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举,聚善财,济民生
——殖民地时期美国公益慈善思想探析

2016-03-19 03:20:26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殖民地富兰克林上帝

张 静

(赣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社会学研究·

行善举,聚善财,济民生
——殖民地时期美国公益慈善思想探析

张静

(赣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美国公益慈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殖民地时期就已具雏形。殖民地初期的慈善理念虽受清教主义的影响,但通过约翰·科顿、约翰·温斯罗普、科顿·马瑟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等文化精英的阐释和实践,业已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理念的公益思想。殖民地时期的行善举、聚善财和济民生的公益慈善思想为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殖民地时期;清教主义;慈善;公益

一、引言

最新的《美国捐赠》年报显示,2014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达3 583.8亿美元。其中,个人捐赠占72%,基金捐赠占15%,遗产捐赠占8%,公司捐赠占5%。[1]据财务信息网站Frugal Dad统计,2007年至2012年期间,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共捐280亿美元善款。另据胡润报告显示,2013年美国前50位慈善家共捐77亿美元,其中仅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妻子就捐赠了近10亿美元。这些捐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世纪初美国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其实美国人热衷于公益慈善捐赠并不是始于20世纪初,他们的慷慨行为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前后就已基本形成的公益慈善文化传统。本文将从殖民地时期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精英们的公益慈善思想入手对美国的公益慈善文化传统进行追根溯源。

二、慈善和公益

在探讨殖民地时期美国公益慈善思想之前,有必要对慈善(Charity)和公益(Philanthropy)的涵义作一比较。根据《新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慈善指“上帝与人类间的相互惠爱,尤其表现为对他人的爱心。”[2]753在基督教义中,耶稣的经历、教诲和殉道最能体现慈善的爱人之心。圣·奥古斯汀曾这样概括基督的慈善,“慈善是一种美德,它让我们拥戴上帝。”[2]753由此可见,慈善一词源于基督之爱,意为以宽厚仁慈之心对待他人。

与慈善相比,公益的含义更为广泛。《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定义公益:“伊斯兰教用语,指对人有利。”[3]《英语大辞典》的编者塞谬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把公益定义为“爱人类的好品质”。《韦氏英语词典》的编纂者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则认为公益是对全人类的普遍善心。[4]6-7由此可见,公益应以有利于整个社区或社会为前提,不是针对个体的人而言。与个体的善意行为不同的是,公益提倡改良社会以达到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目的;它有爱人类、增加人类福祉的广泛含义。正如古希腊医师Hippocratic的两个誓言(一是减轻患者的痛楚,二是彻底医治病痛),慈善乃治标,公益乃治本。[4]31本文将探讨殖民地时期美国乐善好施的慈善思想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爱人类和促进人类幸福”的公益思想。

三、殖民地时期的公益慈善思想

自1607年英国在北美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以来,英国的清教徒们怀着建立新社会的梦想陆续来到北美新英格兰地区。这些清教徒及其后裔对建立伊甸园式的新社会提出了诸多影响深远的政治设想和文化主张。他们的公益慈善思想就属其中之一。通过科顿、温斯罗普、马瑟和富兰克林等文化精英的阐释和实践,殖民地时期的慈善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了具有现代理念的公益思想。

(一)约翰·科顿

约翰·科顿(John Cotton)1585年生于英格兰,毕业于剑桥大学,在英国以本堂牧师和布道者而广为人知。1633年, 他为逃避英国对清教徒的迫害而来到了北美。他是北美新英格兰地区的第一代清教领袖,是美国公理会制创始人,新英格兰方式(美国生活方式的早期形态)的代言人。科顿的主要作品是两部布道集:《生命之路》(The Way of Life)和《恩典之约论》(A Treatise of the Covenant of Grace)。

《生命之路》收录了他在英国时的系列布道,它系统表述了作为北美殖民地清教主义思想渊源的加尔文教的基本观点。在收录其中的一篇题为《基督教徒的职业》的布道文里,科顿强调了工作的宗教价值以及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即使一个人拥有足够的财产来养活自己,他也不应当过游手好闲的日子。” “虽然你有两千块可花,但是如果你没有有助于公益的职业,那么你就是不法的禽兽。” “一个人应当寻找一个能满足他的同胞们的需要的职业,一个他有能力去干的职业,一个他感到上帝召唤他去从事的职业。”[5]

《恩典之约论》则是科顿在新英格兰所做的一系列布道。在这些布道里,科顿进一步阐述了《生命之路》中的清教主义观点:人生而有罪,上帝之仁慈恩惠是无条件和无偿的,只有少数人能得到上帝的拯救。在科顿看来,行善者不一定能获救,但作恶者却一定下地狱。可以说,科顿极富宗教色彩的慈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殖民地民众的善举。

(二)约翰·温斯罗普

约翰·温斯罗普(John Winthrop) 于1588年出生在英国萨福克郡的格罗顿庄园。他曾就读于当时清教主义的中心——剑桥大学,后来成为一名律师和清教徒。温斯罗普主张从内部改造英国国教圣公会,特别是取消神职人员的特权和宗教仪式上的繁文缛节。然而,英国国教对清教徒日益加深的迫害彻底粉碎了他的幻想。于是他在1629年加入《剑桥协定》,获得了移民特许状,决定与一批清教徒一道去新英格兰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清教王国。1630年,被选为未来殖民地总督的温斯罗普率领两千余人从英国启航开赴北美。由于深知自己的历史责任重大,温斯罗普在其乘坐的阿尔巴拉号(Arbella)上发表了旨在建立“山巅之城”(City upon a Hill)的布道词《基督仁爱的光辉典范》(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这也成为了温斯罗普最为重要的作品。该布道曾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誉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篇布道文。同时,它还是美国历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布道文。肯尼迪和里根等数位美国总统都曾在他们的就职演说中提及过它。

在布道中,温思洛普认为贫富差别自古有之,乃是上帝的安排。上帝创造了富人,“不是为了让他们自己享福,而是为了体现造物主的光荣和人类的共同福祉”。[6]167温斯罗普揭示了清教徒的财富观——创造财富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金钱并不属于个人,人间的金银不过是暂时存放在人的手中的,金银等财富永远属于上帝!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所以,教徒们努力工作的目的,一则以财富来“荣耀上帝”,再则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财富观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美国人的慈善观念。

温斯洛普的慈善观是基于以下前提:不平等的存在以及人与人的差异乃是上帝的安排,上帝让世人互相依靠互相扶持。他认为,“贫富的差距固然明显,但全社会共同的命运更为重要。”[7]12他的慈善观念为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所推崇。2014年4月28日比尔·盖茨在《人民日报》第三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穷人投资更有意义》的评论文章。盖茨写道,“只有当我们帮助穷人摆脱病困,全世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穷人投资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我相信,为穷人投资所获得的回报,和在商业领域取得的成功一样精彩,甚至更有意义。”

(三)科顿·马瑟

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出身于波士顿富裕的马瑟家族,其父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校长,其母则是约翰·科顿的女儿。马瑟本人12岁就毕业于哈佛大学,17岁正式当牧师,到18岁时,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硕士学位。马瑟是新英格兰著名的清教徒领袖和作家,其著作题材广泛,涉及自然科学、神学和社会伦理问题。马瑟在慈善方面的贡献一直为世人所称颂。他推崇“聚善财”,促成了耶鲁大学的前身康涅狄格州州立学院的创建。他倡导“行善举”,在其劝说文《论行善》(Bonifacius)里详细阐释了人为什么要做好事。

在促成创建康涅狄格州州立学院的过程中,马瑟曾于1718年写信给东印度群岛罗德拉斯前总督伊莱休·耶鲁 (Elihu Yale),建议他向学校捐赠。“如果纽黑文新成立的这所学校能够改名为耶鲁学院,”马瑟恳切地写道,“您的慷慨将会轻易地使人们记住您, 让您宝贵的名字永存不朽。实际上,比埃及金字塔更富有纪念意义。”[8]两个月后,耶鲁捐赠了三百多本书和价值约25,000美元的商品,这在当时可以算得上一笔不少的财富了。为了纪念耶鲁的慷慨捐赠,康涅狄格州州立学院于1720年被正式命名为耶鲁学院。可以说,马瑟是促成耶鲁学院成立的关键人物。

马瑟在他著名的劝说文《论行善》里阐释了他的慈善观念:所有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团成员)都应持久地做有益于这个世界的事。“如果有人问:‘一个人为何必须做好事?’我的回答是:‘这问题就不像是好人提的。’”[6]357由于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科顿认为行善首先是一种宗教义务,如果做得不好是会受到上帝惩罚的。另外,他还认为行善能对社会进行温和而有效的控制。他坚信,“社会上利益冲突带来的矛盾可以用虔诚的道德榜样、志愿工作和私人慈善行动来调和。”[7]13

(四)本杰明·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作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公益先驱。他被誉为“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他认为行善“最能体现对上帝的虔诚”。他推崇富人用财富做慈善,进而用知识服务大众。其慈善公益口号是“促进人类幸福”和“提高民众普遍的知识水平”。与温斯洛普的观点不同的是,富兰克林认为贫穷并不是上帝的特意安排,更不是无法改变的宿命。富兰克林创建了众多公益组织,其目的就是消除贫困,帮助穷人以济民生。他认为传统的慈善行为(如施舍)并不能彻底改变穷人的命运。富兰克林提倡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正是美国现代公益慈善家所提倡的普遍做法。可以说,世俗的清教徒富兰克林是当时美国公益慈善的“守护神”。[4]38

富兰克林不但有自己的公益慈善理念,而且他还是该理念的伟大践行者。在费城,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和提高社会福利,他创建了众多社团和协会组织。在当时的英国,慈善是自上而下的强制行为。与英国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是,富兰克林采取了民主的方式提倡公益慈善。他不满足于个人慈善捐助给他个人带来的内心愉悦,还不辞辛苦地创建了众多公益组织。他于1727年创建的多功能协会Junto既是议事厅和沙龙,又是救助组织和青年商会,是具有独创性的社团组织。跟其他依赖于贵族阶层的社团不同的是,Junto的社员以中产阶级为主,社员可以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和美德来为社会谋福利。该组织为当时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了启蒙运动的进步观。在富兰克林看来,“合理的自我发展总是与普遍的善举相关”,从“互利的自愿组织”到“旨在为大众谋福利的志愿协会”是一种进步。[4]38除了Junto协会外,他还组建了北美第一个消防志愿队。为了青年人的成长,他设立了第一个会员制图书馆,也即现在的费城图书公司(Library Company of Philadelphia)。此外,富兰克林还创建了第一个学术机构——美国哲学会,创建了宾夕法尼亚大学。1790年,富兰克林去世。他在遗嘱中规定,用自己的遗赠在波士顿和费城各建立一笔基金,专门用来资助学习手工艺和应用科学的学生。正是受到富兰克林等先驱的影响,用遗赠做慈善,在今天的美国俨然已成为一种风尚。

四、殖民地时期公益慈善思想的特点

殖民地文化是从欧洲文化脱胎而来,其公益慈善思想自然亦受到当时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殖民地时期的公益慈善思想是对当时欧洲思想的照搬照套。与1601年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的强制慈善捐助行为不同的是,殖民地时期的公益慈善从一开始就强调自愿原则。从科顿的工作伦理价值到温斯罗普的共同命运论,从马瑟的行善论到富兰克林旨在促进人类幸福的公益理念,殖民地时期的慈善公益思想经历了从清教教义到世俗化的过程,突出了 “行善举,聚善财,济民生”的特点,体现了现代美国公益慈善的自愿互助精神。

五、结语

西方流行一句话:一夜之间可以造就一个富翁,但是要培养一个绅士却要三代人的努力。美国现代公益慈善基金会如此盛行以及普通美国民众对公益慈善的极大热忱,无不说明美国有着深厚的公益慈善文化传统。其实这一传统早在美国建国前就由殖民地的文化精英们所倡导和传承。虽然科顿、温斯罗普和马瑟的慈善思想都具有浓厚的清教主义色彩,但是富兰克林的慈善理念和公益之举无不表明了殖民地公益慈善思想世俗化的倾向。可以说,殖民地时期行善举、聚善财、济民生的公益慈善思想为现代美国公益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The Indianan Universtiy Lilly Family School of Philanthropy[R/OL].Giving USA.(2015-06-29)[2015-12-02].www.givingusa.org.

[2]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Vol.2)[Z].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1980:753.

[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Z].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29.

[4]Friedman, Lawrence J., Mark D. McGarvie, eds. Charity, Philanthropy, and Civility in American Histor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5]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上册)[M].许季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27-131.

[6]Baym, Nina, et al.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Vol. A)[M].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2012.

[7]资中筠.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Bishop, LuAnn. Campus honors man who gave Yale its name[A/OL].Yale Bulletin and Calendar.(1999-04-19)[2015-12-02].http://www.yale.edu/opa/arc-ybc/v27.n28/story3.html

责任编辑:侯伟浩

Doing Good and Getting Good Fortune for People's Livelihood——An Examination of American Charity and Philanthropy in the Colonial Period

ZHANG J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GannanNormalUni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American charity and philanthropy are long-standing and well-established and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Colonial Period. Although it was influenced by puritanism, American charity in the Colonial Period grew into the embryo of American modern philanthropy through the efforts of the elites like John Cotton, John Winthrop, Cotton Mather, and Benjamin Franklin. The idea of doing good and getting good fortune for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Colonial Period laid the basis for modern American foundation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American Colonial Period; puritanism; charity; philanthropy

1004-8332(2016)02-0037-03

2015-12-02

10.13698/j.cnki.cn36-1037/c.2016.02.011

2010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0WX30)

张静(1970- ),女,江西赣州人,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

C913.7

A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60411.1143.029.html

猜你喜欢
殖民地富兰克林上帝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120秒的“上帝”
灵魂歌后艾瑞莎·富兰克林离世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美国富兰克林兵工厂F17—L半自动步枪
轻兵器(2016年20期)2016-10-28 20:13:46
是否气人
黄河之声(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