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2016-07-07 13:08陈雪莹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性本能人格结构

陈雪莹

【摘 要】人格结构理论与性本能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本文通过对多部文学作品的分析以探讨弗洛伊德的理论结构及其思想观点。

【关键词】人格结构;性本能;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27-01

一、引言

精神分析学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重要成就,在文坛上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分别为:心理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中外的文学作品之多不计其数,但是每一部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精神分析学说的痕迹。

二、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氏理论是作者背后一股强大却又隐含的力量,千言万语尽是某种精神状态额度体现。本文从人格结构理论与性本能理论两个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从而探析弗洛伊德的思想。

(一)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提出心理结构学说(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人格结构,认为人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个层次组成。本我是指人先天的本能欲望和冲动,遵循“快乐原则”;超我代表内化的社会道德对个人的约束,遵循道德原则;自我则处于本我与超我的夹缝中,对这两种冲突力量进行调节,遵循现实原则。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因天真无知而受邪恶的亚莱克引诱,失去了贞洁。之后,苔丝巧遇心地善良却又墨守成规安吉尔,两人海誓山盟,却在新婚之夜真相揭露时,安吉尔因为道德抛弃了苔丝。小说中,无恶不作的亚莱克正是本我的化身,他从不顾虑他者的感受,为了自我精神和生理上的愉悦不择手段;相反,安吉尔是超我的化身,他仅遵从上帝规定的生活法则,除此以外都是违背原则的,必须摒弃的;苔丝,这位深受两个男人伤害的受害者,是自我的化身。她在这两个男人中间进退两难,最后以悲剧告终,这正是这两个男人所施加的压力与痛苦。

同样,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也映射着人格结构的影子。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出现一群因战争而被迫流散的男童,这仿佛似一个初生婴儿获得自己人格的过程。这群男童却因虚幻的野兽而分裂成派,丧失了纯真与文明,取而代之的是原始的野蛮与专制。杰克愿意接受投票的方式推举领导人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暂时性地压抑了他的本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追求内心需求的本性逐渐暴露,最终酿成悲剧;西蒙的形象则与众不同。他尽管沉默寡言,却清楚地认识到所有人所处的环境岌岌可危,他是理性与希望的象征;拉尔夫以召开立宪性会议的方式出场,在所有人的关系势成水火时,拉尔夫仍然试图维持秩序,而这却导致了更大的冲突。由此可见,杰克、西蒙以及拉尔夫可视为是本我、超我与自我的缩影,当本我的欲望逐渐增强时,自我则受到更大的威胁。无论是苔丝还是拉尔夫,故事的悲剧性都在暗示着人性本恶的思想。正如《圣经》对人类的控诉那样,人类的始祖在伊甸园种下了原罪之因,那么无论怎么繁衍与传承,人类的本性这个结果始终是恶的滥觞,这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所坚持的观点。

(二)性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即力比多(Libido)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而文学则是性欲的升华。弗洛伊德将男孩的情结称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又称恋母情结,每一个男性在潜意识中都渴望占有其母亲。弗洛伊德强调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刘象愚,2005: P246)。文学史上堪称杰作的三部作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卓夫兄弟》,都表现了同一主题,即弑父。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在不知双亲的迷惘中杀死父亲,迎娶母亲,得知真相后,懊悔不已,弄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而该悲剧的效果“并不在于命运与人类意志的冲突,而在于表现这一冲突的特性”(同上)。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实际上是“童年时代的愿望实现了”(弗洛伊德,1987:15)。

同样,莎翁的悲剧《哈姆雷特》与此同出一辙,哈姆雷特本是个机智果断的丹麦王子,然而当他父亲的鬼魂要他向杀父、夺位、娶母的叔叔报仇时,犹豫不决、临阵退缩则扰乱了他的思绪。个中缘由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因为他叔叔的行为正是哈姆雷特童年愿望的变相实现,通过叔叔弑父娶母的行为完成了哈姆雷特自己无法达到的目的。因此,手刃凶手便是毁灭自己。

三、结语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既然探究的是心理意识,那么任何人、任何作品都难以僭越。弗洛伊德性本恶以及文学性的表现形式的观点对之后的文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这种普遍存在的理论隐身于作家的内心深处,暗含于作品的字里行间,蕴藏在读者的思维空间,通过三者紧密合作,作者与读者达到了心灵上的愉悦与精神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6.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3]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性本能人格结构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边城》中的翠翠
“自我”人格在摄影创作理念发展进程中的形成初探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