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生态认知*

2016-03-19 03:20张丽娟吴玉麟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民社区生态

张丽娟,吴玉麟

(赣南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社会学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生态认知*

张丽娟,吴玉麟

(赣南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文化生态的认知,文化是生态整体,体现在个人之间、社群之间的关系,包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社区网格化、创设多元化供给模式、确定农民文化主体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农村文化人才机制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优化路径。

文化生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以来,农村进入了全面大转型,特别是伴随着农村社区化治理的推进,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从公共文化服务角度看,农村发展存在许多价值困境,如农民价值追求缺失,公共精神空间弱化,传统道德体系式微等,这些农村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导致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紊乱。正是诸如此类社会文化问题的出现,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迫切需要被赋予新的价值取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挥作用。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民提供公共文化和公共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农民娱乐需求,而且,通过大众参与公共活动,可以加强村民之间、农村社团之间的交流,凝聚农村社会价值认同,发挥社会教育、农村道德规范等社会治理功能。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1]农村范围内的公共文化,广义上是农村社会生活的整体,包括涉及农村普适性的风俗、习惯,狭义上特指农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立足于以农村、农民为服务对象,向农村、农民提供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农村文体娱乐性服务、科技知识性服务、文化信息性服务等。”[2]文化具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手段’或者‘条件’,以实现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目的,在文化供给实践过程中,强调运用工具、手段的效用,追求社会效益,忽视社会公平,而且,这种追求效益的条件或手段逐渐演化成支配社会人的工具;价值理性则是自身对实践活动价值的自觉把握,强调追求真理和终极关怀,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而且,价值理性尊重个体、当下的功利,却更加强调长远的整体需求。虽然文化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存在对立性,但农村文化服务的“公共性”恰好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重要表现。以农村、农民为服务对象,建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培育和创造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促进农民公共文化意识的成长,形成农村独特文化形态,有效地满足农村、农民公共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文化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契合,真正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倡的 “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做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文化生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表现

国外学术界对文化生态问题的研究有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哲学两个视角。文化哲学视角研究文化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文化哲学视角的研究理论基础单薄,学科不成体系,在实际借鉴中使用得比较少;文化人类学视角主要研究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并侧重于研究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将文化看作是一个生态整体,文化具备社会生态的一般性特征,如系统性、相互联系性、适应性等。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环境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网络的形成和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等特征,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适合不同类型文化的成长。中国文化发展的现阶段,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构成了当前我国文化生态的整体,以主流文化引导大众文化,以精英文化提升大众文化,以大众文化滋养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实现文化生态的健康互动、良性循环。[3]由此,农村文化生态整体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介于他们之间的大众文化组成。主流文化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政府成为农村主流文化服务建设的核心;农村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精英文化,是地域发展下少数的、优秀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介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是主流文化的引导对象,是精英文化的提升对象。

文化是生态整体,不仅依存于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中,既体现在人与人个体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社群与社群群体间的关系。因此,受文化生态的适应性的影响,不仅个体要不断适应环境,而且包括群体、社区也要适应环境。[4]一旦出现个体或群体与环境不相适应,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否定和对抗,则违背文化生态的适应性,导致文化生态失衡和社会关系不和谐。个体层面的文化生态失衡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个人缺乏文化主体意识,缺乏主动性与创造性;社群层面的文化生态失衡是文化或文化服务在社群之间发展不平衡,地区文化发展落后,缺少区域特色文化。所以,文化生态失衡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的突显问题,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文化主体性地位的缺失,加上历史发展和经济水平落后,农村地区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文化活动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文化建设经费的充裕程度等方面地域差距大。地方自身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供给主体向农村地区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低,农村的文化参与程度不高,难以真正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一致性,导致文化生态失衡,必然产生社会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

三、文化生态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

“文化生态,肯定要落在一个具体的时空里,有它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性,”[5]当文化生态失衡发生在农村社区文化发展中,文化生态的区域性失衡情况就会出现。为了实现文化生态平衡,保持文化的生态整体的一致性,推进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靠拢,发挥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嵌入性地提供保障农村和谐发展秩序、人员信任与社会预期之间相互关联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生态平衡,正确认识文化生态环境的内部和外部关系所形成的雅俗文化、新旧文化,分析文化服务的嵌入能否与既有的农村社区秩序衔接、本土地域文化的功能发挥能否与外来的公共文化服务相互配合,这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文化生态发展的实现路径和载体,是由社会个体需求层次发展所决定的。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提到,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只有那些未满足的需求,才能激励个体产生行为的动力。农村社会发展满足了农民个体的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农民个体迫切需要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正是这些高层次、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在不断激励农民的创造动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生态平衡。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路径

从文化生态层面可知,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非均等化发展。为了有效地推进农村文化生态的平衡性发展,应“在公平原则和社会文化平均水平的前提下,在尊重文化自由选择权的基础上,对所有公民的文化需求提供均等的产品与服务,”[6]发展均等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文化服务社区网格化,协调文化生态的社群平衡

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认为,文化与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相似的生态环境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而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同的社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为此,“立足社区文化形态,研究文化的生态背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群落、文化的组成结构、文化的网络和链接、文化的变迁等”[7]是遵循社会发展、文化演变规律。农村社区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路径和手段,不仅是社情民意、社会矛盾发生集中的地方,也是农村社区成员“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具有独特的包容性、互助性和强烈的归属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文化服务经验,各种社区文化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社区中的图书服务、宗教文化服务、移民文化服务等,这些已成为社区特色化的标志,是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以农村社区网格为单位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生态整体中完善社群关系的必然要求和体现。充分发挥社区独有的地域性优势,建设不同社群需要的公共文化硬件与软件服务体系,不仅为社区农民提供体格锻造的好去处,更是社区农民价值型塑的发展平台。而且实施社区网格化的农村社区文化服务建设,铺设文化在社区中的网络和链接,完善农村社区作为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达到“新型的社区秩序和文化所要达到的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这是文化生态建设最后的目标。”[5]

(二)创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

高效利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调动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积极创造与展示文化,必须建立、健全适合农村自身特点的文化服务的生产与供给机制。基于文化生态和农村、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程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分为完全无偿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和部分有偿的经营性文化服务,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和市场,供给目标是效用最大化。政府与市场的交叉性供给不可避免地带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造成文化生态整体中的个体、社群之间的失衡,所以必须创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社会供给模式。第一,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始终是农村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的文化支出结构,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倾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放宽不同供给主体的公益性、经营性文化服务的准入门槛,鼓励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政府文化管理机制从“办文化”向“管理文化”转变。第二,发挥社会组织自主性优势和补给功能。社会组织不仅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资金补充,而且,广泛参与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服务建设,为农村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文化服务选择。第三,重视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性价值。发展农村民办文化,鼓励农民自主办文化,特别地应放手鼓励农民全面介入农村有偿经营性文化服务,创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方式,社会组织与农民广泛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走向多元化,这样既丰富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确定农民文化主体性地位,协调文化生态个体平衡

农村文化生态失衡落在个体身上,表现为农民文化主体性的缺失,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参与性不足.“每个人应该是文化延续者、文化建设者和文化受益者,是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统一,”[8]确定农民文化主体性地位,能够有效克服文化生态失衡。农村文化生态系统是由各种文化聚集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食物链的文化链。他们互相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发挥自己的作用。[9]农村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原因造就了农村不同区域特色的文化群落、文化圈。农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农村文化群落、文化圈的发明者和创造者,他们在自己生活的单维文化空间里,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出自身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和草根文化,也是农村文化生态中农民参与程度高的大众文化,构造了整个文化生态整体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文化链。加强对民间文化、草根文化的保护,通过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提升农民文化自觉意识,重塑农民文化自信等,确定农民在农村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保持文化的生态平衡。

(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大众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了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其中,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是最基础的体系,不管是大众文化、主流文化,还是精英文化,都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这一传播载体实现“互相知道,互相感受”,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载体。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加上当前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倡导的文化服务单向供给模式,片面追求本级政府的业绩工程,强调精英文化在农村地区的改造作用,忽视了农民群众切实的文化服务需求,农村许多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普遍落后,甚至处于稀缺状态。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调查发现,农民最需要的文化需求包括:贴近生活、强调群众参与的各类文艺演出服务;实用、有效、充足的图书、报刊资源和电子信息服务;城乡同步、广泛覆盖的广播和电视、电影放映服务;形式多样、紧跟时代的宣传教育和科普培训服务;便于参与、环境良好的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服务等。满足农村、农民当前迫切的文化服务需求,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铺垫新农村发展基础应该依靠行政力量,规划、建设容纳各种图书、报刊、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图书室,提供宣传教育、科普培训、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的活动场所。硬件设施的组建,能为农村所需要的软件实施奠定基础。

(五)人才机制创新,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村文化服务落后的状况。推进农村文化生态平衡,提倡社会多元化供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号召更多的文化工作者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中来。作为农村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首要供给主体——政府,从行政职能上完善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人员配备,包括乡镇文化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的配备和农村社区、行政村文化协助人员的配备,保障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经费,地方财政保障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的工作津贴,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农村文化服务者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不仅来源于政府机构的配备,还有部分来自基层文化志愿者,由社会团体、社会热心人士、离退休人员及农民志愿者组成。其中,农民志愿者知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服务的建设水平。因此,社会应注重农民的文化创造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作和展现才能的平台,鼓励农民为推进农村文化生态平衡发挥主体性作用。

[1]周晓霞,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90-95.

[2]吴理才.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0-17.

[3]钟淑洁.积极推进文化生态的健康互动[J].长白学刊,2001,(6):79-81.

[4]Lesley Head. Cultural ecology: adaptation-retrofitting a concept[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10,(2):234-242.

[5]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4-80.

[6]边继云.河北省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12):58-61.

[7]王玉德.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辨析[J].生态文化,2003,(1):6-7.

[8]黄琳,罗伟.农民文化主体性困境及其出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6):29-34.

[9]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05-160.

责任编辑:侯伟浩

Cognition on Cultural Ecology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ZHANG Lijuan, WU Yulin

(SchoolofPoliticsandLaw,GannanNormalUni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Developing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culture is an ecological entirety reflec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groups, which includes main culture, elite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in the Cogni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People should develop the equaliza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through community grid, creating multi-supply model, confirming the cultural status of farmers, strengthening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ng rural cultural talent mechanism.

cultural ecology;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1004-8332(2016)02-0033-04

2015-12-03

10.13698/j.cnki.cn36-1037/c.2016.02.010

2012年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12GL41);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助项目;2014年赣南师范学院招标课题

张丽娟(1982-),女,江西崇义人,赣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区管理、社会组织;吴玉麟,赣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本科学生。

G916.2

A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60411.1143.029.html

猜你喜欢
农民社区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社区大作战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生态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