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文的学习与写作

2016-03-18 04:47黄秀钦
考试周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古诗文写作

黄秀钦

摘 要: 学习古诗文,有利于提高作文文化素养和发挥作文主题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语言表现力。学好古诗文,在写作中巧妙运用古诗文。

关键词: 古诗文 写作 文化素养 语言表现力

面对古诗文的不景气,有人声称古诗文已是末路文学。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加强性情修养,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古诗文,还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伟大和魅力,更加感化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以下笔者对古诗文学习对写作有何重要意义进行阐述。

首先,学习古诗文,有利于提高作文文化素养和发挥作文主题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许多家长普遍反映自己孩子不会作文,老师也经常发现学生作文有颓废现象。更让人心痛的是,许多孩子从内心深处就对善恶不明,性情愚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常言道,文如其人,作文并不只是简单技巧问题,古人云:“欲作好文,要善修‘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从哪里来?要从榜样、标兵身上学来。古代圣贤、爱国志士,皆当应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榜样,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和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热情和挚爱,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自尊人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忧天下情操;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豁达胸襟;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惜时品格等这些就是所谓的“浩然正气”,这也就是当代青少年所缺乏的精神食粮。要摄取这些精神食粮就得好好学习古诗文。况且在初中阶段,能选入教材的古诗文,一般皆为经典名篇名诗,内容意蕴深刻隽永,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高贵的修养情操。这都为写作积累了优秀的经典素材,以此提高作文文化素养和提升作文思想主题。

从近几年中高考看,得高分的优秀作文大部分都运用了丰富的古诗文做经典素材,提升作文的文化素养,加深作文思想内涵。如有篇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感时花溅泪》,此篇作文里就运用了大量的古诗文,题目就引用了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文中还运用了大量古诗词,有李清照的词“人比黄花瘦”,“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还有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这些优美的诗句为整篇文章增添了不少文化素养和思想内涵。就如我们长乐去年高考满分作文也是运用苏轼的词“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提炼为主题的。

其次,学习古诗文,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语言表现力。

古诗文大多数语言简洁优美,意味隽永,准确鲜明,具有绘画、音乐、含蓄性的特点,同时十分讲究内蕴力,托物言志,具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如柳宗元《江雪》的美不只限于画面和音韵之美,更在于“绝”、“灭”二字所体现的社会环境险恶的凝练的字词和着“渔翁”即是作者自画像,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幽、寒、独、孤、雅”的情趣高洁。再如韦应物《滁州西涧》四句皆为描摹,语言优美,寄景言志,道出诗人对西涧春日的喜爱,体现赞山川美色的意旨。语言不仅精炼而且非常深刻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古诗文的语言表现力还在于有丰富的意象,激发读者想象力。在学古诗文中就要让学生凭着生活经验与认识,调动多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从文字中看到或听到有声有色的形象,体味文学意境美。如《敕勒歌》这首诗意境优美,虽然学生没到过大草原,但可让学生从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中体味到大草原的无限风光。优美的古诗文,直接抒发情感,且节奏性强,语短意长,使人百读不厌,不知不觉中受到优美语言的熏陶和感染。比如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了初春的小草景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描绘了盛夏中莲花的娇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严冬,妙不可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景象宏大、美不胜收等都是以最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所以古诗文在语言方面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初中生若能从中大量积累优美词汇,提高作文语言表现力就不言而喻了。

综上所述,学好古诗文对于提高作文应当有重要作用,那么该如何学好古诗文和如何巧妙运用好古诗文也是在现实中最大的困惑。学好古诗文首先要落实课标要求,新课标主张中学古诗文教学内容为掌握古诗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情感,多用吟诵的方式积累经典名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品赏古诗文的兴趣。为了达到课标要求,让学生更轻松地学好古诗文,在教学中笔者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以诵读为主,注重平时积累。比如实行“一周一诗”和“一节一句(经典古诗文句)”,大家共同在反复吟诵中,感知古诗文的语韵美,理解作者蕴涵的深刻思想情感。诵读即反复读,多遍熟读,先不急于背诵,不提倡读一句背一句,这样死记硬背,记忆只是一时,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又都还给老师了,而待到全文读到滚瓜烂熟时,自然而然就会背诵了。

第二,注重古诗文中的“意象”与“意境”的品析。古诗文多为抒情言志的作品,一般以客观物象为载体,融入作者主观情愫即为意象。所以在学古诗文时,不仅要着眼于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而且应透过物象理会到人的意念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作品的真正题意和思想。意境是由意象构和而成,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意境是古诗文中必不可少的,只有整合好古诗文中的意象所构就的意境即情景交融和谐,才能挖掘其意趣主旨,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古诗文的深刻寓意与思想。

学好古诗文,还要在最大限度地运用在写作中,更是件不易的事情,那如何巧妙运用呢?笔者根据历年来的一些考场作文略述一二,拙见仅供参考。第一,可借用古诗文寓意与哲理为文章主旨。如以上所提到的2008长乐高考优秀作文《清欢》就是运用苏轼的词“人生有味是清欢”提炼主题。第二,可巧用古诗文名句为题。如前面提到的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感时花溅泪》还有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等都大胆地直接用古诗文做作文的标题,标新立异。第三,引用古诗文作为印证主题的素材。这样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用得巧妙会使得文章妙笔生花。

总之,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不仅要把它学好,而且要从中汲取文化的精华陶冶自我情操,更要更好地运用其语言精妙之处,在写作方面得到更大的提高。以此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古诗文写作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