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视域下高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讨

2016-03-19 04:04邵翠兰
高教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高校

邵翠兰

(广东科技学院 教务处,广东 东莞 523083)

·研究与探索·

人的发展视域下高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讨

邵翠兰

(广东科技学院教务处,广东东莞52308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认识也不断丰富起来,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从人的全面发展看高校教育面临着挑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注重以人为主体,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科学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关键词:人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关注人的价值体现,专业素质的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美化,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着眼于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为取向,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科学精神带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人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人文精神是影响人们的灵魂世界、道德境界、心理情绪、思想品质等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精神力量[1]。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高校教育面临着挑战,我们该如何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呢? 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矛盾,根源于对自然对象进行文化范畴的分析,它们两者之间的张力在当代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科学活动中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活动的领域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它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并通过科学的人格素质和理想追求而体现出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是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和谐共生的辩证关系。

1.科学精神发展促进人文精神的进步

科学精神的发展对人文精神进步的认识关系密切。科技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科学经验成果的合理消化,能使我们重新审视人文研究的对象,反思其方法和前提假设,从而提高人文精神发展。人是通过知觉感官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从而建立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

科学技术本身蕴涵着人文精神,是理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体。科技与人文的尖锐矛盾问题在原始社会和农耕文明时期还未出现,它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学技术造就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人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处处都洋溢着科技的元素,科技已内化为人的生存本身,我们是在科技的生存场景里寻找人文关怀[2]。之所以出现科学主义霸权,其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理性一面相对强大,掩盖了其超越性的一面。我们应该透过假象,看清科学的真品性。科学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只是表面现象,以此为由而产生的反科学主义、反理性主义需要慎重对待,因为解决科技与人文之间的问题离不开科学内部本身的力量。

2.科学精神发展对人文精神进步的拉动效应

分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首先涉及的就是二者之间的正向联动关系,即持续的科学精神的发展直接拉动人文精神进步,人文精神进步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科学精神的发展,二者形成良性的正向激励机制[3]。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并非所有时段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具有完美的正向对应关系,有些时候科学精神的进步,还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当前手机的应用,科学精神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充分体现在可利用一切科技手段,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助长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萌生。随着时间的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互动协同作用关系越来越显著,充分体现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相激荡、互进共生当中。科技的发展,往往表现为科学主义的霸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新工业、新技术爆炸性增长所带来的人文精神相对式微的焦虑感。人文认识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基础性的认识和视角,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因此,两者的协同作用促使着人们,不断地朝实现创造和谐世界以及人类自由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发展。

3.科学精神发展与人文精神进步的失和反思

科学技术的发展,证实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进行的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考虑两者存在失和的现状。在20世纪的后50年时间里,各种技术产品层出不穷,科技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不断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网络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等一些20世纪乃至本世纪最前沿的技术,在带给人类财富、舒适和便捷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感并导致了生存环境的恶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方面所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生存危机。这些问题的发生,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活动的结果,都与科学技术的应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只有科学精神而缺少人文精神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科技的进步、发展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类日益增长的各类物质需求,在变化无常的自然面前人类运用科技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二、以人为主体,创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1.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人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体,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具有更高的科学精神,从而使人类生活极大提高, 但也使人们陷入了自我膨胀,削弱了对形而上的敬畏。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要更好地生存、持续地发展,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看待外部世界的方式,改变这种物质主义的心灵观,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科学。因此,大学生自身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统一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它们的分离和融合是以人为主体的不同层面的表现。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贯穿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社会发展观的教育,也要教育大学生树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使大学生能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内涵”,提高自身素养和品质,努力做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大有作为,能够更好地实现整个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教育目标明确,以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引导,在体系、结构、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改革。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有科学内在气质又有广阔的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均衡培养势在必然。

2.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

以人为本,更能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人脑的自然属性是认知科学研究意识本质的基础,同时作为文化产品的认知科学也是人脑活动的结果。科学精神注重人的物质生活,用科学的方式来解答“我是谁”的问题,强调了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主要体现人类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而人文精神侧重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主要研究“我应该怎样”的问题[4]。科学精神指导人们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使人们解决众多物质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难题,提高了人们的人文精神生活质量。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也朝着良性趋势发展,更加有利于人们朝着美好生活方向发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要因素,主宰着整个社会发展的命运,若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顺利前进,使两者相统一而发展,融为一体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精神实质和深层底蕴上是交叉互补的。

3.创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筹兼顾两者关系

在当今社会,现代科学面临着的危机实质上应该是缺失了人文价值[5]。在人们的科学观中人文精神处于衰退状态,人类自身拥有的两种精神现象和精神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相互排斥、相互抵触,以至于爆发激烈冲突,发生严重矛盾,彼此相互批判、相互攻击。人们有的只讲人文精神、不讲科学精神,有的只讲科学精神、不讲人文精神;有的重人文精神、轻科学精神,有的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但两者都是客观存在的精神现象和精神力量,应该统筹兼顾、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只有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共进,才能适应人与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就是提高大学生对自然界认识的科学常识。因为,科学常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其目的在于对科学本质、精神、方法及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有一个真实和全面的认识[6]。并不是要大学生对现代所有科学知识都掌握,这是不现实的。作为当今科技时代为主题的社会公民,应该主动去了解和掌握基本科学常识,了解自然界关于宇宙、动物、植物、星球、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的由来。了解和掌握家庭工作中科技产品的利弊,工业、农业、交通、国防科技等基本常识。自然界中有其固有的事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有些是人为创造的。

高校教育应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并全面提倡、推进和实践。我们要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弘扬传统文化、保障民主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人文精神的同时,大力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顺应时代潮流、倡导理性思维、推动科学发展等科学精神[7]。倡导人文精神可以增强我们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倡导科学精神可以增强我们这个民族竞争的危机感、使命感、创造力;倡导人文精神可以提高我们这个民族理解世界、把握世界的思想道德境界,倡导科学精神可以提高我们这个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际运作能力;倡导人文精神可以推动我们这个民族融入世界、团结世界、和谐世界的进程,倡导科学精神可以推动我们这个民族加入全球化、加快国际化的进程。

(责任编辑:黄白)

参考文献:

[1]孙平.人与环境和谐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46.

[2]李德栓.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的当代继承和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52.

[3]刘爱玲.绿色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0.

[4]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9:136.

[5]卡尔·米切姆.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及其走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78.

[6]邹广文,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6.

[7]金龙.科学素质与社会和谐[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69.

Research o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Beings’Development

SHAO cui-la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ngguan 523083,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ich knowledge of humanities, there is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Look from the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challenges,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with synergy, paying attention to human body, establish a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spirit.

Key Words:human beings’development;universities;college students;scientific spirit;humanistic spirit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6-0124-06

作者简介:邵翠兰(1972-),女,广东茂名人,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收稿日期:2016-03-26修稿日期:2016-04-16

基金项目:2014年东莞市科学技术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立项项目“东莞市城市文化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关系研究”(2014106101040)。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高校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