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敏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传统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任红敏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从而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平衡发展的继承者和建设者。从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目标出发,以新的角度来审视儒家学说,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方面得到启发和借鉴,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与发掘。
素质教育;目标;传统儒学;价值和意义
目前,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并推进的素质教育,正逐渐发展成为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是和社会需要紧密相关的,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儒家学说中关于仁爱、中庸、和谐和诚信之道的认识,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原则,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因而,我们应该为儒学在当前素质教育中价值和意义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并进一步探讨儒学的丰富内涵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在未来的长足发展问题。
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四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一文中针对素质教育目标做过全面的阐释:“教师对学生要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学生则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1](P62-63)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两点基本内涵:一是素质教育既重视传授知识又注重人的基本品质,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教授知识、培养能力仅仅解决如何处事的问题,而提高素质则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把教会做人放在第一位,将做人与求知、做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育才是立足于人的教育。二是只有素质教育立足于人,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造就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与完美统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达到提高全体国民和全民族素质的宗旨。这一观点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素质教育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解决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那么如何学会做人,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达到人的高尚境界?这一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中国传统儒家学说中都有直接或间接的阐释和明显的导向。儒家学说纵贯数千年,体大思精,蕴涵丰厚,几千年繁盛不衰的主旋律,即是倡导和歌颂做人的“仁爱和谐”、“崇德修身”、“建功立业”等精神,明确地提出并实践着“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传统儒学所关注的博文约礼,仁智双修的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以及形成的以仁摄智、以礼约文的文化传统,为我们教做人和学做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在儒家看来,学就是学做人”[2](P49),儒学以学做人为目的和核心内容,重点即在自我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塑。因而,传统儒学与素质教育和社会需要紧密相关,从广度和深度上对大力倡导并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儒学的价值和意义。20世纪对中国和儒学来说,都是历史上变动强烈的时代。本世纪初,随着封建帝制的消亡,使得儒学失去了政治上的庇护,宗法家庭的瓦解,也使得儒学丧失了广大的社会基础,再者,西方文化的入侵、各种文化运动又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韩国同德女子大学赵骏河教授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人们把西化视为现代化的同义语,凡是与西方不同的就被视为落后,特别是儒学更遭此待遇。”这些因素使得儒学失去了中国官学地位,逐渐衰落。近代以来,儒学甚至成为封建腐朽文化的代名词。道德体系缺失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在当代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科学主义渗入人类的精神领域,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法则。人类对物欲的追求达到极至,道德理想弃之不讲,精神上空虚寂寞,没有信仰,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当代中国一些严峻的社会道德问题反映出儒学复兴的重要性,儒学以德为重,不为物役,重义轻利,以人生意义为重,能为重新塑造道德人格发挥积极作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巴黎发表的一个宣言中已经极大关注到儒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实施中,我们更需要回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因为,儒学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中流砥柱,它已深深浸透在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艺术、心理和思维方式之中了,对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在现在及可以预见的将来,在中国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体系可以在道德礼仪方面,与儒学相提并论。”[3](P141)
我们必须继承弘扬负载着中华文化重要内涵和基本精神的这一优秀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就不会有自信心、创造力,更毋庸谈文化上的民族凝聚力了。教育是社会需要的产物。我们亟需培养出能适应和推动时代发展的人才,儒家学说对当前以提高全体国民和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全面进行大有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为儒学在当前素质教育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正如澳大利亚李瑞智教授在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儒学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世界文化中心”,21世纪的素质教育也将是儒学复兴、大放光彩的时期。
在我们为儒学在当前素质教育中价值和意义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之后,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儒学的丰富内涵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在未来的长足发展问题。
从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出发,以新的角度来审视儒家学说,在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等方面,可以从理论、方法及践行三个方面得到启发和借鉴,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与发掘。
(一)儒家学说对人生精义的阐发,对美善人格的实践,通过教人如何“做人”,从而实现人格完善,形成德性主体人格,为我们处理教会做人与学会做人的素质教育目标提供了最好的借鉴。
儒家学说从本质上来讲是“道德人文主义”哲学,以“仁”为其核心内容,就是研究人的学问,其核心价值观在于儒学“以德为体,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文精神,把人、人事、人与人的关系等,提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加以讨论,提出了中国最早关系“人”的理论。“仁爱”,依照儒家传统的说法,就是“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是说爱人之人道,爱亲是起点,泛爱众是终点,“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境界则是最高境界;“仁者人也,仁者爱人”,讲的是人道法则,以人为本,仁民爱物,从人生存、发展等各方面尊重人。因而,仁所包含的普遍意义,简单地说,就是爱亲爱人,要求人和人之间要和睦团结。家庭不和睦,数人不得安生,国人不团结,一国不得安宁,天下不团结,天下人不得安生。和睦团结如何实现?这就是行仁的方法,是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说卦》),要认真为人处世,做好人,就不能不按仁道来行事,不能不按仁义的原则来办事。而且孔子所倡导的“忠恕”思想,也是行仁的方法,乃是真诚的理解他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道理,由己心推及人心。正如宋儒所强调的:千古上下,四海之内,心同此心,理同此理。儒家这种人道原则在当今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国际关系都很复杂且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还是有重要价值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现实社会中人们要用损人利己的原则去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那么,和他人的团结终究无法实现。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学说的一些内容已不尽适用于今天的社会了,但善和美是不能消亡的,追求真理,向往善良和美好的东西,儒家在处理人与人关系问题上所提倡的仁义之道,我们的民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丧失这样一种最基本的信念。
可以看到,几千年儒家学说所提倡的发展人性、培养人格、弘扬人道等对美善人格的践履,正是我们处理为学与为道、学问与人格关系的素质教育最好的借鉴。因为提高素质就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人与做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拥有知识、能力、素质高度和谐与完美统一的人才。再者,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善于启发每个人的内心自觉,强调自觉、自律精神,追求价值的实现是向内而非向外,重视的是其内在的力量。儒学所提出的“做人”的道理、要求、方法,所提倡的做人的原则及方法,是以立志为先、躬行为本、内省为要、向善为宗以及克己内省、改恶从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为根本宗旨,所规定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皆以修身为本”(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就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及世俗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如知耻、力行、慎独、内省、改过迁善、反求诸己等方式,从内心寻找善、恶、美、丑的准则。通过自我修养不断完善,提升道德人格,升华道德境界,从而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得到“做人”的乐趣。从教人做人方面来看,儒学与素质教育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都有着深层的契合,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行为训练与习惯养成以及内在觉悟与外在灌输为内容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儒家文化的深厚传统为当前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素质教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丰富的资源。
(二)教会求知、学会求知,是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对教育规律、方法的认知和完善的一个过程。关于这一目标,传统儒学同样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自199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之后,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在重视培养学生做人的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科学精神,并让他们具备社会与时代所要求的种种规定性,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不断优化组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从这一点看,与传统儒学培养人才的观点一致。传统儒学把教人做人的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但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视知识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道德知识传授,知识教育被看做人格完善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大学》里,“格物致知”被确定为修己治人之道的起点。《中庸》中也说“修道之谓教”。儒家培养人才之道就是通过攻读知识、修养身心、完善人格从而达到培养治理家国、安邦定国人才的目的。德育与智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最终才会成为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者与创造者。我们知道,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等先进生产力的支撑,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人。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也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人的素质不仅取决于人先天的生理素质、智商水平,更是决定于后天的包括受教育程度、知识积累程度和道德境界高低的文化素质,人的后天文化素质是相当重要的。人后天文化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通过学习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历史沉淀的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通过感悟、领会、体念而内化和升华,使具有民族特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浸润在人的信仰、情感、品格、学识和心理气质之中,来提高完善人的“素质”。这也是孔子在《论语·雍也》提出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命题,是孔子“论人的标准、育人的规格”[4](P69),揭示了人性与教育的基本关系,体现了孔子对“质”的正确认识。孔子育人重视人的先天资质,在重视先天资质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文”的途径,通过学习者的“好学”、“省思”、“修己”和“力行”,逐步实现仁、义、忠、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德,做到对天生的“质”的改善,从而使教育与修养达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具有“虽离师辅而不反”(《礼记·学记》)的可贵品质,超越人本身的原始资质。孔子所说的“质”可以理解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素质中先天的生理素质、智商水平,人的本性,是为先天的,自身的,生物性的,而“文”则可对应地理解为后天的,诸如受教育程度、知识积累程度和道德境界高低等,是为后天的,附着的,社会性的。通过后天“文”的途径,可以改变先天的“质”,来完善人的“素质”。因为,一个健全人格中“质”与“文”不仅并存同在,而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统一而不能分割。“质”与“文”双方协调发展才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用现代教育人类学的说法来理解,就是博尔诺夫所说的“人乃文化生物”,意味着“把生物素质与文化这两者看作从一开始就是相互补充的,而且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互补环节”[5](P56)。孟子的观点也与之类似:“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盂子·告子上》)人类本来具有先天的仁义礼智的知识,教育的目的只在于需要人们不断培育而且发扬光大这些知识,所以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可见,儒家思想和文化所涵括的在培养人的文化素质、完善道德人格方面的实践和创见,对现今素质教育仍然有着重要而珍贵的方法论意义。
(三)素质教育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教会办事”。孔子在《论语·为政》谈到“君子不器”的著名观点,教育弟子不要象一件器具,只有一种用途。这对我们如今的素质教育是很有启发的,要求我们的教育一方面是要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要求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从业能力和其他适应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我们建设一个家庭和睦、国家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的前提,因为一个和谐社会是否能够成立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人群作为社会的主体。高素质的人群不仅是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也应该是通晓处事方法和原则的人。我们不妨也从传统儒学中汲取一些可贵经验。
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一种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中庸哲学。中庸之道是对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也是长期积淀下来的社会文明成果的总结和升华。《礼记·中庸》上说的“中庸”之道,被孔子称为“至德”,是儒家学说中被极力赞扬和推崇的美德或者说人的修养境界,一种极高的修养。中庸,是在顺天时而动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周易》的《易传》中说某卦“时义大矣哉”,以应时为吉,以背时为凶。《易传》又讲“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就是说做事不要抱主观成见,要根据客观情况决定自己的行为,客观情况变化了,人的想法和行为也要随之变化。《易传》上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是事情做不下去了,没办法了,那就要变革,不断变革是维持事情发展下去的出路。可以看到中庸要求的就是实事求是,依据客观实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当然,还要把握人的行为恰当适度,“过”和“不及”都不行,能根据客观情况来决定做到何种程度。这一点,是我们在为人处事中适应客观变化可以借鉴的一条珍贵经验。再者,“中庸”的思想,其实就是“用中”,即不执己一端,相互之间都能为对方考虑,将心比心,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是一种辩证的、和谐的思想方法与做事准则,看重的是不走极端,反映了公正、务实、融洽的精神。而且中庸不同于折中,折中是从个人主义出发,中庸是从集体主义出发的。折中是退让,只能调和矛盾;中庸是和合,能化解矛盾。中庸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美德。因为,人的生活必须以人群为依托,没有一个恰当的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原则,人们的社会生活就无法正常运行。我们思考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都是很难成功的。因而,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很重要的。儒家的中庸哲学,对于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原则乃至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其他文化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
儒学中和谐、诚信等核心价值观,在“教会办事”这一素质教育目标中也充分显示了儒学价值观的思想魅力与现代价值。“和谐”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那种和平共处、同舟共济的精神。《礼记·中庸》所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重和谐,求同存异,乃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几千年以来影响着中华民族思维、道德、伦理、行为等各方面的一种处事原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庸》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天人合一”,人类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不悖逆自然,才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至于人和人的相处之道,孔子认为要秉承“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原则,孟子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和为贵”,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在民族、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敦睦友好,要以恢宏气度和心胸,促和平,共发展。儒家不仅一向重视“和为贵”,还重视“和而不同”,要有整体观念,但也要尊重差别,以人之所长补己之短,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又如儒家所倡导的“诚信”,是立身、立业、立国之本。“诚”指的是真实无妄,“信”就是守住这个“诚”。孟子认为:“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言语必信。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君子做事应该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儒家历来重视诚信,是君子人格必备的德行之一,内诚于心,才能外信于人,言和行是一致的。儒学中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诚信等核心价值观,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当然,我们在弘扬中国传统和谐与诚信思想时,还应该充分发掘这些思想理念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离不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儒家哲学思想深邃玄远,究极天人,却又精要简约,至简至易,静可以存志,动可以立功。儒学重视人自身修养的完善,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解决人的理想世界与内心世界方面有很多好的东西。儒家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共同的心态结构,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不能割断与它的联系。但应当指出,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儒学道德淑质的同时,对传统儒家文化应该取其精华舍其糟粕,订正儒学体系中的不合理的东西,正如毛泽东早在20世纪30年代早就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6](P533-534)对传统儒学不盲目搬用,继承与发扬其合理因素,认真研究现代社会与教育,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使传统儒学更有效地为素质教育目标服务。
[1]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杜维明.曹幼华,单丁译.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3]袁启清.谈儒学的“复兴”——读蒋庆《儒学在当今中国有什么用?》有感[J].银行家,2006,(8).
[4]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5]O·F·博尔诺夫,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康邦显]
2016-04-1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代文学格局与走向研究”(12BZW036)、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项目“元代文人的大分化——作家队伍的雅俗分流及元代文学之大格局的形成”(2014)阶段性成果。
任红敏(1972-),女,河北保定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辽金元文学。
G41
A
1671-5330(2016)04-01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