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2016-07-07 10:41汪梦原
戏剧之家 2016年13期
关键词:观众导演北京人艺

汪梦原

(云南艺术学院  戏剧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浅谈“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汪梦原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是中国话剧团体、国家级话剧院。北京人艺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开始讨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话题。1992年8月,为纪念建院40周年,北京人艺在京举办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国际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艺术基础,开辟了话剧民族化的道路,并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北京人艺从1952年走到今天的成就,整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下文笔者将从编剧、导演、精神、小剧场等方面来分析,阐述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关键词】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人艺精神;编剧;导演;演员;风格;观众

在北京人艺的剧院里挂着“艺比天大”四个大字,北京人艺的成功绝对跟这四个大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京人艺走过的这些年,有过坎坷,有过辉煌,有过争议,有过彷徨,但是一直没有倒下,依然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摸索爬行。无论是导演、编剧、演员,还是观众,都不曾放弃过北京人艺,一群人的不懈努力才让北京人艺有了今天。

一、大量优秀的人才共同铸就了今天的北京人艺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的精诚协作,而且必须是优秀的团队。北京人艺有一大群老一辈的艺术家,他们是我们这代耳熟能详的大师,甚至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过、读过他们的作品。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人艺也不断有新的人才出现,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北京人艺拥有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成就了这些人。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为北京人艺所做的铺垫指导,就没有今天的北京人艺。同时,如果没有北京人艺,也就无法发挥这些人才的才能,无法使他们实现更大的价值。所以,北京人艺和艺术家们是互相成就彼此的。

(一)“郭、老、曹”的创作对北京人艺的巨大贡献

北京人艺在过去被称作“郭、老、曹剧院”,这是因为在北京人艺成立的前十年间里,光上演郭沫若、老舍、曹禺的戏就有16部,而且这些作品个个都是经典,让北京人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所以说,这三位大师为北京人艺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老舍的作品成为北京人艺的奠基石

老舍是中国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1]。他的作品《龙须沟》在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并且一炮而红,这是北京人艺的奠基之作,“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也是由此而来。由于老舍自身的经历、诗意的人生,他可以深刻体会到建国初期政府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状况,创作出了《龙须沟》这样一部反映北京当时社会现状的作品。老舍熟悉北京市井生活,他的作品都富有北京文化特色,对北京人艺擅长演“京味话剧”起了重要作用[2]。《茶馆》也是一部具有中国传统京味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戏,这部戏描写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的历史命运,它是中国话剧的一座里程碑,它的成功演出让北京人艺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老舍作品的排演,不但使北京人艺走上了正规化道路,许多演员也是从这部戏开始进入了正规的训练,这对演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老舍的剧本让我们记住了王利发、程疯子、丁四嫂等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与老舍戚戚相关,不可割舍的。

2.曹禺的作品是北京人艺成熟的标志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是北京人艺首届院长。曹禺是一个极其认真、极其好读书的人,《雷雨》中表达的情感的细腻程度和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让读者读起来都觉得枝枝交错、难以捉摸,而曹禺却可以写出这样一个剧本,真不愧是“中国的莎士比亚”。所以不难看出,有这样细腻情感的人当北京人艺的院长一定会对北京人艺演员的培养与要求细致入微。许多资料表明,曹禺在很多剧目排演的过程中都会给演员进行创作过程的讲述,而且还会根据演员的现场演出对剧本作进一步的修改或删减添加,有时还会跟演员、导演、幕后工作人员等谈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教演员了解人物塑造时错综复杂的内心情感更是细致入微。例如曹禺在1936年为《雷雨》写的序言中,谈到了周萍这个人物:“周萍是最难演的……演他的人要设法替他找同情(犹如演蘩漪的一样),不然到了后一幕便会搁浅,行不开。”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详尽分析,这样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很难得的人才。曹禺除了对北京人艺演员演技的培养有极大帮助外,还对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形成做出了很多贡献。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曹禺,戏剧演出几乎都是在对斯氏体系的学习、模仿和借鉴中进行的,并初步在话剧舞台上创造和确立了曹禺戏剧的现实主义演出风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戏剧和文学关闭了向西方学习的大门,主要向苏联学习与借鉴,并把斯氏体系奉为圭臬。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人艺关于曹禺剧作的演出自然是在斯氏体系指导下排演的,并最终形成了人艺的现实主义演剧风格[3]。

3.郭沫若的作品对人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他的历史剧在解放前被广泛上演,起到了很好的鼓舞人心的作用。1956年4月,北京人艺决定排演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写的历史剧《虎符》,同时结合了周总理和焦菊隐导演的想法,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民族化的元素。《虎符》的实验排演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得到了戏剧界一致的肯定,虽然只是初探,却让北京人艺从此有了走向民族化道路的大门。此后,郭沫若又为北京人艺创作了一部五幕历史剧《蔡文姬》,并成为了一部“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达到深刻完美的境地”的戏。另外,他创作的《武则天》也是北京人艺辉煌的剧目之一。这些戏里面不但凝聚了郭沫若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及他本人的思想,而且还有北京人艺的共同协作。如果没有郭沫若,北京人艺就失去了一部部好戏,同时如果没有北京人艺的排演,郭沫若的作品也不可能得到升华,两者互相依存,彼此成就。

(二)著名导演对北京人艺的影响

1.焦菊隐对北京人艺演剧民族化道路的贡献

焦菊隐是中国著名戏剧家和翻译家,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和艺术上的奠基人之一。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在话剧舞台艺术实践中,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他的导演创作方式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焦菊隐在成为北京人艺总导演之前曾在法国留学了三年,广泛学习了西方的文学艺术,观摩了欧洲各种著名的戏剧流派演出。回国后,焦菊隐创办了北平艺术馆,还筹建校友剧团,无论是抗战期间还是解放后,都导演了很多部优秀作品。以《武则天》这部现实主义戏为例,它在以话剧为本体的基础上又吸取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精髓,使其成为了与民族化结合的最成熟的话剧作品。焦菊隐导演的几部戏都非常成功,他的民族风是传统美学和西方话剧演出原则的融合,这在当时成为了话剧的一个导向,对北京人艺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让北京人艺对现实主义有了新的理解,对于北京人艺的成功与辉煌,焦菊隐先生功不可没。

2.林兆华独特的表演美学与表演方法让北京人艺在现当代又有了新的突破

林兆华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导演,可以说他是“后人艺时期”的代表符号。林兆华起初是作为一名演员进入北京人艺的,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担任北京人艺导演,至今已导演约70部舞台作品。观看过林兆华大导演导的戏后,都会感觉到一种独特的空灵美感,因为他的很多作品都打破了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与不同类型艺术间的界限。有的人会质疑人艺的传统是否还存在,在我看来,如果他的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可以被观众接受,并且可以揭示内在的“真实”,可以让人们有一些思考时,那么它就算成功了。林兆华导演的作品都是具有强烈反响的,而且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实他依然沿袭的是焦菊隐的现实主义,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

(三)演员自身素质极高

在北京人艺,不但有一群顶尖级的导演,而且还有一群优秀的演员。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以濮存昕、冯远征、何冰、宋丹丹、徐帆等为代表的新生代演员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了荧屏上的巨星。北京人艺有很多经典剧目在各大院团都被上演过,但是观看时的感觉却很不一样,只有北京人艺才可以演出其中的精华。这不是因为导演不一样,也不是因为舞台不一样,而是在于演员的表演不一样。演员在创造一个角色时,需要经过漫长的沉淀、揣摩过程,这不是光靠导演的指导就可以完成的,演员必须有着深厚的自我修养和对角色深刻的理解。早在20世纪50年代,于先生就曾经说过:“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是配角!”[4]北京人艺的演员们都对自身有着严格的训练要求,每一个演员都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断揣摩,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无论是大角色还是小角色,甚至连服装道具都要求十分精细。在《我爱我家》中饰演居委会大妈的金雅琴,2005年凭借首部电影《我们俩》连获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金鸡百花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5],而当时的她已经81岁了。金雅琴曾在话剧中扮演的都是些小角色,但却能在第一部电影作品里就连获两个奖,这也说明了北京人艺演员自身专业素质是极高的。

二、北京人艺的整体风貌

北京人艺的整体风貌可以用北京人艺演剧学派来概括,它不是讲某个演员、某个剧作家,也不是讲某个导演,是讲整体呈现的艺术面貌,这其中沉淀了北京人艺的艺术精神、艺术风格、艺术方法、艺术原则和艺术经验。

(一)北京人艺舞台的艺术风格

什么是北京人艺的艺术风格?一直以来,北京人艺在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上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现实主义、民族化和完美的整体感。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北京人艺也在此风格的主导下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我想,北京人艺的艺术风格不仅仅是这些文字所能完整表达的,北京人艺走了这么多年,早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个专属于北京人艺的风格,有些东西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但有些东西是只能用心去感受的。

现实主义是北京人艺在建院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创作原则,在开头讲到的《龙须沟》就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这些年来,北京人艺创作的剧目中虽然没有《龙须沟》那么现实主义,但大体上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题的。

民族化,这更不用说,这是北京人艺话剧鲜明的特色。在前面我也谈到过焦菊隐先生有意尝试在话剧中加入民族化的元素,后来我们在观看北京人艺话剧的时候也能发现无论是戏曲,还是舞蹈、音乐、美术里,只要是存在民族化的东西都要拿来一用。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一下“京味儿”,有人说“京味儿”是北京人艺的特色,其实不完全是,只能说老舍戏剧充满“京味儿”,老舍的戏剧对造成北京人艺擅长演“京味话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到的是,“擅长演”而不是完全具备。

完美的整体感。一出戏要吸引观众的眼睛,必须具有连贯的整体性,北京人艺在这点上是非常讲究的。北京人艺的戏不但有整体感,而且是有完美的整体感,这“完美的”三个字可不是随便哪一个剧院都能做到的[6]。

(二)北京人艺精神

“骆驼坦步龙马精神”,这是曹禺先生为北京人艺确定的艺术路径。这八个大字说明了北京人艺要想发展下去,不但要有技艺,还要有人艺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都要热爱戏剧艺术,对戏剧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北京人艺绝不能成为只上演经典好戏的古董,必须接收新的想法、新的剧本、新的艺术风格、新的形式来丰富自己,在已有的“北京人艺风格”的基础上吸收有益的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

(三)北京人艺的观众学

把观众视为圣人,视为师友,尊重观众,贴近观众,倾听观众的呼声,是北京人艺的老传统[7]。北京人艺之所以可以走到今天,不得不提的是北京人艺永远都有着一大批忠实的观众跟随着。根据焦菊隐先生《论民族化(提纲)》中提到的“欣赏者与创造者共同创造”这一戏剧美学原则,北京人艺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这一理念。戏剧的生命在剧场里,话剧在演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观众对它的挑剔、淘洗,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因为只有观众的现场反馈才能让舞台上的演员知道自己哪里受观众喜爱、哪里需要进一步修改,还可以让导演根据现场的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北京人艺的戏可以越演越精彩,都是由于经过了观众的千锤百炼。

三、对北京人艺未来的思考

北京人艺成功了,它的成功首先要感谢包括优秀编剧、导演、演员等在内的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其次要感谢每个时代赋予它的使命感,最后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他们的观众们。北京人艺的辉煌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但是走到今天乃至未来,北京人艺的辉煌还可以再有吗?还会不会创作出超越《茶馆》的作品?也许会有,也许不会,这就要看北京人艺接下来如何发展了。

中国话剧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大环境,北京人艺所面临的挑战,既有行业的普遍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8]。比如说,没有好的剧本、优秀演员都进入影视圈、优秀导演的缺失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北京人艺停滞不前的局面。但是北京人艺之所以可以走这么远,就是因为有自身的风格,自身形成的风格不能丢。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人艺也要与时俱进,所以说,我希望北京人艺可以在保持自己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多吸收一些好的元素来丰富自己、来创新作品。人们期待在群星闪烁的戏剧天空里,北京人艺永远有着熠熠发光的戏与人,永远都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9]。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老舍[EB/OL].http://baike.baidu.com/li nk?url=mMeJ7ZAGZi0YqbOe6Bi7JAauNRsTEICbmGk3H UpXcuH5WeeN9ZDSeQZuzqBT21kKIyOMjxgOTZO9K9 hTKLEX3q.

[2]余思.剧院与剧作家的双向互促——北京人艺与“郭、老、曹”[J].中国戏剧,1997(11).

[3]陈军.论曹禺戏剧对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1(02).

[4]于是之.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J].剧本,1956(09).

[5]管方方.北京人艺大导演和名角儿们的小生活[J].小康,2010(10).

[6]张帆.浅谈“北京人艺现象”[J].中国戏剧,2001(02).

[7]周瑞祥.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圣人——北京人艺的观众学[J].中国戏剧,1998(09).

[8]徐馨.解读“北京人艺”[N].人民日报,2009-12-10(020).

[9]水晶.孤独而高傲:北京人艺60年[J].新民周刊,2012(23).

中图分类号:J8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08-03

作者简介:

汪梦原(1988-),女,河南濮阳人,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语言。

猜你喜欢
观众导演北京人艺
探析环境舞蹈的艺术表征
浅议观众的认知在主题乐园互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浅谈舞台行动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