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罗红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句法操作手段的有限性
司罗红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句法形式和句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核心议题,不同的句法形式对应不同的句法意义,句法形式的改变通常带来句法意义的变化,表达语法意义的句法形式有语系、标记等。改变句子的表层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句法操作手段,人类语言的句子表面看形式多样,但本质上能够改变句法结构的操作只有移位、添加标记、重叠和删除四种。句子的表面差异都是句法操作手段的不同运用产生的表面现象。
句法手段;移位;加标;重叠;删除
引言
句法操作手段通过改变句法形式,使句法特征在表层结构上得以体现,与相对的“词汇手段”和“语音手段”三者在实例化时有互补关系。表面上看,语法形式上发生变化的情况复杂,句法操作的手段应当是多样的,但是徐杰通过观察和论证,认为句法操作的手段应该是有限的,并指出句法操作手段只有四种,即移位、添加、重叠和删除。各种句法特征都必须通过这四种有限的句法操作手段运用而在句法层面得到体现。
句法操作手段是句法特征在语法形式层面得到体现的方法,一般以为,体现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语序
语序就是语句中词语前后顺序的排列,词序是一种体现语法意义重要的语法形式,不同的词序一般代表不同的语法意义,特别是在汉语、英语、日语、法语、藏语等语序相对固定的语言中,不同的语序一般代表不同的语法意义,不同的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序来表示。例如:汉语中的结构“他笑”和“笑他”就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前者是一种主谓结构,而后者则是一种动宾结构。又比如,俄语是一种语序灵活的语言,但是俄语中数词与名词的相对位置不同也表示不同的意义。
2.助动词
助动词一般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是一种专门或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主要是虚词和助动词。辅助词是语法意义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辅助词的有无和不同都会引起语法意义的变化和不同。例如英语中,“He likes the school .”是一种常见的陈述句,而在动词前添加助动词“does”就构成了英语的强调句“He does like the school .”汉语中“这本书出版”是一种主谓结构,可以作句子,也可以作句子成分,而添加助动词“的”变为“这本书的出版”,则不能够独立成句,只能充当句法成分。辅助词的有无会改变句法意义。同样,不同的辅助词代表的语法意义也不相同,例如汉语中,“他回家了吗?”用辅助词“吗”表示疑问,而换用“呢”变为“他回家了呢。”则不是疑问句,不代表疑问范畴。
3.词缀
语缀是一种附着在词根之上,构成派生词或构成词的形态变化的定位粘着语素。在许多语言中,特别是形态变化丰富的印欧语中,词缀是语法范畴的主要表现手段。例如,俄语中的词缀可以用来表示名词、形容词的性、数、格等范畴,也可以用来表示动词的性、数、人称、时体等范畴。英语中通过添加表示过去时意义的“ed”表示时间范畴为过去时,而动词添加“ing”表示体范畴为进行体。
4.内部曲折变化
内部曲折变化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形式来表示语法意义的方式,曲折手段反映的是词的语音变化,在形式上表现为词的重写。例如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通过曲折变化表示时态和体的范畴,如:sink—sank—sunk,ring—rung—rung,阿拉伯语用固定的辅音框架表示词汇意义,以元音的不同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k—t—b”是表示“写”的基本辅音框架。不同的语法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元音加入来表示,“kati:b”(作者,写书的人),“kita:b”(书写成的作品),“ma-ktab”(书房、图书馆、办公室、书桌、写字的地方,单数形式),“ma-ka:tib”(书房、图书馆、办公室、书桌、写字的地方,复数形式),“kataba”(他写,过去时),“je-ktubu”(他在写,现在进行时)。
5.重叠
重叠是指重复词或词的某部分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汉语中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高和程度适中。如“大大的眼睛、高高兴兴”;量词重叠表示遍指,如“个个都是英雄”。日语中名词重叠表示遍指或复数,印地语中的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高,马来语中的名词重叠表示复数,俄语中的动词重叠可以表示未完成体的体范畴等等。
6.异根形式
异根形式是用不同的词根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表面上看是用不同的词来表示,但从语法角度看这些词应当看作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形式。例如英语中的系动词be,有am、is、are、was、were等形式,分别代表不同的时体范畴和人称范畴。
7.零形式
零形式是不改变词形,用词的原形表示与词的变化形式所不同的语法意义。零形式是相对于变化形式而言的,例如英语中的名词复数要通过添加词缀—(e)s的办法来表示,与之相对的单数是一种零形式。
1.添加标记
添加标记是指在句法结构中加入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功能的虚词,从而使句法特征得到实例化,在线形的语表结构上得到体现。添加的虚词,可以是实实在在的词,可以是词缀,甚至可以只是一种标记,也可以是与词重写的曲折形式。我们在这里统称之为虚词或标记。添加是一种常用的句法操作手段,在许多语言中,添加可以表示不同的句法范畴。比如说添加通常可以使疑问特征实例化,形成疑问句,这种方式在汉语、日语、韩语、俄语以及我国的少数民族语中都普遍存在。例如:
汉语:
(1)[+Q] 他回家了。 他回家了吗? 添加语气词“吗”使疑问特征[+Q]实例化。
日语:
(2)Anatawa konwo kaimasu - ka?
你买书吗?(—ka是疑问标记)
焦点是一个典型的语用-语法功能范畴,焦点范畴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例化和具体化。焦点标记的添加是一种常用手段,某一句法成分是不是焦点,在语用上,关键取决于它是不是讲话人所强调的重点。当句子中没有显性的标记时,要运用替换、省略等分析进行识别,但当句法上有焦点标记时,毫无疑问焦点标记所标识成分就是强式焦点。例如:
汉语:
(3)是我们昨天修好了电脑。
(4) 我们是昨天修好了电脑。
(5) 我们昨天是修好了电脑。
例句在语用层面中选择不同的成分作为焦点,在深层结构中将焦点成分添加了焦点特征[+F],焦点特征[+F]必须在表层结构中得到体现,从深层到表层结构的推导派生中,焦点成分的特征[+F]通过添加的焦点标记“是”的办法体现和具体化,形成具有显性焦点标记的表层结构。
同样,马来西亚语中的焦点也通常采用添加标记的手段来实例化,而且马来语中的添加的标记“kah/lah”较之于汉语中的焦点标记“是”*汉语中的焦点标记“是”在属性上是一个判断系动词。马来语中的焦点标记“kah”用于疑问句(无论是有疑问代词的特指疑问句还是没有特指疑问词的是非疑问句),“lah”用于陈述句。,具有更虚的词汇意义,更强的功能意义,它们都是粘附性的助词。例如:
(6) Saya-lah yang akan pergi kw Kuala Lumpur.
“是我去吉隆坡。”
在各种语言中常常用添加标记的手段使深层结构中的范畴特征在表层得到体现和实例化,添加的成分有的意义比较实,有的比较虚,有的只是一个标记,不难看出添加标记是一种常用的句法操作手段。
2.移位
语序是表现语法意义的重要的语法形式,语序的不同常常会造成语法意义的不同。移位是通过改变某种句法成分在结构中的位置来表现特定语法范畴的句法操作手段*最简方案认为只有移位和合并是实现核查的两种基本手段。,移位同样可以使许多句法范畴实例化和具体化。例如,疑问是一种重要的句中功能,在深层结构中是一个处于句子核心位置的功能特征,可以表示为[+Q],疑问特征[+Q]必须通过句法操作手段在线性结构中得到实例化和具体化,不然句子就不合法。许多语言中的疑问特征[+Q]都可以通过移位的手段在表层结构中形成不同于其他特征的语序。刘丹青指出,在许多语言中,移位是一种表现疑问的常用手段。例如:
英语中:
(7) [+Q]John will marry Mary.(深层结构) —移位→ Will John marry Mary ? (表层结构)
(8) [+Q]John will buy what. (深层结构) —移位→ What will John buy? (表层结构)
英语中的疑问句采取移位的手段,使本应在句中出现的助动词移到句尾,使句子的疑问特征得以实例化,形成一种助动词在前主语在后的倒装语序。在许多语言中发生移位的不但可以是助动词还可以是动词。例如:
法语:
(9) Travaillez vous aux Etats-Unis?
工作 你 在 美国 (“你在美国工作吗?”)
德语:
(10) Kennest du Herrn Li?
知道 你 李先生 (“你认识李先生吗?”)
丹麦语:
(11) Kommer du i morgen?
来 你 在 明天 (“你明天来吗?)
虽然英语发生移位的是助动词,而丹麦语、法语、古英语中发生移位的是动词自身,但是两者的移位都是“I一C”的移位,移位的目的都是处于句子核心位置的疑问特征[+Q]得到实例化,在表层结构中有所体现。表面上看存在差异,但本质上都是移位这一操作手段运用的结果,也是非线性的疑问特征实例化的结果。
移位手段还可以用来表示焦点和虚拟,使焦点范畴和虚拟特征在线性结构中得以体现,得到实例化和具体化。刘丹青指出许多语言都有将焦点成分移动到特定语法位置的规则。语言中的疑问代词都是天生的强式焦点成分,在英语、马来语、匈牙利语等语言中通过移位的操作,使深层结构中处于句中的疑问词发生移位到句首或者动词之前。例如:
英语:
(12) You need buy what → What will you buy?
焦点成分what从动词的补足语位置移位到了句首。
马来语:
(13) Kucing-kah awak nampak di situ tadi
焦点成分“Kucing-kah”从动词补足语位置被移位至句首。
匈牙利语:
(14) Attila A FOLDRENGESTOLi felt i
阿提拉 地震 怕 (阿提拉怕的是地震。)
匈牙利语与汉语在语序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当动词补足语为焦点成分时,必须发生移位,出现在动词之前的语法位置,不然句子就不合法。
北美印第安的Ojibwa语在语序上一般是VOS语言,但是,当句子的宾语是焦点时要移位至句首。例如:
Ojibwa语:
(15)Mookmaan ngii-mkaan
刀 我 发现了(我发现了一把刀)
虚拟是一种常见的语法范畴,一般认为在意义上常表示事件的非实现性,这一语法范畴通常可以采用添加标记的手段进行实例化,例如:
英语中:
(16) If you need my help ,please tell me .
汉语中:
(17) 你需要我帮助的话,请给我说。
虚拟特征也可以采用移位的句法操作手段得到体现,例如:
英语中:
(18) Had I the time , I would go with you.
德语中:
(19)Ist er damit nichet einverstanden .so mussen wir winen anderen ausweng finden.
(若果他不同意这个的话,我们另寻其它办法。)
移位是一种常用的句法操纵手段,通过改变语序,可以将底层结构中没有语音形式的功能特征在句法的表层结构中体现出来。
3.删除句法成分
删除是指本应在句法结构中出现的成分,由于受到某种原因而不出现。删除可以分为语用省略和句法删除两类,两者在表面上看都是在表层结构中缺少句法成分,但两者在句法中却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删除指在句法上受到句法的原因而本应出现的成分不出现。
语用省略不是一种句法操作手段,而只是一种语用现象,是说话人由于受话语经济原则的影响在语境话语中承前或蒙后少说了某些成分,例如:
(20)小明昨天去看了医生,今天又去了。
(21)你去看电影,我也去(看电影)。
对话中的省略现象是话语经济原则的体现。当然省略也必须满足省略原则,省略的成分可以承前蒙后推知,也可以添加出来以显性成分出现在句子中。例如:
(22)你明天去公园,我(明天)也去(公园)。
(23)你是博士生,我也是(博士生)。
补充省略成分后的句子没有违反句法原则,只是在语用上感觉冗长。
句法删除是指由于受到句法原则或句法特征的影响,在语义上应该出现的成分在句子的表层结构不出现,句法删除与省略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句法删除是句法操作的结果,删除的成分不能再补充出来;而语用省略是一种语用现象,省略的成分可以重新补充。
英语中的空代词PRO出现的位置在深层结构中都应当有名词性成分占据,不然就不符合题元准则,但是由于从句的动词缺乏指派格位的能力,所以名词性成分得不到移位指派,不能以显性形式出现,在进入表层结构时被删除,以空语类的形式出现。例如:
(24)I like (Pro) to go home tomorrow .
(25)I like him (Pro) to go home tomorrow .
如果没有语音形式的空代词以显性形式出现,则句子就会因违反格位理论而不合法,例如:
(26)* I like me to go home tomorrow .
(27)* I like him he to go home tomorrow .
由于删除的成分只能以无语音形式的方式出现,判断是否有句法删除最主要的办法就是看在语义上应当有的成分能否在句子中补充出来,能够补出的是语用省略,不能补充的成分是句法上的删除操作。比如,汉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能够直接作主宾语,是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早期学者认为作主宾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已经转化为了名词,认为汉语中的词和句法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但是充当主语的动词和充当谓语的动词在语法上具有不同的特征,作主语的动词删除了时体特征。因此,动词本应可以添加“着、了、过”等附加成分的,在作主语的动词中不能出现,不然句子就不合法。例如:
(28)a开飞机很容易。
b *开了飞机很容易。
动词短语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最大的特征是具有时态特征,因此动词特征是可以自由添加表示时体的动词词缀“着、了、过”,变为“开着飞机,开了飞机,开过飞机”。但是作主语时动词不能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认为这时的动词是删除了动词的时态特征。
4.重叠句法成分
重叠句法操作是将句法成分在句子的表层结构中重复出现,使句法特征在形式上得到体现的句法操作手段。重叠操作可以作用于词,使词发生重叠,也可以是词的内部发生重叠。重叠的方式可以是正正重叠也可以是正反重叠。
重叠句法操作可以使疑问特征实例化和具体化,在句子的表层结构中得到体现。例如,汉语普通话就可以使用正反重叠的手段表示疑问句而形成正反问句。例如:
(29) a你去不去北京?
b你去北京不去?
(30) a这盆花漂亮不漂亮?
b这盆花漂不漂亮?
虽然普通话中的疑问重叠的内容并不相同,但是都是采用重叠的手段进行实例化的结果。汉语的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中疑问特征还可以通过正正重叠的办法实例化,得到正正疑问句。例如:
(31)花儿香香?(山东长岛话)
花儿香不香?
(32)彝语 :
nω33dza33dzω33dzω33o34?
你 饭 吃 吃 了 (“你吃饭了吗?”)
重叠手段不但可以表达疑问范畴形成具有重叠形式的疑问句,而且可以用来表达否定范畴,尼罗-撒哈拉语系、汉藏语系、苏族-卡托巴语系中的重叠在语义上还可以表示名词的复数、动词的反复、数词的重复、行为的分布,也可以表示反义、程度的增强和否定意义等。例如北美印第安语中的卡托巴语族(Catawban)可以用重叠的手段表示否定:
(33)Kawi-kawi ha:re:(kawi的重叠表示否定)
他一点也没抱怨。
句法操作是句子深层结构的各种句法特征到表层结构中句法形式表现的变化手段,不是不同的句型句类之间相互转换的手段,它只作用于以深层结构为代表的语法基础形式,其操作的结果是使基础形式发生相应的改变,表示相应的句法特征。人类的语言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法形式表达不同语法意义,表面上看这些语法形式多种多样,因语言的不同各异,甚至同一种句法特征采用不同的句法形式,但是在本质上,人类语言能够运用的句法操作手段非常有限,主要有移位、添加标记、重叠和删除成分四种。各种语言的差异本质上是这四种句法操作手段在不同句法位置运用的结果。
[1]徐杰. 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邢福义,吴振国. 语言学概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刘丹青.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董秀英,徐杰.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J]. 汉语学报,2009,(4).
[5]董秀英. 假设句的跨语言比较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9.
[6]孙宏开. 藏缅语疑问方式试析—兼论汉语、藏缅语特指问句的构成和来源[J]. 民族语文,1995,(5).
[7]马宏程. 否定标记的句法位置及相关问题考察[D].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责任编辑:康邦显]
2016-05-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用特征对句子生成机制的影响”(12CYY05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祈使特征对副词的选择性研究”(2014CYY022)
司罗红(1981—),男,河南新密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H030
A
1671-5330(2016)04-00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