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安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2016-03-19 02:43:33张丽红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安阳市安阳招商

张丽红

(安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安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张丽红

(安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安阳市作为老工业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手段。文章对安阳市在新形势下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了SWOT分析,并从政策、承接载体、人才培育、互联网+、物流环境等方面提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新常态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SWOT;对策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生产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一种产业空间布局现象。在新常态经济下,国家提出要重点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升级是改革的必然要求。安阳市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为了更好地丰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资源,安阳市要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承接外部产业,在新常态经济下,研究安阳市如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安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一)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增长较快

安阳市近几年根据国家形势及产业发展态势,积极制定招商政策,完善招商平台建设,把握各种机遇,努力承接产业转移,承接了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的大量产业[1],特别是环渤海地区。2014年国旅安阳城、保利影视文化广场等央企项目落户安阳,2015年签约广州童装(安阳)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2016年安阳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圈,签约总投资额450多亿元的项目。安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增长态势迅猛。

(二)承接项目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安阳市近几年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集中在安阳市传统优势产业如机械电子、煤炭、冶金和建筑;相对丰富的产业资源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者;与此同时,承接的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随着安阳市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市场成为近几年安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着力点,第三产业主要投向了批发零售、文化、物流以及房地产行业。

(三)承接产业资金来源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

目前安阳市承接产业转移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及内陆较发达的地区如广东、上海、北京、天津以及山东、山西、郑州等地,承接环渤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安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一)S优势分析

安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充足

安阳市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除了传统的矿产资源外,其土地、能源资源供给充沛,各个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也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农村劳务输出可以满足工厂操作工需求,安阳市内的安阳师范学院和安阳工学院等大学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级人才,为企业长期后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资源。丰富的生产要素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2]。

(2)产业基础较为雄厚

安阳市产业基础较为雄厚,特别是传统产业优势明显,目前形成了冶金、纺织、建材、光伏产业等为主的综合工业体系[3],产业链开始形成,为积极承接相关产业打下了基础。

(3)招商政策较为成熟,招商手段创新

安阳市目前招商政策较为成熟,招商手段多样化,逐步探索出了适合地方城市的招商方式。采取重点招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招商策略,积极参加“央企河南行”、 “互联网+”开放合作大会等重要招商活动。根据安阳市自身特点以及地缘优势,重点承接环渤海地区产业,同时积极外拓,吸引日韩企业投资;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招商引资,进行市场化运作。另外在招商手段上不断创新:“开发完善了招商网络管理系统,促进招商信息库的建设,利于招商工作管理;同时积极寻求外界咨询机构、融资公司帮助,获得招商顾问服务,形成了招商智囊团。”

(二)W劣势分析

(1)承接产业转移交通物流成本较高

安阳市目前承接产业的物流成本仍然偏高,尽管安阳市具备基础的公路、铁路运力,极力发展航空事业,也与天津港、日照港有合作,启动了铁路口岸建设,但物流渠道仍然不够顺畅,对于吸引出口加工贸易行业不利。

(2)承接载体还不够完善

虽然安阳市近几年建立了不少工业园区,但工业园区实际运营不够理想,园区内产业集群度较低,如安阳国际物流港,内部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特别是管网、道路基础条件较差,城市园区给排水建设滞后[4];其他配套服务特别是物流、金融财税较为低端:“没有大型的高端自动化仓储、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面小,财税支持政策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3)承接产业没有与原产业形成产业耦合,没有实现有效产业升级

目前安阳市虽然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产业承接政策主要还是以“资本扩张”为导向,不是以“产业链整合”为导向。虽然以产业集聚区为主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但没有很好整合现有产业资源,没有实际促进产业升级,产业集聚区发展形势严峻[5];并且服务业领域产业承接趋于饱和,实际有效转换成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科学承接可持续发展产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O机遇分析

(1)跨境电商发展,“互联网+”经济新范式发展

国家积极鼓励跨镜电商发展,郑州市是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其作为省会城市一直努力申报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安阳市政府可据此加强与郑州市合作,积极承接适合发展跨境电商的产业,采取新的电商模式,降低地理交通劣势的影响。

(2)海铁联运与内陆“无水港”建设

青岛港、天津港、连云港等沿海港口积极打造内陆通关一体化,安阳可以抓住机遇积极融入节点建设,晋豫鲁铁路的正式建成带来了机遇,安阳要抓住机遇发展海铁联运,从而为吸引国际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3)河南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

河南省提出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安阳市要审时度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引导产业有序发展[6]。

(4)安阳市成功纳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4月底安阳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并举行了项目推介及重点项目签约仪式,60个总投资额为450多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T威胁分析

安阳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外部其他城市如郑州、鹤壁、新乡、濮阳、焦作的竞争威胁。无论是在产业政策上还是交通位置上,安阳市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三、安阳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对策分析

(一)调整政府政策从“资本扩张”向“产业链整合”导向转移,增强本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安阳市产业升级

在产业承接政策方面,安阳市政府要以“产业链整合”为导向,摒弃原来单纯以“资本扩张”为导向的指导理念。资本扩张是手段,但进行产业承接更多的应该考虑去承接吸引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与原有产业形成耦合,形成新型产业体系,整合产业链[7],增强本土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安阳市产业结构升级。

(二)以跨境电商为契机,积极承接适合跨境电商的产业,形成“互联网+”经济范式新生态

跨境贸易存在采购、库存、售后、物流四大障碍,因而需要贸易中间商。当今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跨境电商的出现,正在形成新的跨境贸易体系,破除了上述四大障碍,为主导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安阳市可以结合本土特色产业,承接适合发展跨境电商的特色产业如假发、收藏品、电子类和汽配类产业[8],同时创新商务模式,积极发展贸易中间商,联合其他城市具有交通优势的电商企业,共同进行商业合作,通过跨境电商打造“互联网+”经济范式新生态。

(三)加快与沿海港口及西部口岸的合作,打造无水港,实现内陆沿海通关一体化,创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物流环境

“无水港”的建设和海铁联运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内陆城市的物流水平,也可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9]。“如果物流时间太长,对资金周转和交货期限都会造成压力,安阳市虽然与日照港和天津滨海新区东疆综合保税区形成了战略合作,但是合作范围较小,安阳市出口货物能力相对较小,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安阳市要积极利用晋豫鲁铁路、欧亚大陆桥等陆路通道,以安阳市铁路口岸建设为契机,发展晋冀鲁豫商贸物流枢纽,加强与沿海其他港口如青岛港、连云港港以及霍尔果斯等内陆港口口岸合作,实现内陆沿海口岸直接通关,建设成“无水港”,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物流环境。

(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抓住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圈的重大机遇,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引导优势产业转移

安阳市要在郑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托郑欧班列和亚欧大陆桥,加强与郑州市合作,特别是与郑州航空综合试验区合作[10],推动安阳市成为郑州的备用机场,在郑州市的带动下,积极做好相关服务配套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与西部经济文化联系,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帮助消化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的优质产能。

抓住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圈的重大机遇,积极做好签约投资项目的后期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以打造地区承接产业示范区为目标,以建设安阳综合保税区、天津自贸区安阳分区为契机,重点引进承接高端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优势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五)政府与企业、大学合作展开人力资源开发,吸引外部大中型企业投资

人力资源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源,高端产业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撑,只有加强人力资本的建设,才能提高人才素质,从而吸引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产业转移项目,为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基础[11]。

安阳市政府要从三方面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一是联合高等本科院校、职业院校,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二是联合先进企业,对安阳市中小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并且形成长效机制;三是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从待遇、发展空间多方面完善相关政策,让地方能留住人,从而才能留住企业。

[1]张广增.安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消费导刊,2011,(3):45-46.

[2]贾志增.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3):32-33.

[3]常巾巾.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调研报告[D].郑州:郑州大学,2012.

[4]段小微.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时空格局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5]于志文.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6]李运河.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的对策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5):12-14.

[7]王静.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经济效应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7):24-26.

[8]张庆亮.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9]陶良虎,陈薇.基于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1,(9):12-15.

[10]李兰.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物流竞争力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78-80.

[11]王亚妮.产业转移对河南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09.

[责任编辑:董士忠]

2016-04-05

本文系2015年安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项目中的领导命题项目研究成果。

张丽红(1987-),女,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电子商务与物流、供应链管理。

F207 [文献标示码]A

1671-5330(2016)04-0043-03

猜你喜欢
安阳市安阳招商
安阳之旅
招商合作
汉语世界(2021年5期)2021-11-24 01:25:44
美 丽 的 天 鹅
儿童时代(2021年2期)2021-03-19 07:54:24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安阳市
园区项目招商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人大建设(2019年7期)2019-10-08 09:03:44
持续加持自由流,招商华软又添科技“神器”
安阳有个“花木兰”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