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帆,李赣,林强,姚波,黄仁刚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MOOCs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态势研究
曾一帆,李赣,林强,姚波,黄仁刚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以MOOCs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术推动了应用型本科数字化教学的改革,实现了从大学课堂向学堂转变、教师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转变、教师个体向教学团队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向教育服务理念转变等变革.技术的“双刃剑”作用使得MOOCs在应用型本科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不足、教学监控难、适应推广面有限、较难兼顾因材施教及教育公平等挑战.对此,提出建立MOOCs数字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创建全新的教学评价与管理新模式,多方借力并多渠道合力降低MOOCs发展成本,结合校情、搭建平台、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等发展思路.
MOOCs;应用型本科;发展;数字化教学
1.1 MOOCs的内涵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发展.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rmi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联合提出MOOCs(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12年开始,MOOCs被誉以“教育技术海啸”之势卷席全球,2012年也因此被称为MOOCs“元年”.随后,美国推出Coursera、U-dacity、EdX三大MOOCs平台.
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指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高等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转移到专业的互联网平台,将世界各地渴望学习的人们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联系起来,以实现任何人都能无障碍学习为目标的互动在线课程.其中,Open是核心,Courses是教学内容,Online是时空形式,Massive是影响力和结果.桑新民(2014)指出MOOCs最主要的价值在于,“深藏在‘象牙塔’中的世界名牌大学名教授的课程,突然之间在互联网新时空中向全社会开放,而且可以分文不付,由此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网络大学堂.”[1]
1.2 MOOCs的特点
二是在线性.学习者通过网络的学习模式,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不受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而且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学习的计划和方法.
三是开放生态性.无论年龄、身份、层次,学习者完全可以开放地去享用这种优质在线教育资源.MOOCs打破了大学的“围墙”,有学者指出,未来的大学将没有国界,这种无门槛、无边界的学习使得终生学习成为可能.
2.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国外发展较早,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英国、德国和日本.国内关于应用型本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1年4月在长春市举办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活动”.基于高等教育所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我们可以将应用型本科教育界定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为己任,以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本科教育.概括起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以下特点:立足、依托、面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以本科教学为主,也可进行开发性、应用性研究;培养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2].
2.2 MOOCs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产生的变革
第一方面是推动大学课堂向学堂的转变[3],促进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优质课程跨越时空共建是必由之路.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在理论学习能力方面可能稍微逊色于“985”、“211”等学术型本科高校的学生,但应用型人才思维的灵活性、开阔性、独创性,及较强的动手实际能力决定了其具有更强的优质课程资源搜集能力,一旦发现免费的优质课程,将不愿继续学习学校安排的高价低质同类课程.从而迫使应用型高校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有所反思、提升、超越,借MOOCs带动“课堂”迈向数字化虚拟与现实共同生长的大学高效学堂.
第二方面是教师中心向学习者中心的转变[3],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学习方面,MOOCs延伸了时空教学舞台,实现了从教师中心向学习者中心的转变.大学师生可超越传统以教师全程讲课、满堂灌输、要求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实现自主学习、创造式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等个性化学习模式,从传统课堂的消费者转换为现代学堂的建设者、参与者、创造者,从而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学习创造性、实践性、自我性.与此同时,应用型高校教师也实现了从传统的“教书匠”向高水准、高层次导师的提升、追逐和飞跃.
第二,电影这种新传媒形式普遍存在于都市文化生活中,代表着近代社会发展趋向。众所周知,在电影引进中国之初,是没有声音的,被称为无声电影,仅配有字幕,如果以这样的演映形式来进行义演,其观众必然仅仅是知识分子,其募集资金的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所以在这一时期,电影在慈善义演中的使用为数不多。直至20世纪30年代后,伴随着有声电影推广,电影才以大多数民众都能接受的形式被运用到义演之中,众多民国报刊也多有报道。特别是在抗战期间,电影义映的形式因其成本低,感染力强,被广泛运用到抗战救国的救国募捐以及劳军义演中,为我国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近代文化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义演的形式。
第三是实现教师个体向教学团队转变.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高校最基本的内涵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MOOCs促进并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弥补了应用型本科优秀教育资源的不足,尤其缓解了民办应用型高校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无法兼顾的矛盾,有效扭转了目前大学教师们互不通气、各自为战的“小农经济教学模式”[4],促进了教师队伍向团队教学、协作教学的发展和成长,这也是促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手笔.
第四是完善学校的教育服务理念,实现从传统行政化教学管理向一体化教学服务体系的转变.“一切为了学生”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最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在学校管理层次,MOOCs不仅创建了数字化时代的全新教学管理与评价模式,更实现了从传统管教师的教转变为管学生的学,从传统教务行政管理转变为面向学生、家长、企业、教师的全方位一体化教学服务,改变、完善和创新对学生、教师、课程的智能化评价体系,立足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第五是推动高等教育从世界高端文化与教育的博弈回归到最基本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来.实践证明,哈佛、牛津、清华等名牌大学在MOOCs新时空中展现的决不仅仅是他们的课程,也是各国顶尖大学所代表的国家文化、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借助MOOCs新舞台,应用型本科教育传递着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育精神和魅力,不出校门,应用型高校与其他国家、类型、层次教育的交流、对话、博弈便展开了,显然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的竞争和比较已经深入到高校细胞层面也即最基本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来了.
MOOCs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进步的同时,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开创了信息时代的新纪元、课程的新天地、学堂的新时空,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普通和共享;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数字鸿沟”,制造了各种“信息孤岛”[1].同样,MOOCs在应用型本科的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威胁.
3.1 MOOCs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效
一是政府及高校充分认识到MOOCs对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积极推动和加入到MOOCs的建设浪潮中.截至2013年3月,已有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在内的62所高校与Coursera开展合作.2014年5月,中国大学MOOCs平台正式开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MOOCs大量并主要应用于通识课程的开展.
二是自2008年MOOCs提出以来,国内学者们围绕MOOCs展开了大量、深入的研讨.桑新民、贾义敏、李志民等谈到:“74%的研究人员认为在线教育(MOOCs)的成效能够媲美甚至超过面授教育,未来大学的功能将主要是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5]
3.2 MOOCs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威胁
第一,MOOCs运行的高投入直击应用型本科资金不足的软肋.资本好似“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其“双刃剑”作用比技术更为突出.显然,MOOCs的运营需要巨量资金的推动和维持.美国三大MOOCs平台都曾获得过高抗风险能力的投资,美国硅谷也是因为曾有一批高水平的“天使投资”而成功成为创业者的天堂.然而,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生俱来的地方性、民办性,以及高等教育创新的较长周期性、教育投资的较低回报率、风险性等多重因素,均导致应用型本科很难吸引实习雄厚、具有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决策者的战略投资,从而直击应用型本科,尤其是民办本科资金不足的软肋,影响了MOOCs平台的有效成长和持续开展.
第二,MOOCs的多元开放性产生诸多教学监控难题.应用型本科学生与重点本科学生相比,具有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不够、依赖性强、学习方法欠科学等特点.在没有专业教师面对面指导的情况下,存在如何保证他们能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知识架构去系统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如何监控学生替代学习、考试或作业作弊等诚信建设问题;如何解决课程学习的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据统计,在MOOCs平台上,能够百分百完成一门慕课并拿到合格课程证书的人,在我国国内仅5%,在全球,以Coursera为例,它的课程完成率也只有10%左右.
第三,MOOCs的大规模特征影响了其适应推广面.MOOCs因其具有大规模性、开放性,适合选修人数多、要求场地容量大、通识类的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在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方面尚有待开发.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课、小班课、实训课、特色课来说,因其课程知识体系与本学科、专业联系紧密,针对性、实用性强,强调技能性和应用性,目前MOOCs在此类课程的设计开发方面尚有待提升,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模式.
第四,MOOCs的远程性较难兼顾因材施教及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禀赋得到充分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体现[6],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案,以实现因材施教.然而,MOOCs的远程性难以全面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MOOCs学习过程中穿插的提问等互动环节,也只能是进行程序设定好的机械问答,模式单一,不能根绝学习者的差异性进行面对面的灵活应变,因材施教难以施行,教育的公平性自然也就难以实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曾高屋建瓴地揭示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7]然而,国内外教育实践表明,当代信息技术虽然在各个领域高歌猛进,但在教育领域却步履蹒跚,阻力重重,收获甚微[8].正如发人深省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8]可见,教育的变革明显滞后于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并呈现出“二律背反”.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紧跟信息技术的步伐,加入到以MOOCs为代表的数字化教学改革中来.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MOOCs数字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推动之下,应用型本科急需创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以能力为导向”的网络学堂、学程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置身于学习资源触手可得的智能化、数字化学习环境之中.这就要求高校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并从传统的图书馆藏服务走向高端的知识、学习服务,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人工智能技术的整合之中创建集成、移动、泛在的无缝学习环境.
(2)创建信息时代的MOOCs教学评价与管理新模式.“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最有效的评价是自我评价、创造性评价.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建设需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管教转变为管学,结合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变学生“消费式”学习为“创造式、参与式、生产式”学习,使学生成为网络课程的创造者、参与者、生产者;二是从单纯教学行政管理转变为面向学生和教师的全方位教学服务.这不仅要创新学生考试模式,而且要健全、创新对教师、课程、资源的评价体系,及对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评价与创新,最终实现学习评价、资源评价的创新,从而提升应用型人才的自主学习、控制、管理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
(3)多方借力、多渠道合力降低MOOCs发展成本.一方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形成应用型本科高校MOOCs联盟,构建平台,降低每一所高校的投入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必要的制度和规范,对欠发达地区及民办应用型本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政策倾斜,科学引导、统筹规划MOOCs平台建设,并合理定价,避免市场混乱.同时,应用型高校自身应结合区域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积极学习、借鉴、汲取世界成熟资本市场的“天使投资”等风险投资经验,以自身强大的办学特色吸引社会风险投资;同时借助学校基金会(来自校友、社会捐赠)的扶持,多方结合、多渠道合力筹措资金发展MOOCs.
(4)结合校情,搭建平台,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MOOCs的特点进行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课程开发;加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完善“数字化”教学团队;同时各高校应该抱团发展,形成同盟,打造属于自己的MOOCs平台,探索资源共享的机制,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与校外教研机构、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形成教学特色,培养自己的“名课”、“名师”.
高等教育的扩招加速了大学生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化,就业结构性矛盾及就业的压力凸显普通高等教育的缺陷[9],应用型本科教育势必得以快速发展,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数字化教学也必然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面对教育与科技的互动迟缓难题,我们既不盲从,也不袖手旁观、置身事外,而要用开放、归零、生态的心态,体验、尝试、发现、正视问题[10],正视教育与互联网的渗透、融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对接,共同参与和推动以MOOCs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教学变革,为区域经济培养具有较高综合信息素养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
[1]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6):5-10.
[2]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
[3]桑新民.大学堂大数据大变革大论辩——MOOCs潮流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14,(3)33-27.
[4]桑新民,谢阳斌.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办学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攻坚战[J].高等教育研究,2012,(5):65-69.
[5]李志民.“慕课”的兴起应引起中国大学的觉醒[J].中国高等教育,2014,(7):30-33.
[6]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1-4.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1-3).
[8]桑新民.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6):30-41.
[9]郑建英.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176-177.
[10]耿学华.学习者、教师、研究者三重身份的MOOCs体验——圣塔菲研究所网络课程的学习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4,(7):14-19.
[责任编辑:刘昱]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OCs in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ZENG Yi-fan,LIGan,LIN Qiang,YAO Bo,HUANGRen-gang
(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Guangzhou Guangdong,510850)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MOOCs ha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and has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to the school,the teacher center to the learner,the teacher individual to the teaching team, the administrativemanagement concept to the education service concept transformation and so on.Technology of“the double-edged sword”effect also makes MOOC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development process faced with insufficient funds.Teaching is difficult to monitor and adaptability is limited,and more difficult to take into accou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nd education fairness challeng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OCs digital teaching support service system,create new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new model,leveraging multi channels together to reduce the MOOCs development cost,with the school situation,build a platform,optimizing the course system and content etc.developmentstrategy.
MOOCs;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development;digital teaching
G 642
B
1672-402X(2016)02-0105-04
2015-11-04
2015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应用型本科数字化教学研究”(课题主持人:曾一帆,课题编号:GDJY-2015-B-b061);2015年度广州工商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路径研究——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课题主持人:曾一帆,课题编号:KA201514).
曾一帆(1984-),男,江西泰和人,广州工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李赣(1954-),男,广东茂名人,广州工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