freud.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M].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Inc,1966.

[16]Elizabeth F.Howell.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A Relational Approach[M].New York:Routledge,2011.

[17]Paul Wachtel.Relational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Psychotherapy[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8.

[18]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Z].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马陵合

Transition of Terminology—Postmodern Turn of Psychoanalytic Theories

DING Fei,GUO Ben-yu

(School of Psycholog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

psychoanalysis;terms;transition;postmodern philosophyAbstract:The terminology of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have gone through a change that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terms have superseded by new terms gradually,the essence of which is that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ies have came about postmodern turn and the philosophical guiding ideology and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 have gone through huge change.The psychoanalytic terminological transi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terms.The concept of identification is replaced by the concept of recognition gradually,which reflects that the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 have turned from logocentrism to post-structuralism.The concept of acting out is replaced by the concept of enactment gradually,which shows that the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 have turned from presentationism,foundationalism,essentialism to neo-pragmatism.The concept of repression and splitting are replaced by the concept of dissociation gradually,which means that the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 have turned from positivism,objectivism to perspectivism.The combination of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tic theories and postmodern philosophical thoughts makes a postmodern turn within psychoanalysis,its theoretical core turning from emphasizing solo individual to str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and it promoted psychoanalysts to invent new terms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change of its theoretical core.

10.14182/j.cnki.j.anu.2016.05.018

2015-09-24;

2016-03-05

南京师范大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2012BS0008)

丁飞(1988-),男,福建福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分析学。郭本禹(1964-),男,安徽肥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B84-065

A

1001-2435(2016)05-0655-06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来访者潜意识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